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得很精彩
评分赵叔孺对篆刻的历史知识也很渊博。在给印友的印谱上题序时,总是把相关知识和自己的精辟见解写上,举凡篆刻的起源、印章的由来、印谱的收集等,都能历数其年代沿革,以教后人。 赵叔孺书法
评分更值得称道的是赵叔孺的篆刻,他兼浙皖两派之长,得前辈赵之谦的精髓,又精研古金石学,另成一家,营造出典丽恬静的气象,时人推崇其为二百年来第一。
评分活跃于印坛
评分《史晨碑》传世无宋拓,以明拓为最早,所见明代拓本往往仅存前碑(碑阳),后碑(碑阴)多用清拓本补配。现依照拓本年代先后,又可将《史晨碑》明拓善本分成“阐字本”、“榖字本”、“家字本”三种。“阐字本”仅见何绍基藏本,今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本拓制时间最早,可惜为残本,仅存半部。因此完整的“榖字本”堪当《史晨碑》传世最全、最早拓本。所见“榖字本”仅有两件,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有龚心钊题签,徐郙题跋;一为上海图书馆藏本,此两册考据基本相同。上图藏本原为孙多巘(陟甫)小墨妙亭旧藏,系“明中叶前拓本”,为《史晨前碑》传世最全、最早拓本之一,以前孙多巘、李经畬等人均审定为“宋拓”。册尾另有民国九年(1920)十月李经畬(潏叟、新吾)题跋。现藏上海图书馆,列国家一级文物。共十八开,册高三十三.七厘米,宽二十.一厘米。碑文十五开,帖芯高二十五.九厘米,宽十四.八厘米。此本全无明清人题跋,却钤有郭宗昌、王山史(啸月楼)、党士斌(允双)、刘林立(豫仲)、王宜辑(约庵)等藏印。而难能可贵之处就是“自首至尾无一描笔”,明拓碑版所见多有涂描,此本难得干净,得见《史晨》原貌。
评分此外,赵叔孺还是一位出色的古物收藏家。他的书斋名为“二弩精舍”,“二弩”是汉延熹、魏景耀二弩机,为蜀汉遗弩,是赵家珍藏的古文物。由于他收藏丰富,阅历又深,因此鉴别力也很强。他的鉴定,极为海内名家所推崇。
评分东汉隶书。此碑为并刻于一石的两碑。又称《史晨前、后碑》、《史晨前碑》、《史晨后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一六九年)立。隶书。前后是以碑之正刻、碑之阴刻而分。碑正刻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称《史晨前碑》,俗称《奏铭》。碑阴刻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称《史晨后碑》。碑在山东曲阜孔庙。内容为记载当时尊孔、祭孔活动事实。因补垣通沟工程,立市种梓事务,置守吏等乃次第进行,非一时之活动,故在《后碑》“史君飨”三字后至末字虽前后差大不同,但两碑笔致皆出自一人之手。
评分赵叔孺对篆刻的历史知识也很渊博。在给印友的印谱上题序时,总是把相关知识和自己的精辟见解写上,举凡篆刻的起源、印章的由来、印谱的收集等,都能历数其年代沿革,以教后人。 赵叔孺书法
评分更值得称道的是赵叔孺的篆刻,他兼浙皖两派之长,得前辈赵之谦的精髓,又精研古金石学,另成一家,营造出典丽恬静的气象,时人推崇其为二百年来第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