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疾病(第2版)

眼眶疾病(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加] 鲁特曼 著,孙丰源 译
图书标签:
  • 眼眶疾病
  • 眼眶肿瘤
  • 眼眶炎症
  • 眼眶外伤
  • 眼眶畸形
  • 眼眶解剖
  • 眼眶生理
  • 眼眶影像学
  • 眼眶手术
  • 神经眼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ISBN:9787543320093
版次:2
商品编码:10584751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06-07-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477
字数:80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从事临床实践和研究的医生是需要终生学习的,这一点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断地思索和创新,是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乃至在处理老师、学生和同事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它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眼眶疾病》就是以思索和创新的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书中一、二篇阐释了眼眶疾病及其诊断的相关基础知识,有助于临床医生通过分析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第三篇阐述的各种相关特殊疾病,则可作为个性化治疗的参考。
   本书是《眼眶疾病》第2版,其突出的特点是大程度地体现了我们的临床实践以及对眼眶疾病的理解方面发生的种种改变。

作者简介

孙丰源,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天津市政府授衔眼科专家。1986年开始进行眼眶病的研究工作,1991年建立眼科免疫实验室,开展眼眶病的基础应用免疫学研究,同时连续获得天津市眼科重点发展学科科研经费的资助,进行眼眶疾病的临床研究,其研究成果分别于1993年、1994年、1997年获得天津医科大学一等奖、三等奖、天津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1999年眼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名)。1997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天津科委自然科学基金二次资助,2004年获卫生局基金资助,进行甲状腺相关眼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通过该领域课题的研究,提出了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发病机制,在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填补了多项医疗新技术空白,其中一项已通过了天津市科委的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有较大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98年获得卫生部及日本的资助,在日本东京Olympic eye hospital 研修。2002年至2003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眼眶中心工作和学习,并成为该大学首位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国学者,并从事该中心安排的眼眶专业博士后工作,同时获得了该中心授予的客座教授资格,这也是该中心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医生。对于国际眼眶病专业了解中国,我国的眼眶病向国际水平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从事眼眶病专业以来,先后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天津眼科医院诊治各种眼眶疾病6000千余例,担任医科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授课任务,培养研究生11名,多次受到先进教师等称号的表彰,多次获得授课大赛和英语竞赛的优胜奖。同时担任全国20余省市医疗单位的会诊、手术和讲学,举办眼眶病学习班10余次,培养和指导了近千余名眼眶病医生,对于推动全国眼眶病学科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中华眼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著40余篇,主编和参编眼眶病及相关著作11部,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20余次,并多次获得优秀论文奖,特邀学术讲座10余次,并多次受聘于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院校,作为科研课题成果鉴定专家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评委,北京朝阳医院客座教授。目前在本科室就诊和治疗的患者中,约有60%来自其它省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学科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目录

第1篇 基础知识
第1章 眼眶结构:解剖和影像特征
一、骨性解剖
二、骨膜与眶隔
三、眼眶内容
1.眼外肌
2.视神经
3.周围神经
4.血管解剖
5.眼眶的裂与孔
6.泪道系统
四、眼睑
五、浅表解剖
六、CT和MR眼眶解剖
1.计算机体层摄影(CT)
2.磁共振成像(MRI)
第2章 眼眶疾病的解剖学特征
一、前部
二、眼球
三、泪腺
四、泪道系统
五、眼肌
六、肌锥内
七、眶尖
八、弥漫性
九、眶周
十、视神经
十一、总结
第3章 眼眶疾病的病生理类型
一、炎症
1.急性炎症
2.亚急性炎症
3.慢性炎症
二、肿瘤
三、解剖结构异常:先天性和获得性
四、血管性病变
五、变性和沉积性疾病
第4章 眼眶疾病的分布和鉴别诊断
一、眼眶疾病的分布
1.按发病年龄的分布情况
2.按临床诊断的分布情况
3.按发病部位的分布情况
4.按临床表现的分布情况
二、眼眶鉴别诊断
1.双侧眼球突出
2.假性眼球突出
3.眼球内陷
4.眼眶的动态病变
5.眼眶影像:鉴别诊断
6.具体诊断过程

第2篇 接触病人
第5章 诊断方法
一、眼眶疾病临床分析的病生理方法
1.基本原则
2.应用病生理方法分析的实例
二、接触病人
1.询问病史(表5-1)
2.体格检查
三、鉴别诊断——分析框图
第6章 眼眶疾病及功能影响的研究
一、眼眶疾病的眼部和视功能检查
1.心理生理研究
2.视野检查
3.眼球运动的检查
二、眼眶影像
1.超声检查
2.计算机体层摄影(CT)
3.磁共振成像(MRI)
4.MRI与CT的比较
5.血管的研究和步骤
6.泪液排泄系统检查的方法
7.结论
三、病理检查
四、结论

第3篇 眼眶疾病
第7章 眼眶疾病的病理基础
一、肿瘤
1.免疫组织化学
2.眼眶软组织和眶骨的间叶性肿瘤
3.淋巴组织增生性和白血病性病变
4.眼眶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
5.累及眼眶的黑色素细胞性肿瘤
6.视神经肿瘤
二、先天性和组织结构性病变
1.先天性病变
2.获得性病变
三、感染性和炎症性疾病
1.急性炎症
2.肉芽肿性炎症
3.眼眶黄色肉芽肿性和组织细胞性炎症
4.眼眶淋巴细胞性炎症
5.以纤维化为特征的眼眶炎症
四、甲状腺性眼眶病
五、淀粉样沉积
第8章 甲状腺性眼眶病
一、病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
1.病因学
2.病理学
3.病理生理学
二、分级和分类
三、临床评估
1.全身因素
2.预后因素
3.临床特征
四、病变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的决定因素
1.病变活动性
2.严重程度的决定因素
3.相关影像学表现
五、治疗
1.干预标准
2.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4.甲状腺性眼眶病诊断及治疗小结
第9章 肿瘤
一、神经源性肿瘤
1.视神经胶质瘤
2.脑膜瘤
3.组织病理学
4.周围神经鞘肿瘤
5.神经上皮源性的少见肿瘤
二、间叶性肿瘤
1.横纹肌肿瘤
2.平滑肌肿瘤
3.脂肪肿瘤
4.纤维组织肿瘤
5.组织细胞肿瘤
三、眼眶原发性骨肿瘤
1.总论
2.主要眼眶骨肿瘤的临床病理分型
3.鉴别诊断
4.结论
四、眼眶继发性肿瘤
1.鼻窦和鼻咽部肿瘤
2.鼻窦和鼻咽部恶性上皮性病变
3.颅内肿瘤累及眼眶
4.眼睑肿瘤眶内蔓延
5.其他附属器肿瘤
6.来源于结膜的继发性肿瘤
7.球内恶性肿瘤眼眶蔓延
8.睫状体神经上皮肿瘤眶内蔓延
9.获得性睫状体神经上皮肿瘤
10.由泪囊蔓延的肿瘤
11.总结
五、眼眶转移瘤
1.患病率、发病率和好发部位
2.时间特征
3.临床表现
4.临床表现综合征
5.鉴别诊断
6.诊断
7.治疗
8.儿童眼眶转移性肿瘤
9.肿瘤学观点
10.总结
六、泪腺肿瘤
1.发病率和病理生理学
2.泪腺的上皮性肿瘤
3.良性与恶性上皮肿瘤
第10章 眼眶淋巴组织增生性、白血病性和组织细胞性病变
一、临床表现
二、活检技术
三、淋巴细胞性肿瘤
1.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
2.不确定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
3.淋巴瘤
4.其他淋巴瘤
四、白血病和其他病变
1.粒细胞肉瘤
2.白血病
五、浆细胞肿瘤
1.组织病理学
2.眼眶浆细胞瘤
六、Hodgkin淋巴瘤
七、组织细胞增多病
1.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病
2.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第11章 结构性病变
一、眼眶囊肿
1.结膜上皮性囊肿
2.神经源性囊肿
二、肿瘤和异位性病变
1.皮脂瘤
2.泪腺异位
3.其他异位
4.眼眶畸胎瘤
三、骨异常和中胚层缺陷
1.眼眶畸形
2.颅面骨发育不全和颅骨发育异常
3.中胚层缺陷
四、眼眶外伤
1.临床表现和检查
2.眶压急性升高引起视力急剧丧失的处理
3.视神经损伤
4.软组织损伤和眼眶出血
5.眼眶骨折
6.眼眶异物
第12章 炎症
一、概念模型:概念和分类
二、眼眶非特异性炎症
1.急性和亚急性非特异性肌炎:眼眶肌炎
2.非特异性泪腺炎
3.急性和亚急性非特异性前部和弥漫性眼眶炎症
4.急性和亚急性非特异性眶尖炎症
5.结论
三、眼眶特异性炎症
四、其他(特异性)眼眶炎症
1.血管炎(脉管炎)
2.眼眶特发性硬化性炎症
3.肉芽肿性炎症
4.过渡性疾病
五、非特异性炎症分析指南
第13章 血管性病变
一、概念模型
二、畸形
1.动静脉畸形
2.静脉血管畸形
3.淋巴管畸形和混合性静脉淋巴管畸形
4.其他先天性血管畸形
三、获得性动静脉分流(硬脑膜颈动脉海绵窦瘘)
1.解剖和分类
2.发病机制和血流动力学
四、肿瘤(新生物)
1.错构瘤
2.肿瘤
五、动脉瘤
六、血栓性病变
七、未分类的自发性和创伤后眼眶出血
第14章 变性和沉积
一、变性
二、眼眶萎缩
三、生活力缺损
四、沉积(眼眶淀粉样沉积)

前言/序言


眼眶疾病(第2版) 精选内容摘要 本书,《眼眶疾病(第2版)》,作为一本全面深入的眼眶疾病诊疗参考书,汇聚了眼科学领域前沿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本版在内容上进行了系统性的更新与拓展,旨在为眼科医生、临床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份权威、实用且易于掌握的指导。 核心章节概述: 眼眶解剖与生理基础: 本章从眼眶的精细解剖结构入手,详细阐述了眼眶骨骼、眼外肌、视神经、血管、神经以及眶内脂肪的组织学特点、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间的精密协调。通过高清的解剖图谱和生动的文字描述,帮助读者构建扎实的解剖学认知,为后续疾病的理解奠定坚实基础。 眼眶影像学诊断: 聚焦于眼眶疾病的影像学评估技术,涵盖了X线、CT、MRI等多种成像方式在眼眶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各种影像学征象与具体疾病的对应关系,包括眶内占位性病变、炎症、外伤等,并结合大量典型病例影像资料,提升读者的判读能力。 眼眶炎症性疾病: 深入探讨了各类眼眶炎症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策略。重点涵盖了常见的眶内炎(如眶蜂窝织炎、视神经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甲状腺相关眼病(Graves眼病)等。针对甲状腺相关眼病,详细分析了疾病分期、活动性评估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疗效。 眼眶肿瘤: 对良恶性眼眶肿瘤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类与阐述。良性肿瘤部分,详细介绍了血管瘤、神经鞘瘤、泪腺多形性腺瘤等常见类型。恶性肿瘤部分,重点关注了淋巴瘤、转移瘤、原发性眶内恶性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的诊断、分期及治疗进展。手术切除的适应症、原则及技巧,以及放化疗、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的最新进展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眼眶外伤: 全面覆盖了眼眶骨折、眶内异物、化学伤、钝挫伤等各类眼眶外伤的急诊处理、评估诊断与手术修复。重点在于强调早期、精准的评估,以及根据不同类型外伤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骨折复位、异物取出、组织修复等。 眼眶神经眼科学: 探讨了与眼眶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如眼睑下垂、眼球震颤、眼肌麻痹(包括颅神经麻痹、肌无力等)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针对视神经疾病,如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炎症性视神经病变,详细介绍了其诊治要点。 眼眶先天性与发育异常: 阐述了眼眶及眼睑的先天性畸形,如小眼球、巨眼球、眼睑缺损、斜视等。对眼眶囊肿、瘘管等发育异常的诊断与处理也进行了详细介绍。 眼眶微创手术与重建技术: 介绍了眼眶微创手术的最新发展,包括内窥镜技术在眶骨骨折复位、眶内病灶切除等方面的应用。同时,也详细阐述了眼眶缺损的组织工程重建、假体植入等先进技术。 眼眶疾病的循证医学与研究进展: 本版特别增设了对眼眶疾病治疗循证医学证据的梳理,以及对当前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旨在引导读者关注最新研究动态,推动临床实践的科学化。 本书特色: 内容全面: 涵盖了眼眶疾病的各个方面,从基础解剖到临床诊疗,再到最新研究进展,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结构清晰: 各章节内容组织合理,逻辑性强,便于读者快速查找和理解所需信息。 图文并茂: 大量精选的解剖图谱、病理图像、影像学资料和手术录像截图,直观生动地展示了疾病的特点和手术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习效果。 临床导向: 强调临床实践的应用性,提供了大量实用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及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提升临床决策能力。 专家视角: 由多位在眼眶疾病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眼眶疾病(第2版)》 是一部不可或缺的眼科临床与研究参考工具,将助力每一位致力于眼眶疾病诊疗的专业人士,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眼科的住院医师,每天都在与各种眼部疾病打交道,其中眼眶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常常让我感到挑战。这本《眼眶疾病(第2版)》对我来说,就像一位及时雨。书中关于眼眶神经损伤的章节,详细分析了不同原因引起的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神经修复的最新进展,这对于我在临床上处理外伤性眼眶损伤时,能更准确地判断预后,并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鉴别诊断困难的病例的分析,作者能从病史、体征、影像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清晰的鉴别思路,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在临床实践中的诊断信心。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前沿性,是我在众多眼科书籍中最看重的一点。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对话。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眼科硕士,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眼眶疾病的某些疑难杂症着实让我头疼。这本书中的“眼眶骨折”章节,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的骨折的诊断和修复原则,特别是在描述眶壁重建的手术技巧时,作者的描述非常细致,配以精美的三维重建图,让我仿佛置身手术室,清晰地看到了每一步操作的要点。这本书还特别关注了眼眶疾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指导,这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儿童眼眶肿瘤的章节,对于早期的筛查和治疗的建议,为我未来的临床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评分

作为一个在读的眼科研究生,我深知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深度要求。《眼眶疾病(第2版)》这本书以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前沿的研究视角,成为了我学习道路上的重要指引。书中对于眼眶血管性疾病的阐述,例如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不仅回顾了经典理论,更引入了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和靶向治疗的进展,让我对这些复杂疾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在分析临床病例时,也常常会引用大量国内外权威文献,并对其进行批判性评价,这对于培养我的科研思维和文献解读能力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基础教材的期待。

评分

这本《眼眶疾病(第2版)》简直是为眼科医生量身打造的“宝典”。作为一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眼科主治医师,我常常觉得学习的资料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难以系统地掌握眼眶疾病的诊治。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它从解剖结构到常见疾病,再到罕见病变,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眼眶炎性疾病的部分,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炎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还对不同类型炎症的治疗方案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和分析,为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临床指导。书中大量的插图和CT、MRI影像图片,更是帮助我直观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大大提升了我的诊断能力。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位老友,每次翻开都能找到新的惊喜。我是一名眼科初级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眼眶疾病,从最初的迷茫到现在的胸有成竹,这本书功不可没。它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教科书,而是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眶内肿瘤的章节,作者不仅详细描述了各种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特点,还结合了大量的病例讨论,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不同肿瘤的鉴别诊断思路和治疗策略。特别是对于一些罕见的眶内肿瘤,书中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文献回顾和最新的研究进展,这对于我进行科研工作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