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就是会计(第2弹):重拳出击财务顽疾

玩的就是会计(第2弹):重拳出击财务顽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靖昊 著
图书标签:
  • 会计
  • 财务
  • 职场
  • 实用
  • 案例
  • 技巧
  • 问题解决
  • 干货
  • 进阶
  • 职场技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22306
版次:1
商品编码:1133266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会计知识拳打天下,实务操作再无敌手!
  穷追猛打财务造假,层层剥透上市迷局!
  王文京、应唯、孟焰、曾志勇、张连起、吴晓波、查立、但斌、夏冬林、谢志华,发力推荐!

内容简介

  《玩的就是会计(第2弹):重拳出击财务顽疾》还和本《玩的就是会计:马靖昊带你玩转会计江湖》一样,就说说会计好不好玩、看会计怎么追美女嫁老公,那你就想错了!这本《玩的就是会计(第2弹):重拳出击财务顽疾》,确实是重磅弹药!《玩的就是会计(第2弹):重拳出击财务顽疾》副标题——重拳出击财务顽疾,就道破这本书的主题——扎实学好会计知识、严格上手实务,猛打财务造假,斩掉上市公司金手指,强烈呼吁减税。这是我作为一个会计人想说的也敢说的,希望会计人看后对会计行业、对国计民生,都有个全新的认识。

作者简介

  马靖昊,著名财税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客座导师,京华智库研究员,《董事会》杂志专栏作家。1991年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毕业后直接进入财政部会计司工作,参与会计准则的起草与会计职称考试教材的编写工作。后创办无忧会计网,服务广大会计工作者,同时写作“玩的就是考试”系列会计考试辅导教材,创立“思维导题法”,被人称为“应试智力游戏魔法师”。2011年2月份开设“马靖昊说会计”微博讲述会计知识,语言浅显幽默,内容深入浅出,深受网友好评,追随者无数,排名新浪十大财经微博之一。现任用友一畅捷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会计专家、第五届会计文化节组委会主任。

目录

序一 会计之美在于乐趣
序二 游走在艺术与巫术之间的技术
第一部分 会计的爱还剩多少
爱存在我的会计里
再说说会计这个行当
知道真相的会计眼泪掉下来

第二部分 会计知识 拳打天下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际是个“大准则”
绕不开的会计原则
会计科目来卖萌
秒杀三大报表
与钱打好交道

第三部分 实务操作再无敌手
小企业会计做账法
大企业会计做账法
指标体检企业
财务分析必会技能

第四部分 猛打财务造假
拨开造假迷局
公允价值的原罪
最最无用是利润
账款的收与付

第五部分 上市公司那点事儿
良心说中国股事
不要迷信上市公司
逃不出的“金手指”
警惕周边信息
一些神奇的公司

第六部分 别把减税不当回事儿
宏观角度谈减税
纳税企业真光荣
个税息息相关

精彩书摘

  会计科目教你如何卖萌
  计科目中的“白莲花”
  美丽的债务是预收账款,它不需要用钱去偿还,到时候发出产品就可以了,之后,它就转化为营业收入了,可以说它是营业收入的前世今生;最无私的所有者权益是资本公积,它多投入,又不占股份,真是新时代的活雷锋;最有用的资产当然是现金了,现金为王,没有现金了,一切都是空想。
  计科目中的“?丝”
  计上还真有一个?丝科目,它的名字叫“长期待摊费用”。你看,它实际上全是费用,未来不可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的流入,但它却作为资产“滥竽充数”在资产负债表中。原因就是会计分期是以一年为周期的,超过一年摊销的费用,无法一次性进入利润表,只好先在资产负债表中排队等待,逐期摊入利润表中去。
  计科目中的“白富美”
  计上有一个科目很幸福,它就是“预收账款”,CCTV要是懂会计,应该采访采访它。你看,货还没出去,钱就进来了,而且还是急不可耐地将钱打进来,生怕晚了货就没了。虽说表面上看起来它属愁煞人的负债,但它其实属于未来的收入,永远不用还钱,什么时候想要增点收入,给点货就OK了。原因无它,产品牛气。
  上最冤会计科目
  计上有一个科目是最冤的,比窦娥还冤,它就是“应交税费”这个科目。它冤的不是需要上交税费,而是交上去后,不知道财政都花哪里去了。原因是我们的预算法不公开、不透明。请尽快公开、透明,不为别的,只为纳税人的知情权。
  lt;br />; 最喜新厌旧的会计科目
  喜新厌旧的科目是“投资性房地产”,它本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开发产品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但它改了名、换了姓,不过血缘还是一脉相承的,其入账成本的确认与这三类资产完全相同,只是投资性房地产在后续计量上有时会标新立异采用公允价值,将忠实的原配历史成本抛在脑后,因此,它有机会上蹿下跳。
  招人爱恋的会计科目
  招人爱恋的科目是“应付职工薪酬”,它计提得越多,你工资条上的钱也越多;最招人痛恨的科目是“应交税费”,它是国家凭专政机器强制收取的,郁闷的是政府收上去后怎么使用,纳税人并不清楚;最让人感动的科目是“递延所得税负债”,税局居然纳税调整让你暂时少交点,虽未来要还上,倒也不负恩泽。
  垃圾的会计科目
  垃圾的会计科目是“其他应收款”,什么都往里塞,其实最有可能不是其他应收的款,而是隐藏的收入或费用;最诡异的科目是“商誉”,平时你在账簿中根本就见不到它,合并报表时,它才露出真容;最不靠谱的科目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它是按照纳税调整额多交给税局的款项,那真是有可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
  lt;br />; 最烦人的会计科目
  烦人的科目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它好好的直线摊销法
  用,非得用实际利率法,一会儿摊余成本,一会儿利息调整,
  样就把大伙整成糊涂鸟。它无非是不把购买债券时实际支付的款项与债券成本之间的差额直接作为“投资收益”,而是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这样,人为地增加每期摊入“投资收益”的处理。
  单相思的会计科目
  单相思的会计科目是“应收账款”,总是盼星星、盼月亮,盼哪个负心郎送温暖;最浪漫的科目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它在名利场上跳啊跳,有时慢四,有时伦巴,有时就是疯狂的迪斯科;最想外遇的科目是“长期股权投资”,它总在外面插一脚,找个老二、小三啥的;最稳健的科目是“固定资产”,它的原值总是一动不动。
  悲情的会计科目
  悲情的会计科目是“预收账款”,很多时候明明是收入,只是未符合会计上收入的确认条件,只好委屈地放在负债中了;最不要脸的科目是“长期待摊费用”,分明是支付出去了的费用,只是会计上认为它可以跨期,就死皮赖脸地待在资产中了;最谦虚的科目是“预计负债”,损失还没有产生,就预先估计费用一起入账。
  摘2 教你招,税前工资1 万元,做低工资每月竟可多赚近5000 元
  照北京市有关规定,企业雇主要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五险”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一金”即住房公积金。而员工个人只需缴纳“三险一金”,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公积金。缴费的基数,则是按照员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来计算。
  中,各个险种的缴费比例为:基本养老保险是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基本医疗保险是单位缴10%,个人缴纳2%以及3元的大病统筹;失业保险单位缴纳1%,个人缴纳0.2%;工伤保险是单位缴纳0.3%;生育保险是单位缴纳0.8%。此外,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单位和个人都是12%。
  lt;br />; 现以某企业员工张三为例,如果张三的税前工资为1万元,那么他每月所缴纳的社会保险分别为:
  .个人缴纳部分:养老保险8%
  800元,医疗保险2%+3元为203元,失业保险0.2% 为20元,住房公积金缴纳12%为1200元。每月合计扣缴共2223元,占工资比例的22.3%。
  lt;br />; 2.单位为张三缴纳的部分:养老保险20%为2000元,医疗保险10%为1000元,失业保险1%为100元,工伤保险0.3%为30元,生育保险0.8%为80元,住房公积金12%为1200元。每月单位合计为个人缴纳五险一金4410元,占个人月工资比例的44.1%。
  lt;br />;
  么,按照上面张三以实际税前收入1万元缴纳社保,张三个人承担的部分为2223元,需缴纳的个税为322.70元,税后张三实际到手的工资约为7454 元。
  lt;br />; 公司为张三缴纳的社保与公积金约为4410元,也就是说,如果单位聘用一名月工资10000元的员工,该员工拿到7454元工资,单位实际上付出了14410元。
  京市2012年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是1869元,上限是14016元。
  设以基数下限缴纳社会保险,该公司愿意每个月花在员工张三身上的支出14410元不变,按北京市规定的社保基数下限1869元给员工张三发工资,剩余的钱以补助、补贴形式发放。这样,张三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为417.92元,公司为张三缴纳824.23元。张三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为1451.08元,单位支出总计为2693.23元。
  下来,公司应给张三的补助为14410-2693=11717元,扣掉13586元(补助11717元+税前工资1869元合并缴纳个税)所纳的个税858元后为10859元,加上他之前到手的1451元收入,张三实际到手收入为12310元,比现在实际收入7454元多出了约4856元。
  家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看到,虽然公司为张三的支出成本是固定不变的,但随着缴纳基数的不同,张三最终实际到手收入竟相差近5000 元。
  lt;br />; 书摘3 你的工资一半被政府拿走了
  司为你支出的48.27%被政府拿走了,传说中的“政府拿走一半”这句话是对的。另外,只要你消费,随时要重新给政府纳税,只是它隐藏在价格中,由商家代劳缴纳,所以往往察觉不到。我们的收入,真的已经有太多太多流到了政府手中,这就是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有钱的政府的原因。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税前收入-(个人社保缴费+公积金缴费)
  lt;br />; 书摘4 月薪一万在北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据告诉你:对于一个无房无车,活的还凑合的水平来说,月薪一万在北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月薪一万在北京已经算是比较高的工资了吧!很多人的收入离这个关口还很远。话虽如此,但你可知道,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月薪一万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呢?看完这个可能让你飙泪……
  一)每月到手收入计算
  前工资:10000元
  1)个人缴费
  保与公积金缴费明细:养老8%:800元;医疗2%:200+3元;失业0.2%:20元。
  税:应纳税额总计:4277.00,缴纳个税:322.70元。
  人缴费合计:2223.00
  2)单位缴费
  保与公积金缴费明细:养老20%:2000元;医疗10%:1000元;失业1%:100元;工伤0.3%:30元;生育0.8%:80元;公积金12%:1200元。
  位缴费合计:4410元。
  手收入:10000?2223-322.70=7454.3元。
  二)月生活成本计算:
  .租房:在三、四环附近,一室一厅全配,最少需3000元。
  .水、电、煤气、宽带、有线电视、卫生管理费约300元。
  .交通费:大部分公交、地铁,偶尔打车,比如周末,或者赶上下雨、下雪,加班很晚的情况,平均一下算200元。
  .饮食:吃饭:对于22个工作日:早餐5元,午餐15元,晚餐做饭的话15元。对于四个周末来说:出去吃饭喝水看电影,按照一天150元计算,算600元。水果、超市零食:一周至少80块吧,看看现在水果酸奶的价格,算300元。
  计 (5+15+15)×;22+600+300=1670元。
  .日常品费用:买书、日常用品,比如洗衣粉、牙膏、洗发水、卫生纸之类,最低算100元。
  .服装鞋子:这个按照每个月300元计算,很低了吧。
  .手机费:100元,非常省了。
  .交友费用:没有女朋友的,和同学同事,一个月至少也要600块吧!有女朋友的至少要1200元吧,取个折中的900元。
  .特殊日期:包括一些生日、情人节、圣诞节、结婚、生孩子等等礼物,一个人至少要300元吧,按照一年2000块左右来计算,月均摊为200元,够低了吧。
  0.给父母:按照最低标准500元,也就仅仅意思一下。
  1.旅游:一年就算三次短途吧,一次住宿路费吃饭买东西至少600元,摊每月算150元。
  上总计:3000+300+200+1670+100+300+100+900+200+500+150=7420元。
  定支出后,每个月剩余7454.3-7420=24.3元,基本上月月光了。
  上只要是在北京混过的朋友,应该知道并体会我的计算。如果你买了房子、买了车子、有了孩子、社交活动多、旅游多、还要抽烟喝酒的话,那请你自己酌情计算吧,不过,多申请几张信用卡就很有必要了,至于原因,呵呵。这就是北京,这就是最真实、最无奈也是最激励人的现实生活成本!
  ……

前言/序言


纸上游侠:行走江湖的财务智慧 书名: 纸上游侠:行走江湖的财务智慧 作者: (此处可虚构一位资深财务专家或资深企业管理者) 内容简介: 在这部深入浅出的财务智慧之书中,我们带领读者踏上一场探索企业生存与发展核心逻辑的旅程。本书并非聚焦于枯燥的会计准则或复杂的税务法规,而是着眼于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江湖中,运用财务的“道”与“术”,实现企业的稳健航行乃至破局突围。 本书的叙事风格仿若一位经验老到的老前辈,提携后进,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财务概念,通过贴近现实的商业案例和生动的比喻,层层剥开,直至其本质。我们相信,财务智慧是企业家的“内功心法”,是穿越经济周期迷雾的指南针。 第一篇:内功心法——构建财务的底层认知框架 许多企业管理者在面对财务报表时,感觉像在阅读一本天书。这并非因为他们不聪明,而是因为缺乏一个统一的认知框架。本书开篇即致力于打破这种隔阂,将复杂的财务语言转化为直观的商业信号。 “资产负债表”的江湖画像: 我们摒弃了传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定义罗列,转而将其视为企业在特定时间点上的“江湖地位图”。这张图如何揭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资金链的松紧程度?我们将详细分析“存货”这把双刃剑在不同行业中的角色,以及“应收账款”背后隐藏的客户关系质量。重点解析了资产结构中的“质量”问题,而非仅仅是“数量”问题。例如,某高科技企业看似资产雄厚,实则大部分是难以变现的在研项目投资,这在衰退期将如何体现其脆弱性? “利润表”的战斗日志: 利润不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每一场战斗的记录。本书深入剖析了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率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揭示了成本控制的艺术。我们探讨了“收入确认”的时点选择对短期业绩的操纵空间,以及如何识别那些“虚假繁荣”的收入。特别辟出章节,讨论“非经常性损益”的迷惑性,引导读者关注主营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 “现金流量表”的生命线: 现金流,才是企业的血液。本书强调,没有现金,再高的利润也是空中楼阁。我们将现金流量表比作企业的“生命体征监测仪”。详细解读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净含金量”,投资活动现金流的“扩张野心”,以及融资活动现金流的“资金依赖度”。通过对几家知名企业案例的逆向分析,展示现金流如何提前预警财务危机,以及优秀企业如何通过精妙的现金周转策略,实现“空手套白狼”的运营效率。 第二篇:招式拆解——驾驭运营中的财务工具 财务管理并非止步于报表分析,它更是一种主动的运营工具。本篇聚焦于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如何运用财务思维驱动决策。 成本控制的“降维打击”: 传统的成本核算往往陷入细节泥潭。本书提出“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现代制造业和高服务业的应用。我们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价值链分析,识别并剔除那些不增加客户价值的“隐性成本”。例如,在供应链管理中,如何平衡采购价格与库存持有成本之间的微妙关系。 定价策略与盈利模型重塑: 价格是企业价值主张的最终体现。本书详细阐述了基于边际贡献的动态定价模型,以及如何利用价格弹性测试来优化产品组合。针对新兴的互联网和订阅制服务,我们引入了LTV(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与CAC(客户获取成本)的比率分析,指导企业做出更具前瞻性的营销投入决策。 营运资本的“太极推手”: 营运资本管理是衡量企业运营效率的试金石。本书将复杂的应收、应付、存货管理,转化为一个协调的“太极推手”系统。讲解如何通过精细化的账期管理,在不损害客户和供应商关系的前提下,最大化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我们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帮助中小型企业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压缩至行业最佳水平。 第三篇:江湖博弈——投资、融资与风险的平衡艺术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外资源的整合与风险的对冲。本篇探讨了资本市场运作的本质及其对实体业务的影响。 融资的“姿态”与“选择”: 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并非简单的二选一。本书深入剖析了不同融资阶段企业应采取的融资“姿态”。在初创期,我们强调“股权的稀释代价”;在成长期,我们则侧重于“债务杠杆的合理运用”。重点分析了新三板、科创板等不同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与财务偏好,帮助企业选择最匹配自身发展阶段的资本路径。 并购中的“价值陷阱”识别: 并购是实现跨越式增长的捷径,但也可能是吞噬价值的黑洞。本书提供了一套严谨的并购尽职调查清单,不仅关注财务数字的真实性,更侧重于“协同效应”的可实现性。如何评估目标企业的隐性负债、管理层的稳定性以及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成本,是本章的重中之重。 财务风险的“预警雷达”: 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需要前瞻性。我们探讨了流动性风险、偿债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利率风险的量化管理方法。书中通过构建敏感性分析模型,模拟不同宏观经济情景下,企业的财务指标变化,使管理者能够提前部署对冲策略,避免“黑天鹅”事件的突袭。 结语:财务是管理的语言 《纸上游侠:行走江湖的财务智慧》的最终目的,是让财务不再是财务部门的专属术语,而是渗透到每一个管理决策中的通用语言。阅读本书,你将学会如何用数字说话,如何用财务逻辑武装你的商业判断,最终,在这波谲云诡的商业江湖中,游刃有余,行稳致远。本书适合渴望提升战略决策能力的企业家、寻求跨界发展的业务管理者,以及希望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财务精英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在财务工作中遇到的令人沮丧的时刻,那些复杂的报表、晦涩的法规、以及时常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都让人感到力不从心。而“玩的就是会计”这种自信甚至带点叛逆的表达,仿佛在告诉我,即便面对如此棘手的财务问题,也可以用一种轻松、巧妙、甚至充满策略的方式去应对。“重拳出击”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对于会计“难学”、“枯燥”的刻板印象,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解读财务,让我看到会计背后所蕴含的逻辑、智慧和创造力。也许书中会分享一些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独门秘籍”,或者是颠覆传统认知的会计思维方式。我期待它能激发我学习的兴趣,让我觉得财务不再是需要被动接受的任务,而是可以主动去探索、去驾驭的领域。这种 empowering 的感觉,对于提升工作信心和效率至关重要。

评分

光看书名,我就觉得这本书一定充满了一种“高手过招”的智慧和技巧。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像武林高手一样,招式精准,力道十足,直击“财务顽疾”的要害。我想象中,这本书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财务侦探”,带领读者一步步解开财务数字背后的秘密,找出那些隐藏的风险和问题,然后用“重拳”将其一一击破。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实操性极强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快速识别财务报表中的异常信号,如何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或者是在复杂的税务环境中找到最优解。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加宝贵。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掌握一套应对各种财务挑战的“武器库”,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应对突发状况时,都能表现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这种自信和能力,才是真正从“顽疾”中解脱出来的关键。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吸引人,那种充满力量感的“重拳出击”四个字,加上“玩的就是会计”这个略带俏皮的标题,瞬间就勾起了我对会计这个领域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会计是个比较枯燥的学科,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充满了活力和趣味性。我特别喜欢这种反差感,它让我觉得学习会计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数字堆砌,而是可以变得生动有趣,甚至充满挑战和乐趣。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一定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讲解复杂的财务概念,也许会用很多生动的案例,甚至是一些幽默的故事,来帮助读者克服对会计的恐惧和抵触心理。对于我这种对财务“小白”来说,这简直是福音,能让我更有信心去深入了解财务知识,甚至爱上这个领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做到让“玩”会计成为可能,又是如何“重拳出击”那些让很多人头疼的财务难题的。这种探索未知、攻克难关的感觉,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副标题“重拳出击财务顽疾”真的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之前接触过一些财务相关的书籍,感觉它们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那些千奇百怪、令人头疼的“顽疾”却鲜有提及,或者即便提及,也讲解得云里雾里,让人难以找到解决的思路。这本书的标题则直接表明了它的目标——直击痛点,解决问题。我非常看重这一点,因为我更希望能够学到能够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的理论海洋里。我预想这本书会包含大量真实的财务案例分析,也许会详细剖析一些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对症下药”的方式,对于我来说,无疑是学习财务知识最有效率的途径。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为各种“财务顽疾”开出精准的“药方”,让我能够学有所用,在未来的工作中游刃有余,不再被财务问题所困扰。

评分

“第2弹”这个后缀,让我觉得这并不是一本孤立的、初次尝试的作品,而是在前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和深化。这暗示着作者在“玩会计”这个概念上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系和丰富的经验,并且能够持续地为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内容。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系列化的书籍,因为它们往往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入门到进阶,逐步引导读者深入学习。我猜想,第一弹可能更侧重于建立基础概念和引发兴趣,而这一弹则是在此基础上,对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财务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破解。这本书可能会涉及一些更高级的财务分析技巧、风险控制策略,甚至是与时俱进的财务新趋势。我希望它能提供更深入的洞察,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财务,并且掌握一些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智慧。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对于我这样希望在财务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评分

价内容,省时省力,还能得京东豆。总而言之、言而总

评分

通俗易懂,易学!

评分

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省时省力,还能得京东豆。总而

评分

还没看,但是挺好的,评分很高。希望自己可以永远躺在书海,不起来,哈哈哈哈?

评分

还不错,还可以。挺好的的。。。。

评分

东西很好啊,下次还买哟!

评分

冲着这个人去的,应该还可以

评分

推荐用书 就是内容比较散

评分

好书啊好书啊好书哈啊啊啊啊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