內容簡介
《林氏活人錄匯編》,又名《活人方匯編》《活人方》,清代林開燧在劉默《證治石鏡錄》基礎上增補改編而成。全書十四捲,六十二門,列中風、中寒等62種內科雜病證治方藥,先述病源,次備方藥。本次整理以清乾隆十八年(1753)三原張在浚刻本為底本。
目錄
捲一
中風門
中腑
中髒
中經
中寒門
中暑門
捲二
濕門
燥門
火門
捲三
氣門
血門
捲四
痰飲門
鬱門
發熱門
惡寒門
捲五
冒風門
咳嗽門
喘門
捲六
內傷門
瘧門
痢門
捲七
黃疸門
水腫門
臌脹門
捲八
積聚癥瘕癖塊門
脾胃門
泄瀉門
傷食門
捲九
霍亂門
嘔吐噦門
番胃門
噎膈門
捲十
痞滿門
惡心門
中酸門
嘈雜門
呃門
噯氣門
頭痛門
頭風門
眩暈門
捲十一
心胃痛門
腹痛門
脅痛門
腰痛門
疝氣門
腳氣門
捲十二
痛風門
斑疹門
癘風門
腸風門
脫肛門
捲十三
癎門
癲狂門
怔忪門
淋濁門
痙痙門
痿門
捲十四
厥門
痹門
虛損門
癆瘵門
……
跋
精彩書摘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內科01:林氏活人錄匯編》:
答日:蓋邪之所湊有錶裏淺深之分,故瘧之發有遠近早晏之殊。如邪氣與痰涎滲於經絡之中者,為淺,在營衛,易觸而易發,發則隨汗吐清散而亦易愈。若邪氣與痰涎伏於六腑募原之間者,為半深,營衛不易觸發,發時必由汗吐下三法而後清解,故不易愈。若邪痰沉陷於五髒至陰之處者,為愈深,營衛更不易觸發,發則諸邪不能隨汗吐下三法而齣,故難愈。而況病人三陰,無可汗可吐可下之癥也。
或問:諸瘧既得聞命矣,俗有胎瘧之說,齣自何典?見其一日一發,邪不為深,但有至百日或半年不愈者,何也?
答日:俗雲胎瘧者,乃自齣母胎始經之瘧也。先哲置之不論,後學茫然不知,概以瘧為微疾忽之。不分年少年暮,裏虛裏實,病者寒暖不節,飲食無忌,醫者行痰去癖,過用剋伐,或符藥禁截,以求速止,使邪氣不散,瘧痰不清,乘髒腑營衛之元氣虧損而變成彆癥,以至於死者不少,故不可不預為之計也。蓋瘧之寒熱,本由營衛不和,不和則氣血愈衰,而瘧邪得以沉伏,其根蔓延,其勢所以日久不愈。今人惟知執方治病,不求病之外感裏因,邪之深淺新久,元氣虛實,人年老少,率臆妄治,無有不誤。偶遇已發再發及新發而已經多次者,其邪本經不能久留,隨汗吐下而即解者有之,或服藥或不藥而愈者亦有之,若胎瘧則不然,初經寒熱不甚而發,寒則近火飲熱,熱則就涼飲冷,恣餐水果以解煩渴。豈知已病之寒熱不能因汗液而透達,則新進生冷飲食之積復停滯於腸胃,而佐瘧痰以為厲?甚有初發胃氣強盛,不惟不斷飲食,而反觸禁忌之物,於是內傷外感交互不清,更加符藥強截,使瘧邪閉固無從發泄,遂至流連不已,半年百日不能即愈。醫者須知扶脾胃之元氣,以助營衛之陰陽,陰陽和則在錶之汗液自透,營衛調則髒腑經絡之痰涎自清,脾胃旺則在裏之食積自消,新榖漸進,胃氣既昌,不惟瘧邪易於清解,即精神氣血亦不難於平復矣。餘當此病,即以胎瘧之禁忌、胎瘧之調攝詳示,使之外避風暑,內忌腥葷及節飲食,先服疏散風寒暑濕之藥二劑,使錶邪從汗液而解,繼服和解錶裏、清痰清食之藥二劑以清裏,再服清痰理氣、開胃健脾之藥二劑以和中。凡消散諸藥及禁截之法,一切不用,聽其自發,發時隻用熱薑湯助汗,使汗透如雨。候其麵目指甲黃如金色,寒熱雖發,其瘧邪已輕,即用升柴六君子湯四劑,則無不愈。若邪盡者,競可不藥而自愈矣。此始終清理錶裏之邪無誤、調和脾胃營衛之氣無愆之效也。若病者欲速,醫者勉就,非止截太早,即剋伐傷元,而禍不鏇踵。要知胎瘧從幼早發者病輕,多因真氣未灕,邪氣易透而愈亦速也。
……
前言/序言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內科01:林氏活人錄匯編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內科01:林氏活人錄匯編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