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現代名醫臨證叢書:現代名醫用方心得》共選用臨床常用經方76首,每一首方從以下幾個方麵介紹:1.原文介紹:《現代名醫臨證叢書:現代名醫用方心得》匯集《傷寒論》、《金匱要略》中該方的所有條文,為瞭便於讀者對該方的原文有一個係統的瞭解,也便於比較分析。2.方藥的組成用法:簡單地介紹瞭經方的藥物組成用法。書中藥物劑量有原書的劑量和現代劑量,如桂枝三兩(9g),現代劑量主要是參考方劑學教材,以及臨床的常用劑量。3.功效主治:簡單地介紹瞭該方的功效、應用該方的病機及常見癥狀,並搜集瞭該方對現代醫學常見病的治療,目的是為瞭嚮讀者說明本方的臨床的應用範圍。四、現代名老中醫運用心得:這是《現代名醫臨證叢書:現代名醫用方心得》的重點部分。醫傢的遴選首先著眼於現代全國名老中醫及名醫大師,但思想新穎的微名人士也不輕視。該部分編者對各醫傢運用該方的獨特體會、寶貴經驗進一步理順,調理化、係統化,為讀者對經方的研究和運用起到一個導嚮作用,同時增加瞭麵上的廣度及點上的深度,值得中醫臨床者參考藉鑒。五、名醫醫案:醫案的學習曆來是中醫教育的特色,該部分主要介紹瞭各位名醫運用經方治療疑難雜病的典型病例及治療過程,讓讀者有觀摩的對象,更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每個醫案後麵附有按語,深入淺齣,更使醫案通俗易懂,適閤不同層次的讀者。
內頁插圖
目錄
麻黃湯
桂枝湯
葛根湯
葛根芩連湯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麻杏甘石湯
桂枝人參湯
真武湯
炙甘草湯
五苓散
桃核承氣湯
大陷胸湯
小陷胸湯
半夏瀉心湯
黃連湯
鏇覆代赭湯
白虎湯
大承氣湯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茵陳蒿湯
豬苓湯
小柴鬍湯
大柴鬍湯
柴鬍桂枝湯
小建中湯
四逆湯
附子湯
麻黃細辛附子湯
黃連阿膠湯
桃花湯
四逆散
烏梅丸
當歸四逆湯
白頭翁湯
理中丸
竹葉石膏湯
桂枝芍藥知母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八味腎氣丸
酸棗湯
黃芪建中湯
奔豚湯
甘草瀉心湯
桂枝茯苓丸
大黃廑蟲丸
麥門鼕湯
射乾麻黃湯
越婢加半夏湯
厚樸麻黃湯
甘草乾薑湯
栝樓薤白白酒湯
厚樸七物湯
附子粳米湯
大黃附子湯
鏇復花湯
甘薑苓術湯
麻子仁丸
苓桂術甘湯
木防己湯
苓甘五味薑辛湯
栝蔞瞿麥丸
梔子大黃湯
茵陳五苓散
大黃黃連瀉心湯
柏葉湯
黃土湯
赤小豆當歸散
茱萸湯
當歸芍藥散
膠艾湯
當歸散
白術散
半夏厚樸湯
甘麥大棗湯
溫經湯
精彩書摘
2.陸淵雷
流行熱病,流行感冒為最多,其證三類,若發熱、若咳嗽、若吐利,葛根湯皆治之,故臨床施用,葛根湯之應用最廣。(《傷寒論今釋》,學苑齣版社)3.李士懋李氏不僅用葛根湯治療太陽錶實之經腧不利證,並將其應用於內科雜病,每獲良效。試觀葛根湯的組成,乃桂枝湯加麻黃、葛根。桂枝湯可調和營衛,燮理陰陽,錶裏證皆可用,臨床用於裏虛者更多,試觀《金匱·血痹虛勞病》全篇八方,其中四方為桂枝湯衍生方,用以治療眾多虛證,因此裏寒證用桂枝湯調其陰陽,通行營衛以驅寒外齣,是完全可行的。再者,麻黃雖能發汗平喘、利水,錶實者可用。裏寒者亦可用之。因麻黃有解寒凝、宣通發越陽氣之功,可將在裏之寒邪發散於外而解。至於葛根雖能解肌發汗治錶證,但又能鼓胃氣上行,升清陽,疏達經腧,故雖為裏寒,葛根湯亦可用之。(江蘇中醫藥,2010年第9期)
【名醫醫案】
1.劉渡舟運用葛根湯治偏頭痛
李某,男,38歲。患頑固性偏頭痛2年,久治不愈。主訴:右側頭痛,常連及前額及眉棱骨。伴無汗惡寒,鼻流清涕,心煩,麵赤,頭目眩暈,睡眠不佳。診察之時,見病人頸項轉動不利,問之,乃答日:頸項及後背經常有拘急感,頭痛甚時拘緊更重。舌淡苔白,脈浮略數。遂辨為寒邪客於太陽經脈,經氣不利之候。治當發汗祛邪,通太陽之氣,為疏葛根湯:麻黃4g,葛根18g,桂枝12g,白芍12g,炙甘草6g,生薑12g,大棗12枚。麻黃、葛根兩藥先煎,去上沫,服藥後覆取微汗,避風寒。
3劑藥後,脊背有熱感,繼而身有小汗齣,頭痛、項急隨之而減。原方再服,至15劑,頭痛、項急諸癥皆愈。
按:本案脈證病機,切閤葛根湯證。臨床服用本方後,常有脊背先見發熱,繼而全身汗齣,這是藥力先作用於經輸而使經氣疏通,邪氣外齣的反映,為疾病嚮愈之佳兆。(《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學苑齣版社)
2.畢明義運用葛根湯治口眼歪斜
於某,男,82歲,1983年3月25日診。時值隆鼕大寒,患者早晨醒後,右上眼瞼及右口唇不自主的時時抽動。迴傢就早餐時,傢人發現其右側口角偏嚮左側,有上眼瞼下垂,與之問答,口齒不清,三日後來我處診治。刻診:右側前額皺紋消失,眉毛下垂,瞼裂擴大,鼻唇溝消失,右側口角歪嚮左下方,右側鼻孔縮小,同時右側鼻翼變小,鼻準偏嚮左側。苔薄白,脈浮緊。脈證閤參,屬中風口眼歪斜。治當解肌疏風散寒。疏葛根湯。葛根、麻黃、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去核)各10g。以水1000ml,煎至400ml,溫服200ml,日服二次。囑服藥後用溫熱綿物敷右側整個麵部,以使局部汗齣。
……
前言/序言
《薪火傳承:名傢臨證智慧與方劑精粹》 一、 臨床智慧的集結,經驗的珍貴傳承 在中國傳統醫學綿延數韆年的悠久曆史中,無數名老中醫憑藉其深厚的理論功底、精湛的臨床技藝和對疾病的獨到見解,積纍瞭寶貴的臨床經驗。這些經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瞭中醫發展的道路,為後世醫者提供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薪火傳承:名傢臨證智慧與方劑精粹》一書,正是肩負著承載與傳承這份珍貴臨床智慧的神聖使命而誕生的。它並非是對某個特定時代或某一位名醫方劑的簡單羅列,而是以一種更宏觀、更具穿透力的視角,係統地梳理、提煉和呈現瞭曆代名醫在臨證過程中所蘊含的智慧結晶。 本書旨在深入挖掘名老中醫們在麵對復雜多變的病情時,如何辨證施治、遣方用藥的思維過程,以及他們在臨床實踐中總結齣的獨特用藥規律和經驗體會。它將目光聚焦於那些經過時間檢驗、療效卓著的方劑,但更側重於剖析這些方劑背後所承載的深刻臨床理念。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用瞭什麼方”,更是“為什麼用這個方”、“如何根據具體病情調整這個方”、“這個方在什麼情況下會産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及“這個方所體現的整體觀、辨證觀、治則觀”。 書中,我們精選瞭那些在不同疾病領域、不同證型中展現齣卓越療效的經典方劑,並對其進行深入的解構與分析。每一味藥的配伍,每一次配伍的考量,每一個方劑的化裁,都將盡可能地還原其在名醫臨證時的原貌。我們不僅僅提供方劑的組方,更重要的是,將深入探討其配伍機理、君臣佐使的運用、寒熱溫涼的配伍原則、升降沉浮的藥物歸經考慮,以及在不同病程、不同體質、不同季節、不同地域下的靈活變通。 本書特彆強調“臨證”二字,意味著它所呈現的絕非閉門造車、紙上談兵的理論推演,而是植根於真實臨床實踐的經驗總結。書中收錄的案例,都將力求真實、典型,並附有詳盡的病因、病機分析,以及名醫針對具體病患的辨證思路和治療方案。通過這些鮮活的案例,讀者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名醫們如何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如何靈活運用方劑,如何因人施治、因證施治,從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薪火傳承》的目標是成為一本讓中醫臨床工作者、中醫藥愛好者,乃至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夠從中獲益匪淺的著作。它不僅能幫助讀者提升辨證論治的能力,豐富遣方用藥的經驗,更能讓讀者深刻理解中醫“以人為本”、“天人閤一”的哲學思想,領略中醫的博大精深,感受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 二、 辨證施治的精髓,方劑應用的藝術 中醫學的核心在於“辨證施治”,即根據疾病在特定時間和空間狀態下的具體錶現(證),來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而方劑,則是實現這一治療目標的重要載體。《薪火傳承:名傢臨證智慧與方劑精粹》深入剖析瞭名老中醫們在辨證施治過程中對癥下藥、靈活化裁的藝術。 本書在解析每一方劑時,都會追溯其産生的時代背景、理論基礎,以及在曆代名醫使用過程中的演變與發展。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方劑的組成,更是其背後的辨證體係。例如,對於一個治療“咳嗽”的方劑,書中將不會止步於列齣止咳平喘的藥物,而是會深入分析其所針對的咳嗽屬於“風寒束肺”、“風熱犯肺”、“痰濕蘊肺”、“肺虛燥咳”中的哪一種證型,以及為什麼該方劑的藥物組閤能夠有效地針對這種證型。 書中會特彆強調“辨證”的細緻性。名老中醫們往往能在細微之處洞察疾病的本質,通過對患者的望、聞、問、切等信息的綜閤分析,準確把握病邪的性質、病位的深淺、病勢的盛衰以及患者體質的強弱。本書將通過大量的臨床案例,展示名醫們是如何進行如此精細的辨證,並將這種辨證思路與最終的方劑選擇緊密地聯係起來。 在方劑應用層麵,本書著重展現“用方”的藝術性。方劑並非一成不變的僵化公式,而是需要根據具體病情進行靈活調整的活態體係。名老中醫們在臨證時,往往會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彆、體質、地域、季節、病程長短以及藥物的性味歸經等因素,對原方進行加減化裁,使其更符閤個體化治療的需求。例如,針對同一寒咳證,年輕體壯的患者可能需要溫肺散寒的藥物,而年老體弱的患者則可能需要兼顧補益的藥物。書中將詳細闡述這些加減變化背後的臨床邏輯和療效考量,讓讀者領略方劑應用的靈活性與精妙性。 此外,本書還會探討“君臣佐使”在方劑配伍中的具體體現。君藥是主治疾病的主要藥物,臣藥協助君藥加強治療或治療兼證,佐藥是協助君藥或臣藥,同時也可用於反佐,使藥是調和諸藥,以防偏性。名老中醫們在組方用藥時,往往能將這四種藥物的作用發揮到極緻,使得方劑的整體療效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書中將通過對具體方劑的深入剖析,揭示其君臣佐使的巧妙運用,以及這種運用如何體現在臨床療效上。 本書還關注藥物的“性味歸經”及其在方劑中的作用。每一種藥物都有其特定的性味(如寒、熱、溫、涼;甘、酸、辛、苦、鹹),以及歸經(如入肺經、肝經、腎經等)。名老中醫們深諳此道,能夠根據疾病的寒熱性質和病變髒腑,選擇性味閤拍、歸經準確的藥物,達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治療原則。書中將詳細解釋這些藥物的性味歸經如何影響其在方劑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藥物的配伍來實現藥性的協同或製約。 《薪火傳承》緻力於將辨證施治的精髓與方劑應用的藝術融為一體,讓讀者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從而真正掌握中醫臨證的奧秘。 三、 經驗的升華與創新,中醫發展的時代脈搏 《薪火傳承:名傢臨證智慧與方劑精粹》並非僅僅是對傳統中醫經驗的簡單復製與粘貼,它更關注如何將這些寶貴的經驗進行提煉、升華,並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以適應現代社會醫療健康發展的需求。 本書在呈現名老中醫臨床經驗的同時,也注重挖掘其中蘊含的創新思想。在傳統中醫理論框架下,名醫們是如何突破固有思維,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探索與革新的?書中將通過對具體案例和方劑的分析,揭示其中蘊含的創新之處,例如對疑難雜癥的新認識、對傳統方劑的改良與優化、以及對新病種的辨證施治思路等。這些創新點,不僅豐富瞭中醫的理論寶庫,也為現代中醫的發展指明瞭方嚮。 本書還強調“時代脈搏”。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生存環境都發生瞭巨大的變化,這使得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錶現形式也呈現齣新的特點。現代中醫不僅要繼承傳統,更要與時俱進,不斷適應這些變化。書中將呈現名老中醫們如何結閤現代醫學的視角,對傳統中醫理論進行審視與發展,以及他們如何運用中醫的智慧來應對現代社會齣現的各種健康挑戰,例如亞健康狀態的調理、慢性病的管理、以及與環境因素相關的疾病防治等。 《薪火傳承》並非止步於經驗的總結,更緻力於將這些經驗轉化為可供後學者學習、藉鑒、乃至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書中會引導讀者思考,在學習名醫經驗的過程中,如何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習名醫的思路,並非要求照搬照抄,而是要理解其背後的道理,並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的臨床實踐和新的認識,進行閤理的繼承與發展。 本書所收錄的案例,很多都來自於近年來的臨床實踐,它們既體現瞭傳統中醫的精髓,也融閤瞭現代醫學的認知,以及名醫們根據時代特點進行的創新。通過這些案例,讀者可以看到中醫是如何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機,展現齣強大的生命力。 總而言之,《薪火傳承:名傢臨證智慧與方劑精粹》是一部集曆史厚重感、臨床實用性與時代創新性於一體的著作。它不僅是中醫臨床工作者的案頭必備,也是每一位熱愛中華傳統醫學的讀者的心靈讀本。它所承載的,是對過往智慧的敬仰,對當下實踐的指引,以及對未來發展的啓迪。它將帶領讀者走進中醫臨證的殿堂,感受名傢們的臨床智慧,領略方劑應用的藝術,並從中汲取力量,共同書寫中醫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