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女装成衣结构设计(部位篇纺织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 | ||
| 作者: | 侯东昱 | 开本: | 16开 |
| 原价: | 37 | 页数: | 276 |
| 现价: | 28.4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 ISBN号: | 9787566900142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 出版社: | 东华大学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作为一名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设计师,我最关注的是书中对“非常规”或“高难度”部位结构处理的探讨深度。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经典款式的结构难点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剖析,比如复杂驳头的收省处理、高难度插袋与面料纹理的对齐技巧,以及特定面料(如西装呢、弹力面料)在结构节点处的特殊处理预案。这些内容往往是普通入门书籍避而不谈的“技术壁垒”。这本书敢于直面这些挑战,并提供了清晰的图示和步骤分解,这对我来说价值巨大。它帮助我跳出了“标准流程”的思维定式,开始思考在面对定制化需求或特殊面料时,如何灵活调整和优化结构。它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像是一本高级技艺的“内幕揭秘”,让我看到了结构设计领域更广阔的可能性和更精密的层次感。
评分这本书的图文配合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优秀水准。很多复杂的结构变化,如果仅仅依赖文字描述,读者的理解难度会大大增加。然而,这本书的插图线条流畅、比例准确,特别是那些剖面图和分解图,简直是视觉化的说明书。它们不仅清晰地标示出了关键的裁片交接点、缝份宽度以及里衬的对应关系,还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阴影和虚线来区分层次,使得“三维结构”在二维平面上得到了完美的呈现。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结构变化时,相邻对比图的设置,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出“A做法”和“B做法”在最终形态上的细微差异。这种对视觉表达的重视,极大地减轻了阅读负担,让那些原本需要反复揣摩的工艺细节,在扫视图样的瞬间便能了然于胸,效率非常高。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表述风格非常严谨,用词精确到位,几乎没有一句是多余的废话,完全是干货输出。阅读过程中,我能体会到作者深厚的行业经验和教学功底。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使用过于晦涩的学术语言来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面向工艺的角度来阐述结构原理。例如,在讲解省道变化时,它没有仅仅停留在数学计算上,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省道对人体曲面支撑性的影响,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理解深度。每一次翻到新的章节,都感觉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裁缝对话,他不仅会告诉你“这样做”,更会解释“为什么非得这样做”,背后的力学和人体工程学逻辑被剖析得清清楚楚。对于追求极致工艺的制版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远不止是一套规范,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快速翻阅的小册子,更像是一部需要反复研读、随时对照工具台的工具书。如果你期望它提供的是一些关于“流行趋势”或“色彩搭配”的感性内容,那你会感到失望,因为它将全部篇幅倾注在了结构本身的“硬核”技术层面。每一页都充满了需要理解、需要思考的细节,比如某个弧线的微调如何影响穿着的舒适度,或者某个加固点的设置如何提升服装的耐用性。这种专注和深度,使得它更像是一本需要时间去“消化”的专业手册,而不是一时的快餐读物。对于那些真正想把服装结构这门手艺学透的人来说,这种毫不妥协的专业深度,正是我们最需要的“黄金标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专业感,采用了经典的深蓝色调,配上清晰的字体,一看就知道是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深度教材。光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编者在内容组织上的用心良苦。它似乎没有过多地纠缠于理论的宏大叙事,而是直接切入实操的核心——那些构成一件成衣的每一个关键“部位”。我尤其欣赏它将复杂结构拆解成易于理解的部分的处理方式,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教材往往会陷入理论的泥潭,让人抓不住重点,但这本书显然反其道而行之,它仿佛在对读者说:“别急着去想整件衣服有多复杂,我们先来搞定领子、袖子、口袋这些‘基本单元’。”这种聚焦于细节的编排思路,让我在翻阅时,脑海中已经开始浮现出实际操作的画面,而不是空泛的抽象概念。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从理论认知到实际制版裁剪的坚实桥梁,让人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充满信心,期待能从中挖掘出更多关于结构精妙之处的秘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