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张尔田 柳诒徵卷》收录了近代两位历史学家张尔田和柳诒徵的代表著述。
《史微》为张尔田代表作,以“考镜六艺诸子学术流别”为宗旨,综论经、子之学,以《春秋》公羊学为根底,融会章学诚“六经皆史”之论,调停经学今古之争,宣扬孔子之教,既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学术文化传统的独特理解,亦展现了其重义理、尚宏通、讲统系的学术风格。《遁堪文集》为其晚年编定文集,《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张尔田 柳诒徵卷》选录十五篇。作者编文集时未收录作品,
亦拣选要者五篇收入《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张尔田 柳诒徵卷》,汇为“集外文”。《遁堪文集》十五篇及集外文五篇,广涉史学、哲学、佛学以及目录流略之学,其中《与王静安书》、《答梁任公论史学书》、《与人论学术书》等重在学术方法的探讨,《政教终始篇》、《祀天非天子私祭考》意在阐发孔教之宗教性,《与人论天台宗性具善恶书》和《入阿毗达磨论讲疏玄义》等体现了作者的佛学造诣,《历史五讲》综论中国历史文化,可以看做是作者的晚年定论。以上二十篇文章,充分展现了作者学术思想之广度和系统性。《国史要义》是柳诒徵的代表作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补失纠偏、博观约取,分史原、史权、史统、史联、史德、史识、史义、史例、史术、史化十题,总其要义,概述了他一生史学研究的心得和对传统史学理论及方法的认识与创见。《中国乡治之尚德主义》是柳诒徵的一篇重要的文化史论文。在这篇文章中,他对中国西周的制度进行了阐发论述,他认为,德治和法治的差异是中西文化的根本不同。《中国礼俗史发凡》是柳诒徵的另一篇重要文化史论文,这篇论文讨论中国古代的礼俗,其目的仍然是在宣扬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优越之处,与《中国乡治之尚德主义》所论述的观点相辅相成。
作者简介
张尔田,(1874-1945),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原名采田,字孟劬,晚号遁堪,近代著名学者、史学家、词人。历任清刑部广西司主事、苏州试用知府。辛亥鼎革,以遗老自命,隐居上海。1912年10月,孔教会成立,为会员,并为《孔教会杂志》撰稿,鼓吹孔教。1914年入清史馆任纂修,在馆近十年。曾任教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政治大学、光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燕京大学。著有《史微》、《玉溪生年谱会笺》、《清列朝后妃传稿》、《新学商兑》、《遁堪文集》、《遁庵乐府》、《白喉症治通考》等。
柳诒徵,(1880-1956),江苏镇江人,字翼谋,晚号劬堂,又号盏山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图书馆事业家。16岁考中秀才。1916年2月,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员;1925年北上,先后执教于东北大学和北京女子大学;1929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曾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考试院考选委员、江苏省参议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著作有《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等。
孙文阁,男,1966年10月生,河北省灵寿县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著有《缪荃孙评传》等;发表《中日〈史记〉研究及其异同》、《柳诒徵赴日事迹考》、《试论颜元经济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颜元实学思想的近代反响》等论文20余篇。
张笑川,男,1970年8月生,黑龙江省嫩江县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社会史、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著有《近代上海闸北居民社会生活》等;发表《近代中国史学转型期的传统派史家——张尔田史学思想简论》、《经史与政教——从〈史微〉看张尔田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解读》、《清末闸北开辟“通商场”再探》等论文20余篇。
精彩书评
★世方重钱、王史学,以补苴考订为工,君独明体例,弘鉴裁,鸠集众事,志在纪述,欲自谢山,以窥黄、万,遥接东莱、伯厚、身之之绪,以光大浙东史学。……居上海时,与海宁王国维、吴孙德谦齐名交好,时人目为海上三子。国维颇有创见,然好趋时,德谦只词碎义,篇幅自窘。二子者,博雅皆不如君。
——邓之诚:《张君孟劬别传》
★钱塘张孟劬先生于义理、辞章、考据之学皆造其极,为当代大儒。……民国二十年后,老师宿儒,先后凋谢,先生巍然独存,为儒林祭酒。
——齐思和
★丹徒柳诒徵,不徇众好,以为古人古书,不可轻疑;又得美国留学生胡先、梅光迪、吴宓辈以自辅,刊《学衡》杂志,盛言人文教育,以排难胡适过重知识论之弊。一时之反北大派者归望焉。
——钱基博:《国学文选类纂总叙》
★近今吾国学者人师,可与梁任公联镳并驾,而其治学方法亦相类似者厥惟丹徒柳翼谋先生诒徵。两先生皆宏通博雅,皆兼包考据、义理、词章,以综合通贯之法治国学;皆萃其精力于中国文化史,皆并识西学、西理、西俗、西政,能为融合古今,折衷中外之精言名论;皆归宿于儒学,而以论道经邦、内圣外王为立身之最后鹄的;皆缘行道爱国之心,而不能忘情于政治事功;皆富于热诚及刚果之勇气;皆能以浅显犀利之笔,为家喻众晓之文;皆视诗词等为余事,而偶作必具精彩,此皆两先生根本大端之相同处。
——吴宓:《空轩诗话》
目录
导言
张尔田卷
史微
遁堪文集(节选)
集外文
张尔田年谱简编
柳诒徵卷
国史要义十篇
中国乡治之尚德主义
中国礼俗史发凡
柳诒徵年谱简编
精彩书摘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张尔田 柳诒徵卷》:
原儒
汉武帝抑黜百家,表章六艺,史统既定于孔子,而学者人人喜言儒家矣。然则儒家之源流放于此乎?日:否否。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也。春秋之时,孔子传焉,孔子,契后也。昔者契为司徒,帝曰:“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太史克对鲁文公日:“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是五常为儒家专业,儒家为孑L氏世传,从来旧矣。<说文》:“儒,术士也。”班固《儒林传》序:“秦始皇兼天下,燔诗书,杀术士。”后人或谓之坑儒,不知术犹道也。古人所创立之学,皆因人性所固有者而导之,鸟反哺,鸷鸟有别,是岂有待于外哉?故道家谓之道术,墨家谓之墨术,方伎之士则谓之方术,术士通称为儒。自儒家专属司徒旧学,道、墨、名、法始各以其质目之,而儒名隘矣。学术沿革始于合,常卒于分,盖向、歆辩章旧闻已然也,故挽世正名悉从后义。虽然,儒家者,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之术也,孑L子之道,君人南面之术也。儒家虽传于孔子,而不足以尽孔子,盖孔子自端门受命,已由司徒世官上跻史氏之统,而以儒家嗣绪传诸弟子矣,故人知孔子为儒家,而不知孔子实兼道家也。知孔子兼道家,而不知孔子弟子皆儒家也。何言乎孑L子弟子皆儒家也?<论语》二十篇,孔子传授弟子之实书也,而其告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谶>亦日:“孔子为素王,颜渊为司徒。”岂非孔子已承道家而以儒家寄之弟子之明证乎?故儒家莫不言学,《论语》则以好学美颜回;儒家莫不言政,《论语》则以从政告康子;儒家莫不先孝悌,《论语》则日“人则孝,出则悌”;儒家莫不重礼义,《论语》则日“信近义,恭近礼”。论为政则以德为首,而取譬于北辰;论行简则以敬为宗,而推本于南面。皇侃有言:“上以尊仰圣师,下则垂轨万代者,吾于《论语》-书见之矣。”是以当时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无不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韩非《显学》篇日:“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案指孟轲。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案指荀卿。有乐正氏之儒,儒分为八,取舍相反。”《群辅录》日:“夫子没后,散于天下,设于中国,成百氏之源,为纲纪之儒。居环堵之室,荜门圭窦,瓮牖绳枢,并日而食,以道自居者,有道之儒,子思氏之所行也。衣冠中,动作顺,大让如慢,小让如伪者,子张氏之所行也。颜氏传《诗》为道,为讽谏之儒。孟氏传《书》为道,为疏通致远之儒。漆雕氏传《礼》为道,为恭俭庄敬之儒。仲梁氏传《乐》为道,以和阴阳,为移风易俗之儒。乐正氏传《春秋》为道,为属词比事之儒。公孙氏传《易》为道,为洁净精微之儒。”今诸家宗旨虽不尽传,然观小戴《儒行》之所纪,荀卿《儒效》之所言,一时传派之盛,盖可想见也。荀卿《非十二子篇》日:“弟佗其冠,神祥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噪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盖指诸家末流之弊而言,扬雄所谓同门而异户者,非其宗旨本然,故不载。至于遗书盛行于世者,则实以孟轲、荀卿为之魁。太史公《儒林传》日:“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门,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是荀孟二子实孔子后两大宗派也。《中庸》赞孔子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三言者,合儒家、道家内圣外王之术一以贯之,非孔子不足当之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至七十始从心所欲不逾矩焉,而其训弟子也则不然,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雅言者《诗》《书》执礼,罕言者利、命与仁,论道则禁以怪、力、乱、神,立教则束之文、行、忠、信,性与天道盖有不可得闻者矣。孟子之学出于子思,太史公谓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荀卿《非十二子》亦日:“子思唱之,孟轲和之。”案书中言“诚者天道,思诚者人之道”等语,皆《中庸》绪论也,可以见其源流之所自矣。苟子之学出于子弓。荀子往往言仲尼子弓,或谓即仲弓也。孟子之学主仁义,主仁义,故道性善而称先王,所谓祖述尧舜也;苟子之学宗礼,宗礼,故论性恶而法后王,
……
前言/序言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张尔田 柳诒徵卷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张尔田 柳诒徵卷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