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入门与进阶》系列丛书(附光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翔实生动的实例,全面介绍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的相关知识。《〈入门与进阶〉系列丛书: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共分12章,涵盖了Excel 2010快速入门、认识Excel公式与函数、应用Excel文本与逻辑函数、应用Excel数学与三角函数、应用Excel日期与时间、应用Excel信息与工程函数、应用Excel引用与查找函数、应用Excel统计函数、应用Excel财务函数、应用图表分析数据、数据透视图与数据透视表以及管理与分析数据等内容。《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入门与进阶》系列丛书(附光盘)》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读者能够轻松上手。《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入门与进阶》系列丛书(附光盘)》双栏紧排,全彩印刷,同时配以制作精良的多媒体互动教学光盘,方便读者扩展学习。附赠的DVD光盘中包含18小时与图书内容同步的视频教学录像和3~5套与《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入门与进阶》系列丛书(附光盘)》内容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视频。此外,光盘中附赠的云视频教学平台(普及版)能够让读者轻松访问上百GB容量的免费教学视频学习资源库。《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入门与进阶》系列丛书(附光盘)》面向电脑初学者,是广大电脑初中级用户、家庭电脑用户,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电脑爱好者的优选参考书。
《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入门与进阶》系列丛书(附光盘)》是《入门与进阶》系列丛书之一,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翔实生动的实例,全面介绍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的相关知识。全书共分12章,涵盖了Excel 2010快速入门、认识Excel公式与函数、应用Excel文本与逻辑函数、应用Excel数学与三角函数、应用Excel日期与时间、应用Excel信息与工程函数、应用Excel引用与查找函数、应用Excel统计函数、应用Excel财务函数、应用图表分析数据、数据透视图与数据透视表以及管理与分析数据等内容。
《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入门与进阶》系列丛书(附光盘)》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读者能够轻松上手。全书双栏紧排,全彩印刷,同时配以制作精良的多媒体互动教学光盘,方便读者扩展学习。附赠的DVD光盘中包含18小时与图书内容同步的视频教学录像和3~5套与本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视频。此外,光盘中附赠的云视频教学平台(普及版)能够让读者轻松访问上百GB容量的免费教学视频学习资源库。
《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入门与进阶》系列丛书(附光盘)》面向电脑初学者,是广大电脑初中级用户、家庭电脑用户,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电脑爱好者的首选参考书。
第1章 Excel 2010快速入门
1.1 认识Excel 2010
1.2 Excel的基础操作
1.2.1 操作工作簿
1.2.2 操作工作表
1.2.3 操作单元格
1.3 Excel的数据输入
1.3.1 输入文本
1.3.2 输入数字
1.3.3 输入特殊字符
1.4 快速填充表格数据
1.4.1 填充相同的数据
1.4.2 填充规律的数据
1.5 Excel的数据管理
1.5.1 删除数据
1.5.2 修改数据
1.5.3 查找数据
1.5.4 替换数据
1.5.5 打印数据
1.6 进阶练习
1.7 高手解答
第2章 认识Excel公式与函数
2.1 在Excel中使用公式
2.1.1 认识Excel公式
2.1.2 输入Excel公式
2.1.3 编辑Excel公式
2.2 在Excel中使用函数
2.2.1 认识Excel函数
2.2.2 输入Excel函数
2.2.3 编辑Excel函数 272.3 引用Excel单元格
2.3.1 相对引用
2.3.2 绝对引用
2.3.3 混合引用
2.4 审核公式与函数
2.4.1 公式与函数的错误值
2.4.2 使用监视窗口
2.4.3 追踪引用与从属单元格
2.4.4 公式与函数的错误检查
2.5 定义与使用名称
2.5.1 定义名称
2.5.2 使用名称
2.6 进阶练习
2.7 高手解答
第3章 应用Excel文本与逻辑函数
3.1 文本函数
3.1.1 文本函数简介
3.1.2 应用文本函数
3.2 逻辑函数
3.2.1 逻辑函数简介
3.2.2 应用逻辑函数
3.3 进阶练习
3.3.1 统计会员登记表
3.3.2 制作员工工资计算表
3.4 高手解答
第4章 应用Excel数学与三角函数
4.1 数学函数
4.1.1 数学函数简介
4.1.2 应用数学函数
4.2 三角函数
4.2.1 三角函数简介
4.2.2 应用三角函数
4.3 数组函数
4.3.1 数组函数简介
4.3.2 应用数组函数
4.4 进阶练习
4.5 高手解答
第5章 应用Excel日期与时间函数
5.1 Excel使用的日期与时间系统
5.1.1 Excel的日期系统
5.1.2 Excel的时间系统
5.2 日期函数
5.2.1 日期函数简介
5.2.2 应用日期函数
5.3 时间函数
5.3.1 时间函数简介
5.3.2 应用时间函数
5.4 进阶练习
5.4.1 制作家电使用登记表
5.4.2 制作网吧管理系统
5.5 高手解答
第6章 应用Excel信息与工程函数
6.1 信息函数
6.1.1 信息函数简介
6.1.2 应用信息函数
6.2 工程函数
6.2.1 工程函数简介
6.2.2 应用工程函数
6.3 进阶练习
6.3.1 制作学生成绩记录查询
6.3.2 制作二进制数转换表
6.3.3 制作货物管理表
6.4 高手解答
第7章 应用Excel引用与查找函数7.1 引用函数
7.1.1 引用函数简介
7.1.2 应用引用函数
7.2 查找函数
7.2.1 查找函数简介
7.2.2 应用查找函数
7.3 进阶练习
7.4 高手解答
第8章 应用Excel统计函数
8.1 常用统计函数
8.1.1 常用统计函数简介 1
8.1.2 应用常用统计函数
8.2 数理统计函数
8.2.1 数理统计函数简介
8.2.2 应用数理统计函数
8.3 进阶练习
8.4 高手解答
第9章 应用Excel财务函数
9.1 折旧函数
9.1.1 折旧函数简介
9.1.2 应用折旧函数
9.2 投资与利息函数
9.2.1 投资与利息函数简介
9.2.2 应用投资与利息函数
9.3 证券函数
9.3.1 证券函数简介
9.3.2 应用证券函数
9.4 进阶练习
9.4.1 计算企业投资收益
9.4.2 计算设备的折旧值
9.5 高手解答
第10章 应用图表分析数据
10.1 Excel图表简介
10.1.1 图表的结构
10.1.2 图表的类型
10.2 创建Excel图表
10.2.1 使用快捷键创建图表
10.2.2 通过选项组创建图表
10.2.3 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
10.3 修改Excel图表
10.3.1 设置图表位置
10.3.2 设置图表大小
10.3.3 更改图表类型
10.3.4 修改图表数据
10.4 设计Excel图表
10.4.1 设置图表区格式
10.4.2 设置绘图区格式
10.4.3 设置图例的格式
10.4.4 设置数据系列格式
10.4.5 设置图表标题格式
10.5 进阶练习
10.6 高手解答
第11章 数据透视图与数据透视表
11.1 数据透视图、表简介
11.1.1 数据透视图、表的定义
11.1.2 数据透视图、表的关系
11.2 应用数据透视表
11.2.1 创建数据透视表
11.2.2 使用数据透视表
11.2.3 设置数据透视表
11.3 应用数据透视图
11.3.1 创建数据透视图
11.3.2 编辑数据透视图
11.4 进阶练习
11.5 高手解答
第12章 管理与分析数据
12.1 数据排序
12.1.1 按单一条件排序数据
12.1.2 按多个条件排序数据
12.1.3 自定义条件排序数据
12.2 筛选数据
12.2.1 自动筛选数据
12.2.2 自定义筛选数据
12.2.3 高级筛选数据
12.3 数据分类汇总
12.3.1 创建分类汇总
12.3.2 隐藏/显示分类汇总
12.3.3 删除分类汇总
12.4 数据分析简介
12.4.1 数据分析的定义
12.4.2 加载分析工具库
12.5 分析工具简介
12.5.1 方差分析
12.5.2 相关系数
12.5.3 协方差
12.5.4 回归分析
12.5.5 抽样分析
12.5.6 描述统计
12.5.7 指数平滑
12.5.8 F-检验双样本方差
12.5.9 t-检验
12.6 进阶练习
12.7 高手解答
我一直觉得Excel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宝库,里面藏着无数提高工作效率的秘诀,而函数和图表就是打开这些宝藏的两把金钥匙。《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这本书名,精准地击中了我的学习目标。我并非完全的新手,但也远未达到“精通”的程度,常常在一些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面前感到力不从心,或者只能通过繁琐的手动操作来完成,效率低下。这本书的“入门与进阶”定位,让我看到了一个清晰的学习脉络,它承诺从基础讲解,逐步深入,这对于我这样希望系统性提升Excel技能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我尤其看重“函数”和“数据分析”的结合,因为我相信,掌握了强大的函数,才能真正解锁Excel的数据处理能力,而数据分析则是将这些能力升华,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关键。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学习到那些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函数应用,理解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并学会如何利用Excel将这些分析结果以清晰、美观的图表形式呈现出来。附带的光盘,我想会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它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让我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巩固所学,从而真正掌握Excel的精髓,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数据使用者。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有一定Excel使用经验,但总觉得自己原地踏步的人来说,寻找一本能够突破瓶颈的书籍是很重要的。《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这个书名,让我看到了一丝曙光。我平时工作中会用到Excel,但大多停留在基础的数据整理和表格制作上,对于那些能够大大提高效率的函数,我总是望而却步,感觉它们像是天书一样。而“图表”和“数据分析”的结合,则更进一步地吸引了我。我明白,光有数据是不足够的,如何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洞察,如何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才是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耐心地指导我,从那些让我头疼的函数入手,一点点地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让我能够灵活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也期待书中关于图表的讲解,能够让我摆脱那些呆板的默认图表,学会制作出更具表现力和说服力的可视化图表。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数据分析思路和方法的介绍,那就更完美了。附带的光盘,我想应该包含了很多实际案例和练习,这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我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评分作为一名对数据充满好奇的职场新人,我一直渴望能够用更专业、更高效的方式来处理和分析工作中的数据。Excel是我接触最早也是最常用的工具,但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只是在“使用”Excel,而没有真正“驾驭”它。尤其是在面对海量数据和复杂分析需求时,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这个书名,正中我的下怀。它明确指出了“入门与进阶”的学习路径,让我看到了自己能够从零开始,逐步掌握Excel精髓的希望。我特别关注“函数”和“数据分析”这两个部分,因为我深知,强大的函数应用是Excel高效处理数据的核心,而数据分析则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商业洞察的关键。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学习到那些能够自动化、智能化处理数据的函数技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解读数据,发现趋势,解决问题。同时,我对书中关于“图表”的讲解也充满期待,因为我深信,好的图表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传达复杂的信息,让数据“说话”。附带的光盘,我相信会包含丰富的实践资源,能够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评分这本书的选题真是太棒了!我对Excel一直以来都抱着一种又爱又恨的态度。爱它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恨它复杂的操作和那些常常让人抓耳挠腮的函数。市面上相关的书籍也很多,但很多要么过于浅显,要么就直接跳到了高级应用,让人望而却步。《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痛点。它明确地告诉了我,这本书会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一步步带着我学习,而且还会深入到数据分析的层面,这正是我想掌握的技能。我曾经因为Excel函数太难而放弃了几个数据分析的在线课程,现在看到这本书,感觉终于找到了救星。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图表的部分,因为我总觉得数据分析最终还是要通过直观的图表来呈现,如果能学到如何制作出既美观又富有洞察力的图表,那价值就太大了。附带的光盘更是锦上添花,相信里面会有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文件,这对于巩固学习非常有帮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本书,开始我的Excel学习之旅了,希望它能真正帮助我跨越Excel的门槛,掌握数据分析的入门知识,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准备毕业论文的学生,研究中需要处理大量的实验数据,而Excel是我目前最熟悉的工具。然而,我发现自己仅仅能完成一些基本的数据录入和简单的计算,对于更复杂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我显得力不从心。在导师的建议下,我开始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提升我Excel数据处理能力的图书。《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包含了“函数”和“图表”,还直接点出了“数据分析”这个核心目标,这正是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内容。我曾经在网上零散地学习过一些Excel函数,但总感觉缺乏系统性,遇到问题时也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入门与进阶”的定位,预示着它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从基础的函数概念到更高级的应用,再到如何利用图表直观地展示数据分析结果,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学会如何运用Excel进行更深入的数据挖掘,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支撑我的毕业论文研究。附带的光盘也是一个加分项,我相信里面会包含很多实用的案例和模板,能够帮助我快速掌握书中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数据处理中。
评分东西很不错。。。
评分excel原来这么强大
评分书上的网站打不开,所谓的增值服务只是噱头
评分还没看,简单翻了翻,还行。
评分彩页,简单明了,实用易学。
评分还没看,应该还不错
评分很OK。
评分小朋友的英语一下就被启蒙了,太有乐趣的。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的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的元素。艺术活动总是伴随着情感,这是欲望、兴趣、个性的具体的心理表现,也是对对象能否满足自身欲望的价值评判。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曾在他的《论艺术》中指出:文艺创作是艺术家“ 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情感主宰着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贯串在艺术创作的整个心理过程之中。艺术活动中的“感觉”,受到“享受”的欲望的支配,总是被对象的能引起自己愉快的色彩、声音所吸引; 艺术活动中的“知觉”往往按照情感的需要去选择并加工对象,按照情感图式去选择与“判断”对象;艺术活动中的“想像”按照主体的情感要求的走向去创造合乎自己情感和目的的形象。艺术活动中的“理解”往往是一种个性化的体认与感悟,通过体悟获得对生命与人生意义的深切理解,它无疑是一种饱含着情感的活动。 艺术家的情感往往通过艺术形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艺术家反映生活,描绘艺术形象,绝不是冷漠的、无动于衷的,而是凝聚着他的思想情感、爱憎褒贬,渗透着他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1937 年4 月,德国法西斯发动了40 多架飞机对西班牙巴斯克文化名城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激起了绘画大师毕加索的强烈义愤,他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就完成了那幅名垂画史的, 伸张正义与控诉罪行的力作《格尔尼卡》。 当代著名作家巴金也曾说过:“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我好象在挖开我的记忆的坟墓,我又看见了使我的心头激动的一切。”正因为艺术家的心灵受到如此强烈的爱与憎烈火的熬煎, 《家》才能使 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受到感动。情感不仅在艺术创作中,而且在艺术欣赏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使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感到兴奋、满足,甚至陶醉。据说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后“, 三月不知肉味”,完全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了。唐代诗圣杜甫听了当时一位音乐家的演奏之后,禁不住发自肺腑地赞叹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8 这些描述足以说明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凝聚和渗透了巨大的威摄和震撼力。 在审美以及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中,情感不仅与形象联系在一起,也同认知联系在一起,是随着审美认知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其基础是审美认知。经过审美认知,及其复杂的思想活动,生活中的美才能被发现、被感悟。 一个思想空虚,缺乏对社会与人生具有深刻认识的人是难以产生丰富、强烈的审美情感的,因而也就不会成为优秀的艺术家和出色的欣赏者。在艺术活动中,情感与思想认知是交融在一起的。没有情感的说教不是艺术,没有思想的情感也不能产生艺术。真正的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标志。所谓审美特性,是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美学品质和审美价值。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结晶,是美的创造的结果。它不仅以情动人,更以美感人,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享受。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由于集中、浓缩了生活中的形象美,因此比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形象更具有形而上的审美特性。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梅花形象,往往老干虬枝,横斜逸出,凌寒傲霜、迎春怒放,体现了一种老树新花、青春勃发的审美内涵,使人产生比观赏生活中的梅花更丰富的美感。艺术作品表现生活中美的形象,使之更加突出完美,表现生活中的丑,同样可以化生活丑为艺术美。艺术家在作品中,通过对生活丑的嘲讽和鞭笞,充分暴露出其丑恶的本质,引起人们对丑的厌恶与鄙视,从而去消灭丑、根除丑用以激发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向往,此时的生活丑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美学意义与价值。譬如,以反腐倡廉为题材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腐败现象的暴露和批判,充分揭示了社会腐朽现象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危害性、并给世人以警示,同样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震撼力,使欣赏者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美感。 艺术不仅是一种审美的活动,具有审美特性,而且艺术仍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归根结底,艺术是人对世界的一种精神把握的方式,人们通过艺术达到对世界的认识,也包含着人对自己的认识。而且,艺术中的审美性是其最根本的本质属性,其意识形态特征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内涵
评分《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入门与进阶》这本不错,比较实用,本人比较喜欢进阶那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