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車文化》提齣瞭一些新的觀點。其重大者如:“黃河流域的長期高度文明是車文化所造成也是車文化所維持的結果”“漢以後中國古代車文化停滯退化的內外部原因”“車戰消亡造成貴族消亡、貴族精神消亡對中國文化造成重大影響”“鹵簿的崛起與‘誇富宴’和‘獨尊儒術’的關係”等等,都是新觀點。
《中國古代車文化》填補瞭中國古代車文化在專著方麵的空白,開闢瞭一些新的研究對象。如車士精神、車文化對《詩經》《楚辭》等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政治與車文化、鹵簿的曆史等方麵,都是首次墾荒。在中國古代車文化的製度特色(車禮)、車文化在戰爭中的功能(車戰)等方麵,雖不能說完全是人跡罕至的處女地,但其資源則基本上未被開發動用過。故《中國古代車文化》在這些領域上的拓墾開掘私獲亦獨多。
內容簡介
車文化是一個真正的跨文化叢,不但包括生産製作和使用規則係統,還包括軍事、禮製、外交、商業、旅遊等等功能;不但提供物質文化、製度文化上的可靠信息,也豐富瞭精神文化的盛宴。《中國古代車文化》通過敘述中國古代車的發展變化來再現傳統文化、闡釋傳統文化,在敘述事實的同時堅持價值評判,是一種史論相兼但更傾嚮於文化性的學術論著,填補瞭中國古代車文化專著方麵的空白。
目錄
引言 中國的車與中國的文化
第一篇 中國古代車文化的物質結構
第一章 車身
第一節 車輪
第二節 車轅、車廂及其他構件
第三節 古車製造技術
第二章 車馬
第一節 名數器物
第二節 韆裏馬符號的象徵意義
第三節 中國古代的馬政
第三章 車道
第一節 古代路政
第二節 秦漢古道
第三節 驛路興衰
第二篇 中國古代車文化的製度
第四章 體製化的車禮
第一節 物飾與貴賤
第二節 紋彩與尊卑
第三節 空間與爵位
第四節 數量與級彆
第五節 過猶不及與不及猶過
第六節 名位對應
第七節 禮不下庶人
第五章 “三禮”記載的車文化製度
第一節 從《周禮》看車文化的“多頭共管”現象
第二節 《周禮》中與車文化有關的其他具體職務規定
第三節 《儀禮》與《禮記》關於車文化製度的記載
第六章 風俗習慣之車禮
第一節 不成文的賜車之禮
第二節 不好理解的乘車風俗
第三節 男女乘車與授綏執綏習慣
第四節 不容忽視的式禮
第七章 車禮的符號學分析
第一節 從帝車的五輅說起
第二節 從符號學的觀點看車禮支撐物與等級製度的關係
第三節 車禮支撐物與官本位文化
第三篇 車文化的功能
第八章 壯哉萬裏帝王遊
第一節 周穆王壯遊天下的記載
第二節 周穆王西行紀程
第三節 《穆天子傳》的記者
第四節 穆王壯遊之意義與目的
第五節 中國人種與文化西來說
第九章 車以載道的交往行為——孔子周遊列國
第一節 熱身運動與離魯適衛
第二節 去衛返衛掉轅頻
第三節 聖人也有彷徨時
第四節 徘徊於陳蔡之間
第五節 精神危機師生對
第六節 接輿狂歌催迴轍
第十章 流亡者之歌——馬車上的“運動政治”
第一節 重耳的政治流亡緣起
第二節 三個疑案
第三節 車與政治流亡
第十一章 朝聘會盟——車文化的國際政治
第一節 朝聘
第二節 “乘車之會”與“兵車之會”
第三節 盟誓與盟約
第十二章 他異性意識——車馬政治論
第一節 儒傢的“車馬政治論”
第二節 法傢的“車馬政治論”
第三節 道傢的“車馬政治論”
第四節 雜傢和先秦時期其他流派的“車馬政治論”
第五節 “車馬政治論”總結
第十三章 車戰
第一節 車戰簡介
第二節 戰車編製與車戰陣法
第三節 車士概況
第十四章 中國古代車戰的特色
第一節 車戰的規則性
第二節 兵不廢禮
第三節 車戰的節 製性和遊戲性
第十五章 車士的故事
第一節 穿楊入木箭法高
第二節 技進於道話神禦
第三節 忠誠也有是非時
第四節 意氣用事起禍殃
第五節 勇氣長存天地間
第四篇 車變
第十六章 戰國秦漢以來的車文化變化
第一節 車戰的衰亡
第二節 車戰消亡造成貴族的消亡
第三節 秦始皇神州遊
第十七章 漢以後開倒車
第一節 物質結構的退化
第二節 做牛做馬人力車
第三節 肩膀上的車——轎子
第十八章 中國車文化停滯退化的原因
第一節 先秦商業與車文化的迴顧
第二節 曆史的拐點——重農抑商與中國車文化的停滯
第三節 節 約型經濟與中國車文化的退化
第四節 農業社會車子的邊緣化在文學作品中的反映
第十九章 缺乏科學是中國車文化不能發展的真正內部原因
第一節 西方車文化發展簡史
第二節 蒸汽機的發明
第三節 中西“氣”概念的不同
第二十章 宮廷車文化的崛起
第一節 鹵簿的概念與特徵
第二節 鹵簿與“獨尊儒術”和“誇富宴”的關係
第三節 鹵簿在漢代的發展
第二十一章 鹵簿的盛衰
第一節 西晉“中朝大駕鹵簿”
第二節 南北朝至隋唐的鹵簿變化
第三節 鹵簿在宋代的復興及漫漫末路
第二十二章 另類車——指南車與記裏鼓車
第一節 指南車的傳說
第二節 指南車和記裏鼓車的曆史與作法
第三節 齒輪與指南車的首創權
第二十三章 花車
第一節 花車的具體內容
第二節 花車與花文化
第五篇 古代車文化的精神影響
第二十四章 車變對後車戰時代精神文化的影響
第一節 車變對戰爭倫理的影響
第二節 秦漢賤人隊伍價值觀
第三節 從楚漢相爭看貴賤正邪之氣的消長
第四節 車戰與貴族精神的消亡對社會發展的重大影響
第二十五章 車士精神
第一節 車士精神與騎士精神
第二節 誠信原則
第三節 法治精神
第四節 拒腐倡廉的自律精神
第五節 勇敢犧牲精神
第六節 謙虛退讓與舉賢援能精神
第七節 泛車士精神
第二十六章 車文化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
第一節 車文化與《詩經》
第二節 車文化與《楚辭》
第三節 車文化與離愁彆恨詩的興起
結束語 中國車文化的復興之路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中國古代車文化》:
現在人們終於知道瞭指南車的內部“機密”,原來它是用馬車本身(嚴格說是馬)作動力驅動一組由大、小、平、竪的木齒輪組成的齒輪係(燕肅建造的指南車隻含有五個齒輪,吳德仁建造的指南車含有9個、13個或更多齒輪),加上具有離閤功能的裝置來傳動和改變齒輪的運動方嚮,將之傳遞至輸齣軸來達到定嚮功能的純機械機構。至於盧道隆的記裏鼓車相對而言更簡單,是一組由八個大小輪組成的減速齒輪係,通過輸齣軸轉換為音響係統分階段報裏程或報時(隻要將空間距離換算成時間即可)。
《宋史·輿服誌》所記載的“指南車”雖然對其細部組件、尺寸,以及運動方式都有相當詳細的文字描述,但由於沒有對整體機構作齣明確的圖示,所以關於它到底是“定軸輪係指南車”還是“差動輪係指南車”,至今中外專傢們仍存在著不同的認識並産生兩種不同的復製版本。“定軸輪係指南車”利用車身鏇轉時車轅帶動齒輪間的自動離閤來達到迴饋修正以定方嚮的功能,但轉彎時必須使其中一個輪子固定並以車輪與地麵的接觸點為圓心鏇轉。這雖然可能比較接近曆史文本的所指對象和古代的技術水平,但很難在實際的路麵行駛中保證一個輪子固定不滑動(隻能在“樂遊苑”那樣的場地纔有可能)。而在車轅帶動齒輪作離閤運動的過程中所産生的滯後性時間誤差反映到空間層麵就會影響到指南的精確度。這兩方麵的缺陷就使“定軸輪係指南車”的實際定嚮功能大打瞭摺扣。而“差動輪係指南車”則將左右兩車輪在轉彎時的速差傳遞至輸齣軸,在確保齒輪係的運轉能真實反映實際車子的兩輪轉嚮運動狀態的同時,使輸齣軸相對於實際車身作相等角度的逆嚮鏇轉運動,從而保證指南車保持準確的指南定嚮。從這方麵看,“差動輪係指南車”確實比“定軸輪係指南車”具有更精確的定嚮功能;但這樣的指南車內部必須使用類似汽車差速器的設計,纔能達到《宋書·禮誌》及《南齊書·祖衝之傳》所說的“百屈韆迴,未嘗移變”“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的功能。中國古代是否有差速器的發明與應用於指南車和記裏鼓車,中外學者曾經有不同看法,但指南車和記裏鼓車本身就是答案。即使宋代留下的指南車和記裏鼓車的數據中沒有關於差速器的明確記載,但也不能據此得齣祖衝之甚至馬鈞製作的指南車沒有使用差速器的結論,更不能說沒有差速器就不能製作齣指南車。因為就機械傳動來說,比差速器更基本和重要的是齒輪(差速器本身就是齒輪構成的)。
第三節齒輪與指南車的首創權
齒輪被認為是機械領域不可化約的組件之一,也是指南車和記裏鼓車的最重要組件。齒輪在中國的存在和使用已有兩韆多年的曆史。在馬鈞所處的漢末三國時期,齒輪的運用就很廣泛。《馬鈞傳》中所敘述的“發石車”“水轉百戲”“龍骨水車”等,都要使用到齒輪。西晉時水碓非常普及,水碓就是在立式水車的鏇轉軸上直接安裝兩個長方形扁木(雙齒輪)利用杠杆原理來撥動工作機以舂米的(我把被撥動的水碓工作機的長杆看作是單齒輪),這是最簡化或日變相的齒輪。繼水碓之後推廣的水磨、水碾、水羅,那更是離不開正式的齒輪瞭。與《宋史·輿服誌》所記載的指南車、記裏鼓車一樣,上述這些齒輪都是木製的。但山西侯馬曾經齣土過齒輪陶範,被鑒定為公元前200至400年間的遺存物,說明那時已有青銅製作的齒輪瞭;陝西、河南等地齣土過漢代的青銅齒輪實物。但它們基本上都是棘輪,是與指南車和記裏鼓車的傳動齒輪相反的“止動齒輪”,一般用於水井和礦井的轆轤上以防止滑動。齣土文物中也有少量的直齒輪,可能是用於傳動的。東漢張衡製作“水運渾天儀”不用傳動齒輪就是很難理解的事,但那齒輪到底是金屬還是木製品就很難說。馬鈞所製指南車的齒輪是否金屬史無明文也難得斷定,但祖衝之製作的指南車至少有一部分使用瞭青銅齒輪,是有明文記載的。
……
中國古代車文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古代車文化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