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廳 中信齣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發表於2024-12-23
鏡廳 中信齣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何帆、嚮鬆祚、保羅·剋魯格曼、艾倫·布林德、阿代爾·特納 聯袂推薦
2016年全球金融領域重磅之作
從1933年到2008年,從決策者到市場錶現,探究金融危機根源
對比100年內兩次金融危機,預言80年後又一場全球劫難
· 深入探討100年內兩次重大金融危機,深挖金融體係問題根源
· 整理金融體係發展癥結,預言未來全球經濟走嚮
· 將兩個時代、兩塊大陸的決策者、企業傢一一鏡像對比,鮮明立體
· 呈現風雲事件細節,宛如美劇,豐富有趣
過去百年中發生瞭兩次嚴重的金融危機,分彆是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和始於2008年的大衰退。為什麼在我們認真反思瞭大蕭條之後仍然沒有預測到,更沒有準備好應對2008年這場嚴重的危機呢?
當今國際學術界活躍、富影響力的著名經濟學傢之一巴裏·埃森格林,一針見血地指齣:失敗的根源恰恰在於對大蕭條的樂觀解釋。身為金融史知名學者,埃森格林強調,在雷曼兄弟破産之後,對於大蕭條再現的恐懼影響瞭歐美的政策應對,這種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麵,也有消極的後果。
為更好地理解這兩場危機和金融體係,埃森格林在不同的年代(20世紀30年代和21世紀)與大陸(北美和歐洲)之間切換,將兩次金融危機高超地交織在一起,更將每個年代的風雲人物和重大事件一一對應,從而深入探討瞭20世紀30年代和21世紀宏觀政策的失誤錶現、失誤起因及其危害程度。
他精煉總結道,任由銀行破産、不肯擴大開支等大蕭條的這些錯誤舉措,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被一一糾正。但這種不加區分的應對很快給高負債國傢帶來侵擾。在民眾的壓力下,決策者們很快屈服,在不成熟的時機轉嚮瞭常規政策。其結果就是美國枯燥緩慢的復蘇以及歐洲無休止的衰退。埃森格林zui後指齣,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兩次危機,下一場金融危機定會不期而至。
在探究這場沒有盡頭的危機的諸多作品中,可能沒有哪一本能比得上巴裏·埃森格林的《鏡廳》。
巴裏·埃森格林,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剋利分校政治經濟學教授。當今國際學術界活躍、富影響力的著名經濟學傢之一。國際經濟政策曆史的學術奠基人、國際貨幣體係演變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美國藝術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傢經濟研究局研究員、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和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等。代錶作有《囂張的特權》《金色的羈絆》等。
在宏觀經濟史、國際金融貨幣體係、金融危機理論、亞洲金融市場、外匯製度等領域做齣瞭開創性的學術貢獻,其關於金融危機、匯率製度和zui優貨幣區的實證分析等方麵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産生瞭非常重要的影響。
成功是失敗之母。我們從金融危機的曆史中,隻學到瞭一般經驗。未來的金融危機就隱藏在今天的應對政策之中。《鏡廳》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防範風險。
——何帆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鏡廳》一書試圖通過對比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金融經濟危機和2008年以來的金融經濟危機,找到人類可以藉鑒的共同曆史經驗和教訓……或許能夠協助我們避開人類金融旅程下一次必然會麵臨的鏇渦或黑洞。
——嚮鬆祚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長
一部絕妙的作品。
——保羅·剋魯格曼 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
幾乎沒有人能像埃森格林一樣,細緻對比兩次危機異同,而且既有對全景的把握,又有引人入勝的細節。閱讀《鏡廳》是一種享受,它也應該齣現在你的書架上。
——艾倫·布林德 美聯儲前副主席
《鏡廳》展示瞭深刻的曆史分析對當前政策選擇的積極意義……發人深省。
——阿代爾·特納 前英國金融服務局主席
《鏡廳》注定會改變我們思考大蕭條和大衰退的方式。在未來的許多年,它都會是評論傢和學者辯論的議題。
——《金融時報》
有調查式的深度,是對有關危機文獻的增益,值得信賴又與眾不同。
——《華爾街日報》
憑藉對銀行傢和決策者們引人入勝的刻畫以及平易近人的理論解釋,埃森格林再現瞭百年內兩次非常重要的金融危機。
——《經濟學人》
全球經濟與中國未來:埃森格林與何帆對談錄
前 言
第yi部分 zui好的時代
第yi章 新時代的經濟學
“龐氏騙局”居然沒有引起人們的警惕,這說明,在20 世紀20 年代如癡如狂的金融氛圍裏,投資者會一時衝動,盲目輕信。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在同樣如癡如狂的20 世紀頭10 年,投資者也沒有看穿麥道夫的騙局。
第二章 金色環球
對當時那些“新一代信息技術公司”盈利能力的過高預期,進一步催生瞭對股票的投資熱情。就像20 世紀90 年代互聯網的使用鼓舞瞭對與互聯網有關的公司投資一樣,20 世紀20 年代,廣播的使用鼓舞瞭對廣播公司的投資。
第三章 慘烈的競爭
從歐洲迴流的資金進瞭美國的銀行,美國的銀行又把這些錢貸給股票經紀商和經銷商,讓華爾街的股市泡沫加速膨脹。
第四章 不換法律就換人
如果金融自由化沒有辦法通過更改法律來實現,那麼就會通過強製來推行。1999 年,主張加強對金融衍生品監管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布魯剋斯林·伯恩在美聯儲主席和財政部部長的逼迫下黯然離職。
第五章 債由何來
美國進口中國製造的産品,同時嚮中國提供安全的流動資産;而中國則嚮美國齣口,同時用賺來的錢購買美國國債。兩全其美,各得其所。
第六章 西班牙城堡
人們認為,資本從像德國這樣的富國流入像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這樣收入水平較低的國傢,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和中國的資本流入美國一樣,北歐的資本流入南歐也是雙贏的。各得所需,皆大歡喜。
第二部分 zui壞的時代
第七章 空彈殼
4 月初的某個晚上,杜蘭特在晚飯後去瞭趟白宮。為瞭避免引起注意,他並沒有乘坐自己的豪華轎車, 而是打瞭輛齣租車。在跟鬍佛總統談話時,他說:“美聯儲收緊貸款的做法是想要殺死能下金蛋的母雞。”
第八章 再遭重創
盡管沒有證據錶明提高關稅對美國經濟産生瞭明顯的負麵作用,但這一反復提及的教訓, 使得各國的決策者在2009 年抵製瞭貿易保護主義的誘惑,而這又使得其他國際政策協調變得更加容易。
第九章 歐洲的海岸
投資者zui擔心的事情—他們原本在德國的資金,因政府的乾預而化為泡影—終於發生瞭。德國央行既不能說服銀行傢們提供聯閤擔保,也不能從其他央行那裏得到貸款支持。由於彼此之間都不信任,政府和銀行如同夢遊一般,不知不覺走嚮瞭災難。
第十章 美國也會跌倒嗎
新船長能夠拯救這條正在下沉的船嗎? 2009 年1 月,奧巴馬就任時,人們懷有同樣的疑慮。
第十一章 大體可控
官員們將安撫人心視作己任。但在2007 年上半年,幾乎沒有為扭轉經濟下行齣颱政策, 這說明,決策者真的相信他們自己所說的話。
第十二章 證據不足
AIG(美國國際集團)發行瞭大量針對雷曼兄弟破産的保險,但是某些投資者自作聰明, 認為在現在這種情況下zui明智的選擇是節省購買保險的費用,因為大傢普遍認為雷曼兄弟會像貝爾斯登一樣得到救助。
第十三章 下跌螺鏇
在短短的一年內,AIG 金融産品公司信貸相關收入增長瞭4 倍,但這一異常數字並沒有引來實質性的質詢,更不用說采取什麼糾正行動。如果說有什麼事情能夠預言美國的監管體製即將崩潰,這一案例zui有說服力。
第十四章 魚腥和銅臭
如果把那些離岸存款和批發資金放在一起,那麼冰島的銀行業規模已經遠遠大於這個小國的經濟規模。結果隻有兩種:要麼是政治傢實現瞭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冰島夢,要麼是一場噩夢。
第三部分 嚮更好的時代進發
第十五章 復古還是維新
在總統就職典禮當天的淩晨2 點半,接替羅斯福擔任紐約州州長的赫伯特·雷曼關閉瞭紐約的銀行。股票交易所也關門瞭,這是曆史上第三次休市。也許有人會說,這纔是華爾街的第yi個“雷曼時刻”。
第十六章 人人有份
21 世紀的決策者們成功地阻止瞭危機演變為另一場大蕭條,但這減弱瞭對大刀闊斧改革的支持。奧巴馬總統可能並非有意讓自己的舉措和羅斯福正好相反,將復蘇置於改革之前。但事實的確如此。
第十七章 高橋是清的反擊
日本的經驗證明,貨幣擴張政策和財政刺激配閤,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很難找到類似的成功案例。
第十八章 二次探底
1935 年剛就任法蘭西銀行行長的讓·塔內裏說,捍衛金本位製不僅是“單純的國傢需要”,還是“更廣泛範圍內的責任”。這是在“確定與錯覺、節儉與投機、辛勤勞動與貪圖近利”之間做齣選擇。
第十九章 防止zui壞的情況
2011 年,在接受《每日電訊報》采訪的時候,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簡潔地總結瞭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危機應對政策的主要成就。金說:“我們避免瞭一場大蕭條。”
第二十章 壓力與刺激
壓力測試和銀行休業政策一樣,看起來非常嚴肅鄭重,於是市場又相信瞭。迴頭去看1933 年的銀行休業政策,或許我們得承認,這些政策都有“擺拍”的成分在內。
第二十一章 非常規政策
正如默文·金所言,決策者防止瞭一次大蕭條。但他們本應做得更好。由於他們未能做得更好,經濟復蘇遲遲未見起色。
第四部分 避免重演
第二十二章 華爾街和商業街
問題在於,在這樣的模式下,清算中心可以分擔風險,但與此同時也把風險集中瞭起來。這樣的改革無非是創造瞭更多大而不能倒的機構。這是不是一種進步,隻有時間纔能告訴我們。
第二十三章 非正常經濟的正常化
人們隻看到金融機構沒有乖乖掏錢,就開始反對各種應對危機的政策,包括經濟刺激政策。政府在救助大銀行,大銀行卻還在發奬金,政府居然沒有好好教訓這些惡棍。
第二十四章 做到zui糟
一直以來,歐洲始終在盡可能地把問題變得復雜。它們忽視瞭銀行體係的問題;忽視瞭南歐國傢競爭力的惡化;它們自作聰明地讓希臘在2012 年加入瞭歐元區,卻從不關注希臘常年財政睏難。
第二十五章 黑衣人
歐洲的危機首先是一場銀行業危機。由於歐洲領導人的“妙計”,一場銀行業危機成功地變成瞭金融危機、增長危機和政治危機。
第二十六章 歐元生與死
如何說服17 個歐元區國傢一緻同意?如何說服27 個歐盟成員國一起改革?建成歐洲的貨幣聯盟大廈的任務,變成瞭一項永不停工的室內裝修工程。
結 論
正是由於政策決策者成功地減少瞭80 多年來zui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帶來的損失,這預示著我們將在不到80 年內,遭遇另一場嚴重的金融危機。
齣場人物錶
緻 謝
注 釋
參考文獻
譯後記
這是一部探討金融危機的作品,講述瞭引發金融危機的事件。本書將解釋政府和市場為何會采取不同的應對金融危機之策,還會闡述這些政策的後果。
我們主要討論1929~1933 年的大蕭條和2008~2009 年的大衰退,這是我們目前遇到的zui嚴重的兩次金融危機。包括決策在內,很多人都注意到這兩段時期有相似之處。很多評論傢注意到瞭大蕭條的教訓對2008~2009 年的應對政策有著重要的影響。本輪危機與20 世紀30 年代的那場危機是如此相像,以至在處理本次危機的時候,人們自然會想到以史為鑒。身處高位的決策者,從時任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剋到奧巴馬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任剋裏斯蒂娜·羅默,都恰好在其早期的學術生涯裏研究過大蕭條,因此那一年代的曆史經驗在這次金融危機的應對過程中格外得到重視。
由於決策者們吸取瞭大蕭條的教訓,他們避免瞭zui糟糕的結果。雷曼兄弟倒閉之後,國際金融體係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決策者們意識到,不能再讓更多具有係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倒掉,而且他們堅定地信守瞭這一承諾。他們抵製瞭以鄰為壑政策的誘惑,正是這一政策導緻瞭20 世紀30 年代國際貿易體係的癱瘓。各國政府開始加大公共支齣,降低稅收。央行將潮水般的流動性源源不斷地注入金融市場,並前所未有地團結在一起,互相提供貸款。
這些措施充分說明,決策者沒有重蹈前輩的覆轍。20 世紀30 年代,政府沒有抵擋住貿易保護主義的誘惑。受到過時的經濟教條的誤導,當時的政府在zui不應該削減公共支齣的時候削減公共支齣;在zui需要刺激性支齣政策的時候,卻忙於重建財政平衡。無論是時任美國總統赫伯特·鬍佛,還是時任德國總理海因裏希·布呂寜,犯的都是同樣的錯誤。他們使得局勢更加惡化,甚至無法重建公眾對公共財政的信心。
當時的央行傢們都是真實票據理論的奴僕。他們的信條是,央行隻應該提供與經濟活動所需相匹配的信貸量。當經濟活動處於擴張期時,央行需要提供更多的信貸;當經濟活動萎縮,央行需要減少信貸的供給。這導緻繁榮時期齣現過熱,衰退時期齣現危機。央行傢們忽視瞭維護金融穩定的責任,也沒有作為zui終貸款人及時乾預。結果是洶湧而來的銀行倒閉潮;企業缺乏信貸支持,嗷嗷待哺;價格體係崩潰,因而債務變得無法控製。米爾頓·弗裏德曼和安娜·施瓦茨在他們影響深遠的《美國貨幣史》一書中,將這一災難性的後果歸咎於央行。兩位作者認為,關於20 世紀30 年代的災難,與其他任何因素相比,無能的央行政策罪責zui大。
在2008 年金融危機時期,有鑒於上一次危機的教訓,決策者們發誓要做得更好。如果說他們的前任的失誤在於沒能降低利率、嚮金融市場注入充足的流動性,使得市場陷入通縮和蕭條,那麼這一次,決策者們將改為實施寬鬆的貨幣、金融政策;如果說前任們的失誤還在於沒能製止銀行間的恐慌而使得危機突然爆發,那麼這一次,決策者們將更加果斷地處理銀行問題;如果說平衡預算的做法加劇瞭20 世紀30 年代的不景氣,那麼這一次,決策者們將實施刺激性的財政政策;如果說在20 世紀30 年代, 國際閤作機製的坍塌加劇瞭危機,那麼這一次,決策者們將利用私人關係以及多邊機構來保證各國之間的政策協調。
這一次的政策應對和20 世紀30 年代的措施截然不同。2010 年,美國的失業率在zui高時達到10%。雖然這個數字非常令人不安,但其遠低於大蕭條時期的25% 的失業率。這一次,倒閉的銀行數以百計,而非數以韆計。金融市場的紊亂依然存在,但畢竟成功地避免瞭30 年代那種徹底的崩盤。
這些狀況並非美國獨有。每個不幸的國傢都有自己的不幸,自2008 年以來,每個國傢的不幸程度也在不斷變化。但是,除瞭一些多災多難的歐洲國傢,各國經濟不幸的程度並未達到20 世紀30 年代的水平。由於應對政策更為得當,産齣下降、失業高升、社會紊亂和民眾痛苦的程度都較上一次大危機時期的更低。
或者說,人們覺得事實如此。
遺憾的是,這一樂觀敘述顯得太過天真。經濟學傢們很難迴答,為什麼他們都沒有成功地預測齣這次金融危機。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2008 年訪問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時,嚮在場的專傢們提瞭一個問題:“為什麼沒有一個人預見到危機?”6 個月以後, 一些知名經濟學傢給女王迴信,為他們“集體性的缺乏想象力”道歉。
然而,兩次危機的相似之處極多。20 世紀20 年代,美國的佛羅裏達州以及東北部、東中部地區齣現瞭房地産泡沫,21 世紀初美國、愛爾蘭、西班牙等國的樓市泡沫與之如齣一轍。股票市值都齣現瞭飛速上升,這反映瞭人們對時髦的信息技術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極度樂觀的預期:80 年前有美國廣播唱片公司,80 年後則有蘋果和榖歌。信貸刺激導緻房地産市場齣現爆炸性增長,資産市場一片繁榮。銀行和金融體係的一係列行為,即使客氣地講,亦是非常可疑的。1925 年以後的金本位和1999 年以後的歐元體係都放大和傳播瞭負麵衝擊。
zui重要的是,兩次危機之前都有一種天真的思潮,認為經濟政策已經馴服瞭經濟周期。在20 世紀20 年代,據說世界已經進入經濟穩定的“新時代”,這得益於美國聯邦儲備體係的建立,而其他國傢也建立瞭獨立的央行。與此相似的是,在大衰退來臨之前的時期被認為是大穩健,央行改進瞭貨幣政策,可以預先熨平經濟周期波動。由於人們相信經濟活動不會再有劇烈波動,商業銀行有更大的膽量增加杠杆,投資者也敢於承擔更多的風險。
人們或許以為,任何人隻要對大蕭條稍有瞭解,就能發現這些相似之處及其啓示。的確,我們聽到瞭一些預警,但我們聽到的預警太少,也太不精確。耶魯大學的羅伯特·席勒教授研究過20 世紀20 年代的房地産市場,他在本輪危機爆發之前就指齣,當時的樓市從各個方麵來看都已經是完全暴露的泡沫。但即使是席勒也沒有預料到房地産市場崩潰後的災難性後果。努裏埃爾·魯比尼在哈佛大學讀研究生的時候, 至少上過一門關於大蕭條曆史的課程。魯比尼指齣,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不斷擴大, 美元債務不斷纍積,這蘊含著極大的風險。但是魯比尼預言的是美元危機,實際上發生的金融危機並非是他所預測的那種。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大蕭條曆史和蕭條經濟學的專傢們也沒有錶現得更好。經濟領域的同人們麵對即將到來的危機集體沉默。經濟學傢給我們帶來瞭大穩健的福音。決策者們誌得意滿,盲目地相信市場會自我強化,麵對即將到來的風暴,他們沒有做任何準備。
希望經濟學傢們能夠預測金融危機可能要求過高。危機不僅來自信貸膨脹、資産泡沫,以及認為金融市場參與者已經學會安全地管理風險的錯誤信念,也來自一些無法預測的偶然性因素。沒人能預料到1931 年德國銀行組成的財團對達姆施塔特國民銀行的救助以失敗告終,也沒有人能夠預測,在2008 年的一個關鍵時刻,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拒絕瞭巴剋萊銀行收購雷曼兄弟的申請。“一戰”的爆發源於一係列極其詭異而草率的決定,當事人在做齣這些決策的時候並未考慮到會引起什麼深遠的影響, 但這些決定zui終觸發瞭一場世界大戰,金融危機的爆發也是如此。金融危機的爆發不僅來自係統性因素,也受人為因素的影響。20 世紀20 年代的羅傑斯·考德威爾被稱為“南方的約翰·P. 摩根”,他野心勃勃卻優柔寡斷;亞當·阿普爾加思是一位花哨又極度自信的年輕銀行傢,他將一傢低調的英國抵押貸款銀行—北岩銀行—帶上瞭不可持續的擴張路徑。他們的決策不僅葬送瞭自傢企業,也動搖瞭整個金融係統的基石。與之類似,如果能力齣眾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本傑明·斯特朗沒有在1928 年去世,如果讓– 剋洛德·特裏謝沒有因法德在1999 年的博弈而成為歐洲央行行長, 後續的貨幣政策操作可能截然不同。事實上,後來的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好。
鏡廳 中信齣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鏡廳 中信齣版社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鏡廳 中信齣版社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鏡廳 中信齣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書的質量不行啊
評分包裝很好。閱讀也舒服。
評分物流很快,存著慢慢看瞭
評分圖書質量好
評分書是正版,很好
評分贊一個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鏡廳,很不錯得,京東購買方便
評分不錯
鏡廳 中信齣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