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文學史上的王者
永不落幕的戲劇
四百年前,他曾經在倫敦的戲劇舞颱上創造瞭一個輝煌的時代;
四百年來,他的光芒一直普照世人,給後人帶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深刻影響瞭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和靈魂。
內容簡介
《莎士比亞喜劇(精裝典藏版)》收錄瞭莎士比亞六部喜劇代錶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第十二夜》《無事生非》《馴悍記》。這些喜劇主要寫愛情、友誼和婚姻,主題大同小異,情節卻生動豐富、錯綜復雜、不落俗套。作品閃耀著人文主義理想的光芒,充滿著歡樂氣氛和樂觀精神,歌頌瞭人類的美好愛情和純真友誼,具有永恒的魅力。
作者簡介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的天纔戲劇傢和詩人,戲劇史上的一座豐碑,與荷馬、但丁、歌德並稱為西方世界“四大詩人”。莎士比亞一生寫過38 部戲劇,2 首長詩,154 首十四行詩。他的戲劇作品結構完整,情節生動,語言豐富精煉,人物個性突齣,集中地代錶瞭歐洲文藝復興文學的極高成就,對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他的劇本已經被翻譯成世界各國幾乎所有正在通用的語言,其作品的地位和影響力堪與《聖經》相媲美。
目錄
仲夏夜之夢
威尼斯商人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第十二夜
無事生非
馴悍記
精彩書摘
《莎士比亞喜劇(精裝典藏版)》:
伊吉斯我們敢不欣然跟從殿下。(除拉山德、赫米婭外,均下)
拉山德怎麼啦,我的愛人!為什麼你的臉頰這樣慘白?你臉上的薔薇怎麼會凋謝得這樣快?
赫米婭多半是因為缺少雨露,但我眼中的淚濤可以灌溉它們。
拉山德唉!從我所能在書上讀到、在傳說或曆史中聽到的,真愛情的道路永遠是崎嶇多阻;不是因為血統的差異——
赫米婭不幸啊,尊貴的要嚮微賤者屈節臣服!
拉山德便是因為年齡上的懸殊——
赫米婭可憎啊,年老的要和年輕人發生關係!
拉山德或者因為信從瞭親友們的選擇——
赫米婭倒黴啊,選擇愛人要依賴他人的眼光!
拉山德或者,即使彼此兩情悅服,但戰爭、死亡或疾病卻侵害著它,使它像一個聲音,一片影子,一段夢,一陣黑夜中的閃電那樣短促,在一刹那間它展現瞭天堂和地獄,但還來不及說一聲“瞧啊!”黑暗早已張開口把它吞噬瞭。光明的事物,總是那樣很快地變成瞭混沌。
赫米婭既然真心的戀人們永遠要受到磨摺,似乎是一條命運的定律,那麼讓我們練習著忍耐吧:因為這種磨摺,正和憶念、幻夢、嘆息、希望和哭泣一樣,都是可憐的愛情缺不瞭的隨從者。
……
前言/序言
據說,在西方的傢庭中都必備兩本書,一本書是《聖經》,另一本書是《莎士比亞全集》。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的天纔戲劇傢和詩人,戲劇史上的一座豐碑,與荷馬、但丁、歌德並稱為西方世界“四大詩人”。 他的作品結構完整,情節生動,語言豐富精煉,人物個性突齣,集中地代錶瞭歐洲文藝復興文學的最高成就,對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他的劇本已經被翻譯成世界各國幾乎所有正在通用的語言,其作品的地位和影響力堪與《聖經》相媲美。
莎士比亞其人
威廉·莎士比亞生於英國中部埃文河畔的小鎮斯特拉福。其父約翰·莎士比亞是一位雜貨商人,後來還當過鎮長,他的母親是一個富裕地主的女兒。莎士比亞幼時在當地的一個文法學校念書,在那裏掌握瞭寫作的基本技巧與較豐富的知識,還學過拉丁語和希臘語。在他13歲時,父親破産,傢道中落,他被迫輟學,提前走上瞭謀生之路。他當過肉店學徒,也曾在鄉村學校教過書,還乾過其他各種職業,這使他增長瞭許多社會閱曆。1582年,18歲的莎士比亞與一個鄰鎮的農傢女安妮·哈瑟維結婚,妻子比他大八歲,兩人養育瞭三個孩子:長女蘇珊娜、龍鳳胎兒子哈姆雷特和小女兒硃迪思。
莎士比亞幼年時,常有著名劇團來鄉間巡迴演齣,培養瞭他對戲劇的愛好。也許他自幼便立誌投身戲劇舞颱,也許他早年間在傢鄉的生活相當睏窘,難以養傢。1587年,這個23歲的年輕人拋妻彆子隨巡迴演齣劇團離鄉赴倫敦尋求發展之路,由此開始瞭他的戲劇生涯。他先在劇院當馬夫、雜役,也在戲裏跑龍套,為演員當幕後提詞人,這些經曆使他很快熟習瞭劇場內外的各種環境與業務。不久他就正式加入劇團並開始戲劇創作活動。他先是改編前人的劇本,接著就獨立創作。他創作的第一個劇本是曆史劇《亨利六世》,上演後大獲成功。由此他的戲劇創作一發而不可收。到1590年年底,莎士比亞已經成為倫敦一傢頂級劇團——詹姆斯·伯比奇經營的“內務大臣供奉劇團”——的演員和劇作傢。後來,他成為劇團的股東。隨著莎士比亞在倫敦劇壇嶄露頭角,他開始結交權貴並贏得瞭騷桑普頓勛爵的眷顧,勛爵成瞭他的保護人。藉助勛爵的關係,莎士比亞走進瞭貴族的文化沙龍,使他有機會仔細觀察和深入瞭解上流社會,為他日後的戲劇創作提供瞭豐富的源泉。
莎士比亞事業成功,使他逐漸富裕起來。1597年開始,他陸續在傢鄉購置瞭一批産業。1596年,他還為父親申請到象徵鄉紳地位的傢族紋章。莎士比亞在倫敦住瞭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間他的妻子一直待在斯特拉福。他在1610年左右迴歸故裏斯特拉福。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亞在其五十二歲生日前後不幸去世,葬於聖三一教堂。莎士比亞的齣生日期並無確切的記載,有人根據他洗禮的日期1564年4月26日推測為4月23日,這種生死同期,確實增加瞭莎士比亞的神秘感與傳奇性。
有關莎士比亞私人生活的曆史記錄流傳下來的很少,在他死後150年,開始有人對他提齣種種質疑。於是,關於他的性取嚮、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齣自他人之手等等方麵都有多種傳說,以至於有人認為莎士比亞其實另有其人(有人說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也有人說是弗朗西斯·培根等等)。時至今日,這些未解之謎依然引起世人探討的興趣。
莎士比亞的創作
莎士比亞在1590至1612年約20年間共寫瞭三十七部戲劇(如加上與弗萊徹閤寫的《兩位貴親》則是三十八部),還寫有兩首敘事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魯剋麗絲受辱記》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莎士比亞在世之日,他的劇作隻有極少數齣版,有些還是齣版商未經他本人同意私自印行的。他死後7年,纔由戲劇界的朋友搜集瞭他的遺作,齣版瞭第一個莎士比亞戲劇集,即後人所謂“第一對摺本”。莎士比亞的朋友、著名戲劇傢本·瓊斯曾為這部戲劇集題詞,稱莎士比亞為“時代的靈魂”。
莎士比亞的戲劇大都取材於舊有劇本、小說、編年史或民間傳說,但在改寫中注入瞭自己的思想,給舊題材賦予新穎、豐富、深刻的內容。在藝術錶現手法上,他繼承古代希臘羅馬、中世紀英國和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戲劇的三大傳統並加以發展,從內容到形式進行瞭創造性革新。另一方麵,他深刻觀察人生,瞭解社會,掌握時代的脈搏,故而得以塑造齣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繪廣闊的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圖景,反映瞭封建社會嚮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曆史現實,宣揚瞭新興資産階級的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性論觀點。他的戲劇以其博大、深刻、富於詩意和哲理著稱。
一般來說,按照莎士比亞的思想發展和藝術發展的脈絡,其戲劇創作可分以下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1590~1600年)以寫作曆史劇、喜劇和詩歌為主。莎士比亞一生共寫有十部以英國編年史為題材的曆史劇,除反映年代最近的《亨利八世》寫於1612年外,九部完成於這個時期。《約翰王》是反映13世紀初英國曆史的,其他八部是內容相銜接的兩個四部麯:《亨利六世》上、中、下篇與《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與《亨利五世》。這些曆史劇係統反映瞭從約翰王(1199)到亨利八世(1547)近350年的社會曆史,展示瞭英國封建社會從確立鞏固到成熟衰亡的整個曆史進程。劇中塑造瞭一係列正、反麵君主形象,反映瞭莎士比亞反對封建割據,擁護中央集權,譴責暴君暴政,要求開明君主進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諧社會關係的人文主義政治與道德理想。
莎士比亞的喜劇創作也主要在第一時期,共寫瞭十部喜劇:《錯誤的喜劇》、《馴悍記》、《維洛那二紳士》、《愛的徒勞》、《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無事生非》、《皆大歡喜》和《第十二夜》。莎士比亞喜劇大都以愛情、友誼、婚姻為主題,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義智慧與美德的青年男女,通過他們爭取自由、幸福的鬥爭,歌頌進步、美好的新人新風,同時也溫和地揭露和嘲諷舊事物的衰朽和醜惡,如禁欲主義的虛矯、清教徒的僞善和高利貸者的貪鄙等。莎士比亞這一時期戲劇創作的基本情調是樂觀、明朗的,充滿著以人文主義理想解決社會矛盾的信心,以緻寫於這一時期的悲劇《羅密歐和硃麗葉》中也洋溢著喜劇氣氛,因而又被稱為悲喜劇。盡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愛的理想戰勝死亡,換來瞭封建世仇的和解。
莎士比亞在世時以詩人與劇作傢聞名,他的詩作在世時全部齣版,而且很受歡迎。其詩作的結構和語言技巧都很高超。莎士比亞對十四行詩體的運用得心應手,語匯豐富、用詞洗練、比喻新穎、結構巧妙、音調鏗鏘悅耳。在英國乃至世界十四行詩的創作中,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是一座高峰,其中心主題是愛情和友誼,它抒發瞭詩人對愛情、友誼的理解和體會。有研究者認為莎士比亞是著名的同性戀者,他的十四行詩全部都是寫給他的同性愛人——傳說中的南安普頓伯爵三世亨利·裏奧謝思利的。有評論傢贊美其《十四行詩》是愛、性欲、生殖、死亡和時間的本性的深刻思索。
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第二時期(1601~1607)絕大多數作品是悲劇。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剋白》和悲劇《雅典的泰門》標誌著作者對時代、人生的深入思考,著力塑造瞭這樣一些新時代的悲劇主人公:他們從中世紀的禁錮和濛昧中醒來,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發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剋服時代和自身的局限,終於在同環境和內心敵對勢力的力量懸殊鬥爭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敗和犧牲。這些人物的悲劇,深刻地揭示瞭資産階級的利己主義,錶現瞭人文主義理想與殘酷現實之間矛盾的不可調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義。悲劇代錶瞭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最高成就,尤其以“四大悲劇”最為著名。
由於這一時期劇作思想深度和現實主義深度的增強,使《特洛伊羅斯與剋瑞西達》、《終成眷屬》和《一報還一報》等“喜劇”也顯露齣陰暗的一麵,籠罩著背信棄義、爾虞我詐的罪惡陰影,因而被稱為“問題劇”或“陰暗的喜劇”。
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第三時期(1608~1612)是傳奇劇時期。1608年以後,莎士比亞進入創作的最後時期。這時的莎士比亞已看到人文主義的理想在現實社會中無法實現,戲劇創作便從揭露批判現實社會的黑暗轉嚮寫夢幻世界。主要作品有《泰爾親王配力剋裏斯》、《辛白林》、《鼕天的故事》、《暴風雨》。這個時期,他的作品往往通過神話式的幻想,藉助超自然的力量來解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作品貫串著寬恕、和解的精神,沒有前期的歡樂,也沒有中期的陰鬱,而是充滿美麗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調濃鬱。因此,這一時期又稱莎士比亞的傳奇劇時期。《暴風雨》最能代錶這一時期的風格,被稱為“用詩歌寫的遺囑”。
莎士比亞生活與創作的時代背景
莎士比亞生活的大時代就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文藝復興是指13世紀末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興起,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它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的革命時期,揭開瞭近代歐洲曆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馬剋思主義史學傢認為是封建主義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分界。其本質是正在形成中的資産階級在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下發起的弘揚資産階級思想和文化的運動。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義,雖然至今人們對人文主義的說法不一,但是,總體說來,人文主義肯定人的崇高地位,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反對羅馬教會所代錶的“神權”的絕對統治。針對教會認為人生是苦難和罪惡的邪說,人文主義反對禁欲與來世思想,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世生活中的幸福,歌頌愛情,倡導個性解放。針對濛昧主義和神秘主義,人文主義提倡理性,鼓勵人們追求知識,探索自然,研究科學。針對封建等級製度和封建壓迫,人文主義鼓吹仁慈、博愛,歌頌友誼和個人品德,提倡平等與冒險精神。總之,人文主義反映瞭新的時代精神,它錶現齣蓬勃的朝氣、滿懷信心的樂觀精神與巨大的創造力。它為以後歐洲資産階級革命做瞭思想與理論上的準備。
文藝復興思潮傳播到英倫三島的時間比歐洲大陸較晚,整個英國文藝復興的進程大約在1500年~1660年間,其主要標誌是詩歌和戲劇的空前繁榮。真是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英國文藝復興代錶人物正是偉大的詩人、戲劇傢威廉·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的一生經曆瞭英國曆史上的兩個朝代——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莎士比亞齣生前6年,伊麗莎白一世(1533~1603)繼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伊麗莎白是一位賢明能乾的君主,她在位44年,有效打擊瞭王室成員的叛亂活動,把新教定為英格蘭國教,成功壓製瞭天主教反動勢力,鞏固瞭英格蘭的統一,並且使封建中央集權製度變得強大而穩定。在英王重商主義政策激勵之下,英國人熱衷於海外冒險,諸如海外殖民、海盜、正當貿易與販賣黑奴等等,為瞭發財不擇手段。英國本土的羊毛與毛紡織業興起並帶動瞭其他手工業快速發展。1588年,英國一舉粉碎瞭西班牙的海上進攻,摧毀瞭它的“無敵艦隊”。英國上下舉國歡騰,歐洲大陸為之震動。此後,兩國爭奪海上霸權的戰爭又延續瞭二十多年,英國逐漸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霸主。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間開始確立。在伊麗莎白一世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傢之一。因此,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在英國曆史上被稱為 “黃金時代”。政治的相對穩定與經濟的繁榮為英國文學的發展奠定瞭基礎,作為當時文學與娛樂主要形式,各種傳統戲劇演齣十分活躍,新的劇種——喜劇、悲劇、曆史劇的萌芽已經誕生,同時,白體詩作為戲劇語言也被戲劇界廣泛采用。1587年,馬洛的早期力作《帖木兒》拉開瞭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戲劇黃金時代的大幕。在以後的三十多年裏,倫敦的舞颱上百花齊放,造就瞭一大批諸如莎士比亞、瓊森、鮑濛特、弗萊徹、韋伯斯特等著名戲劇作傢,英格蘭文化在此期間達到瞭一個頂峰。到17世紀20年代,英國的詩劇開始衰落,1642年,英國內戰爆發,剋倫威爾為首的清教徒下令關閉瞭倫敦的所有劇場,英國戲劇的黃金時代終於落下瞭帷幕。
莎士比亞登上戲劇舞颱的90年代,英國正處於伊麗莎白女王統治的鼎盛時期,王權穩固統一,經濟繁榮,人民對國傢與個人的前途充滿信心。莎士比亞的曆史劇、喜劇和悲喜劇就是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産生的。所以,這一時期的作品,特彆是喜劇作品,格調明朗、輕鬆、歡快,充滿濃鬱的抒情氣氛。
曆史上一些偉大的君主到瞭晚年往往都會失去昔日的光芒,伊麗莎白一世也不例外。她晚年體弱多病,性情也變得孤僻、多疑,任用親信,生活奢侈。由於女王終生未婚,沒有子嗣,王位繼承問題也變得急迫而又復雜,各種封建勢力蠢蠢欲動,導緻國內政治不穩定。與西班牙爭奪霸權的戰爭延續二十多年,特彆是愛爾蘭人反抗英格蘭的遊擊戰,極大地消耗瞭英格蘭國力。戰爭、歉收、失業等社會問題日漸突齣,使下層民眾生活惡化,加劇瞭社會矛盾。1603年,“童貞女王”辭世,她屬意的遠親、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他的母親蘇格蘭女王瑪麗是亨利七世的曾孫,伊麗莎白女王的錶侄女)繼位,史稱詹姆士一世。因為新國王的血統這一特殊的原因,使當時並不具備統一的社會條件的英倫三島偶然地統一起來,而他統領下的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尚處於族群、文化與宗教的高度分裂與對立之中。蘇格蘭的貴族長老議會與英格蘭國會為瞭彼此的政治優越衝突不斷,都試圖支配對方並改變對方的政體,而愛爾蘭對羅馬天主教教廷的高度虔誠也使其與英格蘭主流的國教會、新教思想水火不容——這些內部矛盾纍積瞭幾十年,到詹姆士一世之子查理任內終於爆發瞭血腥的內戰(清教徒革命)。新國王不瞭解英國國會,鄙視下議院,鼓吹君權神授,生活窮奢極侈,想方設法增加王室收入,這就造成瞭代錶新興資産階級利益的清教徒與王權之間的矛盾衝突,1611年,詹姆士一世第一次解散英格蘭議會。此時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纍也在加速進行,所謂“羊吃人”的圈地運動把大批農民趕齣土地,他們被迫成為雇傭工人,或者流離失所,整個社會風氣日漸沉淪,資本原始積纍時期的種種社會罪惡逐漸暴露無遺。這一時期,莎士比亞的思想和藝術走嚮成熟,人文主義理想同社會現實發生激烈碰撞。他開始深入思考這些問題,痛感理想難以實現,第二期戲劇創作由早期的贊美人文主義理想轉變為對社會黑暗的揭露和批判。到後來,莎士比亞看到社會現實更趨黑暗,實現人文主義的理想更加渺茫,他乾脆不再關注現實,轉入幻想世界,藉助超現實的魔幻力量來弘揚人文主義理想。第三期的戲劇創作就轉嚮以寬恕與和解為主題的傳奇劇為主瞭。
莎士比亞戲劇的藝術特色
莎士比亞的戲劇不但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而且具有精湛的藝術技巧,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在藝術上達到瞭爐火純青的程度,具有巨大的審美價值。
莎士比亞的作品是現實主義的經典之作,他從生活真實齣發,以非凡的藝術概括力極其全麵深刻地反映瞭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他的戲劇“仿佛要給自然照一麵鏡子,給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麵貌,給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態,給時代和社會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記”。所以,馬剋思、恩格斯將莎士比亞推崇為現實主義的經典作傢,提齣戲劇創作應該更加“莎士比亞化”。
莎士比亞的戲劇情節生動豐富、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他的劇作中,往往有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綫索,形成多樣化的戲劇衝突。如《哈姆雷特》中有三條為父復仇的情節綫索交織在一起,互相映襯,更突齣瞭哈姆雷特復仇的社會意義。莎士比亞還非常善於在緊張尖銳的戲劇衝突中安排劇情,衝突的雙方在鬥爭中的地位不斷變化,形成波瀾起伏且很富有戲劇性的情節。如哈姆雷特與奸王剋勞迪斯一開始互相試探沒有直接交鋒,通過“戲中戲”,進入鬥爭的正麵交鋒,哈姆雷特摧毀瞭奸王的心理優勢,但由於誤殺波羅涅斯,便由主動轉為被動,奸王藉機將他遣送英國,重新控製局勢。哈姆雷特粉碎瞭奸王藉刀殺人的陰謀迴到丹麥後,卻又落入另一個藉刀殺人的陰謀——“友誼比劍”。全部劇情隨著人物性格的發展跌宕起伏,麯摺復雜,扣人心弦。
莎士比亞的戲劇塑造瞭眾多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他劇作中的人物不是單一的、平麵的,而是具有多麵性、復雜性。如哈姆雷特既是個脫離群眾的封建王子,又是個滿懷抱負的人文主義者:奧賽羅既是一個忠於愛情的情種、奮勇殺敵的勇士,同時又是一個脾氣暴躁的統帥、殺害無辜的凶手:夏洛剋一方麵是個凶殘吝嗇的高利貸者,一方麵又是個虔誠的教徒、慈愛的父親。劇作還寫齣瞭同一人物前後不同時期的性格發展軌跡,如哈姆雷特從一個抱有崇高信念的快樂王子到對人與社會悲觀失望的憂鬱王子,這樣使人物更加真實可信。莎士比亞還善於在人物的對比中突齣主人公性格。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雷歐提斯、福丁布拉斯三人對待復仇問題上的不同態度的鮮明對比,突齣瞭哈姆雷特作為先進人文主義者的特點。哈姆雷特與霍拉旭同樣都是人文主義者,但是遭遇不同、地位不同,霍拉旭理智冷靜,哈姆雷特熱情深沉,更加反襯齣哈姆雷特精神世界的深刻性。莎士比亞也擅長用內心獨白手法直接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重要獨白有六處之多,每次都推動劇情發展,為完成人物性格塑造起瞭關鍵作用。最著名的是第三幕第一場的那段:“生存還是毀滅”的獨自,錶現瞭他對人生的思索、苦悶與彷徨。這種藝術手法的成功運用,使《哈姆雷特》成為心理分析劇的經典作品。
莎士比亞的戲劇語言豐富多彩,具有個性化、形象化的特點。莎翁是語言大師,他的詞匯特彆豐富,據統計,他劇中用到的詞匯量達29000個,遠遠超過瞭他同時代的其他作傢。他的人物語言,不僅符閤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而且貼和人物當時所處的特定環境,和人物的戲劇動作相襯相依。如哈姆雷特清醒時是典雅的語言,符閤王子的身份,在裝瘋時用的是邏輯混亂、晦澀難解的語言,符閤瘋子的特點。他還善於使用恰當的比喻、雙關語、成語和諧語,不僅豐富瞭錶現力, 而且有濃鬱的生活氣息。
說不盡的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戲劇誕生四百多年來,受到瞭世界人民的廣泛喜愛,至今仍以各種形式在各地上演。關於莎士比亞的評論與研究文章可謂汗牛充棟,研究莎士比亞的“莎學”成為一門顯學。人們常說“一韆個讀者就有一韆個哈姆雷特”,對莎士比亞亦可作如是觀,真是說不盡的莎士比亞!
19世紀中葉,莎士比亞的名字被西方的傳教士介紹到中國。他是對中國文學影響深遠的一位國外作傢。中國現代戲劇的主要奠基人曹禺、田漢、郭沫若、老捨等都深受莎士比亞劇作的影響。莎士比亞作品的中文翻譯版本眾多,大多齣自名傢之手,譯文各有所長,其中天纔的翻譯傢硃生豪先生耗盡生命的精華完成的不朽譯作最為流行。他那流暢的譯筆和華贍的文采,生動還原莎翁筆下浪漫純真的愛情,鞭撻醜陋的人性,探討瞭關於愛情、友情、婚姻、傢庭、人生等深邃主題,以率真而充滿靈性的文字,帶領我們追隨
莎士比亞喜劇(精裝典藏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莎士比亞喜劇(精裝典藏版)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