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狄更斯传》以狄更斯的去世开篇,又以其去世结尾,带领读者走过了狄更斯生命的那一个圈,和狄更斯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踌躇满志、一起心神。作者展现了其引起读者感情共鸣的超凡能力,读罢最后一章,你会和坐在伦敦环球剧场的凯瑟琳?狄更斯一样悲不自胜,心仿佛随着狄更斯一起跌入了无尽的黑暗。但此时站在这个圈的起点和终点之上,你能更加深刻地领悟狄更斯作品的伟大之处。
作者简介
彼得·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1949—),当代英国文坛成就斐然的小说家、传记作家和诗人,1949年生于伦敦,先后就读于剑桥和耶鲁。22岁在耶鲁求学期间就完成了《新文化札记》(Notes for a New Culture: An Essay on Modernism),并于1976年正式出版。曾任《旁观者》(The Spectator)文学编辑多年,亦曾担任《泰晤士报》(The Times)首席书评家,1984年入选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成员。2003年,他因对英国文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获得第三级英国爵位的头衔(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常略作CBE)。2006年成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又译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或美国文理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常略作AAAS)的外籍荣誉院士。
其诗歌、小说、传记等,曾荣获毛姆奖(Somerset Maugham Award)、惠特布雷德小说奖( Whitbread Novel Award )、《卫报》小说奖(Guardian Fiction Prize)等各项大奖。其中《艾略特传》(T. S. Eliot,1984)曾获惠特布雷德传记奖(Whitbread Biography Award)和海涅曼图书奖(Heinemann Award),《伦敦传》(London: The Biography,2000)是一部很有影响力的城市史,曾获南岸秀年度文学奖(South Bank Show Annual Award for Literature)。
目录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后记
精彩书摘
《狄更斯传》:
他们合作的大体模式就是,狄更斯建议哪些文章需要插画,然后交由克鲁克香克决定具体选哪一段或哪一个场景进行配图。毫无疑问,他很享受这份工作。他曾经还把主编比作舞台经理,而且他明显把自己管理业余舞台表演的技巧带到了这份编辑工作中。毕竟这两个领域里,他都想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人,把最核心的位置留给自己。
此外,我们不能忘了他当时每月仍有整整一期《匹克威克外传》的写作任务,而这个时候他的工作压力和野心都太大了,导致他不得不赶着截稿日期拼命写,有时要到正式出版前几天才能把小说里某一部分写完。这么匆忙的原因主要是他立刻又开始了另一个连载小说的创作。1837年1月,这份新杂志的第一期由他自己的小品文《特伦堡先生的公共生活》打头阵,2月份,另一篇题为《奥利佛。退斯特》的小品文作为上一篇的延续而发表。第一篇的背景设在“泥雾镇”,即查塔姆的化名,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讽刺文章,旨在抨击州政府的愚蠢无能,其寓意是“目空一切的狂妄不是值得尊重的品德”。第二篇以《奥利佛·退斯特》为题,故事的开始发生在“泥雾镇”的一家济贫院里。换言之,此时的狄更斯不断为家庭问题困扰,因工作过度而精疲力竭,并忍受各种病痛的折磨,所以他一开始似乎都没有意识到正着手创作的这部小说日后会成为自己的代表作。原来,他脑袋里只有一系列文章的想法(也许可以叫作《泥雾镇编年史》),但他几乎一开始动笔,就发现自己“突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因为他已经创造了奥利佛这一人物,这个在济贫院里出生长大并敢于要求更多的孩子,于是他立刻看到了可以从中挖掘出的创作潜力。而原先那个小品文系列的想法便随之放弃了。
关于《奥利佛·退斯特》一书的由来存在一些争论,这主要是由乔治·克鲁克香克造成的,因为他在多年之后(以及在这位小说家去世之后)坚持声称自己才是想出小奥利佛这一形象及其悲惨历史的主要贡献者。乍看起来,这是不可能的——狄更斯不是会默然接受别人意见的作家——但若说克鲁克香克曾提建议,写一个霍加斯式的可怜男孩在贫穷和不幸中的“成长经历”,这也是有可能的。
……
前言/序言
查尔斯·狄更斯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他躺在盖茨山庄饭厅里一张窄窄的绿色沙发上——但对于已经瘦得不成样子的他,还是绰绰有余的。他第一次见到这座山庄时还是个小孩子,但现在他就在这里离开了人世。父亲曾对他说可以把它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父亲对他人生的影响非常大。而现在他已经离开了人世。按照当时的习俗,应当合上百叶窗和窗帘,让遗体在最终下葬之前笼罩在黑暗中;不过在盖茨山庄的饭厅里,窗帘却拉到了两侧,六月天明媚的阳光洒进来,照得屋子里一面面大镜子闪闪发光。他身边的家人知道他喜欢光明,需要光亮;而且他们也明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那一年是1870年)的阴郁沉闷之气一点儿也没影响到他。
记录了他人生历程的那一道道皱纹都在死亡的寂静中淡去。他年纪并不大——享年五十八岁——但那张斑驳而疲惫的脸上已经有了过早衰老的迹象;据说,随着年岁增长,他看上去“样子很尖刻”。但现在所有这些都不见了,女儿凯蒂看着他躺在沙发上闭眼休息,并在他的脸上再一次看到了“美丽和哀婉”的神情。这就是他在小说里一次又一次描写到的那个“遗忘已久”的神情。他在《雾都孤儿》中就描写过这种“遗忘已久的熟睡婴儿般的表情”再次出现在逝者脸上,在这部小说里,他还将“尸体僵硬的面孑L和孩子安静的睡容”联系了起来。汉普雷老爷的死也有一种“如此不可思议且无法定义的年轻感”。这是他笔下威廉·杜丽死时脸上的神情;这是他在巴黎停尸间陈列的一具具尸体上看到的表情。这种死亡和新生之间的联系一直萦绕在他心头:沉睡、憩息、死亡、新生、纯真、遗忘,这些词汇构成了一个圆圈,将他带回了起点。就在这里,在盖茨山庄,这个离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小镇很近的地方,父亲曾经带他参观过的地方;这个圈就在这里画圆满了。
他的遗容面具也做好了。他一直都讨厌面具。小时候他就被面具吓到过,而且在写作中一再重复着这句话——“看见有人戴着面具……直挺挺地躲在角落里假装死人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啊!”面具象征了查尔斯·狄更斯内心一种特殊的恐惧;他害怕死人只是在装死,怕他们会突然一跃而起,活蹦乱跳地又活了过来。他害怕死人以及所有没有生命的物体在他身边活过来向他索命;这是一个极其孤独的孩子和孤独的成年男子的恐惧。但这种恐惧之中不也有一种对最终寂灭的期盼吗?面具做好了,他躺进了自己的橡木棺材里。然后这个木质的安息之处上铺满了猩红色的天竺葵;这是查尔斯·狄更斯最喜欢的花,而遗骸盖满鲜花的这一最后画面,真正体现了狄更斯自己说过的一句话:“鲜艳一点,鲜艳一点,再鲜艳一点!”——这句话就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总是想置身于色彩之中,他的装束也是出了名的鲜艳,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他的家人还在棺材上方的那面墙上挂了一张他年轻时的画像。毫无疑问,画像是由丹尼尔·麦克利斯所作,画的是1839年狄更斯从书桌上抬起头来的一瞬间,他的眼睛闪着光芒,像是在期待着即将到来的荣耀。他的小姨子乔治娜·贺加斯从他头上剪下一绺头发。家人还依照他生前的吩咐,将他的马射杀了。然后查尔斯·狄更斯便长眠了。
在那个通信快捷的年代,他去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地。在美国,朗费罗写下:“我从不知道一个作家的逝去竟会引起那么大规模的悼念。说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都毫不夸张。”不过这在美国也许不足为奇,毕竟这里的人民在读到《老古玩店》结局之前都会忍不住猜测“小奈尔死了吗?”卡莱尔写道:“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事件,一位独一无二的天才突然陨灭了……”而他的重要地位的其中一方面立刻清晰地显现出来了:6月10日,他去世后的第二天,《每日新闻》的一篇报道中写道:“他绝对是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小说家。后人将在他刻画的当代生活图景中了解到比史料还要清晰的19世纪生活面貌。”
然而,如果说他是那个时代的编年史家,他还是和那个时代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在某种程度上,他一直是个孤独的观察者,像人类学家观察相当原始的部落习俗那样看着自己所生活时代中的风俗习惯。而能证明这一点的直接证据只有他自己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如此写道:“……我强烈要求我的葬礼不可浪费、不可铺张,并且绝不可公开……参加葬礼的人不许披披巾、戴斗篷、打黑蝴蝶结、系黑帽带或诸如此类令人厌恶的荒谬配饰。我恳求我的朋友千万不要为我建造任何纪念碑,不论是用以追悼还是颂扬。”这应该意味着,他希望自己能够悄悄安葬在盖茨山庄和他幼年时常去的地方附近,于是,罗彻斯特大教堂马上为他准备好了一块墓地。
但是狄更斯家人向所谓的国家利益做出了妥协,最终同意将他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不过葬礼完全是按私人葬礼的仪式举行的。他曾经说过,“……一个人越伟大,礼节就越少”,以此强调简单朴素,而这正是他的一个重要品质。于是,6月14日,一个星期二的早晨,他的遗体从盖茨山庄运到了海厄姆火车站,在那里乘上一列专车来到了查令十字街。由三辆马车组成的一列车队沿着怀特霍尔街行进,在进入拱门驶向迪恩广场时,教堂的大钟开始敲响;然后一小队亲友进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而查尔斯·狄更斯则将长眠于这里的“诗人之角”。他周围是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半身像,简短的仪式最后还响起了管风琴演奏的《死亡进行曲》。就在他人葬的同时,罗彻斯特——这座可以算作他人生真正开始的地方和最后一部小说的取景城市——教堂的钟声也为他鸣起。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坟墓两天后才合上。第一天结束的时候,还有一千多人在教堂外等待向他告别。在那两天中,一批又一批百姓走过他的墓前,许多人还向他的棺木投去鲜花——“后来发现,”他的儿子说,“其中有些是用破布条扎起来的简陋小花束。”这些简易捆扎的花束无疑是从路边的灌木篱墙上和田地里摘来的,而在这些花束中我们可以看到查尔斯·狄更斯的影响力。就连在田里劳作的老百姓也为失去他而无比悲痛;他们感到狄更斯更理解自己,而且他的逝去也从他们心中带走了些什么。人们常说,19世纪伟大的俄国小说家用他们的激情、虔诚和非凡的柔情捕捉到了俄国人民的灵魂;我们同样可以说狄更斯也捕捉到了英国人的灵魂吗?既有忧郁的沉思又有粗俗的幽默,既有诗情又有无畏,既义愤填膺又悲天悯人,既辛辣讽刺又自惭形秽。从狄更斯既轻松愉快又忧心忡忡地在地球上走这一遭的步履中,我们难道不能瞥到这个民族的概貌吗?——如此确信却又如此怀疑,如此精力充沛却又如此混乱不堪。事实上,可以说,狄更斯所呈现的国民性格特点比同时期任何一个作家都要全面,而这正是他独特的才能。作为一个普通人,他虽辛辣尖刻、生气勃勃,却又极易忧郁和焦虑;作为一个作家,他充满了同样的矛盾性,在关心物质世界的同时又对超验世界的愿景念念不忘。而这种对立性的证据在他的作品里随处都能找到。对19世纪的俄国小说家而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融合的;在19世纪的法国小说家笔下,只有世俗世界的普遍特征而毫无超验主义的共鸣。然而在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里,现实和非现实、物质和精神、具象和想象、世俗和超验保持着一种不稳定的关系,并且只共存于虚构世界的力量之中,也就是查尔斯·狄更斯的力量之中。
对所有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来说,狄更斯的去世昭示了一个巨大转变的到来;19世纪的最后十年里,英国人民见证了旧秩序的最终瓦解和新秩序的举步维艰。看着狄更斯或是看着悼念他的人,有时候会觉得他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之间隔着的岁月突然不复存在。我们正在注视着自己。就像那些来教堂里悼念他的人其实也在看着他们自己一样。当他们把他埋葬,并在墓碑周围铺满玫瑰等鲜花,他们是在象征性地给一个时代画上句点,而狄更斯正是那个时代最突出的代表;比已经作古的帕默斯顿更突出,比站在即将到来的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的格莱斯顿更突出,甚至比英国女王更突出,因为她没有像狄更斯那样目睹这个世纪的所有转变。他不仅看见了转变,经历了转变,还在自己的小说里宣告了转变的到来。他站在远处,象征着这个孕育他的时代;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们将看到他如何运用自己独特的天赋将自己的人生变成那个时代的标志——本能而几乎毫无意识地将其戏剧化。但若再走近他一些,若将他的生活和作品结合起来并进行连续动态的观察,我们对于已知的生平事实会继续深信不疑还是会产生怀疑?
因为狄更斯在世时,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种忧伤,一种沉默寡言的忧伤,几近冷酷——就跟我们在他小说核心中瞥见的那种忧伤和冷酷一样。在此,我们也许可以用上他一直以来都非常痴迷的海景意象:表面上是明亮而湍急的海水,波涛汹涌,整个广阔的自然世界看上去就像一块镜面,或是泡沫,或是波浪,或是彩虹。在这片海面上总是有暴风雨的大场面——狄更斯似乎就住在风暴里——可就算是在较风平浪静的时候,也仍有帆船驶过的痕迹和汽船冲出的水流;总是在动;总是很忙碌。但如果我们进人水面之下,在那一片光明世界的热闹忙碌之下,又会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潜得更深些,潜到深不可测的水底,我们又会看到他的什么?是沉在水底的失物,现在已经轧平,难以辨认出原来的模样;是黑暗和寂静;是闪着磷光的陌生影像。这就是卡莱尔想说的吗?——一个在其光辉之中包含毁灭性本身的人。
但这就是对历史的超越,而在所有的作家中,我们无疑是从狄更斯身上了解到,精神完全体现在各种细节之中。如果真如大卫·科波菲尔所言,“……生活是由琐事构成”,我们能从狄更斯生活的“琐事”中看到他伟大作品的所有要素吗?——会在其中看到他所处时代的真实面貌吗?这就是挑战,即让传记文学传递真知,在一天、一个片刻、一个转瞬即逝的图像或姿势中找到他创造力的源泉;并在这些细节中看到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时代的轮廓。
狄更斯传 [Dickens]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狄更斯传 [Dickens]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评分
☆☆☆☆☆
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评分
☆☆☆☆☆
狄更斯传狄更斯传狄更斯传狄更斯传狄更斯传狄更斯传狄更斯传
评分
☆☆☆☆☆
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评分
☆☆☆☆☆
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评分
☆☆☆☆☆
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评分
☆☆☆☆☆
狄更斯传狄更斯传狄更斯传狄更斯传狄更斯传狄更斯传狄更斯传
评分
☆☆☆☆☆
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评分
☆☆☆☆☆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评分
☆☆☆☆☆
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