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通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通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李晓峰,周宁,周亮 等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4

商品介绍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67253
版次:2
商品编码:11522617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8
字数:7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通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
  21世纪的信息社会以广泛开发与运用电子通信系统为重要特征,《通信原理》阐述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技术与分析方法,它是现代信息社会中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所需的基础知识。
  本书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通信与信息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经验,以及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广泛参考了国内外现有的同类书籍基础上,编写了这本本科生教材。
  (1)通信理论与技术发展迅速,作为教科书要选择具有基础性与代表性的内容,注重揭示各个概念的来源、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法,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2)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意阐述各种技术方法的数学原理,解释数学概念所关联的物理含义。
  (3)注重内容与表述方式的简明性、系统性与可读性。书中配置了大量的图示与例题,帮助阅读理解。在叙述上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并采用“*”标志和不同字体来区分选读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讨论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技术与分析方法。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绪论、基础知识、模拟传输、数字基带传输、基本的数字频带传输、模拟信号数字化与PCM、信号空间分析与多元数字传输、现代数字传输技术、多用户与无线通信、信息论基础以及纠错编码等。本书注重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思想,联系工程实践。内容全面,条理分明,叙述清楚,例题与图示丰富,便于教学与自学。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与研究生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李晓峰,男,1963年生,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在无线通信、统计信号分析与图像处理、移动多媒体传输与网络服务、DSP实时实现技术等方向有较深入研究。先后主持与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国防预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等项目数十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教学成果奖4项;编著教材与学术专著9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国家第二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主要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通信原理”和四川省精品课程“随机信号与系统”首席教授,还为本科生、研究生与留学生讲授随机过程及应用、数字通信、DSP及实时实现等多门课程。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1.2 历史回顾
1.3 消息与信源
1.3.1 数字信源与模拟信源
1.3.2 随机信号与确定信号
1.3.3 信息及其度量
1.3.4 常见的消息类型
1.4 信道
1.4.1 信道的影响
1.4.2 加性噪声信道模型
1.4.3 常用信道
1.5 频带与电波传播
1.5.1 频带的名称
1.5.2 无线电波的传播
1.5.3 无线频谱及其管理
1.5.4 频分复用
1.6 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
1.6.1 模拟通信系统
1.6.2 数字通信系统
1.6.3 通信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
1.6.4 信道的容量
1.7 通信网络
本章关键词
习题

第2章 基础知识
2.1 确知信号
2.1.1 信号及其基本参数
2.1.2 傅里叶变换与信号的频谱密度
2.1.3 能量谱密度与功率谱密度
2.1.4 信号的频带与带宽
2.2 随机信号
2.2.1 概念与定义
2.2.2 基本特性
2.2.3 平稳随机过程
2.2.4 两个信号的联合特性
2.2.5 功率谱密度
2.3 高斯信号与高斯白噪声
2.3.1 高斯分布与高斯信号
2.3.2 白噪声
2.3.3 高斯白噪声
2.4 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
2.4.1 确知信号通过系统
2.4.2 无失真传输条件
2.4.3 平稳随机信号通过系统
*2.4.4 系统的等效噪声带宽
2.5 带通信号
2.5.1 希尔伯特变换与解析信号
2.5.2 带通信号及其复包络
*2.5.3 频谱搬移
*2.5.4 带通系统
2.5.5 带通高斯白噪声
本章关键词
习题

第3章 模拟传输
3.1 幅度调制
3.1.1 常规调幅(AM)
3.1.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
3.1.3 单边带调幅(SSB)
3.1.4 残留边带调幅(VSB)
3.2 模拟角度调制
3.2.1 角调制的基本概念
3.2.2 角度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
第5章 基本的数字频带传输
第6章 模拟信号数字化与PCM
第7章 信号空间分析与多元数字传输
第8章 现代数字传输技术
第9章 多用户与无线通信
第10章 信息论基础
第11章 纠错编码
附录A常用数学公式
附录B 典型概率分布及主要统计特性
附录C Q(x)函数表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第2版前言
  本书第1版自2008年11月出版以来,在电子科技大学和国内其他许多高等院校用作主讲教材与参考书,获得了大量成功应用。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精品课程教材。
  第2版修订广泛吸取几年来诸多院校教师与学生们的反馈意见,并结合新的学术与教学研究,以适应当前通信理论的发展与教学需要。本次修订在保持原来的章节结构、组织特点与写作风格的基础上,力图在内容的先进与代表性、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简明易读与富有启发性方面进行优化。为了方便熟悉第1版的广大师生,下面对所作变动予以详细说明。
  第1章: 1.3节,更名为“消息与信源”。以具体的文字与语音消息开头,弱化抽象的信息描述方法。1.4节,改写“信道的影响”部分,突出信号衰减与加性噪声两个基本因素,补充传输带宽的概念。1.6节,简要说明基带与频带传输的概念。
  第2章: 对全章进行了结构调整与简化。2.1节,“分贝”小节更名为“功率单位与分贝”,围绕“dBm与dBW”进行说明; 缩减了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与常见变换对。2.2节,略去复随机信号、互功率谱。2.3节,将高斯信号与高斯白噪声合为一节,删去“常用函数”部分。2.5节,将带通信号、带通随机信号与噪声简化后合为一节。本章还分解与删除了原2.5节、2.6节与2.9节,将等效噪声带宽移入“信号通过LTI系统”节; 匹配滤波器与PAM信号功率谱分析移到第4章相关小节中。
  第3章: 3.1节,梳理与简化SSB的讨论,增加混频的概念。3.2节,解释调频信号公式中积分运算的不同记法,简化正弦信号角度调制的频谱分析,简化窄带调频,梳理接收方法。3.4节,梳理内容与次序以方便教学取舍: 先归纳重要结论,再阐述常用的预加重技术,而后具体分析噪声性能,最后说明改善门限效应的方法。3.5节,采用案例形式讨论几种技术及其运用方法,包括: ①模拟电话中的FDM,②无线电AM广播中的超外接收机,③立体声FM无线广播中的FDM与兼容性设计,④模拟电视广播中的VSB。本章例题中增加了3.1节(AM广播常识)与3.4节(FM广播常识)。
  第4章: 4.2节,梳理内容与次序以方便教学取舍: 首先利用基本公式讨论矩形PAM信号功率谱的主要结论,而后说明信号的数据率与带宽,最后详细推导有关公式。4.3节,插入匹配滤波器小节,解释误码分析中的优化设计思路,充实最佳接收机的分析,最后将一般接收系统的讨论列作选修内容。4.4节,先讨论多元接收的基本方法、性能结论与格雷编码,而误码分析置于后面可作选修。4.5节,更名为“码间干扰与带限信道上的传输方法”,突出带限信道的无ISI传输问题与方法,阐明基带信号的最小理论带宽值,充实根升余弦滤波器的设计例子。
  第5章: 5.1节与5.2节,强调基于Eb/N0形式的BASK/BFSK非相干解调性能公式(这种形式在研究中更为常用),略去关于功率谱的推导,采用通用形式的带宽表示(避免只用矩形NRZ特例)。5.3节,侧重BPSK最佳接收系统的性能结论,修改DPSK差分检测的分析过程。5.4节,侧重QPSK带格雷码的直接映射方法,改进例题,简化DQPSK讨论并补充差分接收框图。5.5节,插入无ISI传输内容,侧重最小带宽与最高频带利用率的讨论(将矩形NRZ与滚降升余弦作为两种常见信号情形)。5.6节,增加“多元数字频带调制”一节,包含MASK、MFSK、MPSK与QAM方法,引入星座图的概念性,比较两类调制的特点。
  第6章: 梳理DPCM编码的分析并简要介绍其在视频编码的应用,简述�颡拨さ髦频母拍睢�
  第7章: 配合新增的5.6节,将原MASK、MPSK与QAM三节简化后合并为一节,并对MFSK节进行简化。
  第8章: 全章重新编著。8.1节,梳理内容并充实MSK信号的OQFSK等效形式的详细推导。8.2节,阐述并行/多音的思想,说明IFFT实现方法,简要介绍WLAN与ADSL两个重要案例。8.3节,由原8.3节与8.4节合并梳理为“扩展频谱技术与CDMA”一节,充实抗窄带干扰特性,阐述码分多址原理,梳理伪随机序列相关内容,充实跳频技术,简要介绍CDMA、GPS与蓝牙三个重要案例。
  第9章: 裁剪关于FDM模拟电话系统与CDMA蜂窝电话系统的介绍(它们已经移到前面章节)。
  第10、11章: 修正几处笔误。
  最后,充实各章的例题与习题。增加附录C——Q(x)函数表。
  本次修订由李晓峰教授统编定稿。
  本书的出版,得到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组同仁们的帮助,以及学校教务处和众多师生的大力支持。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许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文怡编辑等花费了不少精力,作者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2014年5月
  第1版前言
  交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交通系统实现了物质与人员的交流,通信系统实现了信息的交流。这两个重要的系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21世纪的信息社会以广泛开发与运用电子通信系统为重要特征,《通信原理》阐述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技术与分析方法,它是现代信息社会中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所需的基础知识。
  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通信与信息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经验,以及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广泛参考了国内外现有的同类书籍基础上,编写了这本本科生教材。编写中,本教材力求突出下面几点:
  (1) 通信理论与技术发展迅速,作为教科书要选择具有基础性与代表性的内容,注重揭示各个概念的来源、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法,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2) 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意阐述各种技术方法的数学原理,解释数学概念所关联的物理含义。
  (3) 注重内容与表述方式的简明性、系统性与可读性。书中配置了大量的图示与例题,帮助阅读理解。在叙述上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并采用“*”标志和不同字体来区分选读内容。
  全书共分11章:
  第1章——绪论,介绍通信及其系统的基础概念与入门知识;
  第2章——基础知识,介绍信号、随机信号及线性系统的基本知识,着重关注它们在通信方面的内容;
  第3章——模拟传输,介绍各种重要的模拟调制技术,包括幅度调制(常规AM、DSB�睸C、SSB与VSB)与角度调制(FM与PM)方式,说明它们的信号产生与接收方法、功率谱与带宽、噪声性能等,并介绍几个典型应用实例;
  第4章——数字基带传输,介绍传输数字序列时基带信号的形成、功率谱与带宽等基本问题,说明噪声中的传输、无码间干扰、符号定时与同步,以及线路码型等问题;
  第5章——基本的数字频带传输,介绍各种基本的数字频带调制技术,包括2ASK、2FSK、2PSK、QPSK及其差分调制等,说明它们的信号产生与接收方法、功率谱与带宽、误码分析方法,并比较各种系统的特性;
  第6章——模拟信号数字化与PCM,介绍模拟信号数字化中的抽样、量化与编码技术,解释脉冲编码及其相关技术,简要说明时分复用与有关的数字体系;
  第7章——信号空间分析与多元数字传输,介绍信号空间、信号星座图、最佳接收准则、最佳接收机结构与差错概率,并运用它们讨论MASK、MPSK、MQAM与MFSK技术;
  第8章——现代数字传输技术,介绍几种现代数字传输中的常见技术,包括具有最小频移间隔的MSK、采用多个并行载波的OFDM、伪随机序列的特性,以及扩展频谱的通信技术;
  第9章——多用户与无线通信,介绍解决众多用户共享通信系统资源的多路复用与多址技术,说明无线系统设计中的链路预算分析,并简单介绍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特征与分集接收技术;
  第10章——信息论基础,介绍熵、相对熵与互信息的基本概念,解释信道的容量与信道编码定理,说明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速率�彩д婀叵档龋�
  第11章——纠错编码,介绍编码信息传输的基本概念、纠错编码与译码的基本原理、线性分组码、循环码与二元卷积码等。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例题与图示,各章末附有充足的习题供练习。
  本教材以高等数学、初等概率论、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为基础,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为了适应不同学校教学与广大读者自学的需要,本书的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内容,包括第1~6章; 第二部分为提高内容,包括第7~11章。为了尽量突出层次,书中对于一些可选的节或小节标注了“*”; 还特意将繁琐的计算、数学证明等相对独立的段落采用楷体排版,读者阅读时可以视情况跳过这些内容,而不影响对整体内容的理解。本书建议了两种教学方案(参见图示):
  (1) 作为一个学期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案: 建议教学学时数48~64学时;
  (2) 作为两学期课程的完整教学方案: 建议教学学时数72~96学时。
  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灵活调整,比如: ①第2章的基础知识可以分散,结合具体章节讲授; ②只关心数字通信时,第3章可以略去; ③第8章中可以选择部分节讲授; ④第11章的纠错编码可以留给专门课程讲授; ⑤选择性地跳过各处标有“*”的节与楷体排版的可选内容。
  基本教学方案(48~64学时)


通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通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通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通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通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内容全面零基础

评分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评分

大学时候得教材,前几天要用到又买了一本

评分

以后的路你自己走,我打车。

评分

内容全面零基础

评分

京东的书唯有不用带出去找

评分

很好的书跟mooc配套的

评分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评分

纸张不错,虽然还是挂了,不过书本没错,我自己太傻了

通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通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