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工业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第3版)

女装工业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霄 著
图书标签:
  • 服装设计
  • 女装
  • 纸样
  • 制版
  • 服装工艺
  • 服装结构
  • 服装CAD
  • 服装制图
  • 服装工程
  • 服装专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东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902191
版次:3
商品编码:1119584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纺织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页数:31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女装工业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第3版)》是作者刘霄根据多年纸样设计的实践经验整理而成。书中的图型、案例都是经过实践检验和应用过的。全部按比例制成,并按顺序从最基本的基础纸样来源讲起, 包括各个部位的原理和变化,以及缝份的加放、里布的构成、到最后工业纸样的应用,充分阐述了纸样设计一系列的完整过程。 此书的目的是给读者一种思维、一个思考。作者以科学通俗的表现手法,力求讲活、讲透每一条线段、每一个点、每一个公式,以及每个图型的相互关系,所以不管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丰富经验的纸样设计师,只要按顺序读完此书,相信一定会大有收获。

内容简介

  《女装工业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第3版)》是作者刘霄根据多年工业 纸样设计的实际操作经验整理而成。
  作者凭着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女装基础纸样的结 构原理及 各种变化到工业化纸样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是一本实用性很强 的技术书。
  《女装工业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第3版)》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实 例丰富,可作为服装院校的专业教材,也可供服装 技术人员及服装设计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作者简介

  刘霄,江西永新人,现居住深圳。 中国内地第一位任职于意大利奢侈品牌的首席板师。 2000年—2006年任职于意大利奢侈品牌GIADA首席板师,版房主管。 曾任职于香港服装学院服装高级工业纸样设计、立体裁剪高级讲师,高级服装研究员。深圳赢家服饰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2008年获广东省十佳制板师荣誉称号,深圳十佳纸样设计师称号,17年工业纸样设计经验。 现任职于知名服装集团公司奢侈品牌技术总监,多个品牌技术顾问。

目录

第一章 工业纸样的概念
第二章 工业纸样设计的基础
第1节 纸样设计的工具
第2节 纸样绘制符号与纸样生产符号
第3节 女装的成品规格与号型系列
第4节 人台基准线的认识
第三章 基础纸样
第1节 裙子基础纸样
第2节 裤子基础纸样
第3节 无基础省的衣身基础纸样
第4节 针织衣身与袖子的基础纸样
第5节 合体衣身与袖子的基础纸样
第四章 裙子
第1节 直裙基础纸样的结构原理
第2节 直裙的变化
A.高腰裙
B.西装裙(直腰)
C.四片喇叭裙(正腰)
D.时装裙(正腰)
E.低腰抽褶裙
F.低腰分割裙
G.对合裥裙(低腰)
H.合身喇叭裙(低腰)
第3节 圆裙的结构原理
第4节 圆裙的变化
A.半圆的一片裙
B.场圆的一片裙
C.手帕裙
第5节 节裙的结构原理
第五章 裤子
第1节 裤子基础纸样的结构原理
第2节 裤子的变化
A.宽脚高腰裤
B.锥形裤(直腰)
C.喇叭裤(正腰)
D.牛仔裤(低腰)
E.短裤(低腰)
F.高腰灯笼裤
G.宽松式运动裤
第3节 裙裤基础纸样的结构原理
第4节 裙裤的变化(正腰)
第六章 衣身
第1节 衣身基础纸样的结构原理
第2节 省道的表现形式
A.腋胸省和腰胸省
B.侧胸省和腰胸省
C.基础省和腰胸省合二为一
D.基础省和腰胸省二省转移在侧胸省
E.肩胸省和腰胸省
F.领胸省和腰胸省
G.前胸省和腰胸省
H.两个腰胸省的移位方法
I.两个侧胸省的移位方法
T.两个腋胸省的移位方法
K.后肩省的移位方法
L.后领省的移位方法
第3节 公主线与公主省
A.领圈线上的公主线
B.前肩缝线上的公主线
C.前袖笼线上的公主线
D.前片有小胸省的公主线
E.后肩缝线上的公主线
F.后袖笼线上的公主线
G.前肩缝线上的公主省
H.前袖笼线上的公主省
I.后肩缝线上的公主省
1.后袖笼线上的公主省
第4节 褶裥的表现形式
A.细褶在衣片领圈的纸样变化
B.细褶在衣片腋部的纸样变化
C.细褶在衣片前中的纸样变化
D.细褶在衣片腰部的纸样变化
E.细褶在衣片肩部的纸样变化
F.宽褶在衣片肩部的纸样变化
G.宽褶在衣片侧缝的纸样变化
H.宽褶在衣片前中的纸样变化
I.宽褶在上衣片的纸样变化
第七章 领子
第1节 无领子的领圈变化
A.圆领、方形领
B.一字领、V形领
第2节 坦领的结构原理
A.坦领的变化--海军领
B.坦领的变化--荷叶领
第3节 立领的结构原理
A.立领的变化--两用立领、松身U形立领
B.立领的变化--连身立领
第4节 翻领的结构原理
A.翻领的变化--平驳头西装领
B.翻领的变化--枪驳头西装领
C.翻领的变化--叠驳领
第5节 装领脚的结构原理
第6节 翻领驳口线的变化13
第7节 衬衫领、中山装领
第8节 连领青果领的变化
第9节 其他领
A.垂领
B.连帽14
第八章 袖子
第1节 袖子的结构原理--一片式直袖
第2节 袖子的结构原理--一片式合体袖
第3节 袖子的结构原理--两片式合体袖
第4节 袖子的变化
A.女衬衫袖
B.袖叉与袖克夫、袖级
C.只有袖背缝的一片式合体袖
D.灯笼袖和喇叭袖
E.短袖、中袖和半袖
F.泡泡袖
G.郁金香袖
第5节 联身袖的主要轮廓线及结构点的说明
第6节 联身袖的结构原理--宽松式联身袖
A.宽松式联身袖的变化
B.宽松式联身袖对条对格的处理方法
第7节 联身袖的结构原理--插肩袖
A.插肩袖结构的变化
B.插肩袖公主线的变化
C.插肩袖造型的变化
第8节 落肩袖的结构与变化
第九章 工业纸样的其他部件
第1节 口袋的构成
第2节 钮扣、叠门与钮门
第3节 挂面的构成
第4节 缝份与贴边
A.裙片平缝的加放
B.裤片、裤腰头平缝的加放
C.衣片、袖片、领片平缝的加放
第5节 布纹线的确定
A.裙片
B.裤片、腰头和腰贴
C.衣片和袖片
D.担干、袖级、袖克夫和立领
E.衬衫领与翻驳领
F.贴袋、袋盖与袋唇
G.其他21O
第十章 里布的构成
第1节 裙子
第2节 裤子
第3节 衣身
第4节 袖子
第十一章 工业纸样的应用
第1节 工业纸样上的定位标记和文字
第2节 工业纸样的制作流程
第3节 工业纸样的种类与用途
第4节 工业纸样的损耗加放
第5节 工业纸样的应用
A.直身裙(正腰)
B.直身裙(低腰)
C.鱼尾裙(正腰)
D.褶裙(低腰)
E.抽褶裙(低腰)
F.宽脚长裤(正腰)
G.直筒裤
H.针织上衣
I.衬衫
I.春秋衫
K.西装(四开身)
L.西装(三开身)
M.短大衣
N.长大衣
O.晚装
第十二章 纸样放缩
第1节 纸样放缩基础
第2节 纸样放缩的步骤
第3节 纸样放缩实例
A.裤子
B.上农
附录:尺寸对照表

前言/序言


现代服装结构与立体剪裁技术精要 内容概述: 本书深入探讨了服装结构科学的构建基础与高级立体剪裁技巧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它并非一本关于特定纸样制作工艺(如工业化批量生产图版规范)的教科书,而是侧重于服装形态的内在逻辑、人体的空间关系捕捉,以及如何运用先进的剪裁方法来创造出具有雕塑感和高级时装廓形的服装作品。全书内容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培养读者对服装造型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动手能力。 第一部分:服装结构科学与人体工程学基础 本部分从服装设计最核心的科学维度展开论述,为后续的剪裁技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人体解剖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本章细致分析了人体不同部位的骨骼、肌肉结构,以及在静态和动态下身体的起伏变化。重点解析了影响服装贴合度的关键点,例如肩胛骨的活动范围、腰部的自然曲率、以及下肢的动态平衡线。强调如何将这些生物学数据转化为服装设计中的尺寸基准和省道分布逻辑,而非依赖传统标准化尺码表。 第二章:服装结构的空间力学 深入解析服装作为一种三维结构在受到外力(如重力、身体活动)作用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性。讨论了织物张力、垂感、以及结构支撑在实现特定服装轮廓(如A字形、沙漏形、H形)中的作用。引入了“虚拟骨架”的概念,指导读者如何在平面图纸上预设服装的立体形态。 第三章:基础廓形构建与量体分析 系统梳理了经典女装廓形的历史演变及其背后的结构原理。着重讲解了如何进行精确的量体测量,并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基础原型。内容包括体型归类、特殊体型(如驼背、溜肩、丰胸)的量体修正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测量数据反推出服装的精确三维空间需求。 第二部分:高级立体剪裁的理论与实践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侧重于从布料入手,通过对材料的物理干预,实现对服装形态的直接塑造。 第四章:立体剪裁工具与基础操作规范 详细介绍立体剪裁所需的专业工具,包括不同硬度的衬垫、固定针、塑形工具等。重点讲解了人台的选择、覆盖和标记方法,以及如何建立可靠的“基准线”(如腰线、胸高点、平衡线)系统,确保立体造型的准确性和可复制性。 第五章:褶裥、省道与立体造型的转换 本章深入探讨褶裥(Draping)作为造型手段的丰富性。区别于平面纸样中的省道处理,本章着重于如何通过在人台上直接抓取、固定、和剪裁布料,来创造出复杂的、具有雕塑感的褶皱效果,如扭结(Twist)、堆叠(Gathering)、以及精细的扇形褶(Fan Pleats)。 第六章:复杂袖型与领型的三维构建 针对高级时装中常见的复杂袖型(如羊腿袖、灯笼袖的精确膨胀、泡泡袖的支撑结构)和领型(如彼得潘领的挺括度、驳头的层次感),提供了详细的立体造型步骤。解析了如何通过控制袖山的高度、袖窿的弧度和衬的支撑力,来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第七章:高级裙装与外套的结构塑形 专门讲解了结构化裙装(如紧身胸衣式裙身、巴斯尔裙)和结构化外套(如收腰大衣、结构化西装)的立体剪裁。内容涵盖衬里(Lining)与衬垫(Interfacing)的选择和应用,如何使用衬来固定和增强服装的骨架,实现清晰、持久的廓形,同时确保穿着的舒适性。 第三部分:从立体到平面的转化与结构优化 本部分关注如何将立体剪裁中获得的形态数据,精确地转化为可供制版和生产的平面图样,并进行最终的结构优化。 第八章:立体造型的精确记录与图版化 详述了如何在高定时装制作完成后,对造型进行精确的测量、标记和拆解,以记录关键的省道、褶皱的起始点和终点、以及面料的走向。介绍了从三维形态到二维纸样的关键转换点,包括“平铺法”和“分割法”的应用。 第九章:结构细节的优化与修正 本章侧重于服装的“可穿性”与“美观度”的平衡。讨论了如何在图版阶段对立体剪裁中可能产生的结构性缺陷(如后背的横向张力、侧缝的扭曲)进行预判和修正。包括对纸样边缘线的平滑处理、省道与褶裥的收省技巧,以及如何通过边角处理提升服装的合体度。 第十章:面料特性与结构实现的兼容性 探讨不同面料(如真丝雪纺、厚重羊毛、弹性针织物)对立体剪裁效果的决定性影响。指导读者根据面料的悬垂性、伸缩性和厚度,选择最合适的立体造型方法和支撑技术,确保最终的服装成品既符合设计意图,又具备优异的穿着性能。 本书特色: 本书摒弃了传统工业纸样中过度依赖数值和固定公式的僵化模式,转而强调设计师对人体形态的直觉把握和对材料特性的敏感度。它是一本面向高级成衣、时装定制和结构研究者的实战指南,旨在培养能够“用布料思考”的设计师。通过大量结构分解图和高精度实物操作图示,读者将能够系统掌握从抽象构思到具体成衣的完整结构塑造过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又不失温度。它有一种沉淀下来的大家风范,如同聆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娓娓道来。对于一些关键术语的界定,作者的处理非常审慎,力求做到精确无误,这对于建立规范化的专业认知至关重要。我个人在处理一些经典的欧式廓形时,常常会遇到理论与实际效果的偏差,而这本书通过对历史版型演变脉络的梳理,揭示了这些偏差背后的文化和结构性原因。例如,它详细对比了不同时期腰线和肩线处理的手法差异,并分析了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了服装的整体动态感。这种历史与技术的结合,使得原本冷冰冰的制图过程,充满了艺术与人文的气息。每一次的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入的学术探讨,让人对服装构造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评分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逻辑组织堪称一绝。我最看重的是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它不是市面上常见的“速成手册”,而是真正致力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书中对复杂结构如立体裁剪的分解步骤,详尽到令人发指,每一个折叠、每一条省道的调整,都配有清晰的示意图和文字说明,完全消除了初学者面对复杂版型时的那种望而生畏感。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并未止步于平面制图的范畴,而是将设计意图、面料悬垂性、缝制工艺之间的复杂关系,描绘成了一张相互关联的网络。比如,书中关于功能性服装设计的章节,深入探讨了运动生物力学在版型设计中的应用,这在以往的教材中是很少见的深度。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服装的“工程学”属性有了更本质的理解,不再是简单地模仿外形,而是真正理解了服装如何“为人服务”的科学性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本身的定价,尤其是在它对于行业未来趋势的洞察力上。它没有沉湎于过去的辉煌,而是积极地探讨了可持续设计和零浪费剪裁等前沿议题。作者对于新材料的特性分析非常透彻,指出不同新型纤维对传统版型思维的挑战与机遇。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数字化协同设计”的章节,虽然没有过多涉及软件操作本身,但它清晰地勾勒出了设计师、版师和生产端在信息流转中的角色重塑。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这本书即刻从一本“技术指导”升级为“行业战略参考”。对于正在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年轻一代来说,这本书能帮助他们建立起超越当前工作范畴的宏观视野。它提供的知识储备,足以支撑他们在未来十年的技术迭代中保持领先地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模仿和重复劳动上。

评分

这本新近入手的设计学著作,给我的触动颇深。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不像传统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反而更像是一场深入浅出的行业对话。书中对于基础理论的阐述极其到位,但绝不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迅速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这一点非常难得。例如,在讨论到人体结构与面料特性的相互作用时,作者引用了大量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服装案例进行剖析,那种将抽象的力学原理转化为可见的、可触摸的服装形态的过程,让人豁然开朗。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人”的关注,他反复强调设计不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对穿着者舒适度和心理需求的深刻理解。书中对于传统制版技法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把握得恰到好处,既尊重了前辈留下的宝贵经验,又积极拥抱了数字化带来的可能性。即便是对我这种自认为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的设计师来说,翻阅此书,依然能从中汲取到新的思考维度,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如何做”的答案,更是“为何要这样做”的底层逻辑支撑。

评分

坦白说,初看书名,我以为这只是又一本换汤不换药的制版教程,但实际接触后,才发现我完全低估了它的分量。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真正做到了“原理与应用”的完美统一。书中的每一个“应用”案例,都紧密围绕着一个或一组“原理”展开,而不是孤立的技法展示。举个例子,作者在讲解如何处理插肩袖的立体效果时,不是直接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先从人体的肩胛骨运动范围入手,解释了为什么需要特定的弧度和深度,然后再推导出最佳的纸样调整方案。这种由内而外的逻辑推演,彻底改变了我过去依赖经验试错的习惯。它教会我,每一个裁剪和缝合的选择,都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为后盾。对于需要指导学生或新人的从业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极佳的教学范例——如何清晰、有逻辑地传递复杂的专业知识。

评分

B.上农u

评分

第1节

评分

274条

评分

H.宽褶在衣片前中的纸样变化

评分

F.领胸省和腰胸省

评分

¥49.80(8.6折)

评分

"[ZZ]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常喜欢他的书了。

评分

2242条

评分

2242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