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贞观政要》共40篇。分别辑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大臣的谏议和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等。书中提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务实求治、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发展生产的施政方针,“爱之如一”较为持平的民族政策,用人唯贤才的主张,广开言路的开明措施,尊儒重教的文化政策,仁德先行、省刑慎罚的统治策略,以及俭约慎行、善始慎终的人格要求。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书中所记述的封建政治问题是全面而详备的。吴兢把君主作为封建政权的关键,他在开卷的第一篇《君道》中,首先探讨了为君之道。他列举唐太宗的言论说明:要想当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正自身。把安民与修养自身当作为君的两个要素,对于君主的个人修养,他以唐太宗为例,说明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是相当重要的。做到这两点,是唐太宗成功的关键,从历代统治者的施政实践上看,这两条对于政权安危具有普遍意义。
在书中,吴兢还重点记述了人才使用问题,介绍了唐太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事迹。还对太宗朝的大政方针进行了归纳和概述,其中做得成功的有偃武修文、崇尚儒学、加强礼治、执法宽弛、休养生息、安定民众、采取怀柔政策、安抚周边少数民族等。
吴兢(670-749),唐代史学家,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年轻时就立志从事史学事业,武则天时,经友人推荐,开始担任史官。吴兢具有忠于历史的赤诚。当时武三思领导修撰国史,武三思等人以朋党为界限,记事不实。吴兢愤而私撰《唐书》、《唐春秋》,意欲为后人留下信史。唐中宗时,他任右补阙,与刘知几等人共修《则天实录》。书成后,转任起居郎,又迁水部郎中。开元初,自请继续修史,得准与刘知几撰《睿宗实录》,并重修《则天实录》。刘知几去世后,张说为相,见到书中记载张易之诱他诬陷魏元忠之事,感到不安。故意对吴兢说:“刘五(知几)修实录,记魏齐公事,殊不相饶假,与说毒手。”吴兢从容回答说:“是兢书之,非刘公修述,草本犹在。其人已亡,不可诬枉于幽魂,令相公有怪耳。”张说几次请求删改,他都断然拒绝,凛然回答:“若取人情,何名为直笔。”吴兢的高风亮节,得到世人赞叹,人们称誉他是当世董狐。他任史职30余年,编纂唐国史65卷。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以后他调离史职,先后任荆州司马,台、洪、饶、蕲四州刺史,相州长史,邺郡太守,恒王师傅等职。70岁以后,他有感于南北朝史繁杂,撰写梁、齐、周史各10卷,陈史5卷,隋史20卷。他的一生是为史学事业勤奋劳作的一生,他的高尚风范成为后世史家学习的榜样。
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装帧设计非常用心,那种略带古典气息的封面,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那挑剔的女儿的目光。她是一个对文字有点畏难情绪的孩子,但一看到这套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就愿意捧着读下去了。我们都知道,阅读兴趣的培养比内容本身更重要。这套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用晦涩的文言文吓退少年读者,而是做了非常恰当的白话解释和现代语境的引申。我特意观察了她阅读的过程,她不再是敷衍地翻页,而是会停下来思考那些关于“自我认知”和“目标设定”的章节。比如书中提到如何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短板,她居然在空白处做了笔记,写下了自己未来一年想努力提升的几个方面。这比我平时苦口婆心地劝导要有效一万倍!这套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也很好,既有引人入胜的故事,也有清晰明了的总结,保证了阅读体验的流畅性。它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了古代的智慧和现代少年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有可靠的精神锚点。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给正处于青春期摸索阶段的孩子们量身定做的指南!我给初中生儿子买了全套,他最先翻开的是那本讲究为人处世哲学的,里面的案例分析得特别透彻。比如,书中对于如何处理和朋友间的矛盾,那种循循善诱的分析,不像教科书那样生硬,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耳边低语。我儿子过去遇到小摩擦就容易闷在心里,读了之后,他开始尝试用更成熟的方式去沟通,甚至主动找对方聊开。书中对于“孝道”和“责任感”的探讨也相当有深度,它没有空泛地说教,而是结合了古代的典故,让这些传统美德变得具体可感。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独立思考”的强调。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让孩子学会分辨是非、不盲从潮流至关重要。这套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批判性地看待事物的能力,让他不再轻易被网上的片面之词所左右。我感觉,比起单纯的知识灌输,这套书更像是在打磨孩子的心性,塑造他未来面对复杂社会的基础品格。这绝对是值得家长们投资的一套精神食粮,比那些只关注应试技巧的书籍要高明得多。
评分这套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将古代的智慧束之高阁,而是像一个魔法师,将那些看似遥远的道理,瞬间拉到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德行”与“能力”之间关系的阐述。很多青少年都渴望快速成功,但书中反复强调,没有坚实的德行基础,任何能力都可能成为破坏性的力量。这种警醒对于正在塑造成型期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定海神针。我女儿开始理解,为什么一个成绩很好的同学,如果品行不端,最终也会被大家疏远。书中对“诚信”的描绘,更是细致入微,它不是简单的“不撒谎”,而是扩展到了对承诺的坚守,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人生操作系统”,让孩子在面对选择时,有一个底层逻辑可循。它不只是一套读物,更像是一个陪伴孩子度过敏感青春期的智慧伙伴,给予他们力量和方向感。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看重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家长,所以对市面上那些只关注“成功学”的青少年读物持保留态度。但这套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透露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表达方式却异常平易近人。我特地翻阅了其中关于“时间管理与自律”的那一章,它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要早起早睡”,而是通过描述一些古代贤人是如何规划他们有限的精力去达成宏伟目标的故事,来烘托出“专注”的价值。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远远胜过直接的命令。我发现,自从孩子开始读这套书后,他做作业时的专注度明显提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东摸摸西看看。我问他原因,他提到书里讲的“心猿意马”的比喻让他印象深刻。此外,书中对于“情商”的培养也令人称道,它教会孩子如何在群体中保持自我,同时又不失同理心。这种平衡感,在校园霸凌和人际关系复杂化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购买这套书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毕竟市面上的“经典”太多了,很容易流于表面。但接触下来,我发现这套书在选取和解读“经典”的角度非常精准,完全避开了成人世界的陈词滥调。它似乎深谙11到14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好奇心和困惑点。比如,他们开始对“公正”和“规则”产生疑问时,书中关于“法度”和“人情”的探讨就及时出现,既肯定了规则的重要性,也解释了变通的艺术。我儿子最近在学校竞选干部,遇到了一些不公平的竞争手段,他回来非常沮丧。我让他对照书中关于“君子之道”的章节去思考,他回来告诉我,他明白了被人嫉妒是成长的一部分,关键在于自己要站得稳、行得端。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个高情商的“心灵教练”。它教导孩子如何优雅地处理人生的第一批“挫折”,这比教他们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要重要得多。
评分,,
评分正版书籍推荐购买!
评分质量不错,物流很快
评分给宝宝买的不知道他喜欢不,我觉得挺好的
评分和孩子一起看,以前只在书包上提到过,
评分京东快递赞一个,书也没有任何破损
评分好书,印刷好
评分发个心得老报敏感词,不发了
评分正版书籍推荐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