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尝试用这本书来备考的读者,我最深切的感受是“山香”这个品牌在这本书上展现出的极度不专业和收割韭菜的心态。整本书的“押题”色彩极其浓重,但其押的却是那些十年前的“经典考点”,完全没有针对安徽省近年来真题的出题趋势做任何深入的分析和归纳。例如,对于近年来安徽省招教考试中愈发重视的“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这本书只是一笔带过,甚至很多关键术语的定义都是模糊不清的。我花了大量时间去辨别哪些知识点是真正需要精研的,哪些是出版社为了凑页数硬塞进来的“水分”。结果发现,所谓的重点突出,其实只是把一些老旧的、百度就能搜到的基础定义加粗了而已。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彻头彻尾的“应付之作”,它提供的复习价值,远低于它所占据的书架空间和考生付出的宝贵备考时间。购买它,更像是一次不幸的消费体验。
评分这本所谓的“山香2018年安徽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用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心里就咯噔一下,感觉像是买了一堆印刷精美的废纸。首先,从内容的新旧程度来看,2018年的资料,放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简直就是个笑话。教育理念、政策法规,哪一样不是日新月异?拿去考现在的试,无异于用牛刀宰鸡,而且是已经钝了十年的牛刀。书里大篇幅介绍的那些教育改革方向,很多都已经落地或者被新的文件取代了。我记得翻到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那一章,讲的还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点,现在都到了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阶段了,这简直是历史的倒退。更让我抓狂的是,对于安徽省近几年的中高考改革热点,这本书里完全没有涉及,仿佛出版方对当下的教育动态完全是“一问三不知”。对于一个急需上岸的考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你给我一本过期半打的参考书,这不是诚心捣乱吗?我花了钱,买的不是怀旧,而是实效,这本教材在实效性上,基本为零,让人读完后,非但没有增强信心,反而徒增焦虑。
评分关于其“教育综合知识”的覆盖面,我持有非常强烈的保留意见。它似乎对“教育学原理”和“心理学基础”这两个核心模块投入了大量的篇幅,但很多内容都是教科书级别的基础回顾,深度远远不够考研或更高阶的招聘考试要求。对于像“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这些实操性极强的部分,书中只是简单罗列了一些理论模型,缺乏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导。举个例子,讲到“有效提问的技巧”,它只给了几个口号式的建议,却没有提供任何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上,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层次提问的具体对话脚本或情境模拟。对于招教考试而言,最重要的是展示出你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而这本书在这方面明显力不从心,提供的大多是“是什么”的知识,而非“怎么做”的技能。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这本书快速掌握应试技巧的考生来说,这无疑是南辕北辙。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是我见过市面上最粗糙的教辅材料之一。封面色彩搭配得像幼儿园墙报,配色俗艳不说,字体选择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主标题和副标题的字号、字重完全没有章法,一会儿宋体一会儿黑体,看得人精神紧张。更别提它的装订质量了,刚翻开第三次,中间的几页就开始松动,书脊上的胶水似乎是随便粘上去的,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正规出版社出品。内容组织上也是一团糟,逻辑跳跃性极大,前一页还在讲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下一页就突然插进来一段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晦涩条文,中间没有任何平滑的过渡或者章节小结来帮助读者梳理思路。我试图用它来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但这本书提供的只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阅读体验极其差,让人很难沉下心去吸收那些本就枯燥的理论知识。读完一章,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费力地解一个逻辑混乱的谜题。
评分这本书在涉及“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的部分,简直是敷衍了事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它似乎把近年来最重要的几个法律文件——比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关键条款简单摘录出来,然后就草草收场了。更要命的是,它对这些条款的解读非常僵化和过时。例如,对于“教师权利”的阐述,完全没有体现出近年来对于教师减负、保障教师待遇方面的最新精神。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对最新政策的理解和解读能力是考察考生的重要维度,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意识形态和执业规范。我对比了其他渠道获取的官方文件,发现这本书中的某些引述甚至存在对条文的误读,这在严谨的考试面前是致命的错误。将如此重要的法律条文以如此低的水准呈现,充分暴露了编者在专业性和责任心上的严重缺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