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宝鉴》正式出版 团结出版社
本书 原文和白话对照,又精选增录多篇现代大德文章
基本信息
编者:印光法师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页码:232页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32
正文语种:中文
定价:20.00元
ISBN:978-7-5126-2347-7
内容简介:
怎样获得长寿和健康?
怎样培养福慧具足的子女?
怎样奠定家庭和睦、事业兴旺的根基?
一部人人受益、流布广远的经典!
印光法师一生极力倡印的必读书!
《寿康宝鉴》概成书于清代,原名《不可录》。分序题、警训、事证、立誓、求子、附录、增附等部分。既告诫青少年,气血未定之时,不要沉迷黄色书刊,以防摧残身体,消磨意志,荒废学业;也提醒夫妻生活应按照古德和经典的教诲而有所节制。既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劝告大家平居和应事时应正心诚意;又从生理健康的角度,告诫大家不合宜的行为的危害性,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伦理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终生保持健康生活;为人父母者更要做好家庭教育,以身作则,教给孩子必要的生活常识。
作者简介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邰阳(今渭南市合阳县)人。世推净土宗十三祖。幼随长兄习儒,后一心向佛,精修净业,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创立弘化社,印施佛学书籍五百余万册,佛像百余万帧,遗著文钞近百万言。印光大师在佛教界威望极高,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影响为深远的人物之一,与虚云、太虚、谛闲等近代大德均为好友,弘一大师更拜其为师。
印光大师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因果教育,认为家庭教育为治安之本,因果教育为制心之法,家庭教育与因果报应相为辅翼互为经纬。现代人面对内在烦恼习气和外在诱惑,往往放纵欲望,以致误送性命。印光大师有感于此,一生着力于恢复中华圣贤教育传统,乃大力倡印《寿康宝鉴》等古代典籍,阐明色欲与健康和夭寿的利害关系,告诉世人怎样获得长寿和健康,怎样培养福慧具足的子女,怎样奠定家庭和睦、事业兴旺的根基等。
推荐语: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孔子
◆养心者,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
◆人未有不愿自己及与子孙悉皆长寿安乐者,若于色欲不知戒慎,则适得其反,诚可痛伤。——印光大师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楞严经》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编辑推荐:
◆本书从初次集成,便广泛流通,十方善士阅后,踊跃发心,从清代至今,不断重刻再版,在民间影响广远,对于化民成俗、导归大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印光大师创立的弘化社一再刊布本书,且大师本人一再为本书作序,谆谆之意,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 本书为家长教育青少年子女的必备之书。通过丰富的教证和理证,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色欲与健康、寿夭的利害关系,并具体传授了避免贪欲损身、获得长寿康宁的方法,道理浅近易懂,方法切实可行。
◆本书既有文白对照,删除一些不适用的篇章,又精选增录多篇现代大德文章,以适应当代读者需求,内容丰富,定价实惠,有利于广泛流通。
我一直认为,一本真正好的传统类书籍,必须具备跨越时代的生命力。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固步自封于古代的背景和语境,而是巧妙地将那些古老的智慧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场景进行了无缝对接。例如,它在谈及“五谷为养”时,并没有要求我们回归刀耕火种的时代,而是分析了现代人过度精加工食物对脾胃运化的影响,并进而提供了如何在快节奏的午餐中,通过简单的搭配来弥补营养结构失衡的建议。这种“古为今用”的智慧,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瞬间飙升。我发现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条,而是主动地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验”和“验证”。这种主动参与感,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粘性。更让我欣赏的是,它对于“持戒”的理解非常辩证。它并非提倡绝对的禁绝,而是强调“适度”与“平衡”。它告诉你,生活需要美感和乐趣,但乐趣不能以透支健康为代价。这种成熟而理性的态度,让这本书摆脱了许多传统养生读物容易陷入的“教条主义”的窠臼,显得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简直可以用“行云流水”来形容,但绝非空洞的辞藻堆砌。它在阐述那些看似深奥的养生之道时,总能找到最贴合普通人日常经验的切入点。我记得有一段讲到情绪管理,作者没有用心理学术语去分析焦虑的成因,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将心比作一口水井,如果总是被外界的杂物投掷,水自然会浑浊不清。然后,他紧接着就给出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清淤”方法,比如如何通过特定的呼吸法来“沉淀”情绪的杂质。这种叙事方式,既保留了传统智慧的精髓,又完全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相当考究,每一章的引文都恰到好处地起到了一种韵律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情绪也能被自然地引导、抚平。很多养生书籍读起来会让人感觉疲惫,因为它要求你不断地做减法,不断地否定自己的既有习惯。但《寿康宝鉴》却提供了一种温和的替代方案,它让你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被理解和被支持的力量。我甚至有种错觉,仿佛作者是一位和我共同生活了很久的老友,他深知我的困境,并用最温柔的方式指引我走出迷雾。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触动,在于它对“精气神”三者的综合考量,而不是偏执于某一个维度。很多现代的健康理念往往只关注“身体”的维护,忽略了“精神”的滋养和“元气”的储备。但《寿康宝鉴》却清晰地阐述了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比如,它会用很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思虑过度如何耗损心神,进而影响脾胃功能”,这种内在的关联性阐释,一下子打通了我过去对于身体各个器官独立运作的孤立认知。阅读这本书,就像是拿到了一张关于自己身体的精密交互地图。它不提供速效的“灵丹妙药”,而是提供了一种“系统维护”的思路。这种思路,让人学会了如何从根源上避免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病痛来临时手忙脚乱地应对。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有一种被“唤醒”的感觉——我的身体不是一个需要不断修补的机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细心呵护和顺应其自然规律的生命共同体。这种哲学层面的升华,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健康手册范畴,它真正做到了“宝鉴”二字所蕴含的,成为指引人生方向的明镜。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其实心里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寿康宝鉴”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沉甸甸的历史感,总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或者说教意味太浓。但翻开目录,尤其是看到团结出版社这个名字,心里又踏实了不少,感觉至少在内容的严谨性和可读性上会有个不错的保障。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对于“养生”这个主题的理解,它似乎并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食谱或者运动指南上,而是试图构建一个更宏大、更系统的生活哲学。比如,书中对于“起居有时”的论述,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几点该睡,而是深入探讨了人体的气血运行与自然节律的相互关系,那种将个体生命融入宇宙洪荒之中的视角,让我这个常年在都市里被时间追着跑的人,突然有了一种久违的宁静感。它没有采用那种冰冷的科学术语,而是用一种充满生活智慧的口吻娓娓道来,仿佛邻家那位博学多识的长辈在耳边轻声指点迷津。读着读着,我甚至觉得手中的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养生书,不如说是一部关于如何“活得更像一个人”的指南。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延长生命长度,而是如何提升生命的质量和深度,让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一个安顿身心的锚点。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那些花里胡哨的“速效秘方”来得珍贵和持久。
评分从装帧和出版质量来看,团结出版社的版本确实展现了应有的水准。装帧的厚重感恰到好处,不是那种虚浮的“豪华”,而是一种沉静的质感,让人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值得珍藏”的心理暗示。纸张的选择也很出色,墨色清晰不伤眼,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产生阅读疲劳。这其实是很细节但却极其重要的一点,因为养生之道,需要的是静心沉浸,如果阅读体验本身就充满干扰,那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更值得称赞的是,全书的结构组织非常清晰,逻辑链条紧密。它不是一堆知识点的堆砌,而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从宏观的“天人合一”,到微观的“一呼一吸”,作者总能清晰地勾勒出这个体系的骨架。对于初次接触这类深度养生理论的读者来说,这种清晰的结构,简直就是一盏指路明灯,让人不至于在浩瀚的传统文化海洋中迷失方向。我甚至开始期待,未来是否有机会看到这个系列的后续研究或解读,因为这本书的深度,远不止一读就能完全消化的。
评分看到了印光法师的推荐买的,慢慢读。
评分书不错,就是缺少了本来的《保身立命戒期》
评分好书受用一生
评分挺好的。
评分书不错,就是缺少了本来的《保身立命戒期》
评分挺好的。
评分看到了印光法师的推荐买的,慢慢读。
评分书不错,就是缺少了本来的《保身立命戒期》
评分好书受用一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