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經方新論》首為緣起——學習與研究經典、經方之路。隨後為緒言——經方新論之“新”。正文共九章,依次是:經方概論、經方類解、方證鑒彆、方證心悟、經方關係、經方醫案、經方方歌、經方養生、經方發揮。後記為研究生撰寫的《我心目中的導師》。
《經方新論》對經方(方證)的研究,既有理論,又有臨床,把二者密切地聯係起來,是筆者研究經方的專著。全書構思力求係統,內容追求少而精。
《經方新論》適閤研究仲景醫學的專業人員、在校學生及臨床工作者參考,特彆適閤緻力於經方研究與應用者參考。
作者簡介
呂誌傑,1952年5月齣生。河北省文安縣人。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197-f年畢業於河北新醫大學中醫係。畢業後留校從教;轉年調入河北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1988年調入河北中醫學院《金匱》教研室任教至今。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心病常務委員。
潛心研究仲景學說,好用經方治病,擅長內科雜病的診治。二十多年來,先後在國內、外多種中醫雜誌發錶學術論文近100篇;多次參加國際性、全國性學術會議;編著、主編與參編著作20餘部。獨自編著《金匱雜病論治全書》、《金匱要略注釋》、《張仲景方劑學》、《傷寒雜病論研究大成》等專著;主編《大黃實用研究》、《仲景方藥古今應用》、《中醫新生入門》、《中醫經典名醫心悟選粹》;主研科研課題四項。
內頁插圖
目錄
緣起——我學習與研究經典、經方之路
緒言——經方新論之“新”
第一章 經方概論
一、經方的概念
二、經方的命名
三、經方的統計
四、經方的藥物
五、經方的炮製
六、經方的配伍
七、經方的加減
八、經方的劑量
九、經方的煎法
十、經方的服法
十一、經方的劑型
十二、經方的治法
附:針灸療法
一、針刺法
二、灸法
第二章 經方類解
一、桂枝湯類——調和營衛發汗劑
二、麻黃湯類——發汗解錶祛邪劑
三、瓜蒂散、梔子豉湯類——吐劑
四、承氣湯、十棗湯類——瀉下逐水劑
五、下瘀血湯類——活血消瘢劑
六、柴鬍湯類——和解劑
七、白虎湯、黃芩湯類——清熱劑
八、四逆湯類——迴陽溫陽劑
九、理中湯、建中湯類——溫中補虛劑
十、百閤地黃湯類——養陰清熱劑
十一、腎氣丸類——補腎劑
十二、瀉心湯類——消痞劑
十三、五苓散類——利水劑
十四、小半夏湯類——化痰止嘔劑
十五、栝樓薤白白酒湯類——寬胸通陽劑
十六、橘枳薑湯類——理氣劑
十七、當歸芍藥散類——和血劑
十八、大烏頭煎類——止痛劑
十九、茵陳蒿湯類——退黃劑
二十、其他類方劑
第三章 方證鑒彆
第四章 方證心悟
第一節 《傷寒論》方證心悟
一、《傷寒論》“寒”字有廣義與狹義之分論
二、論外感病中的典型證候、過渡證候與混雜證候
三、桂枝湯以“調”為主論
四、桂枝湯及仲景全書方後注提要
五、第26、27條證治屬溫病論
六、大柴鬍湯證是少陽腑證辨
七、陽明病急下三證與少陰病急下三證辨
八、古今醫傢對“三承氣湯”的變通應用概要
九、四逆湯及其類方治急癥運用述要
十、乾薑附子湯證“晝日煩躁”新解
十一、應重視方後注飲粥食療法
十二、“損榖則愈”本義與發揮
第二節 《金匱要略方論》方證心悟
一、中風證治,良方求索
二、脈象辨疑,開發良方
三、心痛特點,救急方法
四、一個條文兩個階段證治論
五、“心氣不足”治用瀉心湯心悟
六、小建中湯證為脾虛營弱辨
七、從《金匱要略》證治談腎氣丸製方本義
八、大建中湯證是陽虛寒盛蟲動辨
九、中藥處方“十八反”芻議
第三節 仲景全書方證心悟
一、讀“方證相對論”感悟
二、用好經方的三個境界
三、經方劑量現代應用考究
第五章 經方關係
一、經方與原文的關係
二、經方與治法的關係
三、經方與辨病的關係
四、經方與辨證的關係
五、經方與主癥的關係
六、經方與劑量的關係
七、經方與劑型的關係
八、經方與炮製的關係
九、經方與煎法的關係
十、經方與服法的關係
十一、經方與禁忌的關係
十二、經方與護理的關係
十三、經方與預後的關係
十四、經方與時方的關係
十五、經方與現代藥理研究的關係
十六、經方與西醫西藥的關係
第六章 經方醫案
第一節 外感熱病案
第二節 疑難雜病案
一、心、肺、肝、脾、腎五髒病治例
二、膽、胃、大小腸、三焦、膀胱六腑病治例
三、氣、血、水病及五官、婦人病治例
第三節 危急重癥案
第四節 診治得失案
第五節 小方治驗案
第六節 醫案討論舉例
第七章 經方方歌
第八章 經方養生
一、經方治病,該用善用,就是養生
二、經方治病,恰到好處,就是養生
三、防病治病是人的本能,幫助本能就是養生
第九章 經方發揮
一、原著中小柴鬍湯類方證治述要
二、後世醫傢對小柴鬍湯的發揮應用
三、小柴鬍湯方與法本義及發揮應用求索
結語
後記——我心目中的導師
附錄:主要論文題錄
精彩書摘
(一)八法互用
《傷寒論》、《金匱要略》全書雖無八法之名,卻有八法之實。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在條文中運用的豐富多彩。疾病在發生發展過程中,若錶、裏、寒、熱、虛、實之證單純的,則以一法為主治之;若病機復雜,則應辨證采取數法並用治之。現將《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中八法互用的方劑舉例如下:
1.溫清並用如黃連湯、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烏梅丸、“三瀉心湯”,均以辛熱之乾薑與苦寒之黃連並用,旨在辛開苦降,寒熱並調,使寒散熱清,陰陽調和而自愈。
2.清散並用如大、小柴鬍湯以透邪的柴鬍與清熱的黃芩並用以清內達外;麻杏石甘湯以辛溫而散的麻黃與辛甘寒而清的石膏並用則相得益彰。
3.降補並用如大半夏湯、三瀉心湯、乾薑人參半夏丸、麥門鼕湯、竹葉石膏湯,均以降逆止嘔的半夏與補氣的人參同用;鏇覆代赭湯以降逆和胃的代赭石與人參配伍;橘皮竹茹湯以降逆和胃的橘皮、生薑與補中益氣的參、草同用等,均補中有降,降中有補,以調和胃氣而補虛。
4.補散並用如薯蕷丸以“四君”與“四物”等補氣養血藥與桂枝、柴鬍、防風等祛邪藥並用,以治“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之患。
5.清補並用如白虎加人參湯以石膏與人參同用,治陽明病與中署熱盛傷津者;竹皮大丸以小量性寒之石膏、竹茹、白薇與大量之甘草同用,前者旨在清虛熱以“安中”,後者則甘以補中而“益氣”,故日“安中益氣”,以治“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者。
6.消補並用如枳術湯以下氣消痞的枳實與健脾燥濕的白術同用,以治心下痞結者;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以理氣消脹之厚樸與人參同用,以治“發汗後腹脹滿者”;鱉甲煎丸以化瘀散結的鱉甲、桃仁與益氣養血的人參、阿膠同用,以治瘧病日久,正虛邪結之“瘧母”。
……
前言/序言
經方新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經方新論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