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散文作為文學的一種無疑也具有上述特性。但我們覺察到,散文似乎隱約地在排斥文學的虛構,那些優秀的散文幾乎總在有意無意地“遺忘”虛構。能夠在一杯茶或一杯咖啡的餘溫裏沐浴著這種溫暖的、智性的陽光,這應該是人間的至樂瞭!朋友,《百年經典散文:哲理美文》已置放在你的案前,那些依然健在的,或者已經遠去的心靈,在等待與你對話,那些讓人心旌搖蕩的文字,在等待你的聆聽。
內容簡介
《百年經典散文:哲理美文》中這些作者通過一百年的浩瀚時空,給瞭我們一百年人世悲歡離閤的感興,他們以優美的文字記下這一切內心曆程,滿足我們也豐富我們。
有的文字是承載著哲理的思忖,有的文字充盈人間的悲憫情懷,有的文字敞開著寬廣的胸懷,是上下數韆年的心靈馳騁。人們披捲深思並發現,大自對於五韆年後的子孫的深情寄語,論說靈魂之不朽,精神之長在,對生命奧秘之拷問,乃至對抽象的自由與財富之價值判斷,他們麵對這一切命題,均能以睿智而從容的心境處之。錶達也許完美,錶達也許並不完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的文字均源生於對於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人世間的一顰一笑,於日常的舉手投足之間,總是充滿瞭人間的智慧和情趣。
《百年經典散文:哲理美文》中,有的深邃如哲學大師的啓濛,有的活潑如兒童天籟般的童真,有的深沉而淡定,有的幽默而理趣。我們手執一捲,猶如占有整個世界。整個世界都在聆聽大師,整個世界都在與我們平等對話,我們像是在過著盛大的節日。這裏的奉獻,不僅是寬容的、無私的,而且是慷慨的,我們仿佛置身於精神的盛宴。舉世滔滔,燈紅酒綠,充滿瞭時尚的誘惑與追逐,使人深感被疏遠的、從而顯得陌生的精神是多麼可貴。
目錄
最苦與最樂·【中國】梁啓超
人生真義·【中國】陳獨秀
生命的路·【中國】魯迅
雪·【中國】魯迅
夜鶯·【中國】戴望舒
樹·【中國】戴望舒
生·【中國】許地山
梨花·【中國】許地山
想飛·【中國】徐誌摩
星夜·【中國】廬隱
夏的頌歌·【中國】廬隱
破曉·【中國】梁遇春
淚與笑·【中國】梁遇春
日邊隨筆(一)·【中國】李廣田
人生的樂趣·【中國】林語堂
論年老·【中國】林語堂
春·【中國】硃自清
匆匆·【中國】硃自清
暗夜·【中國】鬱達夫
清貧慰語·【中國】鬱達夫
舊·【中國】梁實鞦
談生命·【中國】冰心
胰皂泡·【中國】冰心
光陰·【中國】陸蠡
青春·【中國】蘇雪林
門·【中國】葉聖陶
傢·【中國】繆崇群
從旅到旅·【中國】繆崇群
蟬與蟻·【中國】施蟄存
人生的意義及人生中的境界·【中國】馮友蘭
成功與失敗·【中國】馮友蘭
生命·【中國】瀋從文
小草與浮萍·【中國】瀋從文
說夢·【中國】臧剋傢
漸·【中國】豐子愷
窗·【中國】錢鍾書
觀棋·【中國】錢大聽
給匆忙走路的人·【中國】嚴文井
永久的生命·【中國】嚴文井
生命壯歌·【中國】秦牧
槐花·【中國】季羨林
鞦色賦·【中國】峻青
黑夜頌·【中國】賈植芳
論時問·【中國】何為
鞦韻·【中國】宗璞
楓葉如丹·【中國】袁鷹
夢幻中的藍色·【中國】肖復興
精神的三問小屋·【中國】畢淑敏
造心·【中國】畢淑敏
閑適:享受生命本身·【中國】周國平
經營生命·【中國】申力雯
醜石·【中國】賈平凹
人生感悟一節選一·【中國】賈平凹
為自己減刑·【中國】餘鞦雨
廢墟·【中國】餘鞦雨
石縫問的生命·【中國】林希
從一個微笑開始·【中國】劉心武
白發·【中國】馮驥纔
水墨文字·【中國】馮驥纔
瞬息與永恒的舞蹈·【中國】張抗抗
山水境界·【中國】劉長春
生命的追問·【中國】張海迪
白色的鳥藍色的湖·【中國】張海迪
平淡地生活·【中國】蘇童
不要急·【中國】蘇童
想念地壇·【中國】史鐵生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中國】王小波
竹思·【中國】高洪波
醉界·【中國】高洪波
假如魚也生有翅膀·【中國】遲子建
可以預約的雪·【中國】林清玄
一花一世界·【中國】李樂薇
時問·【中國】蔣子龍
生命之歌·【中國】羅蘭
論理性與熱情·【黎巴嫩】哈·紀伯倫
人生·【英國】勞倫斯
活齣意義來·【奧地利】維剋多·弗蘭剋
人類的鏡子·【蘇聯】普裏什文
美的真諦·【俄羅斯】邦達列夫
希望·【俄羅斯】邦達列夫
音樂·【法國】羅曼·羅蘭
什麼最有意義·【美國】愛因斯坦
真實的高貴·【美國】海明威
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美國】奧格·曼狄諾
精彩書摘
人生在世,究竟為的什麼?究竟應該怎樣?這兩句話實在難迴答得很,我們若是不能迴答這兩句話,糊糊塗塗過瞭一生,豈不是太無意識嗎?自古以來,說明這個道理的人也算不少,大概約有數種:第一是宗教傢,像那佛教傢說:世界本來是個幻象,人生本來無生;“真如”本性為“無明”所迷,纔現齣一切生滅幻象;一旦“無明”滅,一切生滅幻象都沒有瞭,還有什麼世界,還有什麼人生呢?又像那耶穌教說:人類本是上帝用土造成的,死後仍舊變為泥土;那生在世上信從上帝的,靈魂升天;不信上帝的,便魂歸地獄,永無超生的希望。第二是哲學傢,像那孔、孟一流人物,專以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做一大道德傢、大政治傢,為人生最大的目的。
又像那老、莊的意見,以為萬事萬物都應當順應自然;人生知足,便可常樂,萬萬不可強求。又像那墨翟主張犧牲自己,利益他人為人生義務。又像那楊硃主張尊重自己的意誌,不必對他人講什麼道德。又像那德國人尼采也是主張尊重個人的意誌,發揮個人的天纔,成為一個大藝術傢、大事業傢,叫做尋常人以上的“超人”,纔算是人生目的;什麼仁義道德,都是騙人的說話。
第三是科學傢。科學傢說人類也是自然界一種物質,沒有什麼靈魂;生存的時候,一切苦樂善惡,都為物質界自然法則所支配;死後物質分散,另變一種作用,沒有連續的記憶和知覺。
這些人所說的道理,各個不同。人生在世,究竟為的什麼,應該怎樣呢?我想佛教傢所說的話,未免太迂闊。個人的生滅,雖然是幻象,世界人生之全體,能說不是真實存在嗎?人生“真如”性中,何以忽然有“無明”呢?既然有瞭“無明”,眾生的“無明”,何以忽然都能滅盡呢?“無明”既然不滅,一切生滅現象,何以能免呢?一切生滅現象既不能免,吾人人生在世,便要想想究竟為的什麼,應該怎樣纔是。耶教所說,更是憑空捏造,不能證實的瞭。上帝能造人類,上帝是何物所造呢?上帝有無,既不能證實;那耶教的人生觀,便完全不足相信瞭。孔、孟所說的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隻算是人生一種行為和事業,不能包括人生全體的真義。吾人若是專門犧牲自己,利益他人,乃是為他人而生,不是為自己而生,絕非個人生存的根本理由,墨子的思想,也未免太偏瞭。楊硃和尼采的主張,雖然說破瞭人生的真相,但照此極端做去,這組織復雜的文明社會,又如何行得過去呢?人生一世,安命知足,事事聽其自然,不去強求,自然是快活得很。
但是這種快活的幸福,高等動物反不如下等動物,文明社會反不如野蠻社會;我們中國人受瞭老、莊的教訓,所以退化到這等地步。科學傢說人死沒有靈魂,生時一切苦樂善惡,都為物質界自然法則所支配,這幾句話倒難以駁他。但是我們個人雖是必死的,全民族是不容易死的,全人類更是不容易死的瞭。全民族全人類所創的文明事業,留在世界上,寫在曆史上,傳到後代,這不是我們死後聯續的記憶和知覺嗎?照這樣看起來,我們現在時代的人所見人生真義,可以明白瞭。今略舉如下:(一)人生在世,個人是生滅無常的,社會是真實存在的。
(二)社會的文明幸福,是個人造成的,也是個人應該享受的。
(三)社會是個人集成的,除去個人,便沒有社會;所以個人的意誌和快樂,是應該尊重的。
(四)社會是個人的總壽命,社會解散,個人死後便沒有連續的記憶和知覺;所以社會的組織和秩序,是應該尊重的。
(五)執行意誌,滿足欲望(自食色以至道德的名譽,都是欲望),是個人生存的根本理由,始終不變的(此處可以說“天不變,道亦不變”)。
(六)一切宗教、法律、道德、政治,不過是維持社會不得已的方法,非個人所以樂生的原意,可以隨著時勢變更的。
(七)人生幸福,是人生自身齣力造成的,非是上帝所賜,也不是聽其自然所能成就的。若是上帝所賜,何以厚於今人而薄於古人?若是聽其自然所能成就,何以世界各民族的幸福不能夠一樣呢?(八)個人之在社會,好像細胞之在人身,生滅無常,新陳代謝,本是理所當然,絲毫不足恐怖。
(九)要享幸福,莫怕痛苦。現在個人的痛苦,有時可以造成未來個人的幸福。譬如有主義的戰爭所流的血,往往洗去人類或民族的汙點。極大的瘟疫,往往促成科學的發達。
總而言之,人生在世,究竟為的什麼?究竟應該怎樣?我敢說道:“個人生存的時候,當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並且留在社會上,後來的個人也能夠享受。遞相授受,以至無窮。”
……
前言/序言
這裏匯聚瞭近百年來世界和中國一批散文名傢的作品,作者來自中國和中國以外的國度。有的非常知名,有的未必知名,但所有的入選文字都是非常優秀的。這可說是一次空前的集聚。這裏所謂的“空前”,不僅指的是作品的主題涉及社會人生浩瀚而深邃的領域,也不僅指的是它們在文體創新方麵以及在文字的優美和藝術的精湛方麵所達到的高度,而且指的是它們概括瞭人類長期積纍的寶貴經驗,它所傳達的洞察世事的智慧,特彆重要的是它代錶瞭人性的美以及人類的良知。
從十九世紀後期到二十世紀末這一百年問,人類經曆瞭從工業革命到電子革命的滄桑巨變,科技的發達給人類創造瞭偉大的二十世紀文明。人類理所當然地享受著它應有的榮光,同時,他們也曾濛受空前的苦難:天災、戰亂、飢餓,特彆是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留下瞭巨大的傷痛。在戰爭的廢墟上反顧來路,那些優秀的、未曾沉酣的大腦開始瞭深刻的反思。於是有瞭關於未來的憂患和畏懼,有瞭對於和平的祈求和爭取,以及對於人類更閤理的生活秩序和理想的召喚。這種反思集中在對於人類本性的恢復和重建上。
世紀的反思以多種方式展開,其中尤以文學的和藝術的方式最為顯眼有力,它因生動具象而使這種反思更具直觀的效果。以文學的方式齣現的詩歌、小說和戲劇的文體當然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貢獻。而我們此刻麵對的是散文,這是有彆於其他文體的一種文學類彆。在我們通常的識見中,文學創作的優長之處在它的虛構性。我們都知道,文學的使命是想象的,人們通過那些非凡的想象力獲得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更真實也更有力的升華,從而獲得更有超越性的審美震撼。
散文作為文學的一種無疑也具有上述特性。但我們覺察到,散文似乎隱約地在排斥文學的虛構,那些優秀的散文幾乎總在有意無意地“遺忘”虛構。散文這一文體的動人心魄之處是:它對於人的內心世界的絕對的“忠實”,它斷然拒絕情感和事實的“虛擬”。散文重視的是直達人的內心,它棄絕對心靈的虛假裝飾。一般而言,一旦散文流於虛情,散文的生命也就蕩然無存,而不論它的辭采有多麼華美。散文看重的是真情實意。以往人們談論最多的“形散而神不散”,其實僅僅是就它在謀篇構思等的外在因素而言,並不涉及散文創作的真質。當然,這裏錶述的隻是個人的淺見,並不涉及嚴格的文體定義。這種錶述也許更像是個人對散文價值的一次鄭重體認。
廣泛地閱讀,認真地品鑒,嚴格地遴選,一百年來中外的散文名篇躍進瞭選傢的眼簾,並在讀者麵前展示瞭它的異彩。可以看齣,所有的作者麵對他的紛繁多姿的世界,麵對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萬種情思,他們都未曾隱匿自己的憂樂愛憎,而且總是付諸真摯而坦率的錶達。真文是第一,美文在其次,思想、情懷加上文采,它們到達的是文章的極緻。
這些作者通過一百年的浩瀚時空,給瞭我們一百年人世悲歡離閤的感興,他們以優美的文字記下這一切內心曆程,滿足我們也豐富我們。有的文字是承載著哲理的思忖,有的文字充盈人間的悲憫情懷,有的文字敞開著寬廣的胸懷,是上下數韆年的心靈馳騁。
人們披捲深思並發現,大自對於五韆年後的子孫的深情寄語,論說靈魂之不朽,精神之長在,對生命奧秘之拷問,乃至對抽象的自由與財富之價值判斷,他們麵對這一切命題,均能以睿智而從容的心境處之。錶達也許完美,錶達也許並不完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的文字均源生於對於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人世間的一顰一笑,於日常的舉手投足之間,總是充滿瞭人間的智慧和情趣。
這些文字,有的深邃如哲學大師的啓濛,有的活潑如兒童天籟般的童真,有的深沉而淡定,有的幽默而理趣。我們手執一捲,猶如占有整個世界。整個世界都在聆聽大師,整個世界都在與我們平等對話,我們像是在過著盛大的節日。這裏的奉獻,不僅是寬容的、無私的,而且是慷慨的,我們仿佛置身於精神的盛宴。舉世滔滔,燈紅酒綠,充滿瞭時尚的誘惑與追逐,使人深感被疏遠的、從而顯得陌生的精神是多麼可貴。
能夠在一杯茶或一杯咖啡的餘溫裏沐浴著這種溫暖的、智性的陽光,這應該是人間的至樂瞭!朋友,書已置放在你的案前,那些依然健在的,或者已經遠去的心靈,在等待與你對話,那些讓人心旌搖蕩的文字,在等待你的聆聽。
二○一三年一月一日,執筆於北京昌平寓所
百年經典散文:哲理美文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百年經典散文:哲理美文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