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jia:598.00元
作者:孫皓暉 著
齣版社:上海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208105928
字數:
頁碼:488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標識:11002922
編輯推薦
1)近十年zui暢銷長篇曆史小說。
2)一部精神本位的大國興亡錄,讓當代中國人為之振奮並受?益的戰國版《大國崛起》。第1次以‘大爭精神’和‘陽謀’風格架構曆史小說,著眼於國傢文明的全麵競爭,而非重復宮闈密事官場陰謀的老套路。
3)第1次正確厘清國傢文明的基本方麵:將戰國時代的萬韆氣象理成一串環環相扣的興亡故事,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再現瞭大秦帝國生滅興亡的曆史過程,藉此迴答瞭關於中國文明史的若乾基本問題。
4)從政必備,從商必讀。《大秦》細緻地整理瞭諸位精英們的做事方略,充滿瞭奮發惕勵的進取精神與曠達瀟灑的人生態度,無論領袖或普通人都能從中獲益。
這一百多年來,一代中國人、中國學者研究曆史,反而對自己文化的根和祖先看不起。孫先生的巨作站在自己國傢民族的立場上,有名有據,這樣的學者獨立而不倚,瞭不起。
——文化學者南懷瑾
《大秦帝國》運用形象思維在讀者心目中激活瞭一個曆史久遠的時代,把曆史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自然而然地有機結閤起來,讓讀者的曆史感受與審美感受得瞭到雙重滿足。且不說作者十幾年潛心創作的執著精神,單看《大秦帝國》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含量、所立足的文明史的創作高度,就完全可以說這是一部經過認真研究、思考、沉澱而完成的作品,也是一部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作品。
——作傢二月河
《大秦帝國》雖為小說,卻體現齣深厚的文化積纍和深邃的曆史見解;且恢弘雄健,通過對政治傢秦始皇和改革傢商鞅的形象塑造,寄托瞭作傢對曆史的思考與發現。
——中國作協副主席、作傢 陳建功
大秦帝國這段曆史zui需要寫,又zui難寫。魯迅當年說,三國宜於做小說,春鞦戰國不宜於做小說。魯迅準備瞭好多年,終於沒有寫春鞦戰國,可見其難。這段曆史,文學藝術上一直沒有反映過,很遙遠,很輝煌,工程很大,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隻有新時期改革開放瞭,纔有可能。看《大秦帝國》,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前文化部副部長陳荒煤
我讀完瞭《大秦帝國》第1部,很激動,也很高興。從中國曆史角度看,春鞦戰國和秦帝國是zui重要的一段,也是變法強國的曆史主流zui充分強大的一個時期。所以我一直認為,這個曆史題材不亞於任何當代重大題材,因為她是中國文明的根。
——秦漢史專傢林劍鳴
孫皓暉能堅持在一塊淨土上寫純粹的曆史小說,難能可貴。我想這與作者的寫作誌嚮,有著莫大的關係。這部書的目標是要填補中國曆史小說上的先秦這個空白,因為這是中國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重要的空白。這是很新穎而且有大目光、有時代精神的想法,尤其當我們這個國傢、民族,煥然一新地屹立於新世紀的這個星球上,重溫這段古老的曆史,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作傢李國文
我認為《大秦帝國》取得瞭史筆與文筆、敘事與思辨的雙勝。與其說它是曆史小說,不如說它是曆史文化小說,中國原生文明成功地經由《大秦帝國》的宏大敘事復活與行走。從曆史觀上看,《大秦帝國》不是將曆史道德化,而是堅持以是否推動曆史前進臧否人物,所以它對曆史人物的評價是客觀公正的。《大秦帝國》“進入”曆史又從中“走齣”來進行人物塑造,因而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達到瞭更高意義上的文史不分。
——《文藝報》總編輯 範詠戈
這是對中華文明內涵的一種再定位。孫皓暉寫這部書,是照亮曆史,而不是呈現曆史的方式。它是一部"照亮"的作品。《大秦帝國》從精神與理性的層麵理清那個時代,這也是他的作品引起轟動的重要原因。
——評論傢鬍平
《大秦帝國》的問世,徹底顛覆瞭“暴秦說”,是一次有根有據的翻案。作者以其特有的凝重筆觸,無比豐富的史實,再現瞭大秦帝國在那個中華文明轉摺點上發揮的無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大秦帝國為中華文明所做齣的無與倫比的貢獻。在這個意義上說,長篇曆史小說《大秦帝國》的曆史認識價值,遠遠超齣瞭小說文本和文學的價值。
——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 李榮勝
現在每年齣版1400部長篇小說,真正能引起評論界和讀者關注的鳳毛鱗角。《大秦帝國》確實是力透紙背、纔華橫溢的一部大書。它以宏大的曆史意識,要為曆史溯本清源。我現在想象,現在有紅學,有儒學,以後很可能有秦學。
——評論傢孟繁華
對這部小說的接受是對當代文學的一部試金石。很多小說感覺是蒼白,因為作者對他所寫的時代缺乏必要的研究。這部作品站立起來一批雄渾堅定、神采飛揚的人。在晦暗的曆史布景裏,站立在我們麵前。那些人物形象生動飽滿,這批人物在大爭之世的血氣、精神,都寫齣來瞭。作者通過這部小說,完成瞭與一種文明的深度對話。他以一種學者的方式來寫小說,他把大秦帝國看作一個氣場,一個精神實體。作者還突破瞭很多小說傳統的陳規陋俗。從這部小說看,它不受常規的小說限製,反而極大地開拓瞭小說的空間和容量,錶現齣更好的更有錶現力的小說形式。
——評論傢謝有順
《大秦帝國》裏既有秦與六國之間的政治、軍事鬥爭,又有六國之間的聯閤與鬥爭以及以儒、法、墨、道、陰陽諸傢為代錶的諸子百傢的思想文化競爭,朝廷、戰場、商場、學堂、都城、山野、酒肆、密室,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陰謀與陽謀,構成瞭一副多姿多彩的戰國生活圖畫。孫皓暉以學者的豐瞻、小說傢的纔智從容地駕馭瞭如此浩繁復雜的曆史局麵,有條不紊地抒寫瞭150年間從秦到六國的曆史演變,齣色完成瞭一部大結構、大氣象、大內涵的戰國末期史和秦帝國興亡史。以一部本原意義上的中華民族史詩,為沉寂已久的中國史傳文學,竪起瞭一座具有時代高度的巨碑。
——評論傢李星
我在讀《大秦帝國》時首先感受到的是對知識分子直接參與方式的肯定。今天,我們反省知識分子問題,呼喚建立知識分子的現代品格,不應該簡單地否定傳統文人精神,如果上溯到中國知識分子的源頭,從春鞦戰國時期的“士”階層的行為中提煉齣有益的精神資源,無疑對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現代品格的建設是一種難得的補充。
——評論傢 賀紹俊
一部作品讓我連續十幾天心潮澎湃,這是第1部。孫皓暉首先是一位學者,然後纔是一位作傢。他對戰爭的描寫讓我非常震撼,他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他能把自己的全部感受化為文字,化為畫麵,極有激情,極有想象力。我拍這部電視劇的時候,如履薄冰。《大秦帝國》再現那個大開大闔、自由奔放的時代,如果把握不住,那種氣吞山河是齣不來的。
——導演黃健中
《大秦帝國》(全新修訂版)目錄
第1部 黑色裂變(上)
中國文明正源的強勢生存———序長篇曆史小說《大秦帝國》
楔子
第1章 六國謀秦
第二章 國恥昭昭
第三章 安邑風雲
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
第五章 衛鞅入秦
第六章 櫟陽潮生
第七章 瓦釜雷鳴
第八章 政俠發難
第1部 黑色裂變(下)
第九章 霹靂手段
第十章 蒹葭蒼蒼
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
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
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
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
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
第二部 國命縱橫(上)
楔子
第1章 鐵腕平亂
第二章 山東雄傑
第三章 西齣鎩羽
第四章 談兵緻禍
第五章 天地再造
第六章 風雲再起
第七章 大成閤縱
第二部 國命縱橫(下)
第八章 連橫奇對
第九章 縱橫初局
第十章 張儀風雲
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
第十二章 不寜不令
第十三章 zui後風暴
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
第三部 金戈鐵馬(上)
楔子
第1章 無妄九鼎
第二章 艱危鹹陽
第三章 東方龍蛇
第四章 鏖兵中原
第五章 鼕戰河內
第六章 滔滔江漢
第七章 興亡縱橫
第八章 幽燕雷霆
第三部 金戈鐵馬(下)
第九章 孤城血蔔
第十章 鬍服風暴
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
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
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
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
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
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
第四部 陽謀春鞦(上)
楔子
第1章 暮政維艱
第二章 商旅大士
第三章 邯鄲異謀
第四章 鹹陽初動
第五章 情變橫生
第六章 子楚還國
第七章 流火迷離
第四部 陽謀春鞦(下)
第八章 風雨如晦
第九章 呂氏新政
第十章 閤縱迴光
第十一章 仲父當國
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
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
第五部 鐵血文明(上)
楔子
第1章 初政颶風
第二章 大決涇水
第三章 乾坤閤同
第四章 風雲三纔
第五章 術治亡韓
第六章 亂政亡趙
第七章 迂政亡燕
第五部 鐵血文明(下)
第八章 失纔亡魏
第九章 分治亡楚
第十章 偏安亡齊
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
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
第十三章 鐵血闆蕩
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
第六部 帝國烽煙
楔子
第1章 權相變異
第二章 棟梁摧摺
第三章 殺戮風暴
第四章 暴亂潮水
第五章 殘政如血
第六章 秦軍悲歌
第七章 帝國烽煙
祭秦論 原生文明的永恒光焰
跋 無極之外復無極也
全新修訂版跋 秦統一文明的光焰永恒照耀中國
內容簡介
全新修訂版《大秦帝國》洋洋五百萬言,六部十一捲,將戰國後期齊、楚、燕、秦、韓、趙、魏七國群雄並起的曆史蒼勁地鋪展開來,描繪瞭近200年的戰國風雲與帝國生滅。
在禮崩樂壞,群雄逐鹿的戰國末年,麵臨亡國之禍的秦國於列強環伺之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林。從秦孝公開始,篳路藍縷、徹底變革、崇尚法製、統一政令,曆一百六十餘年六代領袖堅定不移地努力追求,纔完成瞭一場偉大的帝國革命,掃六閤而一統天下,建立起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
全書共分為六部《黑色裂變》《國命縱橫》《金戈鐵馬》《陽謀春鞦》《鐵血文明》《帝國烽煙》。這部鴻篇巨著還原瞭巨大的曆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再現瞭一個國傢一步步實現自己夢想的悲壯曆程。書中每一行每一頁都充滿著智慧方略、陽謀政治的風骨,奮發惕勵、強勢生存的精神,充滿著來自中國原生文明時代的英雄風骨與本色靈魂。
全新修訂版《大秦帝國》為作者孫皓暉創作十年來首次親自全麵修訂,曆時半年多。對原書知識性的錯誤與模糊,以及未被發現的筆誤,進行瞭全麵糾錯;對原來靠攏通俗話本的某些寫法,進行瞭文風的校正;新版《大秦帝國》的曆史知識進一步精確化明晰化,敘事文風進一步整肅化厚重化。除此以外,新版《大秦帝國》還重新校定繪製瞭所有地圖;對整體裝幀進行瞭全麵調整。
孫皓暉,共和國同齡人,生於陝西三原。曾任西北大學法律係教授,獲國務院首批特殊津貼的專傢。嚴肅的作傢、學者。中國當代四大曆史小說傢之一。“中國民族強勢生存”、“中國原生文明”zui有力的理論傢和支持者。zui新著有《中國原生文明啓示錄》(上中下)、《中國文明正源新論》。
1993年起,孫皓暉基於對中國原生文明的思考,曆時16年創作瞭長篇小說《大秦帝國》,共6部11捲,505萬字。2011年,《大秦帝國》入選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奬,並獲第八屆茅盾文學奬提名和新聞齣版總署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奬。作品改編為六部240集同名大型電視連續劇,第1部由央視2009年播齣,預計2012年播齣第二部。
文摘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