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王”帖;
評分六,“二王”帖;
評分居然是當地政協部門編寫的。宋朝的名帖,值得購買。《汝帖》與《淳化閣帖》、《泉州帖》、《絳州帖》並稱為“四大名帖”,十二捲。北宋大觀三年(1109)由汝州知州王采從《淳化閣帖》、《繹帖》及“三代而下迄於五季字書百傢”中,選齣先秦金文8種及秦漢至隋唐五代名傢書法94種共109帖,薈刻12石,史稱《汝帖》。金文、篆、隸、楷、行、草諸體兼備,是我國古代碑帖之珍品。帖石寬0.4米,長1.1米,帖中目錄標題為王采自書,帖尾有王采跋語。博大精深、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研究書法史及古代書法的一部很好的法帖,為曆代書法愛好者所珍視。其中多有集古碑中字托名某人書者,駁雜混淆。
評分紙張不錯,清晰度稍欠,與其它版本相比有一些小差彆,總體還行。
評分八,北朝十二人書;
評分十,唐歐、虞、褚、薛四傢書;
評分清代詩人孫灝在《汝帖》詩中寫道:“望嵩樓高高入雲,舊藏汝帖天下聞。鬆煤拓紙歲萬本,官司厭苦徵求紛。樓瓦飄零碑墜地,過眼煙雲等閑棄。誰從灰燼拾遺珍,石爛猶存古文字。”《汝帖》八百年流轉的命運盡在其中。
評分十二,唐訖五代諸國人書206字。此帖自宋代即多為人訾議,目為宋帖下品,以故椎拓者少,其石得以保存至今。
評分碑刻移於望嵩樓上,社會影響日益擴大,“鬆煤拓紙歲萬本”,已然轉變成一種公共財富,誰都能隨時拓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