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止的知识》是对17位当代天才科学家与思想家的超敏感访谈
揭露出科学与精神领域内大部分被长期隐瞒的真相
献给那些有远见且跳出传统思考樊笼的人
献给那些有勇气了解真相的人
露西是我们的祖先吗?
斯德克方丹是人类的摇篮还是谎话的摇篮?
什么是被禁止的古生物学?
大自然有智商吗?
外星考古学是否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人类是进化的产物还是另一种更高的宇宙意识退化的结果?
……
《被禁止的知识》旨在向现存文明中科学技术与精神意识领域的正统观念发出挑战,出现在书中的受访者全都是名动天下的当代天才:
加来道雄,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不可思议的物理学》作者;
埃德加·米切尔,阿波罗14号登月宇航员,《探索者的道路》作者;
斯坦顿·弗里德曼,全球UFO调查员,《飞碟与科学》作者;
马里奥·博雷加德,意识-神经生物学家,《精神大脑》作者;
爱德华·麦考斯基,哲学家,《古埃及的精神技术》作者;
德隆瓦洛·默基洗德,精神灵修师,《生命之花的古老秘密》作者;
……
这17位受访者通过与访问者──同样是全球闻名的灵性导师──帕特丽夏·科莉的精彩对话,深入挖掘了长期以来被主流学术界蓄意隐瞒的一些关于科学与意识的真相,包括:1. 弦理论与不可能的物理学,2.UFO及外太空生命的真相,3.麦田怪圈与水晶头骨的真正秘密,4.治愈生态学,5.动物行动主义,6. 精神大脑与灵魂存在……等科学与精神融合式的大胆探讨。这些深入而尖锐的对话激动人心,为读者勾画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乐观的人类文明的未来。
帕特丽夏·科莉(Patricia Cori),是一位闻名世界的作家、冒险家、教师、演讲家以及灵性导师。她一直致力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她将自己的“遥视”能力运用在疗愈和支护工作上,为研究神秘主义、哲学、古文明、玄学疗愈、精神学以及未解释的神秘现象做出了巨大贡献。科莉被西藏、玛雅和秘鲁传统的本地精神师赞为“一个颇具天赋的萨满(shaman)”,享誉盛名。她引导人们穿过亚洲、墨西哥、埃及、欧洲和秘鲁的圣地,让他们感悟地球能量和秘密智慧(Secret Wisdom)。
她的畅销书──以声誉卓著的《天狼星启示录》三部曲(The Sirian Revelations Trilogy)和令人震惊的《在我们离开你们之前──来自鲸鱼和海豚的信息:为什么我们选择自杀?》(BEFORE WE LEAVE YOU:Messages from the Great Whales and the Dolphin Beings)为代表──被认为是唤醒人类扩展意识的关键,受到全世界的推崇。
在本书中,她作为采访者出现,与一批有远见且有勇气说出真相的当代天才进行了意义深远的对话。
令人惊叹的工作,绝非“出众”一词可以形容!离奇的直觉和惊人的超自然天赋已经使帕特丽夏·科莉(Patricia Cori)成为一位国际偶像。同时,凭借每周一期的电台脱口秀节目(Beyond the Matrix),她成为BBS最为出色的电台主持之一。别具一格的洞察力以及与读者交流真相的方式,使帕特丽夏成为每一个图书馆的主打女作家。就像魔术一样神奇,这个女人将改变你们的整个人生。
——唐纳德·纽森(Donald Newsom),BBS广播网股份有限公司(BBS Network,Inc)总裁
《被禁止的知识》涵盖了科学和灵性领域,探索了整个人类进程中一些最为激动人心的发展与进步,同时描绘了一幅极为乐观的未来图景。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就是一系列对话对象均为当代世界最知名的思想家。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科莉是精神运动的杰出人物。她在国际性巡回讲座中也享有盛名。她在世界各地积极开设主题多样的课程、研讨会和工作室。她知识渊博,研发出非主流治疗方法;天赋异禀,乐于帮助人们唤醒内心能量。科莉的书和她的冥想光盘被认为是唤醒人类扩展意识的关键,受到全世界的推崇。她与17位思想精英的对话,再次彰显了她无与伦比的洞察力。
——Witchgrove网站书评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中,帕特丽夏·科莉搜集了一些她的BBS广播秀中最有争议且最为前沿的对话,同时带来各个非主流思想领域的领导者,直面改革浪潮,着手处理将于2012年发生的巨变,提出了关乎人类未来的振奋人心的全新观点。
——《书目》杂志(Book list)
令人惊叹……帕特丽夏·科莉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她那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她的信念之光是如此令人惊叹……
——《光连接》(The Light Connection)
引言 复兴的共振
第一章 不可思议的物理——与加来道雄对话
第二章 科学与灵性的交汇处——与玛安娜·斯蒂芬森对话
第三章 有余三摩地——与埃德加·米切尔对话
第四章 外星人的真相——与斯坦顿·T.弗里德曼对话
第五章 罗斯威尔:“谣言”背后的真相——与托马斯·凯里对话
第六章 星际接触:现在就揭露真相——与斯蒂芬·巴塞特对话
第七章 麦田怪圈之谜——与安迪·托马斯对话
第八章 精神大脑——与马里奥·博雷加德对话
第九章 吉萨金字塔超能装置——与克里斯托弗·邓恩对话
第十章 古埃及的精神技术——与爱德华·麦考斯基对话
第十一章 乔斯·阿格列斯和银河系的玛雅人——与斯蒂芬尼·索斯对话
第十二章 时间的尽头——与乔瓦罗·麦基冼德对话
第十三章 水晶头骨的秘密——与斯蒂芬·米勒对话
第十四章 难以置信的治疗:神奇矿物质溶液——与吉姆·汉伯对话
第十五章 货币的终结——与托马斯·格列柯对话
第十六章 动物保护主义:它们也有灵魂——与马克·霍桑对话
第十七章 海豚和鲸鱼的时刻——与哈迪·琼斯对话
致谢
第一章不可思议的物理——与加来道雄对话
**********************************
加来道雄博士是纽约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一位教授。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极好的老师,被誉为当今的“爱因斯坦”(Einstein)。他是超弦理论的创立者之一。他写过不少书,也在一些记录片中把“新”物理的复杂理论解释为通俗易懂的概念。
****************************************
·加来博士,我面前放着你所有的书……请你谈谈知识的价值吧!感谢你为人类觉醒所做的一切。
对话开始前,我想说说自己是如何找到你的。一年前,我正在看探索发现频道(DiscoveryChannel)。我被一个节目吸住目光,然而不巧的是,节目已经播出一会了,再现了一个行走在商场的极其痛苦的女人的故事。人们从她身体上径直穿过,而她对此完全不知情,她只有一种强烈的感觉,知道自己不知怎的“隐形”了。镜头转向了你,你站在时代广场(TimesSquare)中央,解释其他维度的存在,你说记录片中的人们其实身处另一个维度。
你能详细地解释一下维度融合的世界吗?
可以。首先,我在旧金山(San Francisco)长大,小时候,我常常连续几个小时站在日本茶园中,观看鲤鱼游泳。我常常幻想自己就是一条鱼,一条在这个浅浅的池塘中游泳的小鱼。我冥思苦想,它们是如何生活在二维世界中的:它们只能向前、向后,或者向左、向右。那么,无论哪一条鱼敢于谈论“上层”的世界,即三维世界,或是多维空间,它就会被视为“疯子”或“白痴”。我想象那里有一条科学家鱼,它会说:“呸,骗子!没有‘上面’的世界。这里只有你看到的世界;你在池塘中看到的就是存在。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我那时想潜到水下,逮住那条科学家鱼,将它带到“上层”世界来——三维世界、多维空间。它会看到什么呢?它将看到一个奇妙的世界,那里的生物没有鱼鳍……一个新的物理学规律,这些生物离开水也能呼吸……一个全新的生物学规律。无论大家相不相信,今天,我们物理学家认为,并在试图证明,我们就是那条鱼。我们把自己的一生都消耗在这个三维空间中(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有人敢于提出存在看不见的世界,一个我们无法看到、触摸的世界。这些人就被视为疯子。
·顺便说一下,我就是其中之一。在我这一生中,我的那些在未知世界的深刻经历,一直遭到蔑视和讥讽。
不会再有人嘲笑你了。当今潮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物理学家相信,事实上,我们也许可以考虑更高维度的存在,即我们看不到的维度,而这些维度就在我们身边,就好像对于鱼来说的“上层”世界。
·你说的“多维空间”是什么意思·你在书中提到了十维,意为现实的“分层”。我很好奇,你为什么把自己局限于十维空间中,又是如何得出这些结论的?
爱因斯坦曾有一个梦想,他花了30年去追求这个梦想——创造一个“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一个有一英寸长的方程式,将宇宙中的所有作用力归纳在内,让他读懂上帝的想法。然而,每当我们将重力方程式、光的方程式、比率方程式合并到一起时就会发现,在三维世界里没有足够的空间。即没有足够的空间将所有的作用力填塞在一起。然而,如果你假设存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事实上,可以假设到十维度,那么所有的作用力都会完美优雅地落到一个简洁的关联理论中。这将震惊整个物理界。但是爱因斯坦走得不够远。他在四维度就止步了,而你如果走到六维度、七维度、八维度……一直走到十维度,那么可以简单又完美地描述这些更高维度的世界。
现在,我们假设宇宙是一个类似肥皂泡泡的东西。我们生活在肥皂泡的表面,无法离开。我们被困在这里,就好像苍蝇被黏在苍蝇贴上,而肥皂泡正在膨胀——这一点可以用我们从卫星上获得的很多数据来证明。但是我们至今仍相信还有其他肥皂泡存在,那些肥皂泡上漂着的是什么?那些肥皂泡会膨胀成什么样子?如果宇宙膨胀了,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认为它将会变成更高的维度空间。这令我非常高兴。当我长大时,我去了主日学校。在那里,我学习了《创世纪》(Genesis)和宇宙的起源。但我的父母都是佛教徒,他们相信涅槃,涅槃既不是起源也不是末日。现在,我们物理学家认为,我们可以将佛教与犹太教和基督教中的“创世纪”融合在一起。
我们的确相信,宇宙起源于一场爆炸,但是这些大爆炸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它们发生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涅槃之海中,我们目前甚至给它命名为“十维超空间”。我们认为,我们有一张漂亮的图片,上面描绘了宇宙起源、成长、膨胀以及其他已经形成的宇宙,那些平行的世界,以及一个更为广阔的永恒的领域:涅槃——佛教中的涅槃;物理学上的涅槃;十维超空间。
·那么,你说的是我们可能会接受这些概念:那就是一切,那从来就是一切,那永远将是一切。大爆炸将成为一切永恒存在的证明?
说对了。人们很难将大爆炸和一些神学理论相协调,然而这张大图片,这张多元宇宙的图片,呈现了诸多过去模式的漂亮、完美的和谐。无论你信不信,这张图片与卫星数据相吻合。
我们目前有绕地卫星,即WMAR。卫星显示宇宙年龄为137亿年,展示了所有和图片相吻合的数据:我们手中的这张图片——泡泡们,就像来自一场泡泡浴;设想一次泡泡浴或是一个跳出来的、不断膨胀的泡泡,一些是小泡泡,一些是与其他泡泡相撞的泡泡。这就是从现实中创造出的新图景。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在宗教中看到这一图景。
·这一图景是如何与宗教产生联系的呢?
如果你看一看《创世纪》的第一章第一篇,就会看到在上帝创造宇宙的时候,书中提到的瞬间。这与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一致的。事实上,曾经有一位天主教大主教说,宇宙大爆炸理论与“创世纪”是能相提并论的。但后来,我们有了印度教和佛教的一些模型,宣称宇宙没有起源,也没有结束。宇宙是永恒的,所以我们有了涅槃。因而,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两种观点的融合——宇宙大爆炸发生在涅槃之中,也看到了大爆炸一直在发生。
甚至在我们说话的瞬间,很多宇宙诞生了,我们的卫星数据与这张图片吻合——永恒的大爆炸,永恒的膨胀。事实上,我的一个朋友艾伦·古斯(Alan Guth)也许会因这张图片与卫星数据相吻合而获得诺贝尔(Nobel)物理奖。我认为,我们有一门非常好的综合科学,它来自卫星数据、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以及宗教理论框架。
·由于你出色的工作,让普通人也能够理解物理学领域的复杂概念,我们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因为这些概念实在难以掌握。你可以给我们简单说说超弦理论(你被认为是该理论的创立者之一),以及这一理论是如何与量子物理产生联系的?
两千多年前,毕达哥拉斯(Pythagoreans)哲学派的希腊哲学家们对希腊的七弦竖琴进行分析,希望由此找到音乐的数学比率:和声数学。我们为什么有升半音和降半音,三分音符和五分音符,以及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利用希腊人对它们的数学理解,得出的结论是,音乐遵循了数学规律。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大为震惊,由此他们认为:或许也可以用音乐语言来解释宇宙。然而,他们失败了。那时,他们不知道原子,也还没有发展出化学和物理学,这些概念还不为人知。
现在,我们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我们有太多的离子、电子和中微子;我们有伽马射线和希格斯(Higgs)玻色子粒子。为了获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博士学位,我不得不记住成千上百个亚原子的名字和它们的外国名字。
今天我们相信,所有的粒子只不过是音符——在橡皮筋上震颤的音符。如果我用一个显微镜来观察电子,会看到它完全不是一个点(那是一张旧照片),不过是一根震颤的橡皮筋。如果我改变振动的频率,它就会变成中微子;如果我再改变,它会变成和声。我又一次改变频率,它会变成上百个我为了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而记下的亚原子之一。
我希望,将来申请物理学博士学位时,你只要说“超弦理论”就能拿到博士学位。如今我们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只不过是振动弦的音乐。化学是在这些振动着的琴弦上你弹出的旋律。宇宙是这些振动弦的交响乐,那么,上帝的想法是什么呢?
我刚刚说到,爱因斯坦花了30年时间去追求一种能够让他读懂上帝的理论。不管我们信不信,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另一个候选人,一个能够读懂上帝的候选人,他已经让整个物理界为之振奋。《时代》(Time)杂志、音乐杂志以及所有的主流网络写了很多这类故事——上帝的想法。我们物理学家认为,它是通过超空间共鸣的宇宙的音乐,那就是我们认为的上帝的想法。
·出于这一原因,我被你的工作深深吸引。因我在灵性方面的小小贡献,我写的所有东西都是关于宇宙音乐的。当我读到你写的作品时,从科学的观点来说,我会想:“哦,天哪,科学和灵性真正融合在一起了!”
那是真的,顺便说一下,下个月我们将首次在瑞士的日内瓦(Geneva)推出目前科学界所能制造出的最大的机器——“大型强子碰撞型加速装置”(Large Hadron Collider)。它有17英里长。我们希望真正创造出一个无法看到的、更高的音乐粒子,因为我们是八度音阶中的最低音。你在我们周围看到的一切,都是在小橡皮筋上以最低频率发生的振动。我们计划在“大型强子碰撞型加速装置”上生成更高的频率。
当然,目前媒体已经扰乱了整个计划。媒体说,这也许会创造出能够吞噬地球的黑洞,那是非常愚蠢的无稽之谈。我们不可能在瑞士的日内瓦制造黑洞。我们希望获得更高音阶的音乐。那就是和这台机器有关的一切。
·这与球体音乐有何联系?
几个世纪前的音乐家尝试用球体音乐来解释星球的运动和我们看到的周围物体的运动,他们想用音乐来解释运动。
这一想法没有在科学上实现,因为伊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来了。他给我们带来了运动定律,这一定律对我们的卫星和星球都很有效。之后爱因斯坦来了,他说牛顿走得不够远,星球的运动不仅能用重力来解释,也可以用时间和空间(即空间和时间的曲度)来解释。现在,我们意识到,爱因斯坦也走得不够远。我们不只要走到时间和空间里,还要走到多维空间,穿过创造音乐的震动弦——多维空间震动的音乐,把我们带回到球体音乐。从某种程度来说,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哲学意义上的完整的循环。
……
引言 复兴的共振
帕特丽夏·科莉(Patricia Cori)
我总想知道,在那个伟大的时代,文艺复兴究竟是什么样子。几个世纪以来,暴力、疾病、饥荒以及痛苦一直如影随形,曾让人类心灰意懒、精疲力尽,但是他们终于破茧成蝶、振翅起飞了。一开始,他们飞得很慢,在一些特权阶级中,出现了新意识——人类潜在的想象力萌发的迹象。这些人敢于梦想,敢于在宗教和皇权的范围之内,表达他们对人类一切经历中高贵品质的追求。
很快,全球各个阶层都开始体会到史无前例的变化——巨变。艺术和文化的影响以及新科学的无限可能跨越了海洋,抵达每一个城市小镇——新的光景照亮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即黑暗时代。它给哲学、古代文明和神圣的宗教仪式的研究带来了生机——觉醒中的人们正是从一切探索领域中获得营养,茁壮成长。
设想一下……
21世纪伊始,我们这些行走在地球上的人被赋予了特权:不是因为我们属于这个富裕或者说高贵的阶级,而是因为我们就站在这里。现在,我们也经历了一次复兴——诸多高八度音(many octaves higher)——我们将全面了解:我们一直在研究的栖息地是一个无限的多元宇宙,里面有数不清的物种和无数有知觉、有智慧的人类群体。
我们也从一个相对黑暗、各个阶级互相敌对的时代中进化而来。就我们所有的技术和成就来讲,人类的生存条件总体上还是比较艰苦和令人不满的。在我们的世界里,特权阶级仍然存在,他们是这个辽阔的地球上的绝少数,而苦苦挣扎着的是绝大多数人。暴力肆虐于每个角落,而人类身上的“动物”本质继续贪婪地追求权利,喂养其嗜血的欲望。我们和其它食肉动物唯一的区别是,我们仍然为了获得纯粹的快感而去杀戮。我们恐怕还是拥有伟大智力的物种……位于我们星球进化链的最高端。
在当今世界的黑暗时代,那些我们以为不会蔓延的疾病,自一个大洲到另一个大洲威胁着我们的生存。人们正在挨饿——是的,挨饿……这些年来,我们以为,发展到巅峰的文明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眼看去,我们似乎完全不可能踏入启蒙时代!
在战争中,很人多看不到别的,只看到徒劳和失望,还有一些人盯着受到控制的媒体,将自己托付给人类中的败类,相信地球及其上人类没有希望可言。世界末日的鼓吹者预言出一个大日子。他们相信,我们将再次上演所多玛(Sodom)和蛾摩拉(Gomorrah)的悲剧。他们认为,生命种子终极毁灭的预言,即将应验,而最终的解决方式是世界末日大决战。
还有……
不管当今手握大权的人多么腐败不堪(不论是我们“选举的”还是强加于我们的);不管宗教和文化的教条里有多少陈词滥调;不管地球如何改变,奇迹就发生在我们眼前……犹如奇迹在我们身上孕育——在每一个人的细胞中孕育。
我们祖先深远的愿景重现了。逻辑和直觉之间的战役开始演变成一个新的模式——一种与灵性融合的科学。当我们中和自身存在的二元性(作为物理空间中的物质领域中的生物),并改善我们自身有机体的振动信号和它们作用于生物领域的印记时,我们最终将意识到,一切事物是如何作为彼此的各个方面而存在的。一切都是宇宙中的一部分。当我们将自己带到一个自我的更高频率中时,一切都变得神圣、微妙、和谐。我们作为整体的意识单位,能够自由决定,在每一转折处,在生命的交响乐中,如何演奏自己的音乐。
由于科学和灵性正在融合,逻辑和直觉之间的分界线将会越来越模糊直至消失。我们正意识到,自地球未曾付诸文字的伟大文明时代直至现在,我们一直都了解这一切。经过我们存在的数次轮回,生命的真正意义已经摆在我们的眼前。有时,在文明的兴盛与衰亡的循环中,我们珍贵的智慧就像一朵刚刚摘下来的玫瑰,我们已经将它捧在手中;有时,为了无法实现的也毫无意义的野心,满足个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正是为了这些如同过眼云烟一般虚幻的东西,我们放弃了智慧。怀着谦恭的心,我们认识到,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试着证明创生的思想是复杂的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然而,从宏观宇宙到微观宇宙,关于存在的问题却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非常简单的。智慧被编译到各个等级的生命之中——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每一座山、每一个动物、每一片云……也有人类;还有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旋律,每一首歌,每一首交响乐。
无论我们猜想上帝是什么,我们可以肯定他或她或它拥有最异乎寻常的能力:创造了大量最动人的物质外表,并将其精确地组合成一个高级公式——其目的是在我们的星球上和我们认为即将被发现的世界中,生产出无数互相影响的生物。
除去方法、技术和工具,以及从所有灵性修炼中获得的教育,你会明白一个简单的不可动摇的真理:存在的一切都是能量——单纯的能量。一切都是意识,一切都是心灵感应。同样,我们如今正在倾听伟大的科学思想者的话语,坚信实验室中的真理。哈利路亚!心灵感应是如何在不同的框架中体现的……我们是如何制作音乐的……那就是我们追求的启蒙和知识的核心,正如我们在人生的琴键上与一个高八度音产生共鸣。
******************************************************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天赋异禀,拥有“遥视”能力,它引导我度过了很多艰难的时刻,同时也给我制造了不少困难。那就是人类成长的过程,不断与自己认为是相遇的一切打交道——最后意识到这一切都是来自自身……你在灵魂中创造了一切。
我们大胆惊奇地前进一步,也战战兢兢、犹犹豫豫地后退一步。我们向左转,也向右转。这就是生命的舞蹈。一切都是音乐的反映,而音乐本身不是其他的,就是这些意识经历的伟大管弦乐队中的所有生物的整合体。
在我求知欲抵达高峰的那些时间里,我和大多数玄学家一样遭到嘲讽,那是因为我敢于说出有关外星生物的观点,以及一系列超现实的追求和最终表达,即人类曾经是“愚蠢的”。除了从我真正的良师即我的母亲那获得了支持和鼓励外,我发现每个角落的人都对我怀有敌意。我敢于不墨守陈规,相信那些在很早的记忆中就萦绕在我脑海里的幻想。我跟“高灵”对话,他们也回应我,我从“灵界”的源头确认了我的想法。
我仍然在这样做。
有类似天赋的人们都被锁在研究所的大门外,被人误解为“疯子”。在黑暗时代早期,另有一些人被认为是“异教徒”,被烧死在木桩上。我知道,在这一生中,事情将发生改变。
那个时代已经来临。改变——真正的改变,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身上。现在,怀疑者正变成信徒,科学正拥抱那些它一直以来拒绝的东西,二元性的极点正在合二为一,成为我们个体存在的共同信念(存在于很多音符和很多和声中),也成为我们辽阔的无止境的多元宇宙的存在。
我一直追求与同伴分享和探索新的真理,所以决定于主持一个广播节目。这个节目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谈话节目,至今还在BBS电台(BBS Radio)播出。节目名为“超越矩阵”(Beyond the Matrix),每周一小时。在节目里,我与世界最前沿的思想者展开讨论——这些我找来的受访者来自各个领域。为了将正在觉醒的文明新模式带给更多的人,我已与一些著名物理学家、医学家、治疗者、工程师、探险家、玄学家等交流过。
在诸多的访问中,有一些人已触碰到我内心深处。无论是证实我的理解和看法,还是向我提出挑战,都将我过去的信念纳入另一个可能的领域中。这些梦想者已经在人类经历的基础上描绘出了一幅全新的激动人心的远景。他们致力于积极的成果:相信我们有能力匡扶正义,唤醒心灵感应,治愈地球的创伤,而更为重要的是,庆祝这一时刻的进步。
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智者之一。
我莫名其妙地感到,这些绝妙的对话应该带给更多的人,应该与怀疑者和信徒一起分享,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提高我们对凡人和永生的意义的理解,追求一种对发生在身边的一切事情的领悟,然后从这些理解和领悟中,探明在这个广袤的宇宙中,我们所处的真正位置。那就是这本书创作的初衷,那就是这本书为什么从脱口秀变成书面文字,最终得以出版。
从著名的物理大师、现代物理学超弦理论(String Field Theory)创立者之一加来道雄博士(Dr. MichioKaku)到保护海洋、鲸鱼和海豚的卫士、蓝色之声(BlueVoice.org)的创办人哈迪·琼斯(HardyJones),这部大胆的谈话录挑战读者,带领他们冲破传统思维的牢笼,超越自身的既定信念,与雄鹰一起展翅飞向自由思考的领域。
超越矩阵,那里没有思想警察,也不会仇罪。那里没有施害者,也没有受害者。那里没有统治者,也没有奴隶。那里没有恐惧,也没有隔离。那里没有正确的道路,也没有错误的方法……总之,没有绝对的答案折磨我们的灵魂。
在我们惊人的潜力的无限光辉中,可以发现无穷无尽的可能的现实。在这些现实之中,我们在生命的乐器上振动,将自己的旋律融入到地球的音乐中。
我们在那里创造思想,思想产生能量,而能量形成心灵感应,心灵感应荡漾在每一个思想者的脑海里。我们听到小草正在生长的声音;当波浪击打海岸之时,我们为它们庆祝。我们听到鸟儿歌唱,呼唤花儿开放。我们将自己的思想献给意识的伟大集团,向前移动,靠近悬崖,在那儿,我们纵身一跃,就像塔罗牌中的傻瓜,跳进那些未知之中……而那些已知的、值得我们信任的,其实我们一直都有所了解。
这些都写在“以太”里,就在那儿,在我们三维感觉面纱的后面。
我们又一次来到这里,将愚昧的循环留给它自身的死亡,我们高高地站着,勇敢地向前走——踏入新的黎明之光中。
这些激昂的人们对明天的设想充满了希望和期盼,我从与他们的交流中获得了深刻的见解。我希望,并且热切盼望着,这些见解能将你对生命和人类的看法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无论我们是否仍被环境和情感蒙蔽……无论我们是否感到自己与那些星星相隔多么遥远,请让我们都认识到这一沿着光明的涡旋星系前行的欢庆旅程……我们将这些置于身后,而一切都近在眼前。
那就是我们的财富。看……就在前面。那就是启蒙的时代:向左转,在下一颗星星出现的地方,你会在那儿……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上的震撼,那种深沉的墨绿色调,搭配着烫金的古老纹饰,初见时就让人心头一凛,仿佛真的触碰到了一件被尘封了许久的秘辛。我是在一家独立书店的角落里偶然发现它的,当时架子上的其他书都显得平庸无奇,唯独它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翻开扉页,作者的署名用了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像是草书又像是某种加密符号的字体写就,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尤其欣赏它对排版细节的处理,正文的字体选择了一种偏瘦的长宋体,使得大段文字阅读起来有一种清冷而精确的感觉,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审视。页边距的处理也十分考究,留白恰到好处,既不显得拥挤,又能将读者的目光牢牢锁定在核心内容上。书脊的装帧工艺相当扎实,即便是频繁翻阅,也能感受到它经久耐用的质感,这让我确信,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光是触摸和感受它的物理形态,就已经是一次奇妙的体验了,让人忍不住猜测,里面承载的‘知识’究竟沉重到需要如此庄重的外壳来封存。
评分这本书在情感层面的刻画,极其内敛却又极其深刻。它没有那种好莱坞式的廉价煽情桥段,人物的情感波动往往是通过细微的身体语言和环境的微妙变化来暗示的。主角的内心挣扎,与其说是被直接描写出来的,不如说是被‘烘托’出来的。我最喜欢作者对‘孤独’这一主题的处理方式。在书中,孤独并非一种悲惨的状态,而是一种必需的代价,是通往更高层次理解的必经之路。书中有一个角色,他毕生都在追寻一个被社会排斥的真相,他所有的牺牲和退让,都写在面容上的风霜感里,而不是通过冗长的内心独白来宣泄。这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比任何直白的哭诉都要震撼人心。读到高潮部分,角色做出了一个看似冷酷的抉择时,我甚至没有为他的行为感到愤怒,反而感到一种深深的理解和敬意,因为我知道,这个决定是建立在他经受了无数次精神煎熬之后所能做出的最‘纯粹’的选择。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处理得极其高明,它不像传统小说那样急于抛出核心冲突,而是像一位经验老到的棋手,每一步都深思熟虑,步步为营。开篇用了一大段近乎冥想式的独白来构建世界观,那种语言的密度和意境的深远,初读时确实有些吃力,需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韵味。然而,一旦适应了作者这种缓慢而克制的笔调后,你会发现每一次信息点的植入都精准无比,如同在广袤的沙滩上寻找特定的一粒沙子,但当找到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作者对时间线的掌控堪称一绝,他不断地在历史的深处和近在眼前的事实之间跳跃,但每一次跳转都伴随着一种微妙的情感连接,使得即使背景庞大复杂,读者也始终能找到一个情感的锚点。特别是中间部分,关于“遗忘的契约”那几章,作者用了一系列短小精悍的对话片段来推进情节,这些对话的张力极大,每一个停顿、每一个省略号都充满了言外之意,让人读完后会情不自禁地合上书,对着天花板沉思许久,回味那些未曾明说的暗流涌动。这种叙事上的留白艺术,真正体现了“大道至简”的精髓。
评分从纯粹的文学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对象。作者的句式结构变化多端,时而使用宏大叙事中常见的长难句,充满了古典的韵律感,仿佛在朗诵史诗;时而又突然切换到一种近乎电报式的、极简的短句,这种突兀的转变反而制造出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现代的疏离感。他对于意象的选取也独具匠心,比如反复出现的“潮湿的铁锈味”、“未被点燃的蜡烛芯”、“被海盐腐蚀的石碑”,这些气味、触感和视觉的意象,构建了一个非常立体且略带压抑的感官世界。每次阅读,我都会注意到一些之前忽略掉的措辞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章节中,作者会使用不同的动词来描述,每一次选择都精确地对应了知识在不同阶段的‘状态’。这表明作者对每一个词汇的运用都抱持着一种近乎偏执的控制欲,使得整部作品在咬文嚼字层面达到了令人发指的高度,值得反复品味,去解码其中隐藏的词源学和修辞学上的巧思。
评分我必须承认,阅读这本书的体验是一场智力上的马拉松,它对读者的基础知识储备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书中充斥着大量晦涩的术语和跨学科的引用,涉及哲学、早期神秘学,甚至还有一些听起来像是古老炼金术的描述。我发现自己不得不频繁地停下来,用手机去查阅那些背景知识,否则很难跟上作者的思路。这种做法固然打断了阅读的流畅性,但也侧面印证了这本书的价值——它成功地将我从舒适区里拽了出来,强迫我去探索那些平日里只会敬而远之的领域。作者在阐述一个概念时,很少直接给出定义,而是通过构建一个复杂的思想模型,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和‘推导’出那个概念的本质。例如,他描述“界限的消融”时,不是用哲学家的语言,而是借用了一个中世纪建筑师对光线和阴影处理的技法来比喻,这种跨界的隐喻手法,非常新鲜,也极具启发性。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接受了一次高强度的头脑风暴训练,虽然疲惫,但思维的敏捷度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头天晚上120多元,想买,忍了;第二天,降到62元,一高兴就买了——可还是买贵了!
评分书纸质很好,价格很实惠,京东购物好去处
评分????? 厉害了?????? 666 ?????? ?????? ??66???? ??????厉害了 ??666?????????厉害了 ?????? ??66???? 厉害了?????? ?6666??666 666 ?????? 666666 ??? 66666 ????????? 厉害了
评分很好,很喜欢
评分只能说 有些书 确实不能被现代主流观接受 但是 时间会接受所有
评分收了货一直忘了评论!东西玩好!还没来得及开封!好评!
评分非常满意!!!!!!!!!!!!!!!!!!!!!!!
评分正版图书,印刷精美,可读性强,物流迅速!赞?!
评分一共四本,包装不错!支持京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