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 [子どもの心のコーチング―一人で考え、一人でできる子の育て方]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 [子どもの心のコーチング―一人で考え、一人でできる子の育て方]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 [子どもの心のコーチング―一人で考え、一人でできる子の育て方]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日] 菅原裕子(Yuko Sugahara) 著,郑世凤 译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18

商品介绍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33947
版次:1
商品编码:11046232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子どもの心のコーチング―一人で考え、一人でできる子の育て方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6
正文语种:中文

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 [子どもの心のコーチング―一人で考え、一人でできる子の育て方]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编辑推荐

   《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系日本热销的家庭教育文库本。少子化时代,父母常常和“直升机爸妈”“过度养育”等新名词脱不了干系。而《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就是针对现代父母过度养育的难题而写的。它不仅告诉父母如何能让孩子变得有责任有担当,更提出了66个沟通提案,教父母不用偷看日记,也能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内容简介

   菅原裕子直指独生子时代“小皇帝”、“直升机父母”等教养误区,提倡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具备坚强的独立能力和生存能力,并提出66个提案给父母切实有效的指导。同时,父母自身的成长也是同样重要的。做父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避免短视和急躁,学会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才能培养出个性独立、能力强的孩子。

作者简介

菅原裕子在亲子教育方面有独特的理解,针对“少子化时代”父母的教养难题,提供给家长多种教养方法,被日本父母奉为教子严规。
1995年以来,她为家长们启动协助孩子提高生存能力的爱心工程“心灵教练”项目,热心参与日本各地的学校、全国家长会等演讲,备受家长追捧。

精彩书评

   《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这本书给我敲了个警钟,正如作者所说“育儿不是按照父母的意志来行事”,给孩子的更多应该是让他自我成长的力量,这种力量包括身体的,也包括心理的。社会竞争这么大,帮孩子遮挡,不如让他自己武装起来,才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一位两岁男孩的妈妈
  
   用“语言的反射”来聆听孩子,这是我第1次听说,没想到仅仅是重复孩子的话,就让我不再曲解孩子的意思。书里的一些方法很简单,也很实用。
   ——10岁女孩的妈妈、教师李慧文

目录

前 言 做孩子的心灵教练 IX
第1章 父母的职责何在?
孩子的人生应该交给孩子自己。父母只要帮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学着以自己的力量生存,蕴藏在孩子身上的智慧种子就会萌芽、成长。
1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自立
2 作为父母,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培养孩子吗?
3 育儿应着眼未来,而不是现在
4 孩子还是婴儿时,父母是完全的“保护者”
5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也从保护者变成了“后援团”
6 父母的“帮助”会毁掉孩子?
7 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支援”
8 “帮助”是父母的自我满足,却掠夺了孩子自己做的权利
9 父母是支援孩子、激发其潜能的教练
10 做一份适合自己的父母成绩考核表
11 教育没有“太迟”这一说
12 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再来好好教育

第2章 给孩子最可贵的3种能力
让我们教给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3件事吧,那就是“爱”、“责任”和“助人为乐”。爱
13 只有爱才能让人感到自信
14 跟孩子说“都是为你好”,并不能传达你对他的爱
15 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既不会爱自己,也不会爱别人
16 怎样向孩子表达爱
17 从今天开始,别再用禁止和命令的话语
18 “宠爱”和“溺爱”是不同的责任
19 叫孩子起床该是谁的工作?
20 孩子会从因果关系中学到很多
21 学会承担责任,孩子才不会成为受害者”
22 没有学会责任的孩子会害怕变化
23 教给孩子爱的母性,教给孩子责任的父性
24 从早上不叫孩子起床做起吧助人为乐
25 给孩子“想做”的主动性
26 用表扬来支配、教育孩子是很危险的
27 父母是在批评孩子,还是在意气用事,随意发火?
28 帮孩子建立助人为乐的善意
29 怎样才能使孩子懂得“助人为乐”
30 产生共鸣时,孩子会主动去做

第3章 让孩子幸福的“家教”
所谓“家教”,既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听父母的话,也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父母想要的“乖孩子”,而是要教导孩子如何能和他人一起幸福地生活。
31 “家教”可不是指批评孩子
32 父母就从控制怒火开始做起吧
33 怎样生活,首先父母要明示一个“框架”
34 让孩子养成便于生活的好习惯
35 生活的框架也可以用“规则”来表现
36 父母如何努力能让框架和规则起作用
37 父母自己遵循框架生活十分重要
38 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39 越说他不行,他就越不行
40 能强化孩子言行的魔法语言
41 鼓励后,需要耐心地等待

第4章 让心与心相连的聆听方式和表达方式
孩子想说的时候,只要父母不打岔,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开口。父母想说的时候,只要变换下方式,孩子就会积极接受。
42 听孩子说,是“支援”孩子的第一步
43 我们本来就听不进去别人的话
44 检测下你的“充耳不闻”
45 胁迫、责备、说教,你的台词是哪种?
46 聆听技巧1:沉默
47 聆听技巧2:重复孩子的话,打开孩子的心扉
48 聆听技巧3:这样听,才能帮孩子解决问题
49 聆听技巧4:用共情来体谅孩子的心情
50 如实接受孩子的感情和感觉
51 聆听技巧5:全身心地聆听孩子的话
52 孩子觉得没什么,父母却认为有问题,怎么办?
53 责备孩子的“你如何如何”
54 表达父母情感的“我如何如何”
55 孩子的语言能力如何全看父母的

第5章 父母幸福的话,孩子会更好
孩子幸福的第一步,就是父母自身过得幸福。而且,父母自身的幸福,要由父母自己去创造。
从孩子那里独立
56 你喜欢你自己吗?
57 不要把孩子当做自我实现的道具
58 孩子并不要求父母完美
59 一定不要责备自己
60 致上班的各位父母—不要把工作当成育儿不利的借口
61 父亲和孩子的“心灵沟通”
62 父母有困难时,也要敞开心扉,寻求支援从父母那里独立
63 父母无法改变,要变就变自己
64 现在,跟父母真诚地聊聊你的心情
65 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平等相处
66 父母也能战胜他们内心的困扰,相信父母的强大吧
后记 “裂缝水桶”的故事
译后记 擦亮父母的眼睛



精彩书摘

第1章 父母的职责何在?
孩子的人生应该交给孩子自己。父母只要帮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学着以自己的力量生存,蕴藏在孩子身上的智慧种子就会萌芽、成长。
1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自立
围绕孩子教育出现的社会问题在逐年增加。凶杀犯罪的低龄化、自闭、厌学、欺凌弱小、家庭暴力、虐待孩子……
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总会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没教养了”,“他们都没有是非观念了”等等。
孩子们到底怎么了?亲手虐待自己孩子的年轻父母到底怎么了?
这一切问题和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是因为孩子们没有自立。正是一群不能自立的孩子,和一群未能自立就为人父母的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引发了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未必就只是他们个人的问题,同时也是使他们无法自立的社会和他们父母的问题。
在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我们这些大人有时候都会感觉难以适从。孩子们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中,又要经受多少纷乱复杂的刺激和诱惑?
和我们的孩提时代相比,现在的孩子长得很快,看上去颇有大人样儿。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世界却跟外表很不相称,尚未成熟。不等内心自立,他们就被抛到了完全陌生的信息旋涡中了。
人的成长过程中,刺激是必要的。可是如果刺激不当或者过度,结果会怎样?不但无助于人的成长,反而会使身心受到危害。
遗憾的是,来自外界的刺激是我们难以掌控的。
不过在父母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客观限制应该可以吧?比如不给孩子看太刺激的电视节目和杂志等。但这样的限制也只能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有效。等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父母便无法完全控制其行为。何况,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方面的刺激更是我们无法掌控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培养孩子经受刺激的能力。当过度的或不当的刺激袭来时,孩子如果具备抵制等免疫力,就会自觉将问题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这种能力,正是我们所说的“生存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孩子,就是“自立的孩子”。
在青少年问题频发的今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似乎在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方面做得并不成功。岂止如此,我们甚至是在妨碍孩子们生存能力的自我成长。高举着爱与责任的大旗,我们正在过度干涉孩子们的生活,正在铲除孩子身上本该成长的力量。
社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要求高度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要求之高,跟我们成长之初已不能同日而语了。而我们却没有给孩子们学习这些能力的机会。
2作为父母,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培养孩子吗?
那还是女儿上幼儿园时候的事。一次我们在附近的公园玩儿,偶然遇到了我十几年前在工作上认识的一个朋友。她带着和我女儿一样大的儿子。
当年我们认识的时候还都是单身,也没有什么过密的交往,而现在有了育儿这个共同话题,很快就聊到一块儿了。“来我家玩玩吧。”于是我们就接受她的邀请,去她家做客了。
“咱们玩什么?”我女儿问那个男孩子,男孩儿似乎不知所措,只是微笑着,没什么反应。“真是个文静的孩子”,我想。女儿饶有兴致地看着男孩儿的玩具,开始拿着玩起来,并邀请男孩儿一起玩儿。
起居室旁边的和式房间里堆满了玩具,满得都无处落脚。“原来男孩子都是这样的啊”,我正想着,他的母亲端来了茶果。
昔人旧事花絮纷飞,两个大人聊得不亦乐乎。其间,她见缝插针,抽空就招呼她的儿子。
“啊,那个不行啊”“用这个”“停!不是说了让你喝茶吗”“坐好了”“不要洒了”“安静点儿”“快点过来坐”……
命令之多,让我瞠目结舌。简直是一刻不停地在给她儿子下命令。另一个让我惊讶的是她儿子的反应。不管妈妈说什么,那孩子都是莞尔一笑,好像什么也没听到,身体却在按照妈妈的指示行动。
这之后我和她就育儿方面也进行了交流。看到我让女儿随便玩,自己只是看着孩子玩,她感叹道:“你只是在看啊。”她感觉父母必须让孩子行为规范举止标准,并深信这才是“家教”。所以,她24小时都在对着孩子讲话,进行指导。
“你看到了吧,其实孩子们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的。”我说。
“可是……”
她有太多的“可是”—可是给人家添麻烦了怎么办,可是和其他孩子玩不好怎么办,可是孩子教养不够怎么办……所以她在尽父母的“职责”,一一进行指示。而且,她在努力地让儿子达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的行为举止。
3育儿应着眼未来,而不是现在
凡是为人父母的,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孩子是否安全啦,乖不乖啦……不安的父母时常为一种必须要做好家教的责任而焦虑。
特别是关于教养方面,一旦有什么问题,就会有人把做父母的当成攻击的靶子,说“最近的孩子太没有教养了”。因此,父母们都想努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知书达理的好孩子,或者是培养成能为大众接受、父母不必跟着被人说三道四的那种孩子。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做法,有时是在剥夺孩子生活中的快乐。
我们这些父母,经常容易把焦点放在“现在”上。现在,孩子安全吗?现在,孩子是在按照父母的想法行动吗?现在,孩子周围发生的事情是父母想要的吗?现在,孩子是自己理想中的孩子吗?
焦点置于“现在”上,父母便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进行说教、阻止。如此,父母才能得到“现在”的意顺心安和秩序井然。
然而,从孩子的一生来看,过度重视眼前一时的安心和秩序,就等于把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主做事产生的快乐扼杀在襁褓中了。
育儿过程中,我们父母着眼的应该是孩子的将来。比起孩子现在如何,更应该重视的是孩子成人之后如何。我们有必要停住脚步,考虑一下现在和将来。在父母现在做法的延长线上,是否能看到孩子真正的幸福。
比如,四五岁的孩子,正是爬下父母膝盖、拔脚踏入社会的时候。这时,孩子就要从如何保护自我、如何不伤害他人开始,学习怎样和别人好好玩、怎样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才能和别人相处得融洽等社会性技能了。
这种技能正是“生存能力”。
掌握这些技能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经历。孩子们正是在各种各样的经历中锻炼,来掌握这些社会性技能,提高自我生存能力,从而实现自立的。
然而,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一直紧跟着孩子,随时随地指挥他们现在该怎么办的话,结果会怎样?本该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去做的事情,父母都代劳了,结果就是孩子们完全丧失了自己去经历的机会。
或许,很多孩子即使没有掌握这些社会性技能,也会出类拔萃;但有一点我敢肯定,那就是通过掌握这些技能而得到的充实感和喜悦,他们是无缘体会的。其中,有些气质特殊的孩子,恐怕还会因为父母这样那样的过度干涉而深受伤害,无法学到他们本该学到的一些做人很重要的东西。
父母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希望他们将来能够幸福生活;能够不依赖他人,以自己的力量独立生活、开拓人生。
4孩子还是婴儿时,父母是完全的“保护者”
婴儿出生后约3个月内处于完全依赖状态。这段时期如果得不到完全保护,自然就无法生存下去。保护者(主要是母亲)在本阶段要对脆弱无助的孩子细心呵护。婴儿自身无法照顾自己,父母要满足孩子所有的生理性需求。
这一阶段的保护可以说是基于孩子的“完全不行”状态而言的。因为小婴儿自己喝不了奶,自己换不了尿布,自己挪不了步,所以需要父母照顾他的一切。
这段时间父母的无私关爱,会对日后孩子的人格形成很大影响。
经常被抱在怀里,经常获得交流,经常得到尊重的婴儿,长大后会情绪稳定。所以,这时的照顾绝不能疏忽。
同时,通过这时和孩子充分的肌肤接触,父母也会加深对孩子的爱意和好好育儿的决心。
孩子的长势是惊人的。从啥也不会到学会翻身、会坐、会爬、会自己活动,到开始抓着东西往嘴里送,开始说话。“能行的”事情日益增多。
随着孩子们会做的事情不断增加,父母的保护也开始转变为“支配”。
会做的事情变多,也就意味着危险增多。于是父母为了保护心爱的孩子远离危险,就要给孩子作很多规定,支配孩子的行动。为了不让孩子触及危险,父母有时会连珠炮似的喊:“别动!”“不行!”这样的指示、命令、禁止语日渐增多。
出门时,为了限制孩子忽然乱跑,便拉着孩子的手,或者把孩子放在儿童车里。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这倒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种保护和支配,对今后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保护和支配变成习惯,一直这样对待孩子,就会阻碍孩子的自然发展。
不管孩子长到多大,我们父母似乎总是容易把孩子当成“还不行的小宝贝”。
5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也从保护者变成了“后援团”
孩子的成长势如破竹,很快就不再需要保护和支配了。但是,他们的父母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依旧继续从前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保护和支配。这些也是父母望子成龙的自然表现。父母们“想保护自己可爱的孩子”、“想好好教育,培养成一个好孩子”,“想做个好父母”之类的想法无可厚非。
可实际上,过多的保护和支配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扼杀了孩子自身欲待蓬勃生长的嫩芽。父母不承认孩子“能行”,总是觉得应该继续保护,其实正是如此才阻碍了孩子自立能力的形成。
受到“保护”的善意压抑,孩子会在伤痛中慢慢长大。原因是只要父母充当其“完全保护者”,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就只能以“不行的孩子”自居。
父母的这种爱原本是为了保护“柔弱无力”的孩子,但因为没有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通,反而导致把孩子培养得“不行”的后果。
孩子日益成长,父母也应该跟着成长,不断变换相应的教育方案,这至关重要。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成长呢?
为了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自身应该从“保护者”成长为“父母”。“保护者”是对“完全不行”的孩子进行完全保护,而父母则有着不同的职责。
父母的职责是对“能行”的孩子进行援助。如果是“不行的孩子”,父母有必要伸手代劳;但若是“能行的孩子”,父母则仅仅看护着他做就可以了。
在“你不行”的潜台词中长大的孩子,和在“能行”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人生是大相径庭的。
“援助”这个词在词典中是“SUPPORT”(支援)和“HELP”(帮助)两个意思。但实际上,这两个词却有着天壤之别。
“帮助”是代替“不行”的人,去为他做点什么。保护者所做的工作就是帮助。而“支援”就是首先承认他“能行”,并在其身边守护,为他能做得更好而在必要时伸手相助。这个“支援”,才是父母该做的工作。
进入小学后,孩子离开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多。父母不可能一直守护在他们身旁。但是,如果此时孩子自身具备了“能行”的基本素质,他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就会迈得信心十足。
以小学入学时期为目标,合理减少保护和支配的比重,增加孩子独立完成“能行”的事情的机会,这就是我们“心灵沟通”项目给各位的建议。
6父母的“帮助”会毁掉孩子?
“如果有人挨饿,你是钓鱼给他吃呢,还是教给他钓鱼的方法?”
这是援助他人时,对援助者姿态的一个比喻性提问。一个正在挨饿的人,如果置之不理,他就会饿死。钓鱼给他吃就是一种“帮助”,正像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刚出生的婴儿,依靠自己完全无法生存,正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典型。
当然,给饥饿的人钓鱼吃,确实是一种亲切又可敬的行为。但是,虽说如此,如果一直给他钓鱼吃,又会怎样呢?
饥饿的人会无法独立解决自己的饥饿问题,一直依赖帮助自己的人生存。不仅如此,等他们长大了,就会对依然必须依赖他人生存的自己心生厌恶。一直受父母“帮助”的孩子也是同理。就这样,来自父母的深厚的爱,反而把孩子培养成了软弱无力的个体。
父母通常会对孩子提供何种“帮助”呢?
1.对孩子该做的事情逐一进行指挥和命令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基本都是父母在说)
2.揣测孩子的需求,无条件给予一切物质需要
(孩子不用要,什么东西都可以自动到手)
3.教育孩子该怎样感受
(不去用心感受孩子的心痛和烦恼,而是进行说教)
4.认为孩子就是父母的延续,希望孩子能成为自己所追求的那样
(不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听了也不给予尊重)
5.孩子的问题父母事事包办
(本该孩子做的事情父母取而代之,全部代劳)
孩子幼小的时候,所有行动都是在父母的控制下,所以这些“帮助”没有作为问题表现出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更多地接触社会。一直在父母的指挥下行动的孩子,一旦没有了父母的指挥,就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另外,父母体察入微、想要的东西自己不用要便会得到的孩子,将来就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希求。父母没有充分听取自己意见的孩子,长大后就无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父母全权处理了所有问题的孩子,自己就没有勇气面对问题。
在父母的“帮助”中长大的孩子,本该自己经历的各种事情都被父母抢先完成了。因此,他们自身就缺乏在实践中学到的技能,缺少处理问题的经验。
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经验不足的孩子来说,这个社会实在难混。对于不会处理问题的孩子来说,这些问题,让他们避之唯恐不及。
7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支援”
那么,授之以渔,结果又会怎样?作为援助者,钓鱼给饥饿的人吃是相对简单的;而传授给他钓鱼的技术,看着他从不会到会却是一项需要耐性的工作。
教给他如何去钓鱼,并等着他学会钓鱼,终有一天,他就会自立,不再需要援助者。
认为孩子“不行”,去“帮助”、指挥孩子的人生时,父母就有了长时间“必须”要

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 [子どもの心のコーチング―一人で考え、一人でできる子の育て方]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 [子どもの心のコーチング―一人で考え、一人でできる子の育て方]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 [子どもの心のコーチング―一人で考え、一人でできる子の育て方]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 [子どもの心のコーチング―一人で考え、一人でできる子の育て方]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 [子どもの心のコーチング―一人で考え、一人でできる子の育て方]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

评分

很好

评分

我很满意

评分

还没看,不过质量不错,送货也快,送货员态度也还行,基本满意。

评分

  最初提议把这种理念应用到育儿当中是在1995年前后。当时,我以“心灵沟通”作为项目名称开设了研究会,同时也在全国家长会(PTA)之类的演讲会上宣传我的教育理念,以期开展培训活动,帮助家长成为儿童的“心灵教练”。如今,小册子《心灵沟通》已经成为近万人的育儿和生活的好帮手。

评分

老师推荐买的,还不错!!!

评分

包装还不错,书没有损坏

评分

另外,心灵沟通同时也注重

评分

看推荐来说的是很好的一本书,

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 [子どもの心のコーチング―一人で考え、一人でできる子の育て方]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 [子どもの心のコーチング―一人で考え、一人でできる子の育て方]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