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處於版本更換特殊時期,此書第2版和第3版隨機發貨。
中文簡體彩圖精裝珍藏本!
收錄36枚金庸先生私人珍藏印章,讓你大飽眼福!
極其珍貴的金庸手稿,與大陸讀者見麵!
精選200多幅彩色插圖,有曆代名畫、人物畫像、風景名勝、文物遺址、民俗風情......與小說情節交相輝映,再現當年江湖!
同樣是英雄的後代,為什麼高智商的楊康失敗瞭,而智力平平的郭靖卻取得瞭巨大成功呢?也許有人說,郭靖同學運氣好,碰到的都是高手。運氣真的是郭靖成功的因素嗎?雖然是虛構的小說,但通過對兩個人物的比較,會讓我們學到很多。
一、母親成就孩子性格
郭靖的母親李萍,用現在的話講是個標準的傢庭婦女,沒有文化,沒有地位,遭逢傢庭巨變,但她不嚮命運屈服,也不枉自菲薄,培養瞭郭靖很多優點:積極嚮上,吃苦耐勞,獨立,不服輸,認死理,講信義,有責任心,有民族大義。楊康的母親包惜弱,用現在的話講是個超級白富美,有文化,有教養,有背景,但所謂慈母多敗兒,她沒有能夠培養楊康吃苦的精神,更沒有培養楊康的民族大義,導緻後來楊康人生的重大悲劇。可以說,楊康的失敗,根源在於包惜弱。
二、父親成就孩子未來
完顔洪烈對楊康精心培養,寄以重望,卻以失敗告終。為什麼?用現在的話來講,完顔洪烈相當於大型壟斷國企的董事、副總裁,有望接任總裁,而楊康則是他培養的接班人。完顔洪烈其人纔智有餘,而德行不足,整天陰謀詭計,他的身邊更聚集瞭一幫惡人,近硃者赤,近墨者黑,長期的耳濡目染造就楊康同樣纔智有餘,德行不足。由於王爺夫妻的溺愛,王府的下人們,包括完顔洪烈的客人們,對楊康縱容無比,使楊康沾染瞭紈絝子弟的習氣,其實楊康本性是善良的。所以有錢、有勢且重點栽培孩子的父親未必優於窮人。反觀郭靖,他是一個單親的孩子,在他的生活中鐵木真,哲彆,江南七怪,馬鈺都充當瞭臨時父親的角色,而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腳踏實地。
三、人生需要四種人:高人指點,貴人相助,友人欣賞,小人監督。而決定這四種人的是自己的性格。
1.郭靖從小善良,對英雄仰慕,認死理,小小年紀冒死保護哲彆,結果哲彆成為郭靖人生中的個高人,成為他的個師父。而正是郭靖的這種性格,鐵木真成為郭靖人生中的個貴人。也同樣由於這種性格,拖雷、華箏成為郭靖小學、初中階段的同學。
2.同樣由於郭靖的性格,他天性善良,幫助窮人,不屈服於權勢,結識瞭他人生中重要的貴人黃蓉,黃蓉成為郭靖的大學同學、女朋友和資源的整閤者。郭靖同學傻乎乎,不自信,但黃蓉給瞭他程度的欣賞,讓郭靖逐漸自信起來
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楊康的大學同學有名的是歐陽剋,而歐陽剋是典型的纔學有餘,道德敗壞。再看楊康的另一個大學同學兼女朋友——穆念慈,穆念慈在對楊康的引導上明顯沒有黃蓉高明,包容性不夠,一味地強調楊康要怎麼怎麼做,缺乏對楊康的真正理解與引導。
四、暫時的領先,不等於永遠領先。
小學優秀不等於初中優秀,初中優秀不等於高中優秀,高中優秀不等於大學優秀。如果以現在的標準來說,在小學、初中階段,楊康是優等生,而郭靖是刻苦學習的學生。人生是一場接力賽,整閤教育資源是傢長的一件大事。
1.楊康的老師是丘處機,用現在的標準,楊康相當於是人大附中的尖子生,老師的水平是全國一流的,學生的智商也是全國一流的。這種教育的副産品是——楊康一身傲氣。
2.郭靖的老師是江南七怪,用現在的標準,相當於勤學苦練的基層學校的老師,老師的教學環境水平明顯不如丘處機,郭靖的智商明顯不如楊康,但江南七怪培養瞭郭靖吃苦的精神,給郭靖打下瞭紮實的基礎。
3.郭靖在小學、中學階段暫時落後,但是他在小學,中學不斷努力,大學階段獲得瞭巨大成功。按現在的標準,他的四個老師:洪七公,相當於浙大校長;周伯通,相當於清華的校長;黃藥師,相當於復旦的校長;段皇爺,相當於北大的校長。
4.楊康的大學老師是梅超風,相當於復旦除名的一流教授,但她的教學方法有問題,更重要的是心理有問題,肯定會影響到楊康。在全國的五大高手中,可以成為楊康老師的是歐陽鋒。然而楊康卻殺瞭老師的兒子,惹來殺身之禍。可見老師是不能得罪的。
五、內外兼修,纔是王道。
郭靖同樣有傢教老師——馬鈺。用現在的話來講,馬鈺相當於清華大學的著名教授,他不教郭靖武功,隻教郭靖在內功上多花點時間,培養郭靖由內而外的強健。如果一味地上培訓班,炒學校的冷飯,無非相當於江南七怪增加瞭對郭靖練功時間的要求。有沒有作用?肯定有。但收效不會很大。
六、讀萬捲書,不如讀爛一本書。
人生是短暫的,書籍是知識的海洋,當你進入這個海洋,每天遨遊時,你會發現人生是如此的精彩,可以上下五韆年,縱橫八萬裏。讀書是福。讀古書,是與古人遊,讀名著是與高手遊。讀書不單單增加我們的知識,更啓發我們的智慧。
古人講: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越是經典的書,作用越大。郭靖同學智商不高,但他認死理,將《九陰真經》背的滾瓜爛熟,事實上背的時候,他根本不懂是什麼意思!但他終於取得瞭巨大成功。
七、要我學不如我要學,我要學不如我愛學。
郭靖同學有四個全國老師教,卻為什麼達不到周伯通的境界呢?因為郭靖同學是一個典型的聽話孩子,是一個書呆子。
他完成瞭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化,但沒有轉化到我愛學。而周伯通呢?是一個典型的學習瘋子。他說的話:飯可以不吃,但武不可以不練!學習比吃飯還重要!
總的來講,做為學生和傢長來說,要努力學習郭靖和母親李萍,不要像楊康。
(新彩圖精裝本)《金庸作品集(5-8):射雕英雄傳》一書闡釋瞭俠義精神的真諦——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射雕英雄傳》講述瞭南宋年間,隨丈夫楊鐵心流落江南牛傢村的包惜弱救瞭金國王子完顔洪烈,卻害得丈夫和義兄郭嘯天兩傢傢破人亡。郭嘯天的妻子逃到濛古大漠,生下遺腹子郭靖。傻小子郭靖得到丐幫幫主洪七公傳授絕技“降龍十八掌”,更贏得心上人蓉兒芳心。堅毅淳樸的傻小子終成一代大俠。包惜弱和楊鐵心之子楊康認賊作父,成瞭金國的小王子,最終害人害己,慘死在牛傢村。
金庸,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寜人,一九二四年生。曾任報社記者、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創辦《明報》機構,齣版報紙、雜誌及書籍,一九九三年退休。先後撰寫武俠小說十五部,開創瞭中國當代文學新領域,廣受當代讀者歡迎,至今已蔚為全球華人的共同語言,並興起海內外金學研究風氣。
曾獲頒眾多榮銜,包括香港特彆行政區高榮譽大紫荊勛章、英國政府O。B。E勛銜及法國高榮譽“藝術與文學高級騎士”勛章和“騎士勛位”榮譽勛章,劍橋大學、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新加坡東亞研究所等校榮譽院士,北京大學、日本創價大學、颱北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蘇州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校名譽教授,並任英國牛津大學中國學術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文學院兼任教授,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錶大會香港特彆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彆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等公職。
其《金庸作品集》分由香港、廣州、颱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四地齣版,有英、法、意大利、希臘、日、韓、泰、越、印尼等多種譯文。
★“他把儒釋道,琴棋書畫等中國傳統文化通俗瞭,所以金庸小說可以作為中國文化的入門書來讀。”
——著名學者陳平原
★“有一本武俠小說幫瞭我;金庸的《笑傲江湖》。我喜歡書中英雄的處世方式。”
——姚明
★“金庸武俠小說包涵著迷人的文化氣息,豐厚的曆史知識和深刻的民族精神。”
——北京大學教授嚴傢炎
★“金庸小說為萬韆讀者爭贊,筆觸有韆軍萬馬之力。”
——著名學者餘英時
★“對我來說,金庸先生的作品,實非普通小說,而是經典文學,對提升中文造詣、認識中國曆史,探討人性、傳統社會價值觀,以緻瞭解中國文化的內涵,帶
來啓示。”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陳繁昌
《金庸作品集:射雕英雄傳:壹》
第一迴 風雪驚變
第二迴 江南七怪
第三迴 黃沙莽莽
第四迴 黑風雙煞
第五迴 彎弓射雕
第六迴 崖頂疑陣
第七迴 比武招親
第八迴 各顯神通
第九迴 鐵槍破犁
第十迴 往事如煙
《金庸作品集:射雕英雄傳:貳》
第十一迴 長春服輸
第十二迴 亢龍有悔
第十三迴 五湖廢人
第十四迴 桃花島主
第十五迴 神龍擺尾
第十六迴 九陰真經
第十七迴 雙手互搏
第十八迴 三道試題
第十九迴 洪濤群鯊
第二十迴 九陰假經
《金庸作品集:射雕英雄傳:叁》
第二十一迴 韆鈞巨岩
第二十二迴 騎鯊遨遊
第二十三迴 大鬧禁宮
第二十四迴 密室療傷
第二十五迴 荒村野店
第二十六迴 新盟舊約
第二十七迴 軒轅颱前
第二十八迴 鐵掌峰頂
第二十九迴 黑沼隱女
第三十迴 一燈大師
《金庸作品集:射雕英雄傳:肆》
第三十一迴 鴛鴦錦帕
第三十二迴 湍江險灘
第三十三迴 來日大難
第三十四迴 島上巨變
第三十五迴 鐵槍廟中
第三十六迴 大軍西徵
第三十七迴 從天而降
第三十八迴 錦囊密令
第三十九迴 是非善惡
第四十迴 華山論劍
附錄一 成吉思汗傢族
附錄二 關於“全真教”
後記
第一迴風雪驚變
錢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無窮無休地從兩浙西路臨安府牛傢村邊繞過,東流人海。江畔一排數十株烏柏樹,葉子似火燒般紅,正是八月天時。村前村後的野草剛起始變黃,一抹斜陽映照之下,更增瞭幾分蕭索。兩株大鬆樹下圍著一堆村民,男男女女和十幾個小孩,正自聚精會神地聽著一個瘦削的老者說話。
那說話人五十來歲年紀,一件青布長袍早洗得褪成瞭藍灰帶白。隻聽他兩片梨花木闆碰瞭幾下,左手中竹棒在一麵小羯鼓上敲起得得連聲。唱道: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晚鴉。幾處敗垣圍故井,嚮來一一是人傢。
那說話人將木闆敲瞭幾下,說道:“這首七言詩,說的是兵火過後,原來的傢傢戶戶,都變成瞭斷牆殘瓦的破敗之地。小人剛纔說到那葉老漢一傢四口,悲歡離閤,聚瞭又散,散瞭又聚。他四人給金兵衝散,好容易又再團聚,歡天喜地地迴到故鄉衛州,卻見房屋已給金兵燒得乾乾淨淨,無可奈何,隻得去到京城汴梁,想覓個生計。不料想: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他四人剛進汴梁城,迎麵便過來一隊金兵。帶兵的頭兒一雙三角眼覷將過去,見那葉三姐生得美貌,跳下馬來,當即一把抱住,哈哈大笑,便將她放上瞭馬鞍,說道:‘小姑娘,跟我迴傢,服侍老爺。’那葉三姐如何肯從,拼命掙紮。那金兵長官喝道:‘你不肯從我,便殺瞭你的父母兄弟!’提起狼牙棒,一棒打在那葉四郎的頭上,登時腦漿迸裂,一命嗚呼。正是:
陰世新添枉死鬼,陽間不見少年人!
“葉老漢和葉媽媽嚇得呆瞭,撲將上去,摟住瞭兒子的屍體,放聲大哭。那長官提起狼牙棒,一棒一個,又都瞭賬。那葉三姐卻不啼哭,說道:‘長官休得凶惡,我跟你迴傢便瞭!’那長官大喜,將葉三姐帶得迴傢。不料葉三姐覷他不防,突然搶步過去,拔齣那長官的腰刀,對準瞭他心口,挺刀刺將過去,說時遲,那時快,這鋼刀刺去,眼見便可報得父母兄弟的大仇。不料那長官久經戰陣,武藝精熟,順手一推,葉三姐登時摔瞭齣去。那長官剛罵得一聲:‘小賤人!’葉三姐已舉起鋼刀,在脖子中一勒。可憐她:
花容月貌無雙女,惆帳芳魂赴九泉。”
他說一段,唱一段,隻聽得眾村民無不咬牙切齒,憤怒嘆息。
那人又道:“眾位聽瞭,常言道得好:
為人切莫用欺心,舉頭三尺有神明。
若還作惡無報應,天下凶徒人吃人。
“可是那金兵占瞭我大宋天下,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卻又不見他遭到什麼報應。隻怪我大宋官傢不爭氣,我中國本來兵多將廣,可是一見到金兵到來,便遠遠地逃之天天,隻剩下老百姓遭殃。好似那葉三姐一傢的慘禍,江北之地,實是成韆成萬,便如傢常便飯一般。諸君住在江南,當真是在天堂裏瞭,怕隻怕金兵何日到來。正是:寜作太平犬,莫為亂世人。小人張十五,今日路經貴地,服侍眾位聽客這一段說話,叫做《葉三姐節烈記》。話本說徹,權作散場。”將兩片梨花木闆啪啪啪地亂敲一陣,托齣一隻盤子。
眾村民便有人拿齣兩文三文,放入木盤,霎時間得瞭六七十文。張十五謝瞭,將銅錢放人囊中,便欲起行。
村民中走齣一個二十來歲的大漢,說道:“張先生,你可是從北方來嗎?”說的是北方口音。張十五見他身材魁梧,濃眉大眼,便道:“正是。”那大漢道:“小弟做東,請先生去飲上三杯如何?”張十五大喜,說道:“素不相識,怎敢叨擾?”那大漢笑道:“喝上三杯,那便相識瞭。俺姓郭,名叫郭嘯天。”指著身旁一個白淨麵皮的漢子道:“這位是楊鐵心楊兄弟。適纔俺二人聽先生說唱葉三姐節烈記,果然是說得好,卻有幾句話想要請問。”張十五道:“好說,好說。今日得遇郭楊二位,也是有緣。”
郭嘯天帶著張十五來到村頭一傢小酒店中,在張飯桌旁坐瞭。
小酒店的主人是個跛子,撐著兩根拐杖,慢慢燙瞭兩壺黃酒,擺齣一碟蠶豆、一碟鹹花生、一碟豆腐乾,另有三個切開的鹹蛋,自行在門口闆凳上坐瞭,抬頭瞧著天邊正要落山的太陽,卻不再嚮三人望上一眼。
郭嘯天斟瞭酒,勸張十五喝瞭兩杯,說道:“鄉下地方,隻初二、十六纔有肉賣。沒瞭下酒之物,先生莫怪。”張十五道:“有酒便好。聽兩位口音,遮莫也是北方人。”楊鐵心道:“俺兩兄弟原是山東人氏。隻因受不瞭金狗的骯髒氣,三年前來到此間,愛這裏人情厚,便住瞭下來。剛纔聽得先生說道,我們住在江南,猶似在天堂裏一般,怕隻怕金兵何日到來,你說金兵會不會打過江來?”
張十五嘆道:“江南花花世界,放眼但見美女,遍地皆是金銀,金兵又有哪一日不想過來?隻是他來與不來,拿主意的卻不是金國,而是臨安的大宋朝廷。”
郭嘯天和楊鐵心齊感詫異,同聲問道:“這卻是怎生說?”
張十五道:“我中國百姓,比女真人多上一百倍也還不止。隻要朝廷肯用忠臣良將,咱們一百個打他一個,金兵如何能夠抵擋?我大宋北方這半壁江山,是當年徽宗、欽宗、高宗他父子三人奉送給金人的。這三個皇帝任用奸臣,欺壓百姓,把齣力抵抗金兵的大將罷免的罷免,殺頭的殺頭。花花江山,雙手送將過去,金人卻之不恭,也隻得收瞭。今後朝廷倘若仍然任用奸臣,那就是跪在地下,請金兵駕到,他又如何不來?”
郭嘯天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隻拍得杯兒、筷兒、碟兒都跳將起來,說道:“正是!”
張十五道:“想當年徽宗道君皇帝一心隻想長生不老,要做神仙,所用的奸臣,像蔡京、硃緬、王黼,是專幫皇帝搜括百姓的無恥之徒;像童貫、梁師成,是隻會吹牛拍馬的太監;像高俅、李邦彥,是陪皇帝嫖院玩耍的浪子。道君皇帝正事諸般不理,整日裏若不是求仙學道,寫字畫畫,便是派人到處去找尋稀奇古怪的花木石頭。一旦金兵打到眼前來,他束手無策,頭一縮,便將皇位傳給瞭兒子欽宗。那時忠臣李綱守住瞭京城汴梁,各路大將率兵勤王,金兵攻打不進,隻得退兵。不料想欽宗聽信瞭奸臣的話,竟將李綱罷免瞭,又不用威名素著、能徵慣戰的宿將,卻信用一個自稱能請天神天將、會得呼風喚雨的騙子郭京,叫他請天將守城。天將不理睬,這京城又如何不破?終於徽宗、欽宗都給金兵擄瞭去。這兩個昏君自作自受,那也罷瞭,可害苦瞭我中國韆韆萬萬百姓。”
郭嘯天、楊鐵心越聽越怒。郭嘯天道:“靖康年間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這件大恥,我們聽得多瞭。天神天將什麼的,倒也聽見過的,隻道是說說笑話,豈難道真有這等糊塗事?”張十五道:“那還有假的?”楊鐵心道:“後來康王在南京接位做皇帝,手下有韓世忠、嶽爺爺這些忠勇大將,本來大可發兵北伐,就算不能直搗黃龍,但要收復京城汴梁,卻也並非難事。隻恨秦檜這奸賊一心想議和,卻把嶽爺爺害死瞭。”
張十五替郭、楊二人斟瞭酒,自己又斟一杯,一口飲乾,說道:“嶽爺爺有兩句詩道:‘壯誌飢餐鬍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兩句詩當真說齣瞭中國全國百姓的心裏話。唉,秦檜這大奸臣運氣好,隻可惜咱們遲生瞭六十年。”郭嘯天問道:“若是早瞭六十年,卻又如何?”張十五道:“那時憑兩位這般英雄氣概,豪傑身手,去到臨安,將這奸臣一把揪住,咱三個就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卻又不用在這裏吃蠶豆、喝冷酒瞭!”說著三人大笑。
楊鐵心見一壺酒已喝完瞭,又要瞭一壺,三人不住痛罵秦檜。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蠶豆、一碟花生,聽他三人罵得痛快,忽然嘿嘿兩聲冷笑。
楊鐵心道:“麯三,怎麼瞭?你說我們罵秦檜罵得不對嗎?”那跛子麯三道:“罵得好,罵得對,有什麼不對?不過我曾聽得人說,想要殺嶽爺爺議和的,罪魁禍首卻不是秦檜。”三人都感詫異,問道:“不是秦檜,那麼是誰?”麯三道:“秦檜做的是宰相,議和也好,不議和也好,他都做他的宰相。可是嶽爺爺一心一意要滅瞭金國,迎接徽欽二帝迴來。這兩個皇帝一迴來,高宗皇帝他又做什麼呀?”他說瞭這幾句話,一蹺一拐地又去坐在木凳上,抬頭望天,又一動不動地齣神。這麯三瞧他容貌還隻四十上下年紀,可是弓腰麯背,鬢邊見白,從背後瞧去,倒似是個老頭子模樣。
隻聽得門外一個女孩子的聲音叫道:“我殺老虎,殺三隻老虎給爹爹下酒!老虎來啦,老虎來啦!”一隻公雞從門外飛撲進來,跟著一個女孩雙手挺著一柄燒火的火叉自後追進門來。那女孩五六歲年紀,頭發紮瞭兩根小辮子,滿臉泥汙,身上衣服也盡是泥汙,似乎剛從泥潭中爬起來一般。她見瞭麯三,笑道:“爹,爹,我給你殺老虎!”麯三臉上露齣笑容,顯得很是慈愛,笑道:“乖,乖寶,殺瞭幾隻老虎啦?”那女孩挺著火叉,又去追趕公雞,叫道:“殺三隻大老虎,一隻,六隻,五隻,給爹爹下酒。乖寶自己吃一隻!”那雄雞飛撲著逃瞭齣門。那女孩挺火叉追瞭齣去。
隔瞭半晌,張十五道:“對,對!這位兄弟說得很是。真正害死嶽爺爺的罪魁禍首,隻怕不是秦檜,而是高宗皇帝。這個高宗皇帝,原本無恥得很,這種事情自然做得齣來。”
郭嘯天問道:“他卻又怎麼無恥瞭?”張十五道:“當年嶽爺爺幾個勝仗,隻殺得金兵血流成河,屍積如山,隻有逃命之力,更無招架之功,而北方我中國義民,又到處起兵抄韃子的後路。金人正在手忙腳亂、魂不附體的當兒,忽然高宗送到降錶,投降求和。金人的皇帝自然大喜若狂,說道:議利倒也可,以,不過先得殺瞭嶽飛。於是秦檜定下奸計,在風波亭中害死瞭嶽爺爺。紹興十一年十二月,嶽爺爺遭害,隻隔得一個月,到紹興十二年正月,和議就成功瞭。宋金兩國以淮水中流為界。高宗皇帝嚮金國稱臣,你道他這道降錶是怎生書寫?”楊鐵心道:“那定是寫得挺不要臉瞭。”
張十五道:“可不是嗎?這道降錶,我倒也記得。高宗皇帝名叫趙構,他在降錶中寫道:‘臣構言:既濛恩造,許備藩國,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他不但自己做奴纔,還叫世世子孫都做金國皇帝的奴纔。他做奴纔不打緊,咱們中國百姓可不是跟著也成瞭奴纔?”
砰的一聲,郭嘯天又在桌上重重拍瞭一記,震倒瞭一隻酒杯,酒水流得滿桌,怒道:“不要臉,不要臉!這鳥皇帝算是哪一門子的皇帝!”
張十五道:“那時候全國軍民聽到瞭這個消息,無不憤慨之極。淮水以北的百姓眼見河山恢復無望,更是傷心泣血。高宗見自己的寶座從此坐得穩若泰山,便道是秦檜的大功。秦檜本來已封到魯國公,這時再加封太師,榮寵無比,權勢熏天。高宗傳孝宗,孝宗傳光宗,金人占定瞭我大半邊江山。光宗傳到當今天子慶元皇帝手裏,用的是這位韓侂胄韓宰相,今後的日子怎樣?嘿嘿,難說,難說!”說著連連搖頭。
郭嘯天道:“什麼難說?這裏是鄉下地方,盡說無妨,又不能比臨安城裏,怕給人聽瞭去惹禍。韓健胄這賊宰相,哪一個不說他是大大的奸臣?說到禍國殃民的本事,跟秦檜是拜把子的兄弟。”
張十五說到瞭眼前之事,卻有些膽小瞭,不敢再那麼直言無忌,喝瞭一杯酒,說道:“叨擾瞭兩位,小人卻有一句話相勸,兩位是血性漢子,說話行事,卻得小心,免惹禍端。時勢既是這樣,咱們老百姓也隻有混口苦飯吃,挨日子罷啦,唉!正是: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楊鐵心問道:“這四句詩,說的又是什麼故事?”張十五道:“那倒不是故事。說的是我大宋君臣隻顧在西湖邊上飲酒作樂,觀賞歌舞,打算世世代代就把杭州當作京師,再也不想收復失地、迴汴梁舊京去瞭。”
張十五喝得醺醺大醉,這纔告辭,腳步踉蹌,嚮東往臨安而去,他口中兀自喃喃地念著嶽飛所作《滿江紅》中的句子:“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郭嘯天付瞭酒錢,和楊鐵心並肩迴傢。他兩人比鄰而居,行得十餘丈,便到瞭傢門口。
郭嘯天的渾傢李氏正在趕雞人籠,笑道:“哥兒倆又喝飽瞭酒啦。楊叔叔,你跟嫂子一起來我傢吃飯吧,咱們宰一隻雞。”
楊鐵心笑道:“好,今晚又擾嫂子的。我傢裏那個養瞭這許多雞鴨,隻白費糧食,不捨得殺它一隻兩隻,老是來吃你的。”李氏道:“你嫂子就是心好,說這些雞鴨從小養大的,說什麼也狠不下心來殺瞭。”楊鐵心笑道:“我說讓我來宰,她就哭哭啼啼的,也真好笑。今兒晚我去打些野味,明兒還請大哥大嫂。”郭嘯天道:“自己兄弟,說什麼還請不還請?今兒晚咱哥兒一起去打。”
……
小說是寫給人看的。小說的內容是人。
小說寫一個人、幾個人、一群人或成韆成萬人的性格和感情。他們的性格和感情從橫麵的環境中反映齣來,從縱麵的遭遇中反映齣來,從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關係中反映齣來。長篇小說中似乎隻有《魯濱遜飄流記》,纔隻寫一個人,寫他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但寫到後來,終於也齣現瞭一個僕人“星期五”。隻寫一個人的短篇小說多些,尤其是近代與現代的新小說,寫一個人在與環境的接觸中錶現他外在的世界、內心的世界,尤其是內心世界。有些小說寫動物、神仙、鬼怪、妖魔,但也把他們當做人來寫。
西洋傳統的小說理論分彆從環境、人物、情節三個方麵去分析一篇作品。由於小說作者不同的個性與纔能,往往有不同的偏重。
基本上,武俠小說與彆的小說一樣,也是寫人,隻不過環境是古代的,主要人物是有武功的,情節偏重於激烈的鬥爭。任何小說都有它所特彆側重的一麵。愛情小說寫男女之間與性有關的感情,寫實小說描繪一個特定時代的環境與人物,《三國演義》與《水滸》一類小說敘述大群人物的鬥爭經曆,現代小說的重點往往放在人物的心理過程上。
小說是藝術的一種,藝術的基本內容是人的感情和生命,主要形式是美,廣義的、美學上的美。在小說,那是語言文筆之美、安排結構之美,關鍵在於怎樣將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某種形式而錶現齣來。什麼形式都可以,或者是作者主觀的剖析,或者是客觀的敘述故事,從人物的行動和言語中客觀地錶達。
讀者閱讀一部小說,是將小說的內容與自己的心理狀態結閤起來。同樣一部小說,有的人感到強烈的震動,有的人卻覺得無聊厭倦。讀者的個性與感情,與小說中所錶現的個性與感情相接觸,産生瞭“化學反應”。
武俠小說隻是錶現人情的一種特定形式。作麯傢或演奏傢要錶現一種情緒,用鋼琴、小提琴、交響樂或歌唱的形式都可以,畫傢可以選擇油畫、水彩、水墨或版畫的形式。問題不在采取什麼形式,而是錶現的手法好不好,能不能和讀者、聽者、觀賞者的心靈相溝通,能不能使他的心産生共鳴。小說是藝術形式之一,有好的藝術,也有不好的藝術。
好或者不好,在藝術上是屬於美的範疇,不屬於真或善的範疇。判斷美的標準是美,是感情,不是科學上的真或不真(武功在生理上或科學上是否可能),道德上的善或不善,也不是經濟上的值錢不值錢,政治上對統治者的有利或有害。當然,任何藝術作品都會發生社會影響,自也可以用社會影響的價值去估量,不過那是另一種評價。
在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的勢力及於一切,所以我們到歐美的博物院去參觀,見到所有中世紀的繪畫都以聖經故事為題材,錶現女性的人體之美,也必須通過聖母的形象。直到文藝復興之後,凡人的形象纔在繪畫和文學中錶現齣來,所謂文藝復興,是在文藝上復興希臘、羅馬時代對“人”的描寫,而不再集中於描寫神與聖人。
中國人的文藝觀,長期以來是“文以載道”,那和中世紀歐洲黑暗時代的文藝思想是一緻的,用“善或不善”的標準來衡量文藝。《詩經》中的情歌,要牽強附會地解釋為諷刺君主或歌頌後妃。陶淵明的“閑情賦”,司馬光、歐陽修、晏殊的相思愛戀之詞,或者惋惜地評之為白璧之玷,或者好意地解釋為另有所指。他們不相信文藝所錶現的是感情,認為文字的唯一功能隻是為政治或社會價值服務。
我寫武俠小說,隻是塑造一些人物,描寫他們在特定的武俠環境(中國古代的、沒有法治的、以武力來解決爭端的不閤理社會)中的遭遇。當時的社會和現代社會已大不相同,人的性格和感情卻沒有多大變化。古代人的悲歡離閤、喜怒哀樂,仍能在現代讀者的心靈中引起相應的情緒。讀者們當然可以覺得錶現的手法拙劣,技巧不夠成熟,描寫殊不深刻,以美學觀點來看是低級的藝術作品。無論如何,我不想載什麼.道’。我在寫武俠小說的同時,也寫政治評論,也寫與曆史、哲學、宗教有關的文字,那與武俠小說完全不同。涉及思想的文字,是訴諸讀者理智的,對這些文字,纔有是非、真假的判斷,讀者或許同意,或許隻部分同意,或許完全反對。
對於小說,我希望讀者們隻說喜歡或不喜歡,隻說受到感動或、覺得厭煩。我最高興的是讀者喜愛或憎恨我小說中的某些人物,如果有瞭那種感情,錶示我小說中的人物已和讀者的心靈發生聯係瞭。小說作者最大的企求,莫過於創造一些人物,使得他們在讀者心中變成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藝術是創造,音樂創造美的聲音,繪畫創造美的視覺形象,小說是想創造人物以及人的內心世界。假使隻求如實反映外在世界,那麼有瞭錄音機、照相機,何必再要音樂、繪畫?有瞭報紙、曆史書、記錄電視片、社會調查統計、醫生的病曆記錄、黨部與警察局的人事檔案,何必再要小說?武俠小說雖說是通俗作品,以大眾化、娛樂性強為重點,但對廣大讀者終究是會發生影響的。我希望傳達的主旨,是:愛護尊重自己的國傢民族,也尊重彆人的國傢民族;和平友好,互相幫助,重視正義和是非,反對損人利己,注重信義,歌頌純真的愛情和友誼;歌頌奮不顧身地為瞭正義而奮鬥;輕視爭權奪利、自私可鄙的思想和行為。武俠小說並不單是讓讀者在閱讀時做“白日夢”而沉緬在偉大成功的幻想之中,而希望讀者們在幻想之時,想象自己是個好人,要努力做各種各樣的好事,想象自己要愛國傢、愛社會、幫助彆人得到幸福,由於做瞭好事、作齣積極貢獻,得到所愛之人的欣賞和傾心。
武俠小說並不是現實主義的作品。有不少批評傢認定,文學上隻可肯定現實主義一個流派,除此之外,全應否定。這等於是說:少林派武功好得很,除此之外,什麼武當派、崆峒派、太極拳、八卦掌、彈腿、白鶴派、空手道、跆拳道、柔道、西洋拳、泰拳等等全部應當廢除取消。我們主張多元主義,既尊重少林武功是武學中的泰山北鬥,而覺得彆的小門派也不妨並存,它們或許並不比少林派更好,但各有各的想法和創造。愛好廣東菜的人,不必主張禁止京菜、川菜、魯菜、徽菜、湘菜、維揚菜、杭州菜等等派彆,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是也。不必把武俠小說提得高過其應有之分,也不必一筆抹殺。什麼東西都恰如其分,也就是瞭。
撰寫這套總數三十六冊的《作品集》,是從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二年,前後約十三四年,包括十二部長篇小說,兩篇中篇小說,一篇短篇小說,一篇曆史人物評傳,以及若乾篇曆史考據文字。齣版的過程很奇怪,不論在香港、颱灣、海外地區,還是中國大陸,都是先齣各種各樣翻版盜印本,然後再齣版經我校訂、授權的正版本。在中國大陸,在“三聯版”齣版之前,隻有天津百花文藝齣版社一傢,是經我授權而齣版瞭《書劍恩仇錄》。他們校印認真,依足閤同支付版稅。我依足法例繳付所得稅,餘數捐給瞭幾傢文化機構及資助圍棋活動。這是一個愉快的經驗。除此之外,完全是未經授權的,直到正式授權給北京三聯書店齣版。“三聯版”的版權閤同到二○○一年年底期滿,以後中國內地的版本由廣州齣版社齣版,主因是地區鄰近,業務上便於溝通閤作。
翻版本不付版稅,還在其次。許多版本粗製濫造,錯訛百齣。還有人藉用“金庸”之名,撰寫及齣版武俠小說。寫得好的,我不敢掠美;至於充滿無聊打鬥、色情描寫之作,可不免令人不快瞭。也有些齣版社翻印香港、颱灣其他作傢的作品而用我筆名齣版發行。我收到過無數讀者的來信揭露,大錶憤慨。也有人未經我授權而自行點評,除馮其庸、嚴傢炎、陳墨三位先生功力深厚兼又認真其事,我深為拜嘉之外,其餘的點評大都與作者原意相去甚遠。好在現已停止齣版,糾紛已告結束。
有些翻版本中,還說我和古龍、倪匡閤齣瞭一個上聯“冰比冰水冰”徵對,真正是大開玩笑瞭。漢語的對聯有一定規律,上聯的末一字通常是仄聲,以便下聯以平聲結尾,但“冰”字屬蒸韻,是平聲。我們不會齣這樣的上聯徵對。大陸地區有許許多多讀者寄瞭下聯給我,大傢浪費時間心力。
為瞭使得讀者易於分辨,我把我十四部長、中篇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湊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短篇《越女劍》不包括在內,偏偏我的圍棋老師陳祖德先生說他最喜愛這篇《越女劍》。)我寫第一部小說時,根本不知道會不會再寫第二部;寫第二部時,也完全沒有想到第三部小說會用什麼題材,更加不知道會用什麼書名。所以這副對聯當然說不上工整,“飛雪”不能對“笑書”,“連天”不能對“神俠”,“白”與“碧”都是仄聲。但如齣一個上聯徵對,用字完全自由,總會選幾個比較有意思而閤規律的字。
有不少讀者來信提齣一個同樣的問題:“你所寫的小說之中,你認為哪一部最好?最喜歡哪一部?”這個問題答不瞭。我在創作這些小說時有一個願望:“不要重復已經寫過的人物、情節、感情,甚至是細節。”限於纔能,這願望不見得能達到,然而總是朝著這個方嚮努力,大緻來說,這十五部小說是各不相同的,分彆注人瞭我當時的感情和思想,主要是感情。我喜愛每部小說中的正麵人物,為瞭他們的遭遇而快樂或惆悵、悲傷,有時會非常悲傷。至於寫作技巧,後期比較有些進步。但技巧並非最重要,所重視的是個性和感情。
這些小說在香港、颱灣、中國內地、新加坡曾拍攝為電影和電視連續集,有的還拍瞭三四個不同版本,此外有話劇、京劇、粵劇、音樂劇等。跟著來的是第二個問題:“你認為哪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改編演齣得最成功?劇中的男女主角哪一個最符閤原著中的人物?”電影和電視的錶現形式和小說根本不同,很難拿來比較。電視的篇幅長,較易發揮;電影則受到更大限製。再者,閱讀小說有一個作者和讀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過程,許多人讀同一部小說,腦中所齣現的男女主角卻未必相同,因為在書中的文字之外,又加入瞭讀者自己的經曆、個性、情感和喜憎。你會在心中把書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的情人融而為一,而彆人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電影和電視卻把人物的形象固定瞭,觀眾沒有自由想象的餘地。我不能說哪一部最好,但可以說:把原作改得麵目全非的最壞,最衊視作者和讀者。
武俠小說繼承中國古典小說的長期傳統。中國最早的武俠小說,應該是唐人傳奇的《虯髯客傳》、《紅綫》、《聶隱娘》、《昆侖奴》等精彩的文學作品。其後是《水滸傳》、《三俠五義》、《兒女英雄傳》等等。現代比較認真的武俠小說,更加重視正義、氣節、捨己為人、鋤強扶弱、民族精神、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念。讀者不必過分推究其中某些誇張的武功描寫,有些事實上不可能,隻不過是中國武俠小說的傳統。聶隱娘縮小身體潛入彆人的肚腸,然後從他口中躍齣,誰也不會相信是真事,然而聶隱娘的故事,韆餘年來一直為人所喜愛。
我初期所寫的小說,漢人皇朝的正統觀念很強。
到瞭後期,中華民族各族一視同仁的觀念成為基調,那是我的曆史觀比較有瞭些進步之故。這在《天龍八部》、《白馬嘯西風》、《鹿鼎記》中特彆明顯。韋小寶的父親可能是漢、滿、濛、迴、藏任何一族之人。即使在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中,主角陳傢洛後來也對迴教增加瞭認識和好感。每一個種族、每一門宗教、某一項職業中都有好人壞人。有壞的皇帝,也有好皇帝;有很壞的大官,也有真正愛護百姓的好官。書中漢人、滿人、契丹人、濛古人、西藏人……都有好人壞人。和尚、道士、喇嘛、書生、武士之中,也有各種各樣的個性和品格。有些讀者喜歡把人一分為二,好壞分明,同時由個體推論到整個群體,那決不是作者的本意。
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要放在當時的曆史環境中去看。宋遼之際、元明之際、明清之際,漢族和契丹、濛古、滿族等民族有激烈鬥爭;濛古、滿人利用宗教作為政治工具。小說所想描述的,是當時人的觀念和心態,不能用後世或現代人的觀念去衡量。我寫小說,旨在刻劃個性,抒寫人性中的喜愁悲歡。小說並不影射什麼,如果有所斥責,那是人性中卑汙陰暗的品質。政治觀點、社會上的流行理念時時變遷,人性卻變動極少。
在劉再復先生與他韆金劉劍梅閤寫的《父女兩地書》(共悟人間)中,劍梅小姐提到她曾和李陀先生的一次談話,李先生說,寫小說也跟彈鋼琴一樣,沒有任何捷徑可言,是一級一級往上提高的,要經過每日的苦練和積纍,讀書不夠多就不行。我很同意這個觀點。我每日讀書至少四五小時,從不間斷,在報社退休後連續在中外大學中努力進修。這些年來,學問、知識、見解雖有長進,纔氣卻長不瞭,因此,這些小說雖然改瞭三次,很多人看瞭還是要嘆氣。正如一個鋼琴傢每天練琴二十小時,如果天分不夠,永遠做不瞭蕭邦、李斯特、拉赫曼尼諾夫、巴德魯斯基,連魯賓斯坦、霍洛維茲、阿胥肯那吉、劉詩昆、傅聰也做不成。
這次第三次修改,改正瞭許多錯字訛字以及漏失之處,多數由於得到瞭讀者們的指正。有幾段較長的補正改寫,是吸收瞭評論者與研討會中討論的結果。
仍有許多明顯的缺點無法補救,限於作者的纔力,那是無可如何的瞭。讀者們對書中仍然存在的失誤和不足之處,希望寫信告訴我。我把每一位讀者都當成是朋友,朋友們的指教和關懷自然永遠是歡迎的。
二○○二年四月於香港
於是射雕,神雕的三聯版通讀一遍,意尤未盡又找來新修版通讀一遍,讀到郭母就義時居然同少年時一樣熱淚盈眶,不由感嘆良久。於是順理成章的買來精裝版收藏。本來不想拆封的,想想還是打開拍幾張照片,碼幾行字。
評分書很好
評分應該是正品吧,紙質有些粗糙,達不到收藏的級數。
評分在書店看到的這個版本,字體包裝封麵都很好看,很喜歡,所以逐漸的湊這個係列的書!
評分從外觀來看還是有點做的不夠好,但我隻看內容 算瞭吧 還行!
評分紙張質量還不夠給瞭,切割的較為粗糙,會有細小的紙張切割後得殘留掉落。
評分幫弟弟買的書應該不錯
評分不錯的選擇,是正品,值得擁有。
評分評價大於20元商品大於十個字,有機會獲得京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