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鬍塞爾 著,李幼蒸 譯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18

商品介绍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182544
版次:1
商品編碼:1135266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鬍塞爾著作集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10-01
用紙:膠版紙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关書籍





書籍描述

內容簡介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為《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三捲本的第三捲,俗稱“觀念3”。《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正文包括四章20節,四章標題為:“不同的實在區域”,“心理學和現象學之間的關係”,“現象學和本體論之間的關係”,以及“闡明的方法”。《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另外包括原編者附加的由作者撰寫的四個重要附錄。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內容根據作者在撰寫三捲本“觀念係列”計劃時所完成的部分手稿編輯而成,雖然是有待繼續展開的寫作計劃中最初完成的部分,但已顯示瞭作者現象學哲學整體構思的基本方嚮,故始終受到現象學研究者的高度重視。現在將《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作為三捲本“觀念係列”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另兩捲同時納入《鬍塞爾著作集》齣版,以期有助於讀者對鬍塞爾現象學哲學整體的認識。中譯本在翻譯過程中同時參照瞭法譯本和英譯本。

作者簡介

  鬍塞爾(1859—1938),德國猶太裔哲學傢,20世紀歐陸影響卓著的哲學思潮“現象學”的奠基人,現當代西方思想界影響最大的哲學傢之一。曾先後任教於哈雷、哥廷根、弗萊堡大學。《全集》齣版已逾40捲。鬍塞爾現象學以數學和邏輯學的理性主義為模型,強調在心理、精神、文化、思想領域內的思維嚴格理性化實踐,以期為主體性範疇奠定堅實的理性基礎,故可被視為“西方心學”傳統內的第一宗師。

  李幼蒸,1936年生,旅美學人,國際符號學學會副會長(2004—2014),主要研究方嚮:現象學、符號學、解釋學、仁學倫理學。著有《結構與意義》、《當代西方電影美學思想》、《理論符號學導論》等十餘部專著,另有《野性的思維》、《哲學和自然之鏡》、《小說的準備》等十餘部譯著。

目錄

第一章不同的實在區域
§1物質物,物質性知覺,物質性自然科學(物理學)
§2軀體、軀體統握和身體學〔Somatologie〕
§3身體學和心理學的分界
§4自然科學思考中的“社群”

第二章心理學和現象學之間的關係
§5現象學與科學的關係
§6經驗科學的本體論基礎
§7區域概念和“種屬”概念
§8理性心理學和現象學。實驗心理學
§9現象學描述對經驗領域的意義
§10現象學與鮑爾紮諾、陸宰、布倫塔諾等人著作的關係
§11物理學和心理學與其本體論基礎間關係的區彆。描述在兩種科學中的意義
§12理性心理學和現象學之間關係的進一步闡明

第三章現象學和本體論之間的關係
§13現象學研究的領域
§14本體論包括在現象學內
§15本體論的論斷對於現象學的意義以及兩種科學態度的區彆
§16諾耶瑪和本質
§17本體論概念對於心理學的意義

第四章闡明的方法
§18對獨斷論科學進行闡明的必要性
§19概念質料〔Materials〕的闡明
§20說明〔Verdeutlichung〕和闡明〔Kl�|rung〕

附錄Ⅰ從《觀念2》嚮《觀念3》的過渡
§1心靈物的構成(移情作用)
§2純粹自我的實在化統握
§3關於自然科學態度和精神科學態度之間必然區彆的第一提示
§4心靈與軀體的結閤
§5唯我論經驗和主體間經驗
§6構成問題的意義;現象學和本體論
附錄Ⅱ個人自我和軀體
附錄Ⅲ物的同一性和心靈的同一性
附錄Ⅳ類型——經驗的分類法
中譯本附錄
論“重讀鬍塞爾”的意義
鬍塞爾現象學術語解釋
德、法、英、中現象學用語對照錶
《中國大百科·哲學捲》有關條目
鬍塞爾
現象學

精彩書摘


總序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

總序/

中國新時期三十多年來,鬍塞爾學從初始紹介到今日發展到初具規模,其學術理論的重要性以及對中國人文科學理論未來發展的意義,在此已毋庸贅敘。在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鼓勵和支持下,在與齣版社多年愉快閤作、相互信任的背景下,譯者欣然決定在個人餘留時間及完成計劃日益緊迫的遲暮之年,承擔此“鬍塞爾著作集”的編選和翻譯的任務。“鬍塞爾著作集”8捲包括:
捲1《形式邏輯和先驗邏輯》

捲2《純粹現象學通論》〔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第一捲〕

捲3《現象學的構成研究》〔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第二捲〕

捲4《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第三捲〕

捲5《現象學心理學》

捲6《經驗與判斷》

捲7《第五、第六邏輯研究》

捲8《貝爾瑙時間意識手稿》
第一批四部著作,收入瞭《觀念1》、《觀念2》、《觀念3》以及《形式邏輯和先驗邏輯》。其後的四部著作,也將逐年陸續推齣。雖然著作集的部數是有限的,希望仍可較係統地展現鬍塞爾理論中特彆與邏輯學和心理學的關係問題有關的思想方式和分析方法。在譯者看來,廣義的“邏輯心理學”及“心理邏輯學”,實乃未來新人文科學理論建設的基礎工作之一,而在此領域,至今尚無任何西方哲學傢或理論傢的重要性能夠與鬍塞爾本人的現象學理論相提並論。因此這一翻譯計劃的意義也就遠不隻是嚮中文地區讀者再行提供一套哲學翻譯資料瞭。

實際上,20世紀初鬍塞爾哲學的齣現,已可明確代錶著康德、黑格爾古典哲學時代的結束。而鬍塞爾與黑格爾的徹底切割,也與海德格爾和薩特與黑格爾的密切結閤,形成瞭世紀性的認識論對比,也即是指現代西方哲學在理性和非理性方嚮上持續至今的對立。在某種限定的意義上,我們不妨提齣一種更具深廣度的理論思維大方嚮上的對比背景:康德—鬍塞爾理性主義路綫vs黑格爾—海德格爾非理性主義路綫。而在理性派康德和鬍塞爾之間的對比,則標誌著在理性思維方式上古典形態(重“實體”)和現代形態(重“關係”)之間的分離。現代思維方式和古典思維方式之間的本質性差異還錶現在:哲學思維的對象不在於人類精神的“關切”本身,而在於如何在“主題化”的方法論程序中有效地納入所關切的對象。也就是,思維的效能將主要由“主題化方式”的程序之有效性來加以判斷。鬍塞爾之所以認為“人生觀哲學”的主題已不需納入自己的哲學視野,正是切實地直覺到瞭“人生觀關切”本身尚未能有效地被納入可供有意義地分析的主題化程序之內。鬍塞爾對“基礎問題”比對“價值性問題”更為關注一事,也反映著人類理性能力尚未達到有效處理此“含混論域”的程度,因此鬍塞爾的主題係列選擇本身,就體現著哲學“現代化”的階段性思維之方嚮和風格。遺憾的是,比鬍塞爾年輕一代的後繼者們,卻大多欠缺此種現代化的“思維方式感覺”,結果竟然紛紛不解其“理路”何在,甚至因此而轉嚮瞭相反的、本質上屬於“人生觀式的”思想方嚮。而“人生觀問題本身”雖然直接代錶著人生之關切,卻並非相當於“處理人生觀問題”的有效方法。

20世紀是人類文明、社會、科學發展中承前啓後的現代化開端之世紀,其中學術現代化的主要標誌就是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哲學在內容和方法方麵的急劇演變。與科技發展的清晰軌跡不同,“文科”的現代化發展可以錶現在正反兩個方麵:積極的學術成就錶現和消極的學術危機暴露。當我們從21世紀審慎迴顧20世紀“文科”現代化發展的後果時,必須全麵、深刻地檢視這兩個方麵。在“文科”世界中最值得並必須首先關注的就是哲學的演變,或者說西方哲學形態的演變。現代西方哲學演變的“劇情”,則主要相關於哲學和科學的互動關係。

我們看到,20世紀西方哲學史可以大分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兩個階段:前一階段西方哲學達到瞭兩韆多年哲學史的知識論頂峰,也就是達到瞭哲學和科學互動的高峰,而所謂“現代西方哲學”的美稱,應該專指二戰之前這四五十年的哲學主流成就;後一階段哲學,也就是二戰之後的哲學潮流,則每況愈下,以至於21世紀的今日我們必須對於哲學的身份和功能重新加以評估。要想理解上述評語,必須從文化、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全局齣發,在哲學和其他人文科學的錯綜復雜的互動互融中體察“哲學”的存在和作用。在此必須嚮中文讀者申明,此“鬍塞爾著作集”中譯者的分析與今日西方學術主流的認知之間頗有差距。主要因為,今日西方人文學界的理論認知仍然拘於一種西方社會根深蒂固的職業化功利主義,以至於將一切曆史上“業界成功者”均視為學術本身之“成績”。學者個人尤其習慣於以業界之“共識”作為衡量學術“得失”的唯一標準,並用以作為個人在業界晉階之渠道,因而自然會共同傾嚮於維護人文學術活動在社會與文化中的現有“資格”、功用和形象。按此功利主義的學術批判標準,時當全球商業市場化時代,當然不必期待他們會“自貶身價”地、不顧個人利害地朝嚮客觀真理標準。這一今日世界人文學界的事實,要求我們中國學者能夠更加獨立地、批評地、非功利地探索人類人文科學和哲學的曆史真實、現代真實和未來可能的真實。因為中華理性文明要想在日益狹窄的地球村時代實踐“既獨善又兼濟”的文化大目標,就必須認真檢視世界範圍內的曆史得失和勇於麵對全人類的科學真理問題。人類社會不是隻需要自然科學,它也需要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實際上,在新世紀為瞭全麵促進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真正科學化發展,我們必須首先客觀地觀察和反省西方現代時期的哲學和人文科學的得失,其中尤為重要者是客觀地研究和批評現代西方哲學的得失。這是我們從事引介和翻譯現代西方哲學工作中應有的整體觀和獨立的治學目標。讀者應該明確辨析兩種根本不同的治學態度:為促進人類知識提升而探索西方哲學的真相和為個人名利而趨炎附勢地將西方哲學當作個人或集團的現成緻功名渠道。

關於現代西方哲學的問題,譯者自中國新時期以來,曾不斷錶達意見,無須在此重復。至於為什麼我們要特彆關注“鬍塞爾學”(而不是泛指的現象學運動),在本著作集的譯序和附錄中也多有繼續的闡發,讀者不妨參見。在此僅需補充兩點。我們特彆重視鬍塞爾學並在世界學界首次提齣明確的口號“重讀鬍塞爾”,並非隻為瞭推崇哲學史上鬍塞爾錶現齣的幾乎無人可及的嚴謹治學態度(西洋風格的“誠學”),雖然這一點正是譯者在1978年決定將鬍塞爾的理論實踐精神作為本人平生第一篇學術文章主題的意圖所在。我們要指齣的第一點是:鬍塞爾學所代錶的、所象徵著的人類理論思維的理性主義大方嚮,在今日全球商業化物質主義壓力下形成的“後現代主義非理性主義”泛濫的時代,更凸顯瞭其時代重要性。第二點是:鬍塞爾學的理性主義實踐,由於最徹底地體現瞭“誠學”精神,能夠較古人更真實地做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它從方法論入手處理的“邏輯心理學”和“心理邏輯學”的“意識分析學”,為人類認知事業提供瞭有關心理世界理論分析的傑齣典範。這一部分正是我們今後重建人文科學理論所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順便再強調一下,我們對鬍塞爾學的推崇立場是在對其理論係統進行瞭批評性的“解釋學讀解”後的結果。我們對其重要性的強調方麵,倒也並非可以等同於鬍塞爾自己設定的學術評定標準。毋寜說,我們反而是在將其“係統”拆解後而重估其各部分的學術性價值的。為此我們也必須在理論視域和文化視域兩方麵首先超齣鬍塞爾本人仍然執守的西方哲學本位主義。對此,讀者請繼續參照譯者在本著作集其他譯序和附錄文章中的相關闡釋。

我們經常提到鬍塞爾思想方式的“難以替代性”,甚至人們帶有情緒性印象地稱之為“空前絕後”。其實對此所要強調的是鬍塞爾本人高度獨創性的“思維理路”本身。因此,我們強調要盡量貼近“原文”對其理論進行讀解,而避免對其“原貌”摻入使之稀釋或鬆軟的“水分”。在解讀鬍塞爾原文方麵,我們首先當然要充分尊重西方專傢的研究成果,因為他們對西方語文和學術史的技術方麵的掌握是明顯超過東方學者的。此外,盡管我們理解對原文忠實讀解的重要性,卻也認識到翻譯艱難的現代西方理論,對於發展中國人文科學所具有的擴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是西方學者所不易理解的)。為不讀原文的讀者提供方便,隻是進行翻譯工作的理由之一。一個至今還未被人們充分領悟的更主要的理由是:中國人文科學未來必將成為人類另一人文科學理論的世界中心,為此我們一定要用百年來已證“足堪大任”的現代化的中文工具(順便指齣,從符號學角度看,今日海內外繁體字和簡體字優劣之爭,與中文作為思想感情錶達工具的效能,可說沒有任何關係。學界完全可以放心地使用簡體字係統或簡繁混閤係統)來錶達和創新人類文明中形成的一切思想和理論內容。換言之,鬍塞爾的抽象而細膩的德文“心學”解析話語,應該在轉換為中文話語係統後,創造性地繼續發揮其促進思想方式精密化的作用。西方理論語言作品的翻譯成果,均將逐漸成為未來從事世界規模人文科學研究的中國人文科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新世紀中國人文科學和哲學的建設是一個必須嚮前看、嚮全世界看的特大任務。以往百年來中國文化現代化時期的得失,為我們提供瞭進行檢討和提升認知的參照根據,在充分掌握此思想史材料學的基礎上,我們纔有可能鑒往知來,朝嚮於遠大目標。因此,我們絕不能抱殘守缺,自限抱負;更不能在麵對西學理論的艱難和挑戰時“托古避戰”。深化研究現代西方理論,不是為瞭“弘揚西方文明”,而是為瞭“豐富東方文明”(反之,阻止研習高端西學理論,其效果卻隻能是“弱化東方文明”)。一個民族的精神抱負和智慧程度,首先就體現在有沒有興趣和勇氣學習其他民族的高端理論成就。此外,我們中華民族自然還應該以仁學應治天下學的偉大中華精神傳統,於人類文明危機時代挺身而齣,當仁不讓地將天下之學“盡收眼底”,以為全人類的文化學術之提升,貢獻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潛力。

不久前本人應邀為比利時列日大學的某一理論符號學刊物撰寫有關符號學理論前景分析的文章(後改為在國際符號學學會會刊Semiotica發錶)。在此文中,以及在南京國際符號學大會即將召開前夕,本人坦直陳言:未來中國的符號學和人文科學理論研究事業,不會盲目地按照現行西方學術製度的規範和軌道亦步亦趨,而是要本著中華倫理學傳統中最高的仁學求真精神和人類各文明幾韆年來學術理性實踐的經驗總結,來重新創造性地組織中國新人文科學實踐中的指導原則。我並在該文中列舉瞭幾項基本理性實踐原則以作為我們沿著理性大方嚮進行跨學科、跨文化人文理論及符號學理論重建工作的方嚮性指南。這些原則也完全符閤於我們對現象學和鬍塞爾學應有的研究態度,現轉錄於此,供讀者參考:

A�畢@埃涸�始科學理性主義(相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生存態度)

B�庇⒐�:歸納邏輯經驗主義(相關於自然的和社會的現實)

C�鋇鹿�:演繹邏輯基礎主義(相關於邏輯係統性思維方式)

D�狽ü�:社會文化實證主義(相關於經驗操作性認識論傳統)

E�敝泄�:仁學倫理人本主義(相關於現世人際關係本位的倫理信仰)

這五種曆史上不同類型的理性主義傳統,是內含於“人類理性”總範疇的。而如何根據人類認知條件的變化來相應地綜閤組配這些原則以形成各種具體的人文社會科學方嚮和方式,則有待於我們繼續創造性地發揮。按此,現象學和鬍塞爾學的重估問題,也完全需要在不斷更新的認識論、方法論的綜閤框架內加以進行。

譯者在該文中沒有提及的一項中國學者的特殊抱負是:所謂“中國人文科學”,今後將隻是一個地域性學術活動的標稱,而不會再是於地球村時代的今日隻限於中國史地材料和僅為中文地區服務的地域性學術實踐,而是在中文地區利用各種特殊史地資源條件所組織的、麵嚮全人類文明改進目標的人文學術理論實踐。為此,中國未來人文科學理論傢將是在中文地區、使用中文工具來“經略”涵括古今中外一切重要學術遺産在內的世界人文科學建設事業。中國學者特有的“兼通”中西文理論語言的可能性,為此空前學術目標提供瞭實行的技術可能性。而理論翻譯僅是此宏偉目標的一個部分而已。在此,讓我們同樣汲取鬍塞爾治學的精神榜樣: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古人治“經學”必從治“小學”著手。今日之“翻譯”工作也相當於“現代小學”的一個部分。按此治學態度,我們的理論翻譯工作,也是根據上述“學術戰略”眼光加以選擇和設定的。

20世紀90年代中期,譯者遊學德國波鴻大學哲學所時期,有幸前後會晤瞭《通論》的法譯本導言和注釋者保羅•利科和《通論》兩版(1950,1976)的編者瓦爾特比麥爾和卡爾舒曼。兩位編者對鬍塞爾經典均有深入鑽研,成績顯著。然而譯者也注意到一個一嚮不甚理解的西方學人間並不乏見的特點:對感興趣的理論文本的讀解興趣及技術性深度與其個人理論傾嚮及偏好之間的分裂性。同為鬍塞爾學研究者,兩位西方專業學者的認識論觀點卻與譯者相當不同。譯者當然首先關注他們對鬍塞爾經典本文的解釋性成績,即使他們的研究成績主要是相關於文獻學方麵的。我當然也意識到他們與我對鬍塞爾理論的興趣根源本來就並不相同。至於我自1980年起即與之通信交往並曾多次助我在法國擴大學術交往機會的利科教授,則是在現象學、解釋學、符號學、結構主義等學術方麵最使我感覺彼此方嚮一緻的當代西方重要的哲學傢。然而正是在此哲學觀的最基本問題上,即形上學和本體論的“基礎學”方麵,利科固守的西方哲學本位立場,則是我沒有並在符號學研究中對其特彆要加以批評檢討者。就現象學界而言,大傢甚至達到瞭在認識論和價值論(更不用說實踐論)方麵彼此分歧顯著的地步。現在“鬍塞爾著作集”頭4部已譯畢交稿,開始進行編輯,同時我們將在今年10月初“南京第十一屆國際符號學大會”上,在此國際學術交流場閤安排“重讀鬍塞爾”計劃的若乾節目,特彆是有關鬍塞爾和海德格爾哲學認識論對峙問題的國際性討論,以促進中國和世界學界對人類理論思維大方嚮是非問題的討論。不同文化曆史背景和學術思想背景的學者之間,對於共同關注的具體西方哲學課題,在各自的重點、目的、方法的選擇方麵,也就會彼此歧異。

時當《通論》或《觀念1》齣版100周年前夕,在我們迴顧和縱觀百年來對鬍塞爾理論的研究史時,盡管相關論述汗牛充棟,學者興趣也日趨濃厚,應當說,總體而言,在“知其然”方麵已積纍瞭足夠豐富的知識,在“知其所以然”方麵,今日也較半個世紀前更為深入;而在“知其所應然”(評價和前瞻)方麵則仍然“乏善可陳”,因研究者背景不同,甚至“各說各話”。按照譯者的理解,這一現象也是非常自然的:這相關於人類曆史上人文科學理論正麵臨著大轉摺的前夕,連“哲學”的身份都還難以明確,何況對專門的哲學理論進行的評價呢?對於中文地區研究者來說,我們尚處於要努力先完成“知其然”的初級目的的階段,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們同時對以後兩個較高研究階段的背景和要求預先有所瞭解,以避免今後多走彎路。

關於鬍塞爾理論以及現代西方理論的研究和翻譯問題,譯者過去已多有說明和建言。關於西方哲學名詞的翻譯問題,在此再補充一點並非不重要的意見:這就是譯者應爭取譯名在各具體語境中的可流通性。為此當然首先應該遵守一個俗常原則:凡是哲學界已經相當有效流通的,就應該盡量采用,不要隨意變換新譯法。許多譯名本身其實都是可有若乾“同義詞”的,但我們不應因此而經常自行“安全而方便地”更換譯法,以示本譯具有獨到性。所謂譯詞的準確性或恰當性,相當程度上取決於以往、現在和未來可能的約定俗成。讀者對譯詞的理解往往不是直接連接於該譯詞的中文“本義”的,而是連接於其在西哲話語中的使用習慣的,此時如隨意更換名詞,特彆是習見名詞,就會無端造成混亂。譯者本人在70年代末開始翻譯理論文字時,記得都是盡量采用已在使用中的舊譯詞的,實在欠缺現成譯名時纔會另行杜撰,可以說根本沒有一個企圖通過輕易置換譯名來標新立異的意識。

在本著作集翻譯係列中,譯者將20世紀80年代翻譯《觀念1》(即《通論》)時編寫的譯名對照錶,根據新的資料稍加整理後,納入每捲中譯本作為附錄資料之一,讀者需要時可以參照。這個譯名對照錶是譯者自己采取的譯名清單,當然並無主張其不容變通之意。

由於版權的考慮,我們不得不放棄將著作原版中原編者的序言直接翻譯後納入中譯本的想法。本著作集中《觀念2》、《觀念3》兩捲翻譯根據的原本是由Marly Biemel編輯的齣版於1952年的初版。我在灣區幾傢圖書館中未曾發現兩書原版,不想後來在巴黎找到。2009年鞦在開完西班牙國際符號學大會後決定去巴黎短暫停留購書。後來因不想再返迴西班牙乘返程飛機迴美,打算一方麵體驗一下由巴黎去倫敦的海底火車,另一方麵可在倫敦改簽直接迴舊金山的班機。不想到倫敦後臨時簽票不成功,又發覺倫敦物價奇貴,遂於當晚重又原路趕迴瞭巴黎北站曾多次旅宿的那傢一星級小旅館,不得不再在巴黎逗留兩日。遂於次日上午先在聖米歇爾大街巴黎大學旁“學術書店”繼續選購現象學方麵的圖書,中午在盧森堡公園對麵麥當勞吃畢午餐。這纔想到是否應該乘斜對麵83路車再往高等社科院圖書館一行。到瞭該館我纔想到會不會能夠在此藉到在灣區未曾找到的《觀念2》和《觀念3》的原版書呢?結果如願以償。我於是在館員教導機器如何使用後一口氣將兩捲書復印完畢帶迴瞭美國。版本的問題也就這樣解決瞭。同時帶迴的有新購到的該兩捲書的法譯本和若乾本近年來法國人研究鬍塞爾學的專著。這些圖書都在著作集翻譯計劃中發揮瞭作用。不想此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 pdf 下載 mobi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讀者評價

評分

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

評分

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

評分

好書。值得一看。

評分

第二次,一本書,發過來的時候書脊斷瞭,網上申請換貨,客服二十一點四十五給我打電話,我沒有接到,但是他們網上說第二天來上門取貨,我等瞭一天,結果人傢告訴我,沒有確認,因為電話沒有接聽,然後就開始瞭不同的客服循環電話,我想說的是,一個消費糾紛要讓消費者一直處於被等待的過程真的是商傢的信任麼,十塊八塊的骨頭真的可以讓消費者的信任。這還不是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在沒有聯係到我的時候,並且在等待期間未滿的時候,京東竟然單方麵解除閤同,不再發貨,我不知道這是什麼邏輯,我申請換貨,為什麼在沒有任何協調的情況下,單方麵違約,並且還一直消極溝通。

評分

認為陶淵明是提倡粗枝大葉、淺嘗輒止的作風,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評分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1捲早就買瞭,3齣來瞭,也買下。

評分

天親菩薩造

評分

§17本體論概念對於心理學的意義

評分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1捲早就買瞭,3齣來瞭,也買下。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現象學和科學基礎: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 (第3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关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思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