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如何让老板喜欢你并重视你的工作,如何让同事成为你走上成功的最佳伙伴,如何快速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难题……这些工作中的改变,都可以通过工作心理学来实现。
《我爱心理学:如何在职场脱颖而出(双色)》教会读者最管用轻松的职场心理学,通过微博的形式,帮助读者掌握职场中待人及物和高效工作的技能,从而在办公室里,可以更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并让自己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Part1
没有背景,也能跨过面试这道坎
001 明确目标方能面试过关
002 坚定信念才有希望
003 自卑是面试大忌
004 自信才能成功
005 克服畏惧才能勇往直前
006 浮躁是失败的关键
007 学会给依赖断奶
008 热情积极会感染他人
009 惰性是阻碍成功的恶习
010 缓解焦虑方能轻松面试
011 轻敌是失败的隐患
012 控制情绪才能沉着应对
013 坚持才能胜利
014 果断决定会为你的面试加分
015 第一印象决定成败
016 搞定压力面试
017 面试被刷需再努力一搏
Part2
选对时间做对事,你就赢了
018 预防“工作恐惧症”
019 学会适应职场角色
020 跨越心理适应期
021 爱岗敬业体现责任心
022 挫折“锻炼”承受力
023 学会做职场有“心”人
024 做忠诚守信的员工
025 严于律己体现职场能力
026 学做随机应变的“苍蝇”
027 勇挑责任会备受重用
028 锐意进取发动成功引擎
029 管住情绪、度过职场“休克期”
030 远离被动的“酸葡萄”
031 学会自我接纳和欣赏
032 适度感恩成就职场硕果
033 暂停思考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034 职场“七年之痒”
035 学会计算跳槽成本
Part3
成为一个团队的合作心理学
036 别做团队中孤单的“蚂蚁”
037 微笑可以传递友好的信号
038 主动递出你的“心理名片”
039 服从纪律才能有真正的自由
040 透过外表“光环”看本质
041 切记勿以己度人
042 与大家一起成长
043 协同合作才能1+1大于2
044 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
045 以人为镜方能少走弯路
046 退一步海阔天空
047 不要做团队中的“南郭先生”
048 帮助同事也是帮了自己
049 远离三分钟热度
050 不要成为团队的“短板”
051 不能独占团队功劳
052 保持适度的人际距离
053 切忌盲目从众
Part4
办公室里,要会说,更要会听
054 学会恰当赞美他人
055 说话要给别人留“面子”
056 点到为止最为机智
057 据理争辩才能根本解决矛盾
058 善用说服改变对方主意
059 巧用激将法让别人做事
060 灵活拒绝才能让自己不太为难
061 与领导沟通有技巧
062 先声夺人并非沟通上策
063 听懂他人的话外音
064 分辨他人的“副语言”
065 头部动作暗藏玄机
066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067 手势让说谎者原形毕露
068 握手是职场必备技能
069 腿脚反映他的真实意图
070 坐姿预示交往方向
071 躯干中隐藏的“语言”
Part5
努力做事不如巧妙做成事
072 改变思路才能“巧”做事
073 必须把工作完成在“昨天”
074 做苦力不如拼效率
075 主动工作离成功更近
076 化繁为简会事半功倍
077 每次只做一件事
078 条理化的日程让工作更有序
079 做事必须分清主次
080 精益求精更接近成功
081 练就慧眼方能发现机遇
082 灵活变通才能走出低谷
083 找到症结可以治标又治本
084 点滴节约都是自己的所得
085 职场“减法”减去障碍
086 举一反三让工作更顺畅
087 职场灵感源于日积月累
088 系统思维让你面面俱到
089 逆向思维就能出奇制胜
090 学会用“三维”视角看问题
Part6
懂点心机,事业就有转机
091 激励有度会让员工爆发潜能
092 正确引导让员工更有动力
093 豁达包容让员工更服你
094 有效批评能有效改正错误
095 职场谈判改变发展机遇
096 谈判心理是获得胜利的必备素质
097 确立目标会让你驾驭谈判
098 知己知彼能赢得谈判主动权
099 心平气和可达成谈判双赢
100 转移话题才能避实就虚
101 把握最后期限,赢得谈判最佳时机
102 适度让步可实现大目的
103 谈判不仅仅要让步
104 客户行为隐藏微妙的心理活动
105 消费群体的心理特点
106 抓住客户的好奇心理
107 学会应对冷淡傲慢型客户
108 感染客户的技巧
Part7
打动老板“芳心”的心理战术
109 要做人才和“人财”
110 别把老板当敌人
111 用“心”尊敬领导
112 做老板的助手而非替身
113 低调做事才能不威胁到老板
114 别和老板称兄道弟
115 工作需要主动汇报
116 你需要懂点坐位文化
117 淡然面对工作中的不公平
118 主动沟通会让老板更了解你
119 服从老板不等于盲从
120 没有把握不如不做
121 掌握时机提异议
122 学会给老板台阶下
123 巧妙建言可维护老板权威
124 读懂老板的“黑色心情”
125 被老板挑剔并非坏事
126 拒绝老板并不都是错
127 与老板出差时的必懂知识
Part8
险恶职场上,要学会保护自己
128 莫做职场独行侠
129 在职场中寻找盟友
130 提防他人的人为暗算
131 保护自己要先收起锋芒
132 职场需要明哲保身
133 口蜜腹剑比明敌更可怕
134 对付“势利眼”要有勇有谋
135 打击“抢功”小人要以退为进
136 管住嘴才能保护隐私
137 背黑锅不等于扛责任
138 不要与人为敌
139 学会区分“敌人”类型
140 把握时机可以化敌为友
141 注意职场“笑面虎”
142 远离办公室“祥林嫂”
143 无为而治方能化解同事嫉妒
144 对爱炫耀者多些包容
145 巧用方法应对喋喋不休者
146 不要与尖酸刻薄之人争吵
Part9
越压越给力的心理逆转术
147 直面压力会让自己走得更高
148 给大脑休息的时间
149 向前一步击碎老板“神话”
150 摆脱“周一综合症”
151 走出房间过快乐周末
152 走出职场“自闭症”
153 缓解“长假综合症”
154 击退“办公室依赖症”
155 看淡功名才能过好“年关”
156 小心步入“早衰”期
157 走出职业枯竭期
158 让“快节奏”工作减速
159 远离“雅皮士感冒”
160 做一名淡定的“裁员幸存者”
161 走出“微笑抑郁症”
162 早作准备才能不做“迟到大王”
163 积极走进“午餐团”
164 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儿
165 及时调整才能避免成功后抑郁症
Part10
释放工作潜能,登上事业顶峰
166 潜能无限待挖掘
167 开发“冰山下”的素质
168 自我暗示调动潜意识
169 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170 不要压抑自己的潜能
171 积极心态是成功的开始
172 不要惧怕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173 实践激发潜能
174 职业规划目标诱发潜能
175 挑战自我方能突破极限
176 探索自己未曾发现的潜能量
177 解放个性就能释放潜能
178 目标职业必备的智力
179 开发你的大脑潜能
这本书简直是职场新人的福音!我记得刚开始工作那会儿,面对堆积如山的任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简直手足无措。这本书并没有提供那种空洞的“努力就能成功”的口号,而是非常务实地分析了职场中的各种情境。比如,它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向上管理,怎样识别并应对那些潜藏的办公室政治。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非暴力沟通”的应用部分,它不是简单地教你如何说话,而是教你如何倾听和理解他人的真实需求,从而在沟通中占据主动,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工作和同事的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是盲目地工作,而是带着策略和目标去执行每一项任务。它让我明白,职场上的成功,一半靠能力,一半靠情商和策略。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很难用语言描述,就像是拿到了一份隐藏的地图,清晰地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这本书的排版和内容结构也非常清晰,即便是休息的碎片时间也能快速找到需要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实用性极高。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职场生存的“武功秘籍”,而不是简单的工具书。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个人品牌塑造”那一章节时所展现的细腻观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独特价值被看见,并且持续地被记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议题。书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框架,从自我定位、价值提炼,到对外展示的细节处理,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尝试着运用书里提到的“STAR原则”来整理我的项目汇报材料,效果立竿见影,老板对我的清晰逻辑赞不绝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只关注短期内的业绩提升,它着眼于长远的职业发展路径规划,引导读者思考“五年后的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提供了一系列可以立即落地的行动步骤。对于那些已经工作几年,感觉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的朋友们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能帮你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轨迹,找到新的突破口。它的见解深刻,读起来让人觉得作者本人就是在你的旁边进行一对一的职业辅导。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关注“我该做什么”,更关注“我该如何思考”。在“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那一章中,作者深入探讨了职场倦怠的本质,并提供了一套科学的、基于心理学基础的解压和恢复机制。我发现自己过去面对压力时,常常陷入无效的自我责备和拖延,但书中的方法,比如“认知重评”和“微习惯养成”,帮助我建立起更健康的心理防御体系。它教导我们如何将外部的负面评价转化为内部的成长动力,而不是让其成为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追求卓越的人来说,长期的心理健康是维持高效率输出的基石,这本书正是在这方面给予了我们最坚实的支撑。而且,它对“高效决策”的论述也非常精彩,它教会我们如何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快速权衡风险和收益,避免陷入“分析瘫痪”的窘境。它让我从一个被动应对环境的人,转变成了一个主动塑造环境的人。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那就是“系统性”。它不是零散的职场小窍门合集,而是一个完整的职业能力升级体系。从最基础的自我认知、时间管理,到高阶的冲突解决、影响力构建,各个模块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知识闭环。特别是关于“跨文化沟通”的部分,虽然我的工作环境相对单一,但作者提供的思维框架让我对未来可能面对的国际化合作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策略储备。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你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得更好”,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该做什么”。它培养的是一种面向复杂问题解决的底层思维能力。我将这本书视为我的职场导师,每当工作遇到瓶颈或感到迷茫时,翻开它,总能找到重新校准方向的指南针。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和实践的宝典,它的价值会随着你在职场中摸爬滚打的时间而愈发凸显。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内容排布非常具有逻辑性,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步步为营的掌控感。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只讲理论不接地气的书籍,这本书大量引用了真实的商业案例和职场故事,使得那些复杂的管理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吸收。我记得有一次在处理跨部门合作僵局时,我立刻想到了书里提到的“利益相关者地图绘制法”,它指导我迅速识别出关键决策者和潜在的阻力源,从而对症下药,化解了危机。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而有力,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直击要害。它让你感觉到,作者是真正身处职场漩涡,体会过那种压力和挑战,才写出这些金玉良言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职场上的“脱颖而出”绝不是靠运气,而是对系统性思维和有效工具的熟练运用。每次拿起它,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专业度在悄然提升,这种持续性的成长感是任何短期激励都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