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大型社会纸上真人纪录片!
社会深刻变革下一代人的七情六欲!
蒲巴甲、高晓攀、马永红、林夕、杨纳、彭乃恒真实演绎!
韩寒、王啸坤、陈楚生、赵忠祥、任志强、陈丹燕、崔健、姜武、丁俊晖、王宝强、李想、张琳旁白主讲!
内容简介
这里所讲述的,是一个又一个年轻人的生活轨迹。他们故事的讲述,使用了一种新颖而独特的形式,那就是纪录片的形式。纪录片的力量在于它的真实。文字的力量在于它的真实出自你的感受深处,这是画面影像无法代替的。
与其他国家的八零后群体不尽相同,甚至也区别于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八零后们,因为这一群体是在中国近三十年来深刻变革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全部跟随着这个国家近三十年的火速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异”,这是极其不安定状态。接近他们,并发现他们,直接感受他们,是可以使我们在困惑中得到清晰解释的途径。当全部的关注目光不断地落在中国八零后群体身上的时候,一本纪实文学《中国八零后调查》,直白而且深刻地再现了他们的故事。
在剧变的中国,八零后们的七情六欲是否超了其他群体,是否有着这一群体共同的某些特性。亲情、爱情、孩子、房子、选择、就业、责任、梦想……每个词都能引发高级生物物种对中国八零后的多个猜想和无限感触。然而,当这些真实赤裸地展示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一定震动了。八零后的蒲巴甲、高晓攀、马永红、林夕、王啸坤、李想、陈楚生、韩寒、步非烟、丁俊晖、王宝强、张琳等都站了出来,非八零后的毕淑敏、任志强、赵忠祥、陈丹燕、崔健、姜武、孙振耀等也都站了出来。另外一位人气高涨不下的八零后创作偶像歌手陈楚生,也为这本书创作了主题歌,陈楚生的粉丝得知后,更为陈楚生叫好,偶像总是出其不意。
作者简介
段东涛,80后艺术家、作家。
男,山东济南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做过多年一线记者,后在海外娱乐公司任事务主任,业务涉及唱片、演出、影视等大型娱乐项目的操作。并在多家刊物开设专栏,累计文字超过一百万字。2006年被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画学会聘为指导老师。
策划及参与的艺术展览有:“Stop30秒”当代艺术展——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2007年;
“走走停停看看”305画室中国水墨画特展——上海无形画廊,2006年……
精彩书评
80后的生活苦不堪言。钱都让50后60后挣去了,女人都给70后泡去了。所以80后还是挺苦的。尤其是房子特别贵,80后又是房子真正的刚性需求者,因为娶老婆要买房,但买房又不能等太久,不然可能老婆就没了,房子更涨了。刚进入社会,虽然有了一定话语权,但大的话语权不在他们手里,因为他们上面还有人,他们在公司的地位比较尴尬。所以80后事实上也是挺尴尬的一批人,事业刚起步,但什么东西又那么贵。
——韩寒
目录
序:这一年我们出生了
就业——工作还是工作
从“蜗居”到“蚁穴”多少辛酸多少真情
安抚两个世界的生意经
停不下也停不了
声音
名人:80后创业名人李想 惠普前全球副总裁孙振耀
房子——房子不再是家
被秒杀的房奴
一个月房价之惊
被房子剩男了
声音
名人:作家韩寒 远华地产董事长任志强
爱情——爱情弱小者
七年不痒
在英国他是爱我的
裸的不是无奈是爱情
声音
名人:武侠作家步非烟 作家陈丹燕
亲情——被淡漠了的亲情形式
一路上有亲人陪
和爸妈相见的最后150次
租个女友回家过年
声音
名人:主持人赵忠祥
孩子——孩子问题可以不成立
丁克女升职记
临产前爆发“暗战”
在有了小宝之后
声音
名人:演员姜武
选择——主动地玩一次真的
十年的记者梦破了
玩游戏吧
从IT白领到房产中介
声音
名人:歌手陈楚生 斯诺克运动员丁俊晖
优酷创始人古永锵 智立方创始人杨石头
责任——4%的社会责任感
把心扎在西藏
村官我当定了
环保志愿路
声音
名人:创作歌手王啸坤 作家毕淑敏
梦想——在现实中缺失的梦
被现实击碎的而立之年
干一件喜欢的事,很痛快
在宋庄,梦想近了
声音
名人:演员王宝强 游泳运动员张琳 摇滚歌手崔健
如果你还有梦
精彩书摘
亲情
开篇——被淡漠了的亲情形式
80后,对亲情想要表达却又带有一点点的羞涩,当我们开始离家远行之后和在承受过社会之重之后,我们才更加深切地感受亲情的无可替代。虽然在内心深处视亲情为所有感情之上,但在形式上却淡化了与父母的交流。我们不是不知道爱、不是不知道关心、不是不知道感谢,我们是不懂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不喜欢很煽情的东西,我们只想实实在在的去爱,去感激、去关心,但是很多时候又容易被我们遗忘。忙,永远是唯一的理由。
80后对待亲情的态度的“淡漠”和对亲情表达形式上的淡化,其实跟我们所成长的环境不无关系。童年时的记忆不论是四合院胡同还是弄堂大院,人与人之前的关系,从来都是触手可及,好比那句坊间名言“远亲不如近邻”。然而九十年代中期后,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速,我们的记忆开始淡化人与人之前的关系,彼此开始陌生。随着周边环境陌生感的侵扰,我们开始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事,自私的基因被无情放大,就更忽略了对身边父母爱的形式。
我们当然知道,在踏出人生每一步的时候,在我们身边为我们着想的永远是我们的父母,并且也永远是无私的。在面对他们和事业时候,我们却会毫无疑问地说:“事业第一。”接受了太多无私的爱,反而我们变得自私起来。在以金钱事业为衡量个人成功唯一标准的环境里,令人无奈。
我们可以为了把赚来的钱都花在父母身上,给他们住更宽敞的房子,实现他们的某一次旅行;我们可以为了父母不再牵挂离家在外的儿子租一个女友回家,善意地告诉着急自己儿子还没有女朋友的父母自己已经有了另一半……
站在不违反道德底线的立场上,被社会现实冷却了的表达形式,仍在内心蕴藏着强大的亲情储备,无论行走多么遥远,我们统而又反叛的个性仍旧把最牵挂留给父母亲人。我们希望他们过得好,希望他们健康,希望他们幸福而多过自己,但他们又何尝不是呢?
我们知道,世上最爱我们的人,是亲人。
个案
一路上有亲人陪
1985年7月8日,蒲巴甲出生在四川阿坝州金川县观音桥镇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
8岁的时候,蒲巴甲就想要自己挣钱“养家”了。这一年夏天,蒲巴甲在爸爸的带领下,和大自己2岁半的哥哥一起到山上去挖草药。爸爸带着小蒲巴甲和哥哥骑一会车,走一会路。实在走不动的时候,爸爸就出了个比赛赛跑看谁能先到山上的主意。到了山上就分开去采药,爸爸对他们说,要是饿了就吹口哨,于是小蒲巴甲没挖一会就饿的开始吹口哨了,吹得整个山都听得到。于是爸爸只得迅速结束挖草药的“比赛”,带着两个孩子回家,回家的路上,调皮的蒲巴甲还一路上吹口哨吹个不停。
有一次挖草药回家,在路上还正巧碰到学校的老师,开学的时候,老师表扬蒲巴甲和哥哥懂事,因为老师知道这一个学年两个人三十块的学费是他们兄弟俩上山挖草药挣来的,因此还得到了老师的还鼓励。从小蒲巴甲就跟哥哥的感情亲密,每次打架还都是冠军,因为蒲巴甲从来都是跟哥哥一起双打。
小学的学习结束后,因为家里穷,支付不起一两百的学费,所以他和哥哥只能一个人去上初中。但是要谁去上,家里人有些为难。于是找到喇叭表哥来算,算出来说还是哥哥去上比较好。但由于哥哥从小学的是藏文,初中要重新学汉文,压力忽然增大了很多,加上哥哥想家,所以就停学一年,蒲巴甲这个时候就代替哥哥去上学。
蒲巴甲知道初中学费贵,家里又只能指望爸爸给别人砌砖墙来赚辛苦的生活费,砌一天,也只有七块钱。蒲巴甲每个星期回来就需要二三十块的生活费,爸爸只能提前把十天的钱结算了来,但还没等之前的钱还上,又要还钱了。爸爸身体不好,喜欢喝酒,加上辛苦工作,还得了胃出血,蒲巴甲知道再这样下去爸爸会有生命危险,虽然寨子里的其他小孩一般都不再上学,但蒲巴甲的爸爸再辛苦也要坚持自己的小孩上学,因为他知道,不上学,就会变得越来越穷。
1999年夏天,14岁的蒲巴甲觉得自己长大了,他不愿再看着爸爸这么辛苦,觉得应该是自己挣钱的时候了。头脑一热,再加上蒲巴甲对打工的好奇,拉上一个朋友就直奔金山县城想去打工了。他想,自己到了县城,就可以去做保安或者饭店服务员之类的,总之,能挣钱了。没跟家里人商量的蒲巴甲没钱坐车,就一路上走,在路边上有很多苹果树,他就一路捡掉下来的苹果充饥一路继续走。实在累了,看到有车经过,他就招手想搭段顺风车,虽然车没停,但车上有个女士扔下来几块糖,蒲巴甲拿起糖,一路上走了40多公里的路,也没舍得吃。
在县城里两天,蒲巴甲住在一起去的那个朋友的表姐家的阳台上,出乎他意料的是,他并没有找到保安或者是服务员的工作,只得在第三天的时候,又返回家。这一次离家,因为蒲巴甲常会一两天不回家住在朋友家,父母并没有在意。
这次“无功而返”,蒲巴甲暂时放下要外出打工的心思,先安心上学。但有一次周末回家的蒲巴甲,看到爸爸喝醉了,从外面回家做饭的妈妈也偷偷地在哭。蒲巴甲一下子明白了一定是父母又到寨子里去借钱,又没借到钱给他做生活费,蒲巴甲忽然感到自己长大了,他深切地觉得自己不应该再上学了。
听过容中尔甲唱的《九寨沟》的蒲巴甲,对九寨沟充满向往,正好自己的表姐在九寨沟,
这一次,征得父母的同意,蒲巴甲揣着七八百块钱,一个人踏上了去九寨沟的路。
九寨沟离金川有几百公里,这是蒲巴甲去的第一个“大地方”。到了九寨沟,蒲巴甲在一家民俗文化村里当检票员。还跟着那里的哥哥姐姐们学跳舞。第一个月的薪水是500元,从没有过这么多钱,蒲巴甲的兴奋难以形容。到九寨沟两个月后,蒲巴甲第一次“进城”——和表姐一起去成都。第一次到成都的蒲巴甲纳闷地想:成都怎么没有山呢?蒲巴甲听说在成都,只要一晚上跑两三个场子,就能挣好多钱,所以他只要看见灯很漂亮、打着夜总会招牌的地方,就跑进去问要不要唱歌跳舞的。但是几个月里,来来回回往成都跑了好多次,一心想寻找唱歌跳舞的机会,蒲巴甲一次都没有成功过。
在成都的钱花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路费的蒲巴甲回家了。回家后,妹妹还问哥哥有没有带钱回来,看着不吭声的蒲巴甲,爸爸说对儿子说,虽然家里需要钱,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方向。蒲巴甲听了,心里有些茫然,但他并没有放弃在九寨沟寻找自己方向的决定,没在家呆几天,蒲巴甲又一次回到了九寨沟。他不希望再看到父母日夜操劳,他只有一个心思,就是要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在九寨沟,蒲巴甲每天跳舞给游客看,一个月能赚五百到三千多,坚持了两三年后,蒲巴甲开始感到迷茫。
2005年秋天,蒲巴甲遇见了导演胡雪桦,一部《喜马拉雅王子》,成了蒲巴甲人生的转折点。但当蒲巴甲被选中出演王子的角色时,他却又有点犹豫了,因为拍电影要就会丢了眼前的工作。蒲巴甲想,自己根本想不到还能拍电影,哪怕一辈子拍一个电影也算没白活吧。拍之前,蒲巴甲还跟导演说,能不能叫哥哥妹妹也来演,赚点钱。胡雪桦笑着同意了。
从2005年10月到12月,整整3个月的辗转奔波,当最后一个镜头拍完时,蒲巴甲忽然想到要喝酒。
但蒲巴甲没有喝。蒲巴甲本来也是喝酒能手,喝一箱啤酒没问题。不过,蒲巴甲早就戒酒戒烟了。有一年蒲巴甲回家,喝了很多,醉得很厉害,如同一摊烂泥。第二天,妈妈和奶奶就哭着要他戒酒,怕他在外面出事。从那以后,蒲巴甲就滴酒不沾了。蒲巴甲怕自己没自制力,所以就向佛祖说了。他想,既然跟佛祖说了,就不能不遵守了。
看中蒲巴甲是块可造之材,胡雪桦支付给蒲巴甲三万块的片酬,还联系上海戏剧学院的西藏班,让蒲巴甲去上海上学。
得知蒲巴甲不仅拍了电影,还能到上海读书,家人在高兴的同时,也为学费发愁。于是家里给蒲巴甲筹来四千块钱。蒲巴甲不带,奶奶、妈妈、妹妹都哭着要他一定把钱带上,第二天蒲巴甲还是偷偷地把钱留在了枕头下面,去了上海。
每次离开家,爸爸总是会陪他从山里走出来去坐车。这一次也是,很长很长的路,蒲巴甲和爸爸一起走,直到儿子坐上车,他才一个人再走回山里。
到上海两个星期后,蒲巴甲接到爸爸的电话,爸爸哭了,他还叮嘱儿子,自己不打给他,也不要儿子打给自己,要专心学习。
到上海的两个月后,蒲巴甲参加了“好男儿”选秀。在8进7的比赛中,蒲巴甲看到家里人录的VCR,他第一次在舞台上哭了。
这一天,爸爸妈妈也坐了一天的车到金川县一次看电视上蒲巴甲比赛。蒲巴甲一出场,妈妈就开始哭,哭到后面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这场比赛是什么结果,第二天就打电话给蒲巴甲,说,快回家吧。
2006年8月26日,21岁的蒲巴甲以136万多短信票赢得“好男儿”选秀全国总冠军。这一刻梦想成真,蒲巴甲简直不敢相信。
蒲巴甲看见了自己的父母,他把父母请到台上。为了看一场儿子参加的比赛,他们曾经步行100多公里到县城看电视。母亲的眼里噙着欣喜的泪花,蒲巴甲的眼神却有些忧郁,因为他没有看见他的哥哥和妹妹。此时此刻,他的哥哥和妹妹正在山里挖草药,因为联系不上,他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分享胜利的喜悦。母亲流着泪在台上用藏语说,家里面太困难,一直想帮儿子,可是却无能为力,看他一个人在外面闯,觉得有些愧疚,希望今后,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好。
后来小他三岁的妹妹在电话里笑着问蒲巴甲:“哥哥你得了一个车啊。”蒲巴甲说“是啊”,妹妹就问这车怎么办啊?蒲巴甲说准备给爸爸。妹妹说骗人,不可能给的。
妹妹本来也要一起来上海,但没有身份证,又刚好上山去挖草药,爸爸去找她没找到。蒲巴甲在电话里跟妹妹说,这次最遗憾的是她没来,他房间里有很多好吃的零食,爸爸不喜欢吃零食,妈妈晕车也吃不下,所以把好吃的全都扔了。妹妹就说“好哥哥求求你了,给我寄回来”。然后就开始哭了,蒲巴甲劝她,她说没事,知道她爱哭的。
知道自己的孙子得了冠军,蒲巴甲的奶奶执意要走上好几个小时的山里,到县城里给蒲巴甲打个电话。
10月的一天,蒲巴甲带着电影《喜马拉雅王子》录制四川卫视一档节目,现场在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的要求下,蒲巴甲为大家演唱了小时侯爷爷教他唱的山歌。就在演唱到一半的时候,蒲巴甲的奶奶和妹妹出现在他的面前,惊讶之后便是包含着思念、亲情和喜悦的拥抱。蒲巴甲落泪了。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静静地与蒲巴甲一起分享此刻的心情。拥抱过后,便是无尽的思念,三人坐在一起用藏语交流,蒲巴甲说,奶奶还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奶奶高兴之余在现场大曝蒲巴甲的儿时琐事,她告诉大家蒲巴甲小时侯很淘气,鞋子穿不了多久就被磨穿了。奶奶还说,每天都会给蒲巴甲祈祷,现在也会为所有关心蒲巴甲的人祈祷。最后奶奶拉住蒲巴甲的手说,春节一定要回来过。
成名后的蒲巴甲给父母兄妹买了房子和车,要让他们不再过受穷的日子;在家乡村外的庙里给奶奶修了间房子,因为奶奶要每天转经,这时候,奶奶也最快乐。在他心里清楚地知道,快乐先给父母亲人,其次才给自己,自己才最快乐。
……
前言/序言
序
这一年我们出生了
1980年起,我们出生了。这一年,也是通常意义下的“独生子女”出现的“计划生育”的开始。加上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特殊性,80后被社会舆论中标成了最早也是最先被群体定义的一代。
因而我觉得我也很特殊,因为我出生在了这个年代。
由于80后所经历的特殊历史背景,于大环境下物质至上的唯一性被迅速认识,我们成了最早被讨论的群体,如被称“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 “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等等。然而随着2010年的到来,80后中最大的已经三十岁,在中国传统观念“三十而立”的影响下,80后又重新更加激烈地进入了大众的视线。就80后说事,其实更是在谈论整个中国大陆的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80后是一直亲眼鉴证并经历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新一代,30年的人生历程中目睹到的多是整个民族的自强不息奋起拼搏史。当然,可以说这有一点片面,但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2007年,我在上海策划了一场名为“STOP30秒”的当代艺术展,邀请的艺术家都是80后。在艺术领域中,他们个个都是鲜活而强烈的,对自己的艺术语言,每个人都很坚定,无论是水墨还是油画、亦或是装置或者独立动画,无一不生动。
三年过去了,当时大多还是刚从学院毕业或者是离校不久的年轻艺术家们,个个也有不同的路。有的做了美院的老师、有的坚持做艺术、有的从事了赚钱的商业设计、有的选择出国留学、有的转行只是为能吃的更饱一些。一旦融入社会,很多80后的命运是难以逃脱的,此时的社会环境对于个人的梦想而言,必然是不能完美的。
我并不奢求我出生的这一年早十年或者晚十年,去做70后也好、做90后也好,其实“几零后”这只是个时间概念而已。就好比选择,有选择必定有失去。所幸我无法选择出生的年代,否则我将失去80后所要经历的太多社会剧变、观念更新、以及挣扎在物质第一风浪中的那种精神嘶嚎的偶然痛楚。
80后大学毕业,竟迅速成了“蚁族”“裸婚”“蜗居”“房奴”“孩奴”等新生词汇取之不竭的源泉群体。讽刺之余,也成为社会的隐痛。虽然面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但80后仍旧坚持着自己心中隐藏的梦想,希望一方面生存,一方面为梦想准备,但不幸的是,“准备”在大多时候,已经让位与“生存”。有人说80后是“精神垮掉的一代”,虽然基于物质的现实基础无法漠视,但80后并不愿意轻易承认自己在社会中的精神无奈,更多时候是处在一种“既要当婊子又要立贞节牌坊”的尴尬。
我相信,绝大多的80后,一定认同我上面的话;绝少数的80后,一定麻木我上面的话,因为这绝大多数和绝少数的80后的身份,各不同。
在《中国八零后调查》中,我不想太多讨论80后生存的定义,但却不能否定,它却活生生地裸露在每个人的面前。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们要区别于其他“后”呢?
经历了五个月的时间,《中国八零后调查》完稿了,这里要感谢韦一、张丹青、徐一涛、闵旭辉、刘佳瑜、姜萌,他们都是80后。基于对80后身份和命运的强烈认同感,我们决定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展示当下80后的八个方方面。这包括爱情、孩子、就业、房子、亲情、选择、责任、梦想,每个方便选取了三个人物的真实故事展现给读者看,这其中,有喜有悲、有惆怅也有无奈、还夹杂了希望、坚定、执著等等不同的情绪。
在线试读
《中国八零后调查》总序
中国八零后调查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八零后调查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