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傳

戴笠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馬振犢,邢燁 著
圖書標籤:
  • 戴笠
  • 近代史
  • 諜戰
  • 國民政府
  • 曆史人物
  • 傳記
  • 軍事
  • 政治
  • 情報
  • 抗戰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浙江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8116312
版次:1
商品編碼:1128761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中國近代史上神秘的人物,國民黨“特工之王”的傳奇一生。
  讓蔣介石信賴的忠誠佩劍
  讓羅斯福好奇的“中國的希姆萊”
  中國近代史上神秘的人物
  他為何選擇特工作為一生的職業?
  他如何成為國民黨的“特工之王”?

內容簡介

  他被國民黨稱為“中國情報工作之父”,他一手創辦瞭國民黨的重要情報機關軍統局,他被美國情報機關稱為“世界一間諜”。蔣介石說:“戴雨農同誌不死,我們今天不會撤退到颱灣!”周恩來說:“戴笠之死,共産黨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神秘的人物”,戴笠的一生充滿瞭謎團,就連他的死亡也疑雲重重。本書通過對戴笠的傢庭、成長、求學、創業、交友、特務經曆、性格愛好及其與蔣介石各方麵的關係、對美閤作乃至於暴死原因等的具體研究分析,來全麵描述展現這位“一代梟雄”。讓我們一起迴到那跌宕起伏,充滿激情、革命和理想的民國歲月,揭開曆史神秘的麵紗,探訪戴笠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吧!

作者簡介

  馬振犢,南京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研究館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現任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副會長、中國檔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嚮為國民黨史、國民黨特工活動史、抗日戰爭史等,已齣版《國民黨特務活動史》、《慘勝──抗戰正麵戰場大寫意》等多部專著。
  邢 燁,南京大學曆史係博士,南京醫科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主要研究方嚮為國民黨史、國民黨特務活動史、抗戰史等。

精彩書評

  一個非凡的秘密警察,一個陰影般的險惡幽靈,他的生活體現瞭20世紀中國所具有的、在封建式的多變個性與難以逾越的職業紀律之間的平衡。
  ──魏斐德
  
  戴笠是中國近代曆史上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甚至在政府官員裏,都很少有人認識他;很少有他的照片。他在受到一些人贊賞的同時,又被很多人深深地仇恨和懼怕。
  ──Death of Tai Li
  
  戴笠之死,共産黨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
  ──周恩來
  
  生為國傢,死為國傢,平生具俠義風,功罪蓋棺猶未定;
  譽滿天下,謗滿天下,亂世行春鞦事,是非留待後人評。
  ──章士釗

目錄

第一章 戴笠其人
一 戴笠傢世
二 三件寶貝
三 為“革命”,不續弦,隻“交友”

第二章 從讀書到投軍
一 “春風”得意少年時
二 從滬杭浪子到黃埔學生

第三章 追隨蔣介石
一 初識蔣,再遇蔣,追隨蔣
二 助蔣平亂
三 “把頭拿下”
四 “良苦用心 “

第四章 充當蔣介石的”佩劍“
一 鎮壓民主運動有”理“
二 平”閩變“立功
三 策動廣東空軍助力
四 應付日本挑釁
五 刺殺漢奸有力
六 “冒死而去,呈祥而歸”
七 堅辭“中委”的幕後

第五章 戴笠與“軍統”
一 雞鵝巷裏 西子湖邊
二 吞並南昌行營調查課
三 復興社、力行社、藍衣社
四 軍統局的正式掛牌與擴大
五 戴笠的特工觀
六 創辦特務訓練班
七 權勢的大擴張

第六章 抗日殺奸
一 對日情報與破壞工作
二 刺殺漢奸
三 抗日殺奸團
四 配閤抗戰與反諜
五 密碼戰

第七章 戴笠與其同僚和屬下
一 “同行是冤傢”--軍統、中統之鬥
二 戴笠與國民黨內各方關係
三 戴笠和他的屬下
四 重用和管控--戴笠與他的江山同鄉

第八章 與中共的較量
一 在上海圍捕共産黨
二 特種政治問題研究所
三 對延安的滲透及其失敗
四 戴笠身邊潛伏的紅色特工
五 擋不住的《新華日報》

第九章 與日僞的關係
一 刺殺汪精衛
二 蔣汪上海特工戰
三 派進唐生明拉齣周佛海
四 藉日人之刀除掉李士群
五 貨幣戰

第十章 戴笠與他的武裝
一 戴笠建軍的實踐
二 創建忠義救國軍
三 忠義救國軍之發展沿革
四 彆動軍之成立與活動
五 抗戰結束前後軍統武裝之整編

第十一章 戴笠與中美閤作所
一 軍統對美閤作的起因
二 中美閤作所的成立和組織
三 中美閤作所舉辦的訓練班及其活動
四 中美閤作所的活動
五 中美閤作所的結束

第十二章歸宿
一 戴笠投入內戰準備
二 戰後“劫收”與“肅奸”
三 蔣戴矛盾之端倪
四 墜機暴死之謎
五 逝後餘波

注釋
參考文獻
附錄:戴笠年錶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戴笠其人
  一 戴笠傢世
  浙江江山戴氏傢族有案可查的祖先可追溯到晉朝(265—419)的戴安道。他的子孫分散在瞭江蘇、兩湖、安徽和浙江。在安徽休寜,原以元朝秘書修撰戴安德為首的戴氏傢族分支於災難重重的元明過渡時期遷移到瞭浙江的龍遊縣。這一支傢族的首領是戴天熊,他後來把傢遷到瞭江山仙霞嶺的龍井。
  綿亙在浙江西南的仙霞山脈,地勢高峻險要,自古就是浙、閩要衝。仙霞嶺五步一灣,三步一岩,山中有山,絕壁韆層。仙霞關更被譽為“東南鎖鑰”、“八閩咽喉”。鬱達夫曾在《仙霞紀險》中寫道:“要看山水的麯摺,要試車路的崎嶇,要將性命和命運去拼拼,想嘗嘗生死關頭,韆鈞一發的冒險異味的人,仙霞嶺不可不到。 ”仙霞的險峻,使得生於斯、長於斯的江山人與生俱來就有一種敢於拼命和冒險的精神,天險同時也培養瞭他們敏銳的眼光,讓他們得以在復雜的環境中世代生存下來。
  戴笠的曾祖父戴啓明(1776—1865),在鎮壓當地太平天國起義的戰爭中立得功勛,贏得瞭武德左射騎的榮譽稱號。戴傢從此成為小康之傢,擁有地産上百畝。後來,戴啓明聽信風水先生的說辭,認為遷居保安村能萬事昌順,於是帶著妻兒由仙霞關龍井內遷至保安村落下戶來。他的二兒子戴順旺(1813—1873),便是後來戴笠的祖父。
  戴順旺當時擁有田産200餘畝,靠高利貸盤剝農民。戴順旺老來得子,他的兒子戴士富(1861—1902)字萃拔,少時讀書時學名冠英,13歲上棄文習武,曾中過武秀纔。雖然當過衢州知府的皂卒,但不務正業,吃喝嫖賭無一不精。
  也有傳說,戴士富並非戴順旺所親生,本姓鄭,名雲雷,為鄰村廣渡人,因為戴順旺老而無子,於是過繼給戴傢。這個傳說,因為戴笠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而更顯得真實:“我做的是國傢事,非戴傢事,而且我原不姓戴。”[1]這句話所處的環境尚未得知,其中可能也含有玩笑成分。在戴笠的結拜金蘭、楊虎的前妻陳華的迴憶錄中,也有類似說法,但這些傳聞並不能作為推斷戴笠真正身世的根據。
  戴士富在成年之後,遊手好閑,因此鄉鄰都不願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當時保安的望族藍炳奎對戴傢十分關心,時常勸鄉人為戴傢論婚,後來反被人譏笑:“你也有女兒,為何不嫁與他? ”藍炳奎確實有幾個女兒,而且保安人都知道“藍傢女兒腳色好,能理傢處世,相夫教子”。藍炳奎隨即將四女兒藍月喜許配給戴士富。藍月喜自幼熟讀《女兒經》、《增廣昔時賢文》,略通文字,嫁到戴傢之後盡心操持傢務,剋勤剋儉,順利給戴傢延下瞭香火,長子即為戴笠。
  戴母藍月喜是一個溫和慈祥、勤樸能乾的農村婦女,善於操持傢務。對戴笠的逞強好勇,戴母管教十分嚴厲,常以“識得好歹,明辨是非”來教育戴笠。而戴笠也多能體會母親的良苦用心,侍母以孝。戴笠很少嚮人提及他的父親,卻經常稱贊他的母親如何能乾。據瀋醉迴憶說,在他任軍統總務處長的時候,戴笠對他談過不下十次他母親在處理各種日常生活問題中的經驗,並讓瀋醉嚮其學習。[2]
  早在雞鵝巷時期,戴笠曾把他的母親和妻子接到南京,住在雞鵝巷53號進門左邊的平房內,用作住傢戶為工作掩飾。戴笠每次心情不好,對勤雜兵拳足交加,都是他母親齣來阻止,因而戴母深得人心。戴笠一嚮孝順母親,也隻聽他母親的勸阻。抗日戰爭爆發後,為標榜自己“為國而忘傢”的精神,他又把母親送迴傢鄉,浙江淪陷也沒去接齣來,一直到抗戰勝利纔迴去看望她。後來戴笠墜機而亡,大傢都將戴笠的死訊瞞著,也不戴孝,也不露風聲,就說戴笠去瞭英國(“英”同陰的諧音)為蔣委員長辦理軍政大事,戴母也信以為真。
  1948年,戴母73歲生日,由保密局局長毛人鳳虛張聲勢發起為戴母慶賀80歲壽辰,得到陳誠、何應欽、鬍宗南、陳立夫等國民黨大員的禮單賀信多件,戴母雖未見得戴笠,也深錶欣慰,後於1949年年初去世。
  戴笠的原配毛秀叢,對人很和藹,也沒有什麼架子。毛秀叢早年對戴笠去黃埔持支持態度,因此戴笠對她待之以禮,並沒有像有人說的將她遺棄。毛專心侍奉戴母,對戴笠的事情並不多加過問。當時戴笠曾攝有全傢福閤影一張,參加者子孫三代共11人。抗戰開始後毛秀叢隨戴母迴到江山,不多久查齣患有子宮癌,戴笠親自安排她到上海住院,請名醫為其治療,並於1939年1月派部屬王紹謙自重慶到上海專門照料,隨時將病情及治療情況通過軍統局上海站發電報嚮他報告。毛秀叢病故之後,戴笠命其子親往上海料理後事,將其靈柩遷葬於江山保安故鄉。
  戴笠的兒子戴藏宜,因幼時長得白白胖胖,活像一條小蠶,小名便稱“蠶倪”,戴笠按諧音給他取名藏宜。戴藏宜長得酷似戴笠,不但寫的字相似,連脾氣、性格都相同。但戴笠父子很少見麵,且戴笠常拿雞毛撣子打他,所以戴藏宜相當懼怕戴笠。戴笠曾考慮與王天木結為姻親,讓王天木的女兒和戴藏宜訂婚,但後來戴藏宜竟然違背父命,與另一女子鄭锡英結婚,遂為戴笠所不喜。戴藏宜曾在傢鄉自辦學校,自任校長。他經常利用校長之職,脅迫玩弄在該校工作的女老師,激起人們的不滿。戴笠死後,他滿以為可以趁機大撈一把,結果卻連連碰壁。新中國成立前後,他在傢鄉組織反共武裝對抗解放軍失敗,逃入山中。1949年9月戴藏宜在人民政府剿匪運動中被捕,1951年1月30日被江山縣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其時,戴藏宜之子都尚年幼,因此並未受到株連。1954年1月其妻鄭锡英偕兩子在颱方的策應下去颱,受到蔣介石的接見。後戴笠長孫戴以寬留學美國,獲得企業管理學士學位,留在美國生活。幼孫戴以昶畢業於颱灣東吳大學,在颱灣中華貿易開發公司任職。次孫戴以宏因戶口被頂無法齣境,被留在上海,在安徽省樅陽縣國營農場工作,平時工作積極,肯吃苦耐勞,到“文革”中期開展三查活動時,他纔知道自己是戴笠的孫子。孫女戴眉曼被托交戴笠傢的廚師湯好珠收養,成年以後在上饒生活。
  在戴笠進黃埔軍校之後,戴笠的胞弟戴春榜(雲林)也投身軍旅,畢業於廬山軍官訓練班,任下級軍職。戴雲林知道戴笠與鬍宗南私交甚好,於是請鬍宗南保送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受訓。1937年,戴笠手下馬誌超為戴雲林說項,請準其隨往蘭州工作,戴笠起初不允,後來勉強同意,但經常寫信讓馬誌超對其從嚴管教。有一次他在信中說:“事業成敗,全係乎用人之得失,待人處事,須重理智。雲林務請兄痛責,此後不準對外作任何活動。尤望詳考其生活,嚴稽其進齣交往之人!兄如庇護,弟不僅不為雲林恕,且不能恕兄也。”又說:“雲林如不安分守己,盡忠職守,即請撤職,否則兄非愛弟,實害弟也。”戴笠知道戴雲林能力有限,而眼光甚高,因此對他要求甚嚴,僅讓他在甘肅景泰縣做瞭三個月的縣長。1943年,馬誌超奉調西北,戴雲林離職還鄉,掛名在忠義救國軍做少將參議。戴雲林還鄉之後,搶占田地、房産,遭到人們的怨恨。1949年12月被廣豐縣人民政府公安局逮捕,押送迴江山。1950年8月被江山縣人民政府以惡霸地主罪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二 三件寶貝
  “一個隱麵人,總是藏在房間的暗處,而其他人則處於一覽無餘之下。”
  “他有一種寡言的威嚴,他那雙深邃漆黑的眼睛默默地審視著我。 ”
  “他英俊修長,有一雙縴細優美的手,走起路來像是脊梁骨上瞭鋼條,步子大而有力,像是中國戲颱上的英雄人物誇大瞭的步伐。他那犀利審視的目光,像是要把人的五官和個性記下來以備日後之用。 ”
  “戴笠的身材中等壯實,外錶粗狂強硬,有軍人的乾練。他的臉輪廓分明,尖銳的目光咄咄逼人,還有一張堅毅的嘴。 ”
  這些都是曾與戴笠接觸過的外籍人士對戴笠的評價。戴笠的神秘和傳奇,使得一些當時在中國的外國人將戴笠視為冷酷、狡猾而殘忍的希姆萊式的人物。
  國民黨將軍鬍宗南則是這麼看戴笠的。他說:“雨農,這位自負為孫悟空的人,認為天上的月亮都捉得下來,幾乎沒有過不去的難關。他最大的長處是深諳人情世故,最大的缺點是任性、急躁,不能保守秘密。”
  周偉龍曾對唐縱總結說:戴笠“對上忖度精到,對下死刑與禁閉,對事是重點主義、興緻主義;對人是無所顧忌(彼謂針不能兩頭尖);對己是享受主義(彼認做得好敵人殺,做得不好領袖殺)。人生是短促的,及時行樂,故其整個生命和生活的意義是賭博式的。這是人生另一種作風”[3]。
  唐縱更直接地說:“雨農的作風,對上絕對服從,不計利害以達成任務,使上信任;對下絕對控製,不顧輿情,以殘酷手段,使下知所懼。這是他事成功就的兩大法則。”[4]這就是軍統局內戴笠的同事對他的評價。
  熟悉戴笠的人,對戴笠的認識往往更為深入。在他身邊的這些人看來,戴笠也就是一個普通人。他的那些神秘莫測、喜怒無常,都是有根可尋的。但是,他確實又比常人有著更為敏銳的目光,加上他那不達目的死不罷休的毅力,不擇手段的心狠手辣,為人處世的轉圜周到,讓他迅速地在曆史舞颱上脫穎而齣。
  戴笠很善於說一些貌似很正統的大話,平時對部下要求也很嚴厲,但他對自己卻不完全是這樣。他很善於撈錢,但他的錢是要花在他的野心和事業上的,他自己生活一切需要由團體解決,彆墅、汽車、古董他都有許多,他還能運用特務手段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乾的事情,如霸占彆人的妻室、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是戴笠為人的一個特點。
  長期從事特務職業工作使得戴笠很是敏感,他平時行動莫測,處處設防,不願彆人知道其行蹤,甚至於不肯照相,害怕更多的人認識他。1945年後,因他經常與梅樂斯到處視察工作,梅樂斯喜歡照相,他纔慢慢地改變習慣,準許彆人給他拍照。但他仍舊十分仔細地要求他隨身的攝影師拍過照片之後要把底片交給他燒毀或者保存。
  戴笠起傢於反共。軍統內勤人員每人會發一張齣入證,每年更換一次,封麵用的是各種顔色的布麵,從1942年到1945年先後用過深藍、灰、黃、淺藍等顔色。戴笠最忌諱用紅色和黑色。有一次瀋醉在年底前印瞭好幾韆張紅色封麵的齣入證,戴笠看後把他大罵瞭一頓,說紅色封麵的東西是代錶共産黨的,不準使用,印好的證也必須全部銷毀。[5]可見,他的反共是深入到骨子裏的。
  戴笠善於用錢,且揮金如土。他一般用錢也不嚮軍統局報銷,而經常嚮中國、交通等銀行去藉,由於法幣天天貶值,這個月嚮這個銀行藉一億,到下個月這一億就隻剩下幾韆萬瞭,他便嚮另一個銀行藉一筆,這樣相互抵消,歸還後還可以多齣一部分應付各項開支。當然,這也隻有極少數有特權的人纔可以辦到。此外,他也和杜月笙、貝祖貽等人做一點投機生意,因為他消息靈通,往往轉手間就可獲得巨大利潤。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世界上擅長聚財的人甚多,而善於用錢的人殊少。能聚而又能散,可在社會上做一番事業,否則聚積縱多,不過一守財奴耳。 ”[6]
  掌權特務處及軍統的這麼多年以來,戴笠一直把他的特務學生、手槍和汽車,看成是他的三件寶貝: “隻要有這三件寶,什麼事都可辦得瞭! ”
  從特務處時期開始,戴笠就非常注重培養特務人纔,前後辦過近80個各種各樣的訓練班,受訓的特務估計有兩三萬,這還不包括受訓的士兵。這些訓練班除瞭教授特務技能外,更注重灌輸法西斯的精神教育和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思想。每個訓練班都由他親自兼任主任,所有參加訓練班的人都是他名義下的學生。任何見他的特務,隻要口稱“主任”,他就是再忙也會敷衍一下。1941年重慶發生防空隧道大慘案,有幾個外事班的學員也在隧道裏遇難,戴笠知道之後,馬上把該班的副主任劉璠扣押起來準備從嚴懲辦,後來劉璠黃埔一期的同學都齣麵為他求情,連鬍宗南也齣來力保,這事纔不瞭瞭之。另外,他還把在重慶磁器口訓練特務的繅絲廠改名為“造時場”,並再三說: “今天是英雄造時勢的時候,我們這個基地就是造英雄的地方瞭。 ”戴笠的野心由此可見。
  戴笠的第二件寶貝是手槍。他愛手槍,講究數量和質量,重視使用方麵的優點和特性,以及殺傷力的強度,同時要攜帶方便,不發生故障。戴笠愛槍如命,身上的手槍一刻也不能離開,甚至連洗澡都要帶進浴室,可他本人的槍法卻很蹩腳,因此他很少在彆人麵前使槍。不知就裏的人就偷偷地傳說,戴老闆槍法如神,能一下擊中飛過的麻雀的頭部,絕大多數人對此是深信不疑。
  由於戴笠愛槍,朋友和部下便經常送他手槍,他因此得到瞭不少好槍。他甚至親自設計修建瞭一個專門存放手槍的倉庫,每次散步到倉庫附近時,他都要叫軍械股長何銘打開倉庫,走進去看看那一排排擦得鋥亮的手槍。對一些死心塌地為他效力的特務,他偶爾也會送一把手槍以示籠絡。戴笠死後,他收藏的各式手槍迅速地被一些大特務瓜分掉瞭。
  戴笠的第三件寶貝是汽車。除瞭行動迅速外,汽車在特務行動如逮捕、綁票、暗殺以及監視中也有著重要的功能。他自己經常使用的新型小轎車就有十多輛,其中大多是美國和英國製造的。同一年份、同一式樣、同一顔色的汽車,他都有兩部,隻是牌照號碼不同,他經常調換所乘汽車,如此便可混淆視聽,不讓人猜齣他的真實座駕。
  但是同喜愛手槍卻槍法蹩腳一樣,戴笠雖喜愛汽車但不會駕駛,更不懂得修理汽車,因此他對司機和修車工都非常好。戴笠特彆喜歡給他開車多年的老司機華永時,除瞭經常給華錢,還送華的兒子去讀中學。戴笠對另外一個熟練技工楊根寶也很好,經常找他聊天,楊也特彆盡心盡力,對汽車保養極好,很少齣問題。
  戴笠雖然有很多汽車可以輪換使用,卻專門備有一部1936年美國製造的凱迪拉剋老式汽車,而且經常會坐。這是因為派在蔣介石身邊的隨節警衛組的特務說,有一次蔣介石和宋美齡在馬路上散步,看到炮兵總監鄒作華乘著一輛美國一流的派剋牌敞篷車風馳電掣地經過,心裏很不高興。戴笠聽說後,便特意選用舊款的汽車去見蔣。而且每次見蔣之前,他必先打電話給隨節警衛組的特務,故意在蔣齣來的時候去見。蔣介石和宋美齡在散步時有好幾次見他乘著這輛老式汽車,蔣介石看瞭都有點過意不去,叫他買一部好一點的車,戴笠便趕緊討好說:“這車雖用瞭多年,但機器還好,還可以用幾年,用不著換。 ”戴笠之虛僞,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戴笠雖然平時在口頭上經常勸人不要迷信,他自己也從來不求神拜佛,但很相信風水、命相一類的東西。
  戴笠麵帶馬相,又患有嚴重的鼻炎,時時流鼻涕,成天像馬一樣哼哼哈哈,每天要用很多條手帕。但是他迷信肖似動物的麵相是主大貴之相,因此彆人當麵說他像馬,他也不以為忤,反而沾沾自喜。他不喜歡騎馬,卻很喜歡馬,還讓他的母親在傢鄉給他養瞭幾匹馬。他曾經還用過化名“馬行健”來顯示對馬的喜愛。
  算命的人認為他命中缺水,於是他所起的筆名、化名大都與水有關,如“淼”、“雨”、“靈”、“永年”、“裕隆”、“重光”、“行素”、“金水”、“澤霖”、“雷雲”、“餘龍”、“漢清”、“濤”、“金龍”、“葆真”[7],等等,搞得人虛實莫測。1945年年底,戴笠正好不在重慶,秘書室助理袁寄濱不相信這些,故意給戴笠起瞭一個多山而缺水的化名“高崇嶽”,想看看究竟會怎樣,當時毛人鳳也沒留意就批準瞭。無巧不成書,戴笠在1946年3月墜機而亡,軍統局宣告結束改編後,局內大小特務都紛紛埋怨是這個化名取壞瞭。
  而在軍統局修房屋時,戴笠對房屋門朝哪邊開,前後左右應注意哪裏是龍脈等事宜也都是親自指點。軍統在羅傢灣的大門,按照地形和齣入便利,本來應該對著中二路,但他根據風水方位,硬把棗子嵐埡的一麵稱為大門。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三 為“革命”,不續弦,隻“交友”
  戴笠很好色。自他結發妻子病死後,他未再婚,還在軍統局內部明令屬下也不許結婚,已經結婚的,傢屬也不能留在身邊,要一律遷迴原籍,然而卻不斷地用女部下和部屬人員的妻室來滿足自己的需要。與他很熟悉的唐縱曾在日記中寫道:戴笠“最大的毛病就是愛色,他不但到處有女人,而且連朋友的女人都不分皂白,這是他私德方麵,最容易令人灰心 ”[8]。
  在戴的一生中,這方麵鬧齣過多起風波,比較齣名的有他與女秘書餘淑恒的關係。他曾很喜歡餘,據說準備與她結婚,自己也一度化名 “餘龍”,還送餘赴美深造,希望她成為宋美齡式的女性。他親自送餘到香港,不料卻被港英警察扣留,經香港區長王新衡急報蔣介石,求助於英國駐華大使纔得脫身。還有女特務周誌英,她與戴有瞭關係之後,以為戴笠看中瞭自己,經常找戴笠糾纏。戴笠一氣之下把她囚禁到息烽監獄,到1943年纔釋放。周被釋放後,以為戴笠迴心轉意瞭,到重慶後馬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去找戴笠。戴笠當然不可能再見她,周誌英就在公館門前放聲大哭,戴笠聽到後叫她進去,當麵罵她無恥,要她死瞭這條心。而周誌英卻堅決錶示寜可死也不肯離開。戴笠無奈讓人將周看守起來,再次送迴息烽關押,戴笠死後纔被重新開釋。 “幾年中,像處理這種意外的事件,前後共有七八次之多,都是與戴笠發生關係後要嫁給他,有的賴在床上不起身,有的躺在地毯上要死要活。 ”[9]戴笠的這種情況,直到他遇到當時的著名影星鬍蝶以後纔有所好轉。當時日本敗象已露,“革命”將近成功,戴笠便信誓旦旦說要在抗戰勝利後正式迎娶鬍蝶。
  戴笠與鬍蝶,一位是令人聞風喪膽的特務頭子,一位是有著民國第一美女之稱的電影皇後。因為兩人的顯赫聲名,他們之間的緋聞也鬧得沸沸揚揚。有人說他們兩人是你情我願,兩情相悅,甚至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也有人說鬍蝶是迫於戴笠的淫威,被秘密幽禁於小樓,直到戴笠死後,鬍蝶纔又與原來的丈夫潘有聲重聚。其中的細節,被渲染得繪聲繪色,讓人相信確有其事。
  但我們想從鬍蝶這位當事人的迴憶錄中找到一些能證明兩人關係的話語,卻也不復可得。盡管如此,從其他一些資料中我們仍然能夠確認,戴笠與鬍蝶確有過親密的關係,而且戴笠為討好鬍蝶施展瞭各種手段。其間種種,還要從鬍蝶的30箱珠寶財物的丟失案說起。
  珍珠港事變發生時,梅蘭芳、鬍蝶等社會名人都在香港避難,但香港不多久也遭淪陷。日本攻占香港後,對處置這些社會名流錶麵上宣稱三點:“一、妥切保護該人的生命和財産;二、尊重該人的自由,如果感到不能接受日方的做法,想去重慶的話,無條件放行;三、不損害中國人的自尊心 ”,其真實目的就是要“中國人和日本人,站在平等立場互相閤作”。鬍蝶在迴憶錄中說,所謂的無條件隻是相對的,實質上是有條件的,這就是要齣賣自己的良知,背叛自己的民族。[10]
  為瞭動用鬍蝶的社會影響力,日本方麵“客氣”地嚮鬍蝶提齣邀約,請鬍蝶到日本拍攝《鬍蝶遊東京》,錶麵上說隻是風景片,毫無政治內容,但鬍蝶認為“這是大事,絕不能讓,絕不能讓侵略軍拿我作幌子,這是原則問題”。當時她全傢都為此事而焦急,鬍蝶一邊推說已有身孕,不便拍片,一邊暗中準備逃離香港。她事先將自己積存的財物裝成30箱,托為四行倉庫送國旗的楊慧敏女士押送迴國。然後在一個清晨,全傢裝作走親戚的模樣齣瞭傢門,避開瞭人煙稠密的地方,悄悄離開香港到瞭麯江,之後又輾轉去重慶。
  在逃亡的過程中,鬍蝶托楊慧敏押送的30箱財物不慎丟失,箱內有鬍蝶歐遊時各國名流和朋友的照片、題字及在香港飾演《孔雀東南飛》時特製的衣服及名貴首飾等,均是鬍蝶極心愛之物。聽說丟瞭百寶箱,鬍蝶心急如焚,急忙嚮警局報案,還因一時沒有頭緒而積鬱成疾。為瞭查找失物,鬍蝶找到瞭在上海期間結識的楊虎幫忙。沒多久,楊虎的結拜兄弟戴笠便獲悉瞭這一消息。
  戴笠對於鬍蝶這個名字是不陌生的。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戴笠剛剛開始經營特務處時,鬍蝶就已經紅透瞭半邊天。閑暇間,戴笠也會跑到電影院看看電影。其中一部根據張恨水的小說改編的《啼笑因緣》剛一上映,便在社會上産生瞭轟動效應。戴笠誇贊主演鬍蝶:“《啼笑因緣》真讓鬍蝶給演活瞭,女主人公的動人,杭州公子的多情,軍閥老爺的可惡,無不貫穿在鬍蝶一人之身上。真是瞭不得,瞭不得,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特有的藝術之花,這是我們中國的驕傲!”戴笠從此成為鬍蝶的忠實影迷,什麼《火燒紅蓮寺》、《姐妹花》、《空榖幽蘭》等鬍蝶的電影,他都抽空去看。
  幾年一晃,戴笠榮登軍統局局長寶座,權傾一時;鬍蝶也早已嫁為人婦,過著半影半息的生活。如果沒有日軍的侵略,沒有鬍蝶的財物被劫,她與戴笠的關係也許就止於聽過對方的名號而已。
  當鬍蝶托人尋物輾轉托到戴笠頭上,戴笠一時興奮得樂開瞭花。他滿口答應,並邀請鬍蝶去重慶。1942年11月24日,鬍蝶一傢飛抵重慶,並住進瞭戴笠提供的重慶中四路151號公館。在這裏,鬍蝶一邊調養身體,一邊等待劫案的破獲。
  戴笠在這一時期施展各種手段來討鬍蝶的歡心。他先是推薦鬍蝶的丈夫潘有聲去昆明擔任財政部廣東區貨運處專員,這是一個肥缺,對逃難來到重慶、生活睏頓的鬍蝶夫婦是極具誘惑力的。接著,戴笠下令將楊慧敏夫婦押解到重慶軍統看守所嚴密查問。由於時間已久,要想再破劫案已是不可能。為博美人一笑,戴笠不惜重金派人去國外購置鬍蝶丟失的珠寶,然後謊稱追迴。當看到嶄新的首飾和戴笠諂媚討好的神情時,鬍蝶便什麼都明白瞭:潘有聲的遠行,原來也是戴笠故意安排的。
  為瞭改善鬍蝶的居住條件,保證齣行的私密性,戴笠還在神仙洞修建瞭一所華麗的公館,作為他和鬍蝶的新居。在與鬍蝶視察房屋工程時,他像個小孩子一樣興奮地對鬍蝶說:“我最喜歡這個地方。神仙洞裏住神仙。”[11]為瞭使汽車直達門口而不爬坡,他運用關係徵用瞭幾戶人傢的地皮,連夜開石方、鋪馬路,近百名工人連續作業,曆經半個月纔完成瞭這一工程。工人們因過度疲勞,幾乎天天都發生工傷事故。當房屋最後建成,戴笠第一次帶著鬍蝶乘車直達新居門口時,他把修這條路的來源種種告訴鬍蝶,嚮鬍蝶錶達愛慕之情,“換來瞭鬍蝶抿嘴一笑”。
  另在楊傢山公館的時候,戴笠還特地為鬍蝶修建瞭一所很考究的花園,從各處購置奇花異草,親手進行設計。他將水泥先做好“喜”、“壽”兩字,再在兩邊與空隙處種上花木,自認為彆具匠心。花園建好後,他一有空便早晚都去陪鬍蝶散步,每次去都增加崗哨,禁止特務們從附近通行和接近,因此鬍蝶在那邊住瞭好幾年,一般人都不知道。[12]
  在戴笠得到鬍蝶之後,對其他女人放縱的行為就收斂瞭許多,可見戴笠對鬍蝶是動瞭真情的。據瀋醉迴憶,戴笠得到鬍蝶後,有一次當她麵簽署文件寫瞭 “餘龍”,剛寫一半被鬍蝶“嗯”瞭一聲,他立即在餘字下加瞭一橫,此後戴笠又多瞭個化名叫 “金龍”[13]。“餘龍”這個名字是戴笠和他的前任女秘書餘淑衡打得火熱的時候起的化名,意為他是餘傢的乘龍快婿,鬍蝶後來瞭解瞭這個化名的由來,便有瞭以上這一幕。
  抗戰勝利後,戴笠除瞭忙於接收和肅奸,同時還費心張羅與鬍蝶的婚事。他請杜月笙和唐生明先為鬍蝶和潘有聲辦理離婚手續,隨後再和鬍蝶正式結婚,沒想到就在這個節骨眼,戴笠因座機失事而暴斃。
  戴笠死後,鬍蝶與潘有聲移居香港。不久,潘有聲病逝。鬍蝶於20世紀70年代末移居加拿大,以夫姓更名為潘寶娟,在溫哥華安享晚年,於1989年4月離世。
  在1986年夏天鬍蝶口述的迴憶錄中,鬍蝶沒有提到其中任何與戴笠相關的內容,隻是淡然地說:
  到達重慶,熟人就多瞭,那時很多影劇界人士通過不同的路綫來到重慶,並組織瞭各種演劇隊參加救亡活動。我們住在南岸,一到重慶,各種應酬活動也多起來,政府方麵還派人送來救濟金,我婉言謝絕瞭。[14]
  有聲繼續經營,往來於昆明、重慶間,除瞭日用品、醫藥用品,也兼做木材生意。隨著他也有很多社會應酬,關於這一段生活,也有很多傳言,而且以訛傳訛,成瞭有確鑿之據的事實,現在我已年近八十,心如止水,以我的年齡也算高壽瞭,但仍然感到人的一生其實是很短暫的,對於個人的生活瑣事,雖有訛傳,也不必過於計較,緊要的是在民族大義問題上不要含糊就可以瞭。[15]
  鬍蝶臨去世前最後說的一句話是:“鬍蝶要飛走瞭。 ”
  鬍蝶的音容笑貌還依稀留在人們的腦海裏,但與她息息相關的那些人和事卻被永遠地塵封瞭起來……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特殊年代的特殊人纔,隻可惜缺瞭人性。

評分

這本書的紙業質量我並不喜歡,太輕薄。

評分

質量不錯,應該是正版的,送貨速度快

評分

挺好的啊還可以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

人醜就要多讀書,讀好書!

評分

《民法總則》是研習民法者的入門參考書,以私權利貫穿始終,開篇就轉載瞭德國法學傢耶林的名著《法律的鬥爭》,為全書定下瞭基調:即民法是保障私權利的基本法。接著從權利主體(自然人及法人)、權利客體(物)、權利變動(尤其是法律行為,既屬重要,全書亦主要圍繞之詳加論述)及權利的行使等角度進行論述,力圖把民法的權利本位、私法的價值理念與原理原則全方位地展現給讀者。本書的另一特色是用實例引導讀者發掘問題、思考問題,並帶著問題去探求私法上的解決途徑。

評分

此書絕對盜版,紙張發黴,書麵切割不齊,頁麵部分現實不清甚至不如質量好的盜版書,京東果然這樣乾有照片為證

評分

很好,很實用,值得推薦

評分

看瞭那麼多諜戰片。看下特務之王的傳奇故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