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生理疾病

心脏电生理疾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萨克塞纳(Saksena S.) 著,浦介麟 译
图书标签:
  • 心脏电生理
  • 心律失常
  • 心血管疾病
  • 心脏病学
  • 介入电生理
  • 起搏器
  • 射频消融
  • 电生理检查
  • 心电图
  • 临床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ISBN:9787811163315
版次:1
商品编码:10482862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10
字数:2275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心脏电生理疾病》的特点是内容新颖、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是一本临床参考书。《心脏电生理疾病》侧重临床电生理疾病,同时介绍发病机制,包括细胞电生理学基础,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心脏电生理疾病》的作者均是世界一流的电生理专家,分别撰写各自所重点研究的领域,某些章节分别由几位专家共同执笔。 《心脏电生理疾病》适合于心电生理和起搏专科医师、心脏科医师、内科医师、急诊科医师、心律失常基础研究人员、研究生、博士后研究员等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 心律失常学的基础知识
第1章 心脏电生理学的细胞和分子基础
第2章 折返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第3章 自主神经系统和心律失常
第4章 除颤的基本概念和进展
第5章 临床药理学原理
第6章 基础心电图学
第7章 电药理学原理
第8章 心脏电刺激的基本原理
第9章 临床电生理学技术
第10章 导管消融的原理
第11章 临床试验的阐释:病死率试验与心房颤动治疗的关系

第二部分 心律与心律失常
第12章 窦房结功能障碍
第13章 房室传导阻滞
第14章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预激综合征
第15章 房陛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
第16章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第17章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第18章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
第19章 心室颤动

第三部分 临床综合征
第20章 心脏性猝死
第21章 晕厥
第22章 无症状性心电图异常
第23章 运动员心律失常的评估和处理
第24章 促心律失常综合征
第25章 妊娠期心律失常
第26章 小儿心律失常的评诂与处理
第27章 遗传学与心律失常

第四部分 其他疾病相关的心律失常
第28章 冠状动脉疾病相关性心律失常
第29章 肥厚型心肌病相关性心律失常
第30章 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评估与处理
第31章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第32章 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心律失常
第33章 心律失常和电解质紊乱
第34章 长QT综合征
第35章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心律失常
第36章 Brugada综合征

第五部分 药物和介入治疗
第37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
第38章 起搏技术及其应用:阈值管理、自动模式转换和传感器的进展
第39章 起搏器的植入、调整、拔除和随访
第40章 植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技术、适应证、植入和随访
第41章 治疗心房颤动的装置
第42章 导管标测技术
第43章 消融技术
第44章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技术与应用
第45章 室性心动过速
第46章 介入性电生理学的影像技术
第47章 无创性心电生理学
第48章 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
第49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装置治疗
专业名词英中对照

前言/序言


《心海奇航:疾病的脉搏与治愈的曙光》 引言 人类的身体,是一部精妙绝伦的生命交响曲,而心脏,无疑是这场演奏中最核心、最强劲的乐章。它以不知疲倦的搏动,输送着生命的血液,维系着我们每一个器官的运转。然而,在这永不停歇的律动之下,也潜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与挑战。当这台精密的“发动机”出现细微的偏差,当那和谐的电信号产生紊乱,生命之歌便可能奏响令人忧虑的变奏。 本书《心海奇航:疾病的脉搏与治愈的曙光》并非一本深奥的医学专著,它更像是一次关于心脏健康奥秘的探索之旅,一次对潜藏在生命脉动中的各种风险的深入洞察,一次对人类在与疾病抗争中不断求索、终见曙光的真挚描绘。我们并非聚焦于某一种特定的病症,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那些影响心脏正常功能的普遍性因素,解读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并展望医学前沿的治愈希望。 第一篇:生命的节拍器——心脏的运转之谜 在踏上这段探索之旅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心脏这位“指挥家”是如何工作的。心脏,这个比拳头稍大一些的器官,其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它由四个腔室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每一次有力的收缩与舒张,都遵循着一套由电信号精确调控的指令。 电信号的舞蹈: 心脏的跳动并非随意的摆动,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电信号舞蹈。窦房结,如同一个天然的起搏器,发出规律的电脉冲,这些脉冲沿着心脏内部特殊的传导系统传播,触发心肌细胞的依次兴奋和收缩。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纤维,它们共同构成了心脏电传导的网络,确保血液能够高效地从心房泵入心室,再由心室泵向全身。这种精确的时序控制,是维持心脏稳定泵血功能的基础。 血液的循环之旅: 书中将生动描绘血液在体内的双重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从左心室喷涌而出的富氧血液,经由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为细胞提供能量和氧气,然后携带着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返回右心房;而右心室泵出的含二氧化碳的血液,则通过肺动脉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重新被氧气“充盈”,再经由肺静脉回到左心房。这个永不停歇的循环,是生命得以延续的根本。 心脏的能量供给: 心脏本身也需要强大的能量供给来维持其持续的搏动。冠状动脉,如同滋养心脏的“生命之河”,为心肌细胞源源不断地输送氧气和营养。当这些“河流”出现淤堵或狭窄,心肌细胞便会因缺血而发出疼痛的呼喊,甚至出现功能损伤。 第二篇:潜在的暗流——心脏疾病的通用风险与早期信号 心脏疾病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其致病因素多种多样,但许多疾病都共享一些共通的风险因素和早期预警信号。本书将深入浅出地探讨这些普遍存在的“暗流”,帮助读者建立对心脏健康风险的初步认知。 “三高”的威胁: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这“三高”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三驾马车”。 高血压: 长期高企的血压,如同不断拍打堤岸的洪水,会逐渐损伤血管内壁,使其弹性减弱、硬化,为动脉粥样硬化埋下伏笔。它还会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导致心肌肥厚,最终可能引发心力衰竭。 高血脂: 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的堆积,会逐渐收缩血管腔,影响血液流通,甚至在斑块破裂时引发急性血栓事件,如心肌梗死。 高血糖: 糖尿病,尤其是长期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会对全身血管造成广泛而严重的损害,包括心脏的血管。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蚀: 不健康的饮食: 高盐、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是“三高”的重要推手,也直接为心脏健康埋下隐患。 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不仅导致肥胖,还使心肺功能逐渐减退,增加心脏的负担。 吸烟与过量饮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有害物质会严重损伤血管,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量饮酒则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引发心律失常。 精神压力与睡眠不足: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激活身体的应激反应,升高血压和心率;长期睡眠不足,则会扰乱身体的修复机制,对心脏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无声的警告——身体发出的信号: 胸痛或不适: 这是最常见的警示信号,可能表现为压榨感、紧缩感、烧灼感,有时会放射到手臂、颈部、下颌或背部。 呼吸急促: 即使在休息时,也感到喘不过气,尤其在平躺时加重。 心悸: 感觉心跳过快、过慢、不规则,或者有“漏跳”的感觉。 乏力、头晕: 持续的、不明原因的疲劳感,或行走、站立时感到头晕目眩。 下肢水肿: 尤其是双侧脚踝和腿部的肿胀,夜间可能加重。 本书将强调,这些信号并非都能直接指向某种特定的心脏疾病,但它们都是身体在发出求助的信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的检查来查明原因。 第三篇:科学的光芒——诊断与治疗的现代进展 医学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手段,为心脏疾病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本书将介绍一些现代医学在心脏疾病诊断与治疗领域的光辉成就。 精准的诊断工具: 心电图 (ECG/EKG): 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晴雨表”,能发现许多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迹象。 心脏超声(超声心动图): 通过声波成像,直观地评估心脏的大小、结构、功能以及瓣膜的工作状态。 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 长时间记录心电图,捕捉那些偶发性的心律失常。 心脏磁共振 (CMR): 提供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对于评估心肌损伤和炎症具有重要价值。 冠状动脉造影: 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 血液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心肌损伤相关的酶类和蛋白质,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多元化的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各种降压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抗心律失常药等,在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通过导管植入支架,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手段。 射频消融术: 针对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通过精准的热能量“烧灼”引起异常电活动的异常传导通路,恢复正常心律。 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CABG): 利用患者自身的血管,绕过堵塞的冠状动脉,重建血流。 心脏瓣膜置换/修复术: 修复或替换受损的心脏瓣膜,恢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 心脏起搏器与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或有猝死风险的患者,通过植入这些装置来维持正常心律或预防恶性心律失常。 未来的展望: 书中也将描绘医学研究的前沿方向,如基因治疗、干细胞疗法、更精密的影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在疾病预测和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展现人类在攻克心脏疾病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决心与潜力。 第四篇:生命的守护者——预防与健康生活方式 与其在疾病发生后被动治疗,不如主动构建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本书的最后部分,将回归到每个个体身上,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南。 量身定制的健康计划: 并非所有人的健康风险都相同,了解自身的家族史、生活习惯以及体检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科学饮食的艺术: 强调食物的多样性,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限制红肉、加工食品、高糖饮料和饱和脂肪的摄入。 运动的魔力: 推荐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以及适度的力量训练,保持心肺功能的活力。 戒烟限酒的决心: 强调戒烟对心脏健康的巨大益处,以及适度饮酒的界限。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 学习有效的压力应对技巧,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强调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筛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 结语 《心海奇航:疾病的脉搏与治愈的曙光》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易懂的视角,去理解我们身体中最重要器官的运作规律,认识到潜藏的健康风险,并最终掌握守护心脏健康的主动权。心脏疾病固然可怕,但科学的光芒从未熄灭,医学的进步永不停息。通过了解、预防和及时的干预,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在生命的海洋中,扬帆远航,驶向健康的彼岸。这趟旅程,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更需要一份对生命最真挚的敬畏与珍爱。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关于心脏电生理疾病的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身上最熟悉的“跳动”背后,隐藏着如此浩瀚的学问。我一直以为心跳就是那么简单地“砰砰”作响,直到这本书的出现,我才意识到,每一次心跳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电生理事件。作者用极其详尽的比喻,将那些微观的离子通道、动作电位、传导系统,描绘得如同宏大的宇宙图景。我仿佛能看到钠离子、钾离子如同无数微小的星辰,在细胞膜上来回穿梭,驱动着心脏的每一次收缩。对于那些我曾经觉得无比深奥的医学名词,比如“房颤”、“室速”,这本书都给出了极其清晰、易懂的解释,让我不再感到畏惧。它不仅阐述了“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那些导致电生理异常的根本原因,都得到了细致的剖析。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也让我对那些默默守护我们健康的医学工作者充满了感激。

评分

这本关于心脏电生理疾病的书,彻底颠覆了我对“疾病”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谈论疾病就是罗列症状、分析病因,然后给出治疗方案。但这本书完全不是这样。它更像是一部描绘心脏“行为艺术”的史诗。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什么是心律失常”,而是先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心脏“交响乐团”的比喻,描绘了正常的窦房结如何像一个优秀的指挥家,精准地发出指令,协调着整个乐团(心房和心室)的每一次跳动。然后,他才徐徐展开,当指挥家出现“失误”或者乐手们“不听指挥”时,音乐就会变得杂乱无章,这便是疾病的初露端倪。我尤其对关于“电信号通路”的描述印象深刻,作者用“电路图”和“高速公路”来比喻这些复杂的传导路径,让我瞬间理解了为什么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短路”或“拥堵”,就会引发全身的“交通瘫痪”。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让我在理解疾病的同时,也对心脏这个器官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它不仅仅是关于“不舒服”的描述,更是关于生命本身那些精妙绝伦的“运行机制”。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仿佛拥有魔力,能够将那些抽象复杂的生理过程,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一直认为“电生理”是一个极其专业的医学领域,离普通人很远,但这本书却巧妙地打破了这种隔阂。作者并没有从冰冷的理论开始,而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他将心脏比作一个精密的“城市”,每个细胞都是居民,而电信号则是传递信息的“信使”。当这些信使的传递出现问题时,整个城市就会陷入混乱。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心律不齐”的描述,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心跳不规则”,而是通过比喻,让你深刻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不规则”,以及这种不规则对身体可能带来的影响。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认识我的心脏,它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泵血器官,而是一个充满了复杂电信号交互的“生命指挥中心”。它让我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深的关注,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与这个“生命指挥中心”和谐共处。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身体运作方式的全新视野!我一直对人体那些精妙复杂的系统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却又知之甚少的部分。最近我偶然翻到了这本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有些专业,但读起来却异常引人入胜。它并没有直接深入到那些深奥的医学名词,而是从最基础的“信号”概念入手,非常形象地解释了身体是如何通过各种电信号来协调运作的。从大脑的指令如何传递到肌肉的收缩,再到我们每一次心跳的律动,作者用极其生动的语言和类比,把原本枯燥的生理过程描绘得活灵活现。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神经传导的章节,那种“信息传递”的过程被描绘得如同电光火石般,让我深刻理解了身体内部信息交流的速度和效率。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一些日常的身体感觉,比如肌肉的抽搐、皮肤的刺痒,原来背后都有如此 fascinating 的科学原理。我甚至开始尝试去关注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去体会身体内部那些细微的“沟通”。这本书真的像是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我从未真正了解过的,充满智慧和秩序的生命世界。

评分

这本书实在是太神奇了!我原本对心脏电生理学这个领域一无所知,甚至觉得它离我的生活很遥远。但当我开始翻阅这本书,我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没有直接抛出艰深的术语,而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带领我们一起去“观察”心脏内部正在发生的一切。他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把心脏比作一个精密的“音乐盒”,每一个音符(电信号)的产生和传递都至关重要。而当这些音符出现偏差时,整个音乐就会走样,这就是所谓的“疾病”。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心电图”的章节,作者将那些看似杂乱的波形,解释得如同密码破解一般,让我逐渐领略到了其中的奥秘。他用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口吻,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电信号异常”,又该如何去“修复”这些“失灵的线路”。这本书让我觉得,医学不仅仅是治疗,更是一种对生命精妙运作机制的理解和尊重。

评分

很好的书,案例详细,值得

评分

很好的书,案例详细,值得

评分

很好的书,案例详细,值得

评分

很好的书,案例详细,值得

评分

很好的书,案例详细,值得

评分

很好的书,案例详细,值得

评分

很好的书,案例详细,值得

评分

很好的书,案例详细,值得

评分

很好的书,案例详细,值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