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套装1-40册)

宋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套装1-40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元] 脱脱<撰> 等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03239
版次:1
商品编码:11520311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8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263
套装数量:40
字数:81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宋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套装1-40册)》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因体例未定而未能成书。元朝末年,丞相脱脱主张分别撰修宋、辽、金三史,各自独立,这一意见得到元顺帝的同意,于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开局,三史同时修撰。经过二年半时间,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宋史》匆匆成书。《宋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套装1-40册)》是在原宋《国史》的基础上删削而成的。两宋时期,史官组织完备,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书籍流传和保存都较为便利,积累了大量史料。这就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如一人两传,无传而说有传,一事数见,有目无文,纪与传,传与传,表与传,传文与传论之间互相抵牾等,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

内页插图

目录

卷一 本纪第一
卷二 本纪第二
卷三 本纪第一
卷四 本纪第四
卷五 本纪第五
卷六 本纪第六
卷七 本纪第七
卷八 本纪第八
卷九 本纪第九
卷十 本纪第十
卷十一 本纪第十一
卷十二 本纪第十二
卷十三 本纪第十三
卷十四 本纪第十四
卷十五 本纪第十五
卷十六 本纪第十六
卷十七 本纪第十七
卷十八 本纪第十八
卷十九 本纪第十九
卷二十 本纪第二十
卷二十一 本纪第二十一
卷二十二 本纪第二十二
卷二十三 本纪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本纪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本纪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本纪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本纪第二十七
卷二十八 本纪第二十八
卷二十九 本纪第二十九
卷三十 本纪第三十
卷三十一 本纪第三十一
卷三十二 本纪第三十二
卷三十三 本纪第三十三
卷三十四 本纪第三十四
卷三十五 本纪第三十五
卷三十六 本纪第三十六
卷三十七 本纪第三十七
卷三十八 本纪第三十八
卷三十九 本纪第三十九
卷四十 本纪第四十
……
卷四百九十六 列专第二百五十五
附录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

评分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这套《史记》在我的购物车里面躺了快两年了,心仪已久,一直想买的。以前活动总是错过,这次130.50入手,超级超级划算啊!绝对的正版!印刷精美!五星!

评分

惦记好久了,京东打个大活动,比我预计等着下手的价格还省了小一千。之前和快递小哥打了招呼,小哥弄个车子推进电梯,又帮我搬到屋里。1-2箱外包装惨不忍睹,基本算是兜着,书的塑封皮上一层层死灰。3-6箱纸箱上各种大脚印。不过241本书书体没有损坏,折,磕。非常好。

评分

从2011年12月23日第一次买入的《汉书》到今天到手的《宋史》,历时四年多,虽然中华书局很不厚道的三番四次的疯狂涨价,但在&ldquo;东哥&rdquo;的鼎力支持和&ldquo;某逊&rdquo;的协助下,偶终于完成了一项&ldquo;壮举&rdquo;,攒齐了大部头的二十四史!

评分

卷四&nbsp;庐陵学案(全氏补本)

评分

展开

评分

正在努力赶活动凑二十四史,三国志大名鼎鼎,这个版本也一直是最可靠的,不过纸

评分

薄薄的几本书 拿手里不累 印刷字迹还算清晰 繁体竖排 没有其他出版社的做比较 个人认为中华书局的这套书不错

评分

《明史(1-28册)(套装共2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相信这一设计,会比单出原著,或笼统抽绎当时学风特点,来得更切近可造。原著是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导读为鞭辟入里的精赅之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也许是本丛书有别于坊间同类丛书不可替代的特点而弥足珍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