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此时重生的粉画,最早促成转折的要数欧仁•德拉克洛瓦,他用色粉笔画风景,笔法浪漫,影响了当时粉画的发展。当然,要说完全推动粉画朝着全新的审美框架去成长的,还是让•弗朗索瓦•米勒。他的作品画风浑厚、情感浓郁,使粉画的特性得以拓展延伸,让现实的美学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评分《上海现代美术史大系·水彩·粉画卷5(1949-2009)》内容包括总序;卷首语水色百年凝望;引言;第一节西方水彩画和粉画;第二节早期上海水彩画;第三节清末民初上海水彩画先驱;第四节上海月份牌画;第五节早期上海粉画;第六节相关论著;第一章水彩画的黄金发展期(1949—1966);第一节历史背景;第二节全国性展览中的上海画家;第三节上海重大水彩画展览和活动;第四节小型画室的水彩人才培养;第五节水彩画题材与形式的分化转换;第六节写实主义画风的确立;第七节水彩画的出版和传播;第八节这一时期上海水彩画的地域特点等等。
评分新的起点,粉画世界日新月异,印象派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色彩斑斓的色粉笔在印象派画家的笔下,尽情演绎光与色的神奇故事。一幅幅清丽秀美的风景画、纯真脱俗的人物画魅力无限,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像贝尔特•莫里索、詹姒斯•惠斯勒、埃德加•德加、爱德华•马奈、莫奈、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玛丽•史蒂文森•卡萨特、图卢兹•劳特累克等都是印象派时期成绩卓著的粉画艺术家。
评分粉画,也称色粉画、粉彩画,英文、法文译作Pastel,是一种色彩艳丽、历史悠久的西方画种。它以创作零媒介为特色,可虚可实,极具驾驭性、包容性。谈及粉画的始源,还要从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说起。
评分评分
1919年,李超士留学归国并在沪举办画展,其中粉画引起美术界轰动,粉画一时风靡上海。然而历史惊人的相似,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中国刚刚起步的粉画遭遇转折。粉画课堂停办,画粉画的人减少,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1979年,以颜文樑为首的第二代粉画家,包括李咏森、刘汝醴、丁正献、杭鸣时等多人,他们扛起复兴粉画的大旗,积极推广粉画,粉画艺术在中国渐趋回暖。
评分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