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唐诗宋词,并列对举,各极其美,各臻其盛,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精选唐诗宋词名家各种流派杰作近六百首,精华毕呈。中华诗词之盛世绝唱,在一部《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中网罗无遗,轻松览阅,一手掌握。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图文本)》编撰体例安排除原诗词外,特有诗词人简介、注释、鉴赏及插图。“诗词人简介”力求言简意赅;“注释”疏通诗词义,求其简洁准确; “鉴赏”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友掌握原诗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诗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友的通感。另外,我们还汇编了“名句索引”作为附录,能让读友在最短时间内鸟瞰唐诗宋词之千古绝唱,可谓事半功倍。愿我们精心编撰的这部《唐诗宋词鉴赏辞典》,能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诗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诗宋词的隽永神韵。《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图文本)》由傅德岷、卢晋主编。
目录
篇目表
正文
唐诗篇
宋词篇
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①。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②。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③。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④。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⑤。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①滟滟:水波摇动的样子。②甸:原野。霰:天空中降落的小雪块或小冰粒。③空里流霜:指月光在空中向大地撒下一片像霜露一样的银辉色。④文:同“纹” ,波纹,涟漪。⑤碣石潇湘:碣石在海边,一般指秦皇岛外海边的巨石;潇湘即潇水和湘水,在内陆,指湖南境内的长江二支流。碣石潇湘连在一起用,比喻天各一方,路途遥远。
【鉴赏】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这首《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流传下来两首诗的张若虚,仅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的题目就十分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世间最为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为便于欣赏,我们把全诗分为五个部分。
前八句重点描写春江月夜的自然景色。作者入手擒题,开篇便就题生发,勾画出春江月夜的壮美图画: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照耀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流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天的原野,月色泻洒在花树上,像给花树撒了一层洁白的雪霰。作者可谓妙手丹青,轻轻地挥洒运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 ”的题面。作者对月光的观察细致入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在梦幻一样的银色光辉里;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八句中的景物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次八句续写春江月夜的景色并引出了“人”。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作者的遐思冥想:江边的什么人最先见到月光,月光最先照见的又是什么人?作者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探索中他又翻出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生存则是绵延长久、代代无穷的。因此,这 “代代无穷”的人生就和“年年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作者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其中虽带有对人生短暂的一定伤感,但并没有颓废与绝望,而是侧重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唐到盛唐的时代之音。“江月待何人”是紧承上句“只相似”而来。
既然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那么江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什么人似的愿望,是永远也不能实现的。月光下,只有大江里的急流咆哮奔腾而去。随着江水的奔流,诗篇亦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高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作者自然地把笔触引向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了。
再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闺妇与游子的两地情思。“自云”与“青枫浦”寄物寓情。白云飘忽不定,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在这里又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景物及色彩。“谁家”与“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在离愁别恨,作者才提出“相思明月楼”的设问。同一种相思,牵出了两地的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含蕴。
以下八句承“何处”句,写闺妇对离人“扁舟子”的思念。但作者不直接描写闺妇的悲和泪,而是扣紧主题,用“月光徘徊”和“鸿雁不度”来间接烘托她的思念之情,悲泪自出。“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阴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它要和思妇做伴,给她安慰,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轻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闺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光,可是月光却怎么也赶不走,玉户的窗帘卷之不去,捣衣石上揩了它仍然再来。这里的“卷”和“ 拂”两个痴情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月光引出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光不也照耀着在江上荡扁舟的爱人吗?共望月光也无法相知,只好托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在跳跃,跃不过三尺水面,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一向以传书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替我传递音讯,这又该平添几重愁闷和痛苦! 最后八句承上八句,写游子的思归之情。作者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扁舟子跋涉他乡,连做梦也在念叨归家:花落闲潭,春日已半,弄舟人还远隔家乡,只身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寂寞和辛劳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的遥远。“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在想: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回到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结句的“摇情”指摇曳生姿的多种感情。如月光之情、游子之情、作者寄托之情,皆是不绝如缕,这些思念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边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本诗在思想与艺术上都大大超越了前人单纯地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爱情诗及哲理诗。它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地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世间的纯洁爱情,把对闺妇和游子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在惝恍而迷离、空灵而苍茫的月色里,隐藏着深邃而美丽、绚烂而多彩的艺术世界,吸引后来人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在写作技巧上,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月”是诗中情景兼融的背景之物,它跳动着作者的脉搏,犹如一条生命之线贯通上下,触处传神,诗情则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亮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光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美无缺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了生活中喜怒哀乐的多彩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以淡寓浓,虽像水彩勾勒,但黑白相辅,虚实相间。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充分体现了“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全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的感情旋律极其苍凉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显得那样的含蕴而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的热烈、深沉,看起来却极其自然、平和,犹如脉搏跳动般有规律、急徐。而诗的韵律节奏也相应地抑扬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其中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节相间。随着韵脚的变化,平仄的互用,其韵律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往复。又层出翻新,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令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婉转谐美。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曲的旧题,隋唐时期有若干诗人题作,但均不及张若虚这一篇。这一旧题在张若虚手里焕发异彩,获得了千载不朽的艺术生命力。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察旧题的原创人是谁了,竟然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创作权归之于张若虚了。他实属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佼佼者。
……
前言/序言
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章”,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种代表性的文体。这些文体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以至一提起某个时代,人们便会联想起某种文体;一提起某种文体,人们便会联想起某个时代。如汉朝的赋,六朝的骈文,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曲,明清两朝的小说、戏曲,民国的白话文学等。这些文体在所代表的时代里,作者最多,作品最繁茂,艺术成就最高,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唐诗是中国诗歌艺术之巅峰,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词,作为比诗体更自由的韵文体裁的文体,发韧于唐,历五代,至宋而大成。宋词实乃词中经典,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流派纷陈,风格各异,名篇佳作,精华毕呈。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好诗已被唐人做尽”一样,好词也被宋人做完了。唐诗宋词,犹如日月同辉,珠联璧合,共同永载中华诗歌艺术史册,流芳百世。
唐代为我国诗之盛世。唐人以种种因缘,在诗坛上留空前之伟绩。唐代从七世纪初到八世纪中叶安史之乱前一百多年间,经济一直是上升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即使在安史之乱后,由于南方的开发与南北交通保持畅通,经济和文化增长的势头也未停顿下来。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乱前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乱后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对峙,在诗歌创作方面,显示了盛唐之所以为盛。
唐诗是在既继承前代传统,又大胆革新、勇于创造的基础上繁荣发展起来的。初唐诗人陈子昂提出以复古为革新的主张,冲破了齐梁以来宫廷文学的苑囿,恢复了汉魏的传统,重新使诗歌与社会政治结合起来,为唐诗开拓了一条健康的道路。盛唐诗人在初唐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六朝的艺术技巧,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传统,努力表现他们自己时代的社会生活,出现了诗歌创作的高潮。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便是这高潮中两位伟大的诗人。中唐时期,又有白居易提倡新乐府运动,这个运动成为贯穿晚唐的现实主义的巨大潮流。
诗本以言情,情不能直达,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这正是唐人之所长。唐诗以情景为主,即叙事说理,亦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叹含蓄。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唐诗之美在情辞,繁丽丰腴,雍容秾华。唐诗堂庑阔大,声调高亮谐和,深情远韵,一唱三叹之致。
宋代为我国词之盛世。进入两宋后,由于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创作视野的不断开阔,创作技巧的不断新变,这一时代的词坛气象鼎盛。北宋前期,词坛上呈现着贵族词与市民词,雅词与俚词,小令与长调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的局面。北宋后期,词家一般都令慢兼长,词作雅俗共赏,这一时期词坛的分野,转而表现为“婉约派”与“豪放派”的两军对阵。
南宋前期是剑与火的时代,血和泪的时代,恨共仇的时代。面对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耻辱,人民的苦难,有正义感的词人,纷纷高歌抗战,高歌北伐,不约而同地向“豪放派”聚集。南宋词坛,前期激于爱国热情,多表现为壮怀高唱,及末期大势已去或为亡国遗民,但有哀感低吟而已。慷慨愤世的词人和感喟哀时的词人时间略有先后,然亦互相交错。因各人处境不同,性格不同,故词风亦各异。至宋王朝亡,不同经历、不同气质、不同流派的词人们各抒己怀,共同演完了宋词史上悲壮的最后一幕。
唐诗宋词,并列对举,各极其美,各臻其盛,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精选唐诗宋词名家各种流派杰作近六百首,精华毕呈。中华诗词之盛世绝唱,在一部《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中网罗无遗,轻松览阅,一手掌握。
本书编撰体例安排除原诗词外,特有诗词人简介、注释、鉴赏及插图。“诗词人简介”力求言简意赅;“注释”疏通诗词义,求其简洁准确;“鉴赏”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友掌握原诗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诗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友的通感。另外,我们还汇编了“名句索引”作为附录,能让读友在最短时间内鸟瞰唐诗宋词之千古绝唱,可谓事半功倍。愿我们精心编撰的这部《唐诗宋词鉴赏辞典》,能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诗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诗宋词的隽永神韵。
编者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图文本)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图文本)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