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梦的解析》——史上较伟大的心理学巨著。
作为世界上第一部以科学方法来分析研究“梦”的著作,该书不但为人类潜意识的学说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而且也建立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里程碑。该书包含了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具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
2)《梦的解析》——用理性触摸情感、欲望,用科学解密灵性的诡秘。
为什么人醒来后总是容易忘记做了什么梦?是什么刺激并导致了梦境的产生?有关梦中的记忆和梦的材料来源是什么?梦终究要揭示什么?它向人们暗示什么?这样做的结果会怎样?梦雨清醒状态的关系如何?为什么会有“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力比多”“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梦是如何运作的……这些疑问都是本书重要的线索。这也是众多心理学派产生的“基础理论”。
3)《梦的解析》——较新款、较精准的珍藏本。
这是历时一年多,由众多编辑、译者、策划、设计等合力打造的较经典、较完整的书籍。译者带着虔诚和一颗感恩的心,在深厚和扎实的德语功底之上对原文进行编辑,较终出炉了这本堪称绝世经典的心理学力作,相信这本书将会带来新一轮的“梦的探讨和分析”。
4)《梦的解析》——不看《梦的解析》,不能说你了解心理学。
《梦的解析》堪称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不仅有来自心理学家荣格的大力推崇,还伴有文学界的托马斯?曼和哲学家弗罗姆的梦境感悟。这是一部跨越宗教、哲学、艺术和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的经典文献,堪称心理学的“圣经”。
《荣格自传》
(1)《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
他是弗洛伊德较认可的弟子,却在自己初初成名之时因研究观念不同,与彼时已成大师的弗洛伊德决裂;
他跟大卫·梭罗一样,崇尚自然生活,因此晚年在苏黎世湖边的塔楼离群索居,独自探索内心;
有人说,到了他这里,精神分析才有了学院派的感觉;
有人说,内倾向性格和外倾向性格、心灵四层次、集体无意识、情结与原型等研究让他占据了20世纪心理学领域的制高点。
(2)《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
荣格一生著述浩繁,思想博大精深;这是他已83岁高龄而写的传记,他深刻剖析了自己的一生,或光明或黑暗,或成功或迷茫。3年后,他独自在塔楼里与世长辞;
在这个网络盛行、阅读碎片化的年代,读书是多么重要,选择好书更为重要。这本经典之作,绝对值得你拔冗一读。
(3)《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
本书译文优美简练,更包含了20余幅珍贵插图;书中对荣格的梦、幻象等都做了处理,更附赠了荣格手绘精美明信片一套;
本书是各大高校一致推荐的心理学必读书,了解荣格心理学的更要反复读上十遍!
套装单品链接:
更多精彩图书请点击进入>>>
内容简介
《梦的解析》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这也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作,被誉为本世纪精神分析名著。这是一本探讨精神分析学说和潜意识理论的必读书,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梦的无知、迷惑和恐惧、忧愁的旧有观念,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的奥秘。细细品读这本书,你可以从中找到有关梦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依据。《梦的解析》已被视为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唐斯博士将这本书列入“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十六部巨著之一。
《荣格自传》
《荣格自传》是分析心理大师荣格于83岁高龄之时回顾自己一生的作品,包含了荣格从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到成年后的所见所闻;从作为医生所治疗过的症状到作为思考者所经历的梦境和幻觉;从与弗洛伊德相识相知到分道扬镳;从现世中的种种人事到对死后生活的见解等。《荣格自传》虽为自传,实际却是荣格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书中,荣格打开自己的心灵,以平实的语言跟人们一起探讨他丰富的人生和浩瀚的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犹太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93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会员。弗洛伊德认为: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性本能(libido)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支配个人命运、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并把人格区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三个部分。他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又称下意识,包括被压抑的无意识和潜伏的无意识),有时前意识又被包括在无意识概念中。
其学说被西方哲学和人文学科各领域吸收和运用。主要著作:《梦的解析》(1900)、《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1904)、《精神分析引论》(1910)、《图腾与禁忌》(1913)、《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等。
译者简介:
殷世钞,女,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德语系,后赴德国较古老的大学之一耶拿大学专修心理学和哲学,并参与多个心理学学术交流项目。她曾5次重读《梦的解析》中文版,2次研读德文原著。凭借熟练的德语水平、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对精神分析的浓厚兴趣,她比较了每个中文版本的优异,找出了错译或表述不精确的内容。此后,她花费14个月,专心德译中,直接从德语原著翻译本书,在语言表述、翻译精确度上,都尽善尽美。成稿后,花费1年时间,反复修正,较终成就此完美译作。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年)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内倾向性格和外倾向性格、心灵四层次、集体无意识、情结与原型等观点。
1907年,荣格结识弗洛伊德,并成为其主要的合作者,1909年,弗洛伊德把他定为精神分析运动的法定继承人,称他为“王储”。1911年,在弗洛伊德的举荐下,荣格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首任主席。后来,因观点不同,荣格与弗洛伊德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荣格一生著述浩繁,思想博大精深。他所创立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不仅在心理治疗中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派,而且对哲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荣格终身都致力于对人类精神追求的探索,晚年的荣格更是离群索居,独自居住远离城市喧嚣的苏黎士湖边塔楼中。1961年6月5日,这位当代心理学思潮中较重要的变革者和推动者,安然病逝于苏黎士湖边。
内页插图
目录
《梦的解析》
●前 言
●第一章关于梦的问题的科学文献
第一节梦与清醒状态的关系
第二节梦的材料:梦中的记忆
第三节梦的刺激和来源
第四节为什么人醒来后就忘记做了什么梦
第五节梦的心理特征
第六节梦中的道德感
第七节关于梦的理论和功能
第八节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第二章梦的解析方法:对一个梦例的分析
●第三章梦是欲望的满足
●第四章梦的伪装
●第五章梦的材料和来源
第一节梦中最近的和无关紧要的材料
第二节梦的来源:童年经历
第三节梦的躯体刺激来源
第四节典型梦
●第六章梦的运作
第一节压缩工作
第二节移置工作
第三节梦的表现手段
第四节关于表现力的考虑
第五节梦的象征
第六节一些梦例:梦中的计算和讲话
第七节荒谬的梦:梦中的理智活动
第八节梦中的感情
第九节梦的再加工
●第七章关于做梦过程的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梦的遗忘
第二节回归作用
第三节关于“欲望的满足”
第四节被梦唤醒——梦的功能——焦虑梦
第五节原初过程和续发过程:压抑
第六节潜意识和意识:现实
《荣格自传》
序 言
一、童年时光
二、中学岁月
三、大学年代
四、精神病治疗活动
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六、直面潜意识
七、著作
八、塔楼生活
九、游途
Ⅰ 北非
Ⅱ 美国:贝勃罗印第安人
Ⅲ 肯尼亚和乌干达
Ⅳ 印度
Ⅴ 拉文纳与罗马
十、幻象
十一、死后生活
十二、后期思想
十三、我的一生
精彩书摘
《梦的解析》
第三章 梦是欲望的满足
如果一个人沿着一个峡谷小路突然走到一处高地,在这里路分叉了,并且每个方向都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景色,他这时候就需要停留一会来考虑一下,他到底要走哪条路。在我们实现初步的释梦后,也面临着这样的相似状况。那突如其来的发现是十分清楚的。一个乐器发出不规则的响声,是由乐手控制的,是来自外部的力量冲击,而梦与此不同,它不是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也不以我们想象力一部分清醒、一部分昏睡为条件。它完全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欲望的满足。它可以被认为与我们清醒时能够理解的精神活动紧密联系,它产生于一种极度复杂的精神活动。然而当我们为这新发现而欢欣鼓舞时,一大堆的问题也出现在眼前。如果根据释梦法来说,梦表现了一种希望被满足的愿望,那么它的特殊而奇怪表达方式是从何而来?本来的想法在梦中经过了怎样的伪装,才变成我们醒来后能够回忆起的各种梦境?这种伪装经过了怎样的过程?梦中被加工的材料来自哪里?梦的特殊性(比如,梦中很多细节是自相矛盾的,例子见关于借沙发的那个寓言)来自哪里?关于我们自己的内心活动,梦能够告诉我们一些新鲜东西吗?它能够纠正一些我们一直以来的想法吗?我建议,先把这些问题放到一边,让自己专注于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我们知道,在梦中表现的是一种愿望得到了实现。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研究这是梦的一般特征,还是那个具体的梦(关于伊玛打针的梦)的偶然特点。因为就算我们知道,每个梦都有含义和心理价值,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一可能性,那就是,梦的含义不都是类似的。我们第一个梦是欲望的满足,而另外一个就可能是恐惧的实现,第三个可能是反思,第四个可能只是重现了一种回忆。还有别的其他的愿望梦吗,还是除了愿望梦就没有别的类型的梦了?
“在梦中欲望得到满足”这一特征往往毫无掩饰、很容易就可以被发现,因此这一梦的语言直到现在才被人们理解,着实让人惊讶。我就可以随便地、带有实验性质地制造一个梦。比如,如果我晚上吃鳀鱼、腌橄榄或者其它什么很咸的菜,晚上时我就会从睡梦中渴醒。在这之前我会做一个梦,梦的内容几乎每次都一样,都是我在喝水。我大口喝水,冰凉的水对那焦渴的人来说是那么好喝。然后我就醒过来,并且意识到我很渴,必须马上喝水。做这个梦的原因当然是我渴了。喝水需要在梦里得到实现。它有一个功能,我稍后再说。我的睡眠很好,一般来说不会因为有某种需要就醒过来。如果我可以通过在梦里喝水把我的焦渴去除,那我就不用醒来了。这是一种“舒适梦”。梦取代了真正的行动或者其它的生活中的东西。可惜不像我对朋友奥托和M医生的报复,对水的渴望没能在梦中得到满足,但它们产生的动机是一样的。不久前,我做了一个与这稍微有点不同的梦。这次我在上床前,就已觉得口渴,所以我把床头柜上的一杯水一饮而尽,过了几个小时后到了深夜,我又口渴不舒服。如果我要喝水,我就必须起来拿我妻子那边床头柜上的水。于是我做了一个合乎我意图的梦,我妻子从一个容器中取水给我喝,但这个容器是我以前从意大利伊特鲁里亚带回来的骨灰坛,我早就把它送人了。里面的水喝起来是如此咸(当然了,里面有骨灰嘛),以致于我醒了过来。梦就是这么善解人意。由于满足欲望是梦的唯一目的,其内容可以是完全自私的。贪图自己的安适肯定要跟体贴别人起冲突。梦见骨灰坛很可能又是一次欲望的满足,很遗憾我不再拥有那坛子了,就像拿不到那放在我妻子床侧的茶杯一样。而且,这坛子与我越发感觉到的咸味符合,我知道,这种感觉会让我醒过来。
这样的“舒适梦”在我年轻时经常出现。那时我习惯工作到深夜,因此早起对我来说就成了一件难事。我早上经常梦到自己已经起床在梳洗了,过一会我就不得不意识到,我还没起床呢,但是在这中间我是能睡一会儿的。一个年轻同事也做过这样的为满足自己的慵懒而产生的可笑的梦。他住在离医院不远的地方,按照约定,女房东每天早上都要叫他起床。有天早上他睡的特别香甜,房东对着房间喊:“裴皮先生,起床吧!该去医院了。”于是,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正躺在医院某个病房的床上,有个小黑板挂在他头上,上面写着“裴皮?H,医科学生,22岁”,于是他在梦中说道:“如果我已经在医院了,那干嘛还要去医生呢!”于是他翻了个身,接着睡了。事后,他对这梦的动机直言不讳,无非是贪睡罢了!
还有另外一个梦,它的动机也是来自睡眠:我的一个女性病人曾作过一次不成功的下颚手术,按照医生指示,她必须每天持续在病痛的那侧脸作冷敷。然而,她一旦睡着了,就经
常会把那冷敷的布料扯掉。有一天有人让我说她几句,因为她又在睡梦中把敷布扔到地上去了。没想到她回答我说:“这次我实在没有办法,那完全是由夜间所做的梦引起的。梦中我置身于歌剧院的包厢内,正在兴致勃勃地看演出。而梅耶先生却躺在疗养院里,因为下颚痛而发出可怕的呻吟。我于是说,既然我自己没有这病痛,干嘛需要这冷敷呢,于是我把它丢掉了。” 这可怜的病人所做的梦,使我想起当我们置身于不舒服的处境时,往往会脱口而出的:“我真的希望再舒服一点啊!” 这个梦就展现了一种更舒服的处境。至于承担了病人病痛的卡尔?梅耶先生,只是她自己偶然想起的一位年轻熟人而已。
在一些健康人那里,我也很容易地收集了一些“欲望满足”的梦。一位了解我关于梦的理论的朋友,曾解释这些理论给他太太听。有一天他告诉我:“我太太昨晚梦到她来月经了,你大概知道这什么意思吧?”当然,我很清楚,当一个年轻太太梦见她来月经了,其实是月经停了。我认为,在做母亲的负荷来临前,她大概还想再多享受一下她的自由日子。这实在是一个很巧妙的方式,来预告她的第一次妊娠的来临。另一位朋友写信告诉我,他太太最近曾梦见上衣沾满了乳汁。这其实也是怀孕的前兆,但不再是头一胎。这年轻的妈妈希望,第二个孩子能比第一个孩子有更多的乳汁吃。
一位年轻女人因为要照顾她那患传染病的小孩,而几个星期没有社交活动。她做梦梦见她的孩子康复,她与一大群包括道岱特、鲍格特、普雷弗特以及其他作家在一起,这些人都对她十分友善亲切,让她得了不少乐子。在梦里,这些人的面貌完全与她收藏的画像一样。她并不知道普雷弗特的容貌,在梦里他长的就像去她孩子病房做消毒工作的卫生员,他是很长时间内的第一个踏入那房门的人。人们认为,这梦可以被解释为:“除了那没有尽头的看护工作终于可以来点乐子了!”
看来这些例子已足以证明,人们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做梦,这些梦均可以解释为欲望的满足,而且其内容往往毫无掩饰、一看便知。这些大多是简短而简单的梦,它们直接区别于那些作家们喜闻乐见的、令人迷惑的、复杂的梦。但是对这些简单的梦进行研究,也是十分值得的。人们可以从孩子那里得到形式简单的梦,因为他们的心理活动不像成人那么复杂。我认为儿童心理学对于成人心理学的作用,就如同我们通过研究低等动物的构造和发育来研究高等动物的那样。然而,目前为之很少有识之士能利用小儿心理的研究达到这一目的。
因为小孩子的梦往往是简单的欲望满足,因此与成人的梦相比,显得没那么有趣。虽然它们往往不必当成谜团来解开,但是对于证明梦的本质是欲望的满足,还是很有价值的。我从自己的孩子那里收集了一些梦。
1896年夏季,在我们举家到荷尔斯塔特远足时,我那8岁半的女儿以及5岁零3个月的男孩各做了一个梦。我必须先说明,那年夏天我们住在靠近奥斯湖的小山上,在天气晴朗时,我们可以看到达赫山。通过望远镜还可以看到在山上的西蒙尼小屋。这些小孩不断地用望远镜看它,我也不知道他们能有什么发现。在远足前,我告诉孩子们,荷尔斯塔特就在达赫山的山脚下。他们特别期待远足这天的到来。当由荷尔斯塔特再入耶斯千山谷时,小孩们更被那丰富多彩的景色所吸引。但五岁的男儿渐渐地开始不高兴,只要看到一座山,他便马上问道:“那就是达赫山吗?”而我的回答总是:“不,那还是达赫山下的小丘。”就这样地问了多次,他就完全沉默了,也不愿跟我们爬石阶上去看瀑布了。我以为他太累了,想不到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现在才明白,当初我说要去达赫山时,他就满心以为他一定可以由荷尔斯塔特走到他天天用望远镜遥望的西蒙尼小屋去。当他发现,我们只打算走到那些山前小山和瀑布,他由于失望而变得很不高兴。但梦却使他得到了补偿。我曾试图询问此梦中的细节,细节太少了,在梦里他只听到一句:“再爬石阶上去六小时就可以到达。”
在这次远足里,我那八岁半的女儿,也产生了一些必须靠梦来实现的愿望。我们这次去荷尔斯塔特时,曾带着邻居一个12岁的小男孩爱弥儿同行,这小孩完全像一个小骑士,在我看来,我小女儿对他相当有好感。次日早上,她告诉我:“你知道吗,我梦见爱弥儿是我们家的一员,他称呼你们‘爸爸’‘妈妈’,而且像儿子一样与我们一起睡在大房间里。然后妈妈进来了,把满手的用蓝色、绿色纸包的巧克力棒,丢到我们床底下。”我那些男孩,显然一点也不懂释梦的道理,他们就像我们那些作家一样,马上解释道:“这个梦太荒谬了!”而小女却为了她的梦中的某一部分奋力抗辩。对研究神经症的理论来说,听一听这是哪部分也是很有意义的:“说爱弥儿是我家的一员,确实是荒谬,但关于巧克力棒却是有道理的。”而我不了解的恰好是这后一段,在这儿妻子给我做了一番解释。原来在由车站回家的途中,孩子们停在自动售货机前,吵着要买巧克力棒,而且那些巧克力棒就跟后来女儿梦见的那样,是用金属光泽的纸包起来的。但妻子认为,这一天已经够遂他们的心意了,这个新的愿望可以留给他们在梦里实现。之前我没有注意到这小小的一幕,只是听到过我们懂事的小客人让孩子们等爸爸妈妈赶上来再走。这一短暂的归属被小女儿在梦里变成了永久的收养。梦到这样的事情被兄弟们斥责为荒谬,而这是她表达自己对那小客人的亲近喜爱的唯一方式。至于为什么巧克力棒会被撒到床底下去,自然只能再去问我的女儿。
《荣格自传》
四、精神病治疗活动
作为学徒,我在伯戈尔茨利精神病医院工作了几年。其间,我的兴趣点及进行的研究工作都是围绕这样一个重要、迫切的问题展开的:“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中究竟都发生了什么?”我那时尚不清楚,我的同事们也全然不关心这样的问题。精神病医生不在乎病人的言辞,他们感兴趣的只是如何诊断那些症状、描述并编制成统计数字。用当时盛行的临床学观点进行解释就是,病人的人格就是其个性,那些与精神病的医治有关。医生需要随身携带剪贴好的诊断病历及各种症状的详尽记录去见病人,然后对病人进行定性分类,最后在诊断书上盖上图章。多数情况下,事情至此便结束了。精神病人的心理,是根本不被关注的。
伯戈尔茨利精神病医院弗洛伊德在此方面对我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他在关于癔症和梦的心理分析方面所进行的那些基础性研究。对我来说,他的观点指明了对个体病例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的道路。尽管他只是个精神病学专家,但他却也把心理学引入了精神病学。
现在,我仍能十分清楚地回想起在当时令我印象极深刻的一个病例:
一位女士因为患上“抑郁症”住进了医院。医生仔细为她进行了常规检查:询问了既往病史,进行各项检验及身体检查。诊断的结果为精神分裂症,用当时的术语来讲就是“早发性痴呆”,预后:不良。
该女士恰巧在我所在的那个科室进行治疗。最初我并不敢对此诊断结果表示质疑,因为我那时还仅是位经验不多的初学者,不敢莽撞地提出其他的诊断结论。但这个病例却使我觉得奇怪。我认为她表现出的并非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而应属于一般性抑郁症。于是,我决定实施自己的治疗方案。我那时正忙于与联想相关的诊断性研究,于是和她共同进行了一次联想实验
心理精典(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梦的解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心理精典(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梦的解析)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