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陈岱孙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5-04

商品介绍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9288
版次:1
商品编码:11461714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概述了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这一历史阶段的价值、剩余价值、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等学说的产生和发展,阐述了马克思如何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派的研究成果和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有关重大学说。这是一本颇具特色,别开生面的政治经济学说史专著,很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陈岱孙(1900—1997),我国久负盛名的著名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经济学界元老和大师,先后任教任职于清华大学(1927—1951)和北京大学(1952—1997),任经济学教授或名誉教授、先后长期担任经济学院院长或系主任,国内首批博士生导师,兼任校内外多项学术职务,又任第二届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陈岱孙原名陈总,福建闽候人,早年留学美国,1926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亲历了八年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艰苦岁月、建国前后高教事业的巨变和曲折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蓬勃盛世。作为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和科学家,他始终同国家民族与人民大众站在一起,度过了平凡而杰出的一生。 陈岱孙桃李满天下,堪称教书育人的楷模。他一生谦虚谨慎,鄙视虚饰和浅薄;他满腹经纶,又惜墨如金。改革开放之初问世的《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是作者惟一的学术专著,在当时经济学界清除极“左”思潮和拨乱反正中,发挥了巨大的启示作用。《陈岱孙文集》(两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和《陈岱孙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版)是陈岱孙的两部主要文集。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序论
第一章 价值学说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前思想家对价值和劳动关系的认识历程
第二节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近代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
第三节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学说上的科学变革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
第一节 前古典时期重商主义者对剩余价值的最早见解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把剩余价值的理论考察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
第三节 马克思创立作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基石的剩余价值学说
第三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学说
第一节 重农学派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的尝试
第二节 斯密和其他后继的古典经济学者在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上的退步
第三节 马克思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学说
第四章 经济危机学说
第一节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否认普遍生产过剩危机的传统
第二节 和传统对立的,承认普遍生产过剩可能性或必然性的消费不足论
第三节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学说
陈岱孙先生学术年表
弦歌不绝道德文章
一部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结合的专著:《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

精彩书摘

  (二)
  马克思(Karl MaIx,1818—1883年)的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根本上却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它不仅仅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主义批判,完成了近代经济学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的全面分析;而且以完全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交换的规律,论证了人类历史发展趋势。它是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革命转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欧洲十九世纪上半叶历史进展的表现。一方面,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等国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另一方面,随着英法两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完全统治的建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上升到首要地位。科学地解释这一斗争的起源、本质和任务,指出无产阶级的使命和前途便成为当时历史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和革命运动的需要直接联系着的,是符合由“自在阶级”成为“自为阶级”的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已经成熟的革命要求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意识是一种阶级意识。经济学说是这种阶级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和更替,在不同历史时期内,就有代表着不同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经济学说总带有阶级性和党性。经济学说本身也有着一个发展和更替的过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当时的统治思想。但随着统治阶级从兴盛到衰退的发展,代表新起的、进步的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就向代表旧的、退化的阶级的统治思想提出挑战。新旧学说间的斗争反映着新旧阶级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新的、进步的阶级必然取得胜利,成为新的统治阶级;新的经济学说也必然更替旧的经济学说,成为新的统治思想。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十九世纪初期,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欧国家中的确立和巩固,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它的发展的顶峰。但古典经济学家却否认自己的学说的阶级性。固然李嘉图不讳言在地主、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冲突。西斯蒙第更进一步承认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关系。但他们都否认他们的学说代表着任何阶级的利益。相反地,他们都以为他们是代表着全社会的利益立说的。在他们看来,如+果他们的学说对于某一阶级有所偏袒,那只是由于这个阶级的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以往一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彻底否定。但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否定并不是简单说个“不”字,否定的本身包括有继承性,就是吸收人类思想历史上已达到的所有一切前进和进步的东西,加以批判的改造,并统一为更高的综合。政治经济学阶级性和党性的确认,是批判改造的一个主要方面。阶级性的党性,就是“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
  ……

前言/序言

  这本书是在1975—1977年间为北京大学经济系同学作的经济学说史专题讲座的基础上编写的。
  在编写过程中,对讲座的內容作了一些增改,但仍残留着讲座格局的若干痕迹。书中的各章原为讲座的几个专题。作为专题,它们带有一定的独立性;一些论点在各题中有关处,不免有些重复。在编写时,虽然也适当地考虑到各章间的联系,但前后仍未能一贯。讲座的对象是当时正在学习《资本论》的同学。他们对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都已熟悉,对《资本论》的主要内容也基本上了解。因此,讲座有意地对一般教材中详处略之,略处则详之;有时还涉及一些有争辩的论点。编写时仍为这思想所囿,各章中若干论述仍有畸轻畸重之处。
  本书初稿写成后,曾经北京大学经济系胡代光、范家骧、厉以宁、商德文、靳兰征、晏智杰等同志分别审阅,提出宝贵意见,给定稿以极大的帮助。对此,作者特表诚挚的感谢。但书中一切观点的文责仍应由作者自负。
  陈岱孙
  北京1979年3月15日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陈岱孙老先生的经典著作,虽然没有基础读起来有点吃力,但还是很有体系的

评分

很好!

评分

大师经典著作,值得好好学习。

评分

经典的左派政治经济学著作。

评分

经典的左派政治经济学著作。

评分

爱读书,书不但给了我知识和智慧,还给了我力量和勇气

评分

值得一看,有利于客观评判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评分

大师经典著作,值得好好学习。

评分

是经典书籍,还没有看。应不错。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