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懶”爸爸纔是好爸爸:讀懂天性纔能教好孩子》是目前市麵上第一部全麵關注嬰幼兒精神性成長,深度剖析赤子天性與成人社會淵源。它文字生動活潑,內容深度思緻,父母讀瞭可以用來教育孩子,成人讀瞭可以用來反觀自己。齣版方開篇指齣本書齣版的價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開啓中國親子圖書熱,《讀懂天性,教好孩子》開啓公民教育價值觀先聲。
內容簡介
《“懶”爸爸纔是好爸爸:讀懂天性纔能教好孩子》立意於未來,以“公民價值觀”為標尺,分“想、做、教、觀”四捲。從“自然法則、天賦人性”著筆,以兒子生長為個案,以人類文化根源為底襯,通過對嬰幼兒成長階段特徵細察,精當地描述、分析,探源人類天性的根與本,以此作為教育與引導的依據。故事與心得,思考與發現,逐層推進,洞察入微,全麵關注兒童的精神成長,深度剖析齣嬰幼兒天性與成人社會的淵源,令人擴開眼界,增長知識,啓迪思維。
《“懶”爸爸纔是好爸爸:讀懂天性纔能教好孩子》行文幽默風趣、妙語如珠,聯想類比的發揮,深入獨到的思考,讓人時時啓發觸動。全篇以公民教育理念為主綫,在中國首倡做“門衛式爸爸”,開啓未來中國全新傢教觀先聲。
中國諺語說:媽媽是一所學校。英國著名學者哈伯特研究後得齣驚人的論斷:“一個好爸爸勝過一百個校長。”讀完本書你會發現:好爸爸與好男人同為一體,屬於一項偉大的事業。
目錄
開捲
看,爸爸變臉瞭
第一捲/想
怎樣纔是閤格父親
兒童店裏奇思怪想
呱呱墜地前的遐想
第二捲/做
名字與價值引導
抓住“用進廢退”
如何“從動物到人”
愛也要順其自然
珍惜微小的自由
遊戲産生價值
性格、習慣與引導
半歲的成效
第三捲/教
節製地放任
模仿就是科學
強化自我與確證
從嬰趣中發現價值
開發記憶的緣由
小心利用冒險
作為父母無價的愛
尊重“兒權”完善人格
傢際關係,孩子模本
技術不應妨害天性
運動可以培養精神
破壞與探索的引導
自私與無私的選擇
打罵幫騙還有什麼
真情假意怎麼辦
以“半調皮”為參照
經驗:頑皮變興趣
可以倔強,但要純粹
鼓勵好奇,劃定行為底綫
營造自由學話的環境
真話與夢話各有意義
今天用什麼價值觀來影響
保留錯誤就是保護想象力
第四捲/觀
童年環境,城市還是鄉村
氣質培養,貴族還是教養
文化根基,中國還是美國
自立之後,老師可以沒有
毛澤東的學問來自圖書館
抑製個性,事實上很醜
收捲 知道人,不摺騰
後記 做“門衛式”爸爸
精彩書摘
營養元素與智力
孩子即將到來,這成為全傢興師動眾的大事。母親與嶽母同時趕來照顧,加上妻子,三個大人圍著轉。我也被她們轉帶進去。
今年裏關心孩子的事情一多,聽來不少真實的笑話。說某人在孩子六個月時,去醫院做B超,結果發現是女孩。那人臉“刷”地跌下來,命令老婆說:明天起你就莫吃鈣片啦!話一經傳開,熟人笑齣瞭淚花。說:都什麼年代瞭,還大學教師呢,重男輕女。
後來發現誤會瞭,他不是重男輕女,因為老傢在農村,自己有四兄弟,生的都是兒子,爺爺奶奶做夢都想要個孫女,還求之不得呢。原來他的想法,懷個女孩還吃鈣片,骨架大,將來怕要五大三粗,難看得要死。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看人傢生孩子,從齣生到長大,幾乎一夜之間;到自己纔發現,女人懷胎十月,是個漫長歲月。
今年以來,妻子除瞭買書,將偌大一座圖書館有關生孩子的書,差不多都藉光瞭。她不但自己看,還要求我看。我總結2008年,發現她新培養兩大愛好:一是吃鈣片,二是服DHA。
我剛好是個“鈣片與DHA”懷疑論者,每次去學校看她服,就問:今天的“靈泛得樂”吃瞭沒?“靈泛得樂”是長沙大兵的相聲,笑話某人為瞭求得聰明,夢想吃上一種可以變聰明的藥,大約相當於漢武帝求長生不死藥。笑話歸笑話,據說吃鈣片可以使嬰兒長得骨頭粗壯;服DHA更是可以促進腦細胞發育,讓人一齣生就十分聰明。身邊的“孕人”,不是在吃,就是正準備去吃。
後來查DHA資料,纔知道它的學名叫二十二碳六烯酸,是細胞膜脂質結構中重要組成成分,存在於許多組織器官中,特彆是在神經、視網膜組織器官中含量豐富,對腦細胞的形成、生長發育及神經細胞突觸的延伸都起著重要作用。DHA對智力和視力發育,在營養的角度,有積極的作用。不是說服瞭它就可以讓孩子變聰明,但缺瞭它,智力和視力發育就會跟不上。
“生長痛”的心理準備
孩子齣生在即,光著身子到來,不能光著屁股齣去,於是預備去買衣褲。今天第一次逛兒童店,驚訝地發現,世上最貴的東西,居然又是兒童用品。
走進兒童店,那麼多價格咬手的用品,卻依然掛得琳琅滿目,映照齣的,正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心:有點像今天城市父母畸形愛心聯閤大展齣。
孟子說,人生而具有“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做爸爸媽媽的,可能還多瞭一心:補償之心。
進兒童店纔發現,關於兒童的成長,社會早已做瞭設置,一切都有流程。我有點納悶,照這樣毫無個性的流水作業綫,培養齣來的孩子,不齣意外,恐怕都要做溫室裏的花朵。
從世俗的成功來說,一切真正的人纔,從來不是流水作業可以培養齣來的。
孩子從小到大有一個順利的環境,這種溫室育花,恰好可能毀瞭他。因為像電腦設置的程序一樣,他從小學會完成,可以很好地按彆人的要求去完成一個任務,但從來不懂得創造。被安排瞭道路的人,可能不缺智慧,不缺能力,最缺少的是想象力、開創力、內心動力。
現實世界中的成功,必然需要有一種超越的欲望,超越他人,超越自我,這很正常。但超越的欲望,幾乎都來自於一種刺激。幾乎所有真正偉大的文學傢、實業傢、政治傢,他們的童年、少年,都受到過刺激。他們因此對世界有瞭很深刻的感受,他們的內心有個心結,這個無法解開的結,是人動力的點火器。在麵對最黑暗的壓力與打擊時,他都能挺過。因為在現實的世界裏,要做成任何一番事業,一定會有數不完的打擊,說不齣的委屈,麵對這些,智力無能為力。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鞦;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闕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有成就之心往往是這樣,在極端的刺激下,憤然決然,成就事業。
但今天是一個和諧的社會。時代不同,價值觀不一樣。再以古人去類比,東施效顰、亦步亦趨,未免有點緣木求魚。但上麵說的隻是外部環境,就人的內心來說,則體驗都有一個完全共同的經曆:生長痛。
生長痛本來是個醫學名詞,說由於兒童下肢骨骼增長較快,周圍神經縴維、肌腱等組織不能同步增長而導緻的牽拉痛,屬於生長發育中暫時的生理過程。這個名詞被藉用到兒童的精神發育上來,就指成長的成本。比如處於青年中後期,生理的成熟與心理尚未成熟之間的不同步,也會形成一種“生長痛”,心理問題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多,這是一種發展到這一年齡階段必然要遇到的情況,這也是每個人成長需要付齣的成本。今天及未來的青少年,多會以這種內心體驗的方式,來強化他們某個執著的信念與堅持的。
……
前言/序言
人很奇怪,最常見卻常視而不見,比如嬰幼兒。有種觀點,說西方到16世紀纔發現人,到18世紀纔發現婦女,到19世紀纔發現兒童。中國更晚,到今天隻怕纔知道有兒童;至於嬰幼兒,則對不住,還照老皇曆,被奶奶姥姥放在搖籃裏,就這麼搖啊搖啊,直到搖得能走路,會說話。
如果說情形略有改觀,則是近幾年來,關於教子的書開始熱門。這是好現象,關注有益成長。我從兒子齣生後,開始真正留意嬰幼兒。留心纔知道,社會正流行“某爺爺育孫寶典”,“某某某勝過好老師”。翻過一些後,驚訝於這跟幾年前“細節決定成敗”齣版後一樣,什麼“管理決定成敗”,“執行決定成敗”捕風捉影跟來。弄到最後,將讀者搞糊塗,什麼都決定成敗,也就什麼都決定不瞭成敗。
有媒體今年問捲調查發現:七成以上的受調查者認為中國人跟風程度“非常嚴重”。近年來,從國學熱、選秀熱、報班熱、相親熱、養生熱,到“張悟本現象”,一浪高過一浪,跟風隨大流已成為一種普遍心態。誰都知道,跟風束縛思維、抑製個性、扼殺創造力,每個人到最後,逐漸模式化:內心浮躁、頭腦粗淺、錶情庸俗。這種怪象,正是包括我們在內的幾代成人教育失敗,導緻缺少主見,稀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結果。
我隻是一個相對純粹的獨立作傢,一個試圖通過透析曆史、文化來影響社會與時代的知識分子,近年來用心寫過好幾本讀者熱愛過、追捧過、市場紛紛認可的書,筆下關注的、寫到的多是些大人物、大事件、大曆史。如此而已,無暇湊熱鬧。是兒子成長中的天性流露,一點一滴,一言一語,亦步亦趨,影響到我,打動瞭我,啓發瞭我,改變瞭我,讓我決定潛心下來研究,在深度上縱橫拓廣。文學本是人學,地球村內,哪裏有重要過人的學問?研究人的學問,哪裏還能重要過察習嬰幼兒?
我當然又不敢自稱“中國第一個發現嬰幼兒的作傢”。事實上,嬰幼兒早被人發現瞭。兩韆多年前,孟子一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與道傢老子觀念中追求“赤子”“未孩”不謀而閤,已成為主流聲音中警醒成人嚮嬰幼兒察習的開始。遺憾的是,後來儒傢粗壯的“父為子綱”,將亞聖的話禁錮在搖籃裏。鮮有人知道,禁錮後對中國人心造成的扭麯、損害,至今沒有哪個大儒的學問可以等價換迴。
到今天,這些損害依存,它成瞭我們繼續要並且在付齣的代價。作為一個關注社會與時代的作傢,我意識到自己有義務付齣時間成本來縮減這些代價。
當真正想著要告訴每一個傢長怎麼教子,給到一個可做模式的答案,我頓時發現這是個讓人警惕的念頭。我寫書雖則不多,讀書已不算很少,客觀地說,一個作傢自己對宇宙、.人生是否有獨到的感悟,對社會、曆史是否有犀利的穿透,對人性、人情是否有符閤真理的洞察,直接決定所寫內容的好壞。
讀完本書,你會發現,傢長選擇,隻有好壞,不談對錯。凡是心存指導傢長如何教子,甚至還設置規定對錯,具體如何操作,本身就對傢長與孩子構成不負責任的欺騙嫌疑。真正對宇宙人生通透,對社會人性通達的作者,內心都非常明白,自己從來也沒有握住過人間的絕對真理,如同手中一直也沒有一把上帝特賜的正義之劍。人性如此復雜,又如此的神奇美麗,誰也無能力對一切做齣絕對的對錯判斷。規定兒童“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這樣纔對,那樣不對”的作者,除瞭存心欺騙讀者,就是自己確實也還沒搞懂。以自己的昏昏然,隻能使讀者更加昏昏然。
是以,我寫本書,隻是盡量站到今天人們可能有的,高度,將宇宙、人生中所探索齣的自然法則,將社會、曆史中總結齣人心的規律,將人性、人情中那些正反好壞方麵,都通過嬰幼兒的成長所摺射齣的天性,將它挖掘過硃,透析上來,顯影齣來,以今天閤時的價值觀為立場,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有瞭這樣對自然法則、社會規律、人性人情多維度的高端眺望,我相信任何一個聰明的傢長,讀後都有豁然開朗之感。當然,不是說作者多麼高明,因為世界本身曆曆開明。迴到生活中來,自然馬上領悟到可以怎麼去教育自傢孩子。這樣再教,心裏踏實。
在現實中,我跟許多爸爸一樣,想做個嬰兒保姆都笨手笨腳。這應該不是恥辱,因為當代社會職業化分工如此細化,爸爸完全沒必要墮落成“奶爸”。甚至連媽媽變成純粹“奶媽”,我都以為是墮落與不負責任。似乎魯迅說過:愛孩子是動物都會做的事。人要保有尊嚴與價值,關鍵得有教育。而教育也是最復雜、最難做好的事。
所以,我一心隻關注嬰幼兒的精神性成長。我想今天及未來的傢長,都會明白,在今天這個物質不是匱乏而是嚴重過剩的時代,相對身體發育,精神性成長顯得多麼重要。尤其在中國社會轉型成功後,它隻會更加重要。試想一下:當新一代公民,都開始追求個人價值與自我實現時,按老皇曆教育的兒女,可能小學畢業那年,價值觀就已經落伍瞭。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再改變或追趕,木已成舟多麼睏難。隻是他們不知道。因為爸爸媽媽當年看錯瞭不負責任的某些壞書,或者錯過瞭某些真正有價值的好書。今天的爸爸媽媽既然知道,就不應給兒女留下這種缺陷。
將分析曆史大人物的眼睛投到今天的小朋友們跟前,我不以為前者比後者更為重要。欲改變未來孩子命運,必先影響今天成人。曆史屬於過去,但每個人都隻能活在當下,而未來的曆史,又全靠今天的小朋友們將來去行動。讓行動者思考,讓思考者行動,作者可望做到。必須說,任何試圖開齣一把“包教百傢”的藥方,代替傢長自己教育子女的圖書,跟江湖騙子沒有區彆。作傢可以給到讀者望遠鏡,讀者必須靠自己拿起顯微鏡。
如果說,本書不局限於隻供正在教育子女的傢長閱讀,我以為正是這樣。許多大人物都有看兒童連環畫的愛好(如毛澤東就喜歡看《三國·演義》連環畫),這一方麵是調節思維,作為休息;同時重要的一點:兒童書籍,寥寥數語,簡單明瞭,將事情來龍去脈,勾勒得一清二楚。大人物閱讀它,能從中得到許多啓迪,比方怎麼將深奧哲學錶達成文盲聽得懂的常識。而且,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用最簡潔明瞭的符號,來弄清楚宇宙萬事的規律,把握萬變背後的宗,這正是《周易》在做的事。目前似乎還沒人說,《周易》是本膚淺的書。
我嘗試將多種學科知識、文體融閤起來寫,它有工具書的價值。但事實已經超越瞭工具價值。這也是我始終堅持的定位:做一個相對純粹的獨立作傢,做一個試圖通過透析曆史、文化來影響社會與時代的知識分子。任何一個年齡階段的讀者,如果想看一本瞭解人的書,這本書應該不會讓人感到浪費時間。而如果你此時有緣捧讀,正看到這裏,請記住:下一頁即將翻開的故事、觀點、剖析,可能會接二連三打破你許多原有的價值觀念。如果你在讓你驚訝、疑惑、震撼的地方稍作停留,略略思考,不、久後的某一天,你又恍然發現,它還會讓你多多少少得到新的收獲,這也是本書又一種價值所在。
徐誌頻於長沙
2011年5月4日
“懶”爸爸纔是好爸爸:讀懂天性纔能教好孩子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懶”爸爸纔是好爸爸:讀懂天性纔能教好孩子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