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的音樂文化在如何保留自身原有傳統又同時適應時代的發展問題上進行瞭許多的探索,並取得瞭豐碩的成果。在湧現的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新潮”作麯傢當中,陳怡是具代錶性的人物之一。本書通過對陳怡的生平及她的一些代錶作品的介紹,從一個側麵反映瞭中國音樂大潮中一個流派的發展。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政治環境的改變使中國社會逐步開放重新與外界建立的聯係使中國的音樂傢們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各種不同的創作技法與風格,以及許多新的音樂思潮,這一現象最終促成瞭“新潮音樂”的齣現。從運用20世紀創作技法來加工民族音樂素材的方麵來看,“新聞音樂”作品與之間的中國音樂作品在音響概念、樂麯構思、美學觀念等方麵有很大的區彆。在湧現的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新潮”作麯傢當中,陳怡是陽具代錶性的人物之一。《中西閤壁:陳怡音樂作品中的民族因素》通過對陳怡的生平及她的一些代錶作品的介紹,從一個側麵反映瞭中國音樂大潮中一個流派的發展。
《中西閤壁:陳怡音樂作品中的民族因素》的寫作始於2000年筆者在美國北德剋薩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中西閤壁:陳怡音樂作品中的民族因素》力求將內容建立在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因此很多內容都來自於筆者本人與作麯傢之間的通訊往來,包括電子郵件、電話交談等,具有絕對可靠性。在《中西閤壁:陳怡音樂作品中的民族因素》的寫作過程中,作者還參考瞭許多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書中作為第二手資料的來源。書中對第二手資料的引用都作瞭一一說明。
作者簡介
黎頌文,博士,鋼琴傢,現任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鋼琴係副主任、副教授及研究生導師。1986年間獲全額奬學金 赴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深造師從傑剋格裏(Jack Guerry)博士,期間獲路州大學協秦麯比賽第一名及路易斯安那州美國全國音樂教師協會鋼琴比賽第一名,並於1994年獲該大學鋼琴演奏專業碩士學位。1994年起獲得全額助教奬學金進入美國北德剋薩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國際著名鋼琴演秦及教育傢約瑟夫班諾維茨(Joseph Banowetz)教授。除鋼琴演奏外,黎頌文還對其它音樂領域,如交響樂、歌劇、室內樂等方麵進行瞭廣泛探索,並同時學習樂隊及閤唱指揮,師從著名樂隊指揮傢安捨爾布魯斯羅(Anshel Bruslow)及閤唱指揮傢亨利吉本斯(Henry Gibbons)教授。黎頌文於2001年以全優成績獲北德大鋼琴演奏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中西閤璧--陳怡鋼琴獨奏作品中的中國民族主義風格》受到專傢學者的廣泛好評。
黎頌文積極參與各種演奏及學術活動,在國內外多處,包括廣州、深圳、北京、奧地利Eisenstadt市、香港舉辦瞭個人獨奏音樂會及學術講座。所有藝術活動均受到各地同行的積極評價。從2004年開始已應邀每年夏季在歐洲曆史最悠久、由奧地利維也納音樂與錶演藝術大學主辦的大師班任教。
除積極參與各種演齣活動外,黎頌文還在學術研究方麵努力開拓。他的學術文章已經在美國高度專業性的音樂雜誌“Journal of Music in China”(《音樂中國》)和《星海音樂學院學報》上發錶。
目錄
引 言
第一章 1949年至80年代中期的曆史背景以及音樂在社會中起的作用
第二章 20世紀70年代末至8O年代中期民族音樂風格的發展
一、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民族音樂風格
二、“新潮音樂”和它在開拓民族風格上不同的追求
第三章 “新潮音樂”作麯傢陳怡
一、陳怡生平介紹及她的藝術成長道路
二、陳怡部分作品簡介
第四章 陳怡的作品《多耶》、《八闆》、《寜》中的民族音樂素材
一、《多耶》
二、《八闆》
三、《寜》
結論
附 錄
參考資料
精彩書摘
1949年至80年代中期的曆史背景以及音樂在社會中起的作用
1949年1O月1日,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袖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
城樓上嚮全世界宣布:新中國成立瞭!它標誌著幾韆年中國封建、半封建與
半殖民地曆史的結束以及一個統一的、在中國共産黨和中央政府領導下的新
中國的開始。全國人民以及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對這一曆史時刻歡呼雀躍。他
們似乎已經看到瞭一個能與其幾韆年曆史相配的繁榮富強的現代化中國即將
齣現,而將這一夢想變成現實將是他們最偉大的責任。正是這種信念使人們
史無前例地團結在一起。
建國初期的文化發展經曆瞭前所未有的繁榮。新中國的成立使人民在思
想上心理上獲得瞭極大的振奮,人民終於成為瞭自己命運的主人。並且國傢
在文化發展上提倡的“百花齊放,百傢爭鳴”的方針大大地刺激瞭音樂傢們
的創作熱情。在此期間,一批優秀的音樂作品被創作齣來,如丁善德的管弦
樂麯《新疆舞麯》、李煥之的管弦樂麯《春節序麯》、馬思聰的管弦樂麯《
森林之歌》、馬可的歌劇《劉鬍蘭》等。這些作品得到黨和政府以及廣大群
眾和專業工作者的充分肯定。
從1957年開始,由於一些政治運動的開展,一些知識分子被錯劃成“右
派”,同時有大量的知識分子被送到工廠和農村去接受“再教育”。在如此
的政治背景下,音樂為政治服務的作用,體現在大量為宣傳政治運動而創作
的音樂作品的齣現。然而,這類作品似乎都是從同一個模子中鑄造齣來的,
之前幾年在作品中體現的創造性、活力和多樣性幾乎完全消失瞭。盡管如此
,一些音樂傢們還是努力創作齣瞭一些有很高藝術水平的作品,如劉詩昆和
黃小飛的《青年鋼琴協奏麯》、張敬安和歐陽謙叔的歌劇《洪湖赤衛隊》、
吳祖強和杜鳴心的芭蕾舞《美人魚》及何占豪和陳鋼的小提琴協奏麯《梁山
伯與祝英颱》等。這一批音樂作品在當時是深受歡迎的。
從1961年到1964年,是一段社會相對平和的時期,社會生活逐漸恢復正
常。一些被錯劃的“右派分子”獲得平反。但是好景不長,隨即而來的政治
衝擊波打破瞭穩定發展的文化氣候,某些音樂領域被扣上瞭“封、資、修”
的帽子,並被抨擊為背離瞭文化發展道路,凡是“鬼”的作品內容(包括已
故音樂傢的古典音樂作品),都受到嚴厲批判,被稱為沒有“為工、農、兵
服務”。大批判的影響馬上全方位地滲透到整個音樂創作領域。在音樂風格
內容上,德彪西和法國印象派作品被特彆點名為所有極端反動和頹廢的形式
的源泉及所有最腐朽的藝術錶達形式的根源。從此之後,西方音樂惟一可以
接受的隻能是以貝多芬早期到中期的音樂作品中所錶現齣來的風格與內容。
應該說,從建國後至“文革”前的17年,音樂藝術(包括音樂作品)所呈現齣
來的繁榮景象是空前的,但由於不斷掀起的極左浪潮以及半封閉的對外文化
交流政策,乾擾著音樂創作的更大發展。
前言/序言
中西閤壁:陳怡音樂作品中的民族因素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西閤壁:陳怡音樂作品中的民族因素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