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存与自立》是黑川雅之继《日本的八个美意识》后又一部关于人与自然,个体与世界的著作,首次披露作者人生亲身经历,道出潜存于心的重要主题。
这个时代不应是日本主张日本文化,中国、韩国也应直面为欧亚大陆的巨瘤保护至今的东亚文化这个普遍文化。依存于东亚的美意识,定会逐步意识到彼此拥有不同的美意识。国家概念也不再重要。我们应该一同通过每一个人的肌肤感开创能够感知共同美意识的时代。
黑川雅之(Masayuki Kurokawa),1937年生于日本名古屋,先后毕业于名古屋工业大学建筑系及早稻田大学。1967年在他获得早稻田大学建筑工学博士学位的同时,成立了黑川雅之建筑设计事务所。之后,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力量加入设计师的行业,黑川先生在2001年创建了Designtope网站,并且以创意、文化、产业和信息互动为目的,而先后创建了D-Studio(工作室)、Competition(竞赛)、D-Gallery(展示厅)和D-Library(资料库)四个辅助网站。在2007年,黑川先生又成立了K株式会社。
黑川雅之先生的创作横跨建筑、室内、家具以及产品设计,是日本少见跨领域的设计大师。他多样且杰出的作品为他获取了多项殊荣,其中包括每日设计奖、日本室内设计师协会年度大奖、GoodDesign金奖并于1996年获得德国国家级重要奖项-“DESIGN-INNOVATIONEN”大将,以表彰他在世界建筑和工业设计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更被纽约当代艺术馆(MOMA)、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永久收藏。
第一章 建筑与自然
1. 东亚是否存在美意识
2. 摆脱西方思想
从七福神看日本文化的特性
日本是个文化垃圾箱
与异文化共存的日本文化
3. 建筑的起源
日本建筑中隐含的现代性
沁入心脾的日本建筑
日本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始于一根柱子的建筑
洞穴建筑与树木建筑
4. 心灵的建筑
无限扩展的日本民居
由中心概念决定的家
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
5. 日本家居的“流”与“淀”
由流成淀
“气”的设计
依存于自然的家居
依存于“床”的日本家居
6. 先依存后飞跃
对自然的依存与反抗
委身自然、吸收自然
身体和工具的依存与自立
第二章 逆转思维
1. 微小包含整体
自我之中有人类
以小容大
自我之中有自然,建筑之中有宇宙
依存于自然,自然入掌心
2. 委身于偶然
舍弃自我而生之
我出生的秘密
自己开创的人生与随波逐流的人生
委身于偶然的日本建筑
3. 原状为最
彻底依存于自然
自然规律而生
倾听素材
尽可能不加工
4. 诱发偶然
不用等,要诱发~成就偶然的秘诀
偶然带来生命
依存与自立的华丽逆转
5. 沉溺于依存后的展翅飞翔
回到原点重新思考
沉溺于美
沉溺于情
沉溺于欲望
第三章 亚洲的时代
1. 东亚洲文化圈
非洲·欧亚大陆
发生在5000万年前的大事
三个国家三种个性
东亚的自然思想
2. 东亚的美意识
群的依存
耻的关联力
奉献的爱与依存的情
3. 全球化时代
融合时代的到来
不会终结,不断扩展的时代
业务全球化
4. 相互依存的中国和日本
国境的消失
成为多民族共同居住的日本
偏僻弱小的日本
日本与中国的共存关系
第四章 生命的引擎
缺失感培养自发性
不安和依存点燃生命的引擎
好奇心、愿望以及行动力
依存是实现自我的跳台
后记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消化完《依存与自立》这本书。它的叙事节奏,不是那种一气呵成的流畅,而是带着一些停顿和反思,就像是在你的人生旅途中,遇到了一些重要的路标,让你不得不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走过的路。书中对人物成长的描绘,非常真实,没有回避那些痛苦和失落,反而让我们看到了在逆境中,生命所迸发出的坚韧和力量。
评分《依存与自立》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许多影子。我看到了自己曾经在某些关系中,是如何小心翼翼地讨好,又如何在得不到回应时感到失望。我也看到了自己是如何渴望独立,却又在孤单的时候感到无助。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但又坚定 D 方式,引导我一步步地去理解这些矛盾的情感,去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并最终找到一种平衡,一种既能依靠他人,又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评分我向所有正在经历人生迷茫的朋友们推荐《依存与自立》这本书。它没有提供什么神奇的解决方案,但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方式。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共鸣,找到力量。我深信,读完这本书,你会在“依存”与“自立”之间,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个最舒适的平衡点。
评分坦白说,《依存与自立》这本书,我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深意。它不是那种一目了然的书,而是需要时间和沉淀,才能慢慢品出其中的甘甜。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角色关系上的 nuanced, 那些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那些欲言又止的内心独白,都让这本书充满了生命力。它让我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是一个充满着试探、理解、误解和和解的动态过程。
评分《依存与自立》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成长”这个词的意义。我曾经以为,成长就是变得更加独立,更加强大,不再需要任何人。但是,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是在懂得如何爱自己,如何被爱,如何在关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些曾经让我觉得是负担的“依存”,在书中被赋予了新的解读,它不再是束缚,而是一种可能性,一种滋养,一种相互成就。
评分我必须承认,《依存与自立》这本书,让我数次在深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作者对人性幽暗角落的挖掘,那种直面现实的勇气,让我既敬佩又有些心惊。那些隐藏在看似平静生活之下的暗流涌动,那些难以启齿的欲望和恐惧,都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揭示我们内心深处那些共通的情感体验,那些我们可能不愿承认,但却真实存在的弱点。
评分读《依存与自立》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书中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却有着触及灵魂的力量。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独立”,可能只是披着独立的外衣,内心深处依然渴望着被依赖、被照顾。而真正的“依存”,也并非全然是负面的,它也可以是情感的联结,是相互支持的力量。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爱”的本质,以及在一段关系中,如何才能既保有自我,又不失温暖。
评分《依存与自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的快感,更是一种价值的重塑。我曾经对“依赖”有着很深的误解,认为那是一种软弱的表现。但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依赖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也可以是建立在信任和爱基础上的纽带,是支持我们前行的力量。同时,书中对“自立”的探讨也并非是孤立的个体主义,而是强调在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与他人的连接,并从中汲取养分。
评分这本《依存与自立》啊,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封面设计也挺有意思,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反而是一种沉静的、引人思考的风格,让我一下子就对这本书产生了好奇。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笔触所吸引,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好像一位老朋友在跟你轻声交谈,一点一点地为你剖析那些深藏在心底的情感纠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摹,那种细腻入微的刻画,简直就像在我脑海里活生生地复制了那些角色,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挣扎、他们的迷茫,也能体会到他们渴望被理解的那份心情。
评分我不得不说,《依存与自立》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持续而深刻的。它不像有些书那样,读完之后就只留下一些零散的印象,而是像一颗种子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慢慢生根发芽,时不时地冒出新的想法。我发现自己开始用书里的视角去审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惑的关系,现在似乎有了一些新的解释。作者在探讨“依存”和“自立”这两个概念时,并没有简单地给出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展现了它们之间复杂而微妙的联系,这种处理方式非常人性化,也非常真实。
评分很薄的一本小册子,论述日本的审美观。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京东上买书的常客了,每次都买好多书。生活中逗逼的文艺女青年,工作中严谨的生猛女汉子,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好吧,我编不下去了,我承认我评论是为了得京豆的,臭鸡蛋尽管砸过来吧。)
评分京东非常棒棒很喜欢用京东
评分物流很快,糙极快的,内容还没看,了解不同文化不同审美蛮有趣
评分书不厚,但是文字不少,还是有些内容的。
评分还没看,习惯好评!
评分很薄的一本小册子,论述日本的审美观。
评分很薄的一本小册子,论述日本的审美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