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兰格的成名作。
“我想我应该没嫉妒过任何人,因为如果某人有某样东西,我也可以拥有。”兰格博士在演讲中这样说道。她之所以如此有信心,是因为三十多年来对“专念”的研究让她知道,只要去注意生活中的细微变化,那么原本认为不可能达成的事,最终都可能实现。比如,用一块普通的门板换回1万美元;用短短一个星期,让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变年轻;在夕阳产业中发现商机;让枯燥的常规工作变得有趣,并带来成就感;让你讨厌的邻居变成益友……
不要再问“那怎么可能”,而要问“为什么不能”,结果将超乎你的想象!
兰格博士的“专念”启发了整个世界,改变无数人思考与感觉的模式。专念是不受束缚的思维,是洞悉一切的思维,是既理性又充满远见的思维。
《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被《影响力》《全新思维》等畅销书转载传颂,被书评媒体《书目》杂志评为一本划时代的巨作。
作者简介
(美)埃伦·兰格(Ellen J.Langer),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幸福课导师本·沙哈尔最推崇的哈佛著名心理学家,第一位获得哈佛终身教职的女性。
获得最具含金量的古根海姆研究学者奖、美国心理协会颁发的大众心理学杰出贡献奖、高尔顿·奥尔波特群际关系奖等。
在各大学术媒体上发表了70多篇学术论文及相关作品。她的著作还包括广受好评的《学学艺术家的减法创意》、《个人政治学》以及《控制心理学》等。
精彩书评
人的天性、感情、思维和行为都是由心念引发的,可以说不同的心念决定不同的人生。《专念》以西方科学的范式,给我们开启了理解人类意识奥妙的新大门。我们的学习之道是用心念去体会。
——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
一部当今社会心理学的突破性佳作! 《专念》一书非常具有挑衅性和吸引力,启发性强。作者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大师,她的写作风格灵动。书中所隐含的实践应用和惊人大胆的结论将令你着迷。本书将刺激来自不同背景的人 在阅后,你看待这世界的方式将会产生深刻的丶叹为观止的积极变化。
——苏德中 哈佛大学培训教练中心高级访问学人 剑桥大学幸福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全球华人积极心理学协会主席
《专念》一书的作者埃伦·兰格博士是位创造历史的人物。积极心理学非常欢迎她的“专念”的概念,它天然契合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宗旨——研究人的正面心理、力量。尤其值得赞赏的是,兰格不是那种隐居在象牙塔内的科学家。她的目标是让普通人也能从她的科研结果中获益。读者确实非常喜欢《专念》这本书,他们的评价充满了“这本书能改变你的一生”“百读不厌”等称赞。
——赵昱鲲 全球华人积极心理学会创始人兼副主席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亲传弟子
我发现所有的快乐、机遇和成功都来自这本书中所提出的“专念”。专念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专念让你将身心投入到过程中去,而不是只盯着结果看。在这无限的过程中,会创造无限的机会。它让我们更开放、更投入、更灵活、更自由……非常欣喜地看到哈佛的心理学家把这些我只能体会而无法表达清楚的智慧写了出来。
——杜葵 安博·人众人教育总裁
做企业工作情商培训十数年,我发现现代人的许多情商问题源于思维的执拗,如果跨越过思维的藩篱,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本书会帮助我们获得思维的自由,它既专业又实用,非常适合希望自我成长及提升幸福的读者,让我们相互提醒,练习将潜念转为“专念”,hold住当下,就能轻松送走压力,找回幸福!
——张怡筠 著名心理学家 工作情商及幸福力专家
兰格成功地创作了一本既有趣,又吸引人,且兼具扎实科学基础和实用性的好书。该书的主题是心理定势,它能让聪明的人也变得愚蠢。兰格生动地说明,潜念不仅会让生活变得无聊,而且会让我们丢失对于生活的掌控力。她用一系列研究告诉我们,年轻人可以变得更有创造力,管理者可以变得更高效,而老年人也无需屈从于岁月的流逝,坐以待毙。
——杰罗姆·布鲁纳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 著名心理学家
这是一个加强生命意义的另类观点。《专念》这本书宛如一帖良药,可以帮助我们对抗僵化的、机械式的、重复性的生活型态,让我们不至于把好的自己封存在从来没有好好活过的生命中。本书极具启发性,值得各界人士阅读。
——《柯克斯书评》 国际书评机构
这本书为我们的心智打开了惊人的新方向。
——霍华德·加德纳 多元智能理论之父
这是一本刺激又迷人的书,作者埃伦·兰格是一位敏锐、不受约束、且显然相当享受于大胆想法的社会科学家,她带领我们探讨心灵状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杰尔姆·卡根 哈佛心理学教授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
这是一项真正的先驱性研究,《专念》这本书告诉我们潜念如何造成危险与伤害,以及丧失人生的控制权。它适用于一切范围,不论性别、年龄,也不管是在企业中或是在专业领域内。
——贝蒂·弗里丹 美国女权运动先锋
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景仰兰格博士深具创意与破除藩篱的研究,《专念》这本书中大胆且令人惊讶的结论更是让我深受震撼。
——达里尔·贝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专念》是心理学领域中一本划时代的巨作
——《书目》杂志 美国书评机构
在多元的工作、教育与健康生活环境中,处处弥漫着偏见与沉溺,然而,《专念》这本书的创造力与活跃特质可以消除这些局限。
——《费城询问报》(Philadelphia Inquirer) 美国历史第3悠久的报纸
太棒了!阅读兰格博士的书——《专念》的乐趣之一就是她的观点永远紧扣着现实生活。
——《美国管理评论》(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目录
中文版序
引言--司空见惯的“潜念”与求之不得的“专念”
第一部分 潜念
01 擦肩而过的良机
潜念的三大特征
02 被简化了的世界
潜念的六大根源
03 无心而酿的大错
为潜念付出的四大代价
第二部分 专念
04 打开有趣的世界
专念的三大特质
05 让时光倒流20年
专念的好处之一
06 从平凡中洞见创思
专念的好处之二
07 让工作快乐而满足
专念的好处之三
08 消除歧视与偏见
专念的好处之四
09 整合身心的力量
专念的好处之五
第三部分 超越专念
10 高效能人士
让专念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精彩书摘
第1章 擦肩而过的良机
潜念的三大特征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我们生活的世界》(The World We Live In)
我们人为地将连续的时间轴分割为许多部分,并把不同的片段命名为“日夜”或“春夏秋冬”。对于所能感知到的许多连续变量,我们都是这样处理的,而这些被人为分割出来的抽象部分就是概念。
就这样,我们用概念化的秩序来替代感知到的世界,而感知正是我们各种经验的来源。
假如现在是凌晨两点,你家的门铃突然响起。从睡梦中惊醒的你匆匆下楼,一探究竟。开门后你发现一个有钱人站在面前。他身着毛皮大衣,手上带着两个钻戒,身后停着一辆劳斯莱斯。他为自己在凌晨吵醒熟睡中的你表示歉意,但他正在参加一个寻宝游戏,而他的前妻是对手之一,所以赢得这场比赛非常重要。他需要一块长2.1米,宽0.9米的木板。你能帮他这个忙吗?为了表示诚意,他愿意拿出10 000美元来答谢你。你相信他所说的话都是真的。此人显然有能力兑现自己的诺言。但应该去哪里找这么一块木板呢?你首先想到的是堆木场,但你并不知道堆木场的主人是谁。实际上,你连堆木场的具体地址都不清楚。而且在这个时间,那个地方也不可能开门营业。你抓耳挠腮想了半天,但依然找不到可行的解决方案,于是不得不向对方说声抱歉,放弃了那笔高额的奖金。
第二天,你去拜访一位朋友,他家旁边正好有人在盖房子。你的视线突然扫过一块尺寸完全一致的木板,这是一块还没有制作完毕的门板。这时候你才意识到,自己完全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将自家的门板卸下来换取10 000美元奖金。
“我当时怎么就没想到呢?”你喃喃自语道。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家的门当时不是一块木板。“门”这个概念遮住了你的双眼,让你对眼前的这块符合规格的木板视而不见。
这种“潜念”在平日的生活中很常见,你可能会说:“我怎么没想到苏珊呢?她会疏通下水道。”这种情况被称为“归类陷阱”。这是“潜念”的一大属性。此外,无意识行为以及单一视角是这种意识状态的另外两大特征,我也会对它们进行详细介绍。
无意识行为
你是否曾经对商店里陈列的模特说过“对不起”?或在新年刚开始的时候在支票上写下上一年的年份?在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我们只是从周围的世界获取并使用有限的信息(模特的女性形体,支票本的熟悉模样),而忽视了其他的信息(模特一动不动,新的一年已经开始)。
有一次,我到一家百货商店购物。结账时我将一张全新的信用卡递给收银员。她看了看信用卡,发现我没签名,于是将卡片递还给我让我签名。随后,她将卡片在POS机里一刷,待单据打印出来后让我签单。我照做了。接着,她把单据拿过去,认真比对上面的签名和信用卡上的签名是否一致。
人们可以无意识地做出非常复杂的行为,现代心理学对此研究不多。但是早在1896年,莱昂·所罗门(Leon Solomons)和格特鲁德·斯坦(Gertrude Stein) 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对象在当时被称为“双重人格”,我们现在称其为“人格分裂”。他们认为,由第二重人格所主导的无意识行为和常人的行为非常相似。常人也能在不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许多复杂行为。所罗门和斯坦用自己做了许多实验。这些实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无意识地朗读和书写。他们可以做到一边全身心阅读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一边书写英文单词。经过强化训练后,他们甚至能够一边阅读,一边无意识地听写。事后,他们完全记不起自己写了哪些单词,但确信自己一定写了些什么。为了证明朗读也能自动进行,他们尝试一边听故事一边朗读。结果经过训练后,他们完全可以做到一边专心听故事,一边无意识地朗读。
所罗门和斯坦得出结论认为,大量被我们认为是高智能的行为,如朗读和书写,完全可以无意识地进行。他们写道:“我们向大家展现了常人所具备的一种普遍倾向,即人们无需受到明显的意愿或意志干预,就能按照既往习惯无意识地行动。”
……
前言/序言
推荐序1
专念--积极的力量
赵昱鲲
全球华人积极心理学会创始人兼副主席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亲传弟子
埃伦·兰格博士是个创造历史的人物:她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有史以来第一位终身女教授。这要归功于她做过的那些开创性的研究。比如在70年代,她和耶鲁大学的朱迪斯·罗丹博士一起,发现如果给予养老院里的老人一点自主权,他们的健康和心态都变得更好。这项研究一锤定音地证实了自主对福祉的促进作用。
她的另一项开创性研究是著名的“复印机”实验(详见本书):复印机前有人在复印东西,你去问他:“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对方多半会拒绝,因为他会想:你凭什么就插队?但如果你说:“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有急事。”对方经常会同意,毕竟大部分人还是通情达理的。可如果你说:“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有些材料需要复印。”这句话的内容明明和第一句一样,并没有特别点明你要插队的理由,但由于句式和第二句类似,对方会不假思索地觉得你真的有个需要插队的特别理由,于是允许你插队。
兰格由此发现,人们经常貌似神智清醒,但其实是处在无意识的“潜念”状态。她随后对潜念做了大量研究,总结出了潜念的特征、根源和后果(详见本书第一部分)。但是,仅仅揭示出潜念的本质和危害,还是远远不够的,兰格还想要知道:如何才能克服潜念?
答案就是“专念”。兰格做了一系列研究,确认了专念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实际的好处,比如工作更出色、更成功,还能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快乐、更健康。从潜念到专念,她的这个研究转向,象极了“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的转向。根植在两人的学术生涯背后的,也正是同样的信念:仅仅找到问题、治愈问题是不够的,还要找到力量、发挥力量。
积极心理学非常欢迎“专念”这个概念。它天然契合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宗旨--研究人的正面心理、力量。提倡专念,还有助于澄清长期以来对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普遍误解:很多人以为,积极心理学,一定是提倡积极情绪、反对消极情绪。这往往来自于他们对积极心理学这个名词的望文生义。如果他们耐心地读一读积极心理学的主张,就会发现,积极心理学从来不否认消极情绪的作用,更反对强行压抑消极情绪。积极心理学只是针对人容易沉溺于消极情绪的本性,主张我们不要被消极情绪绑架,要用积极情绪去平衡消极情绪。积极情绪专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总结说:“科学表明,抵制消极念头和情绪会得不偿失……也许你一下子不能理解,但面对消极,要比抵制消极更健康。练习专念,就是一种科学验证过的驾驽消极的方法。”可见,专念能够帮助我们摆脱消极情绪的绑架。
尤其值得赞赏的是,兰格不是那种隐居在象牙塔内的科学家。她的目标是让普通人也能从她的科研结果中获益。于是就有了这本《专念》。她在本书中,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潜念、专念的各种特征和后果,以冀把专念的力量,传播到普通人当中。而读者对此的反应,也非常热烈正面。亚马逊网站上对本书的评分,达到四星(总共五星),最被认同的评论都充满着“这本书能改变你的一生”“百读不厌”等称赞。
我尤其高兴地看到这本书被引进到中国,因为“专念”这个概念,来自于佛教,而我们中国人对佛教是非常熟悉的。更重要的是,很多中国人目前也常处在“潜念”状态之中。比如,兰格指出,“潜念”的一大来源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因为在这种教育体系下,孩子们会忙于追赶各种目标,表面看起来似乎效率很高,但结果是他们对每一件事都无法真正地专心致志。这就会使他们习惯于“潜念”状态,而很难用“专念”去生活、工作。因此,我相信,《专念》对于中国读者,会有特别的帮助。
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