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赵昆雨的《云冈石窟佛教故事雕刻艺术》一书,继业前贤,贯通新意,是目前所见云冈佛教故事雕刻研究具有总结性和前瞻性的成果,是云冈研究中生代学者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洋洋洒洒十万言,选图精当,文笔流畅,鞭辟入里,文图并茂。
内容简介
那是和平初年的一个春天,古老沉寂的武周山南麓石破天惊,体罗纪岩石烟花般绽放飞溅,冷峻的武周山从没有如斯庄严。从金属与石头的对话中走出佛尊的氏族、比丘的部落、天神的阵营、飞仙的群体,他们忽视时空,行走在宗教信仰与帝王象征的缝隙间,讲述一部关于“礼佛即礼天子”的佛学新章。
一千五百年过去了。时光带走了拓跋鲜卑的王朝,也带走了西来僧侣的风尘,留存的是这座象征北魏皇权的伟大艺术宫殿,也留下了宫殿中关于佛陀生命故事的不朽赞唱。
目录
代序
引子佛陀生命的礼赞
第一章 云冈石窟佛教故事雕刻艺术
一、研究现状
二、表现形式
三、各期特点
四、文化特征
第二章 云冈石窟中的本行故事
一、降神选择
二、乘象投胎
三、占梦
四、树神现身
五、礼贺母胎
六、树下诞生
七、七步宣言
八、灌浴太子
九、骑象入城
十、阿私陀占相
十一、姨母养育
十二、建三时殿
十三、太子乘象
十四、商议赴学
十五、建大学堂
十六、树下思惟
十七、十八、太子较艺(掷象、箭射铁鼓)
十九、宫中娱乐
二十、请示出游
二十一、出游四门——出东门遇老人
二十二、出游四门——出南门遇病人
二十三、出游四门——出西门遇死人
二十四、回宫不乐
二十五、出游四门——出北门遇沙门
二十六、出家决定
二十七、逾城出家
二十八、犍陟吻足
二十九、山中思惟
三十、入山求道
三十一、问询仙人
三十二、山中苦行
三十三、降魔成道
三十四、梵天劝请
三十五、商主奉食
三十六、四天王奉钵
三十七、初转法轮
三十八、降服迦叶
三十九、三道宝阶
四十、涅槃
第三章 云冈石窟中的本生故事
一、月光王施头
二、昙摩绀闻偈焚身
三、慕魄太子本生
四、舍身饲虎
五、啖子本生
六、儒童本生
第四章 云冈石窟中的因缘故事
一、阿输迦施土缘
二、罗睺罗因缘
三、天女本以莲花散佛化成华盖缘
四、兄弟二人俱出家缘
五、尼乾子投火聚为佛所度缘
六、八天次第问法缘
七、鬼子母失子缘
八、须达长者夫妇获报缘
九、须摩提女请佛
十、天女燃灯供养缘
十一、五百弟子受记
十二、象护品缘
十三、吉利鸟缘
十四、魔王波旬欲来恼佛缘
十五、雕鸷怖阿难入定缘
第五章 云冈石窟中的其他类故事
一、阿修罗
二、婆薮仙
三、鹿头梵志
四、维摩诘
附表云岗石窟佛教故事雕刻内容一览表
后记
精彩书摘
高精神境界。早期佛经又译为寂灭、灭度、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圆寂等。佛陀传教四十五年,四处奔波,含辛茹苦,从风华少年走到白头老人。这四十五年,他把佛教发展成为恒河平原上极具影响的宗教,他本人也因此得到了北印度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敬重。
公元前483年,已经八十岁高龄的佛陀带领僧众来到了拘尸那罗城。拘尸那罗是古印度末罗国中的一个小城镇,末罗是“力士”的意思,所以,这里又称“力士生地”。佛陀在距一个名叫肯达的铁匠家附近停脚,那里有一片芒果林。肯达听说佛陀到来,肃然起敬,满心欢喜地为佛陀及诸比丘僧众供奉了精心制作的午餐。然而,斋供中的一种野生蘑菇有毒,佛陀吃后产生剧烈的腹痛,并由此引发血痢,导致生命垂危。
佛陀担心大家归罪于肯达,对众弟子说:“我一生中用过无以数计的饭食,但只有两次给予我莫大的幸福,一次是在菩提树下吃了牧女的乳糜,赋予我思惟的力量,觉悟得道,给我新生;还有就是这一次肯达的蘑菇粥,开启我弘法布道历程中最后的一扇门,引我涅槃。”
前言/序言
过去人们讲说、赞颂云冈石窟雕刻,多着眼于佛像之雄美,艺术之精粹,文化之创新和造像背后国运之盛衰。纵观云冈研究七八十年的历程,不啻说,这种研究已取得与时俱进、令人欣慰的进展。在倡言建设雕塑之都大同的今天,相信会有更多的佳作问世。
在人们重视云冈雕刻主体同时,对另一大类內容——云冈石窟佛教故事雕刻艺术的研究,显得稍微薄弱,似乎令人遗憾。我以为,正是这一类题材,更能彰显生命之华彩与文化之张扬。这一点,当年我们在研讨龟兹佛教艺术——克孜尔石窟的佛传故事、本生和因缘故事时,已深有体味。故而对云冈佛教故事类雕刻,欣然生出一种格外的关注与期待.
对云冈石窟佛教故事雕刻的研究中,恩师阎文儒先生的《云冈石窟研究》自然占得先机。先生亲历调查,较全面、系统地考订了云冈佛教故事雕刻的题材与内容,是一部代表性的力作。学兄杨泓先生对云冈第6窟佛传题材的论述,则精到而周详,颇见功力。
赵昆雨《云冈石窟佛教故事雕刻艺术》一书,继业前贤,贯通新意,是目前所见云冈佛教故事雕刻研究具有总结性和前瞻性的成果,是云冈研究中生代学者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洋洋洒洒十万言,选图精当,文笔流畅,鞭辟入里,文图并茂。
云冈石窟佛教故事雕刻艺术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云冈石窟佛教故事雕刻艺术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评分
☆☆☆☆☆
评分
☆☆☆☆☆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
评分
☆☆☆☆☆
晚期石窟:北魏迁都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
评分
☆☆☆☆☆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
评分
☆☆☆☆☆
看过实地,再看此书,感觉很愉悦
评分
☆☆☆☆☆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评分
☆☆☆☆☆
第3窟
评分
☆☆☆☆☆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评分
☆☆☆☆☆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