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典備徵 安樂康平室隨筆:清代史料筆記

舊典備徵 安樂康平室隨筆:清代史料筆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硃彭壽 著,何雙生 校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17038
版次:1
商品編碼:10433349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清代史料筆記叢刊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1982-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3
字數:169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舊點備徵 安樂康平室隨筆》由中華書局版。

內容簡介

《舊點備徵 安樂康平室隨筆》被時人稱譽為“於先朝國故人物,詳稽博考,原原本本,殫見洽聞,凡諸紀載,既備且確,其體例與《弇州彆集》相近,而精核過之”(見劉承乾跋),是有一定道理的。如“各省狀元人數”條,記錄瞭起順治三年(一六四六年)訖光緒三十年(一九0四年)的二百數十年間共一百十二科各省狀元的姓名、籍貫、科名等,可與清代進士題名碑錄和館選錄等記載互相參照比較,“浙江鼎甲考”條,則專記起順治六年(一六四九年)訖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約二百五十年間的浙江籍狀元、榜眼、探花的名籍。“武鼎甲考”條,記錄起順治三年訖光緒二十四年的武科鼎甲姓名、籍貫,可以彌補進士題名碑錄中記文不記武的不足。
《舊典備徵》和《安樂康平室隨筆》,是近人硃彭壽所著的兩種較有價值、帶工具書性質的清代史料筆記,對文史愛好者、尤其是對清史研究工作者,會有相當的幫助。

目錄

捲一
1 聖壽邁古
2 親郡王封號考
3 三公三孤
4 狀元宰相
5 漢大學士人數
6 大將軍
7 經略
8 提督加將軍封號
9 提鎮改授督撫

捲二
10 封爵考
11 冠服異數
12 配享太廟
13 入祀賢良祠
14 從祀文廟
15 曆代從祀功臣

捲三
16 古今得諡文正諸人
17 以忠武為諡
18 謚法不拘定例
19 浙省人得諡者
20 一傢人中得諡者
21 世傢

捲四
22 科名盛事
23 各省狀元人數
24 浙人鼎甲錄
25 鼎甲改官
26 武鼎甲考
27 科名佳話
28 重宴恩榮
29 文人榮遇
30 文人偉業
31 疊掌文衡
32 漢大臣不由正途齣身者
33 八旗大臣起傢科甲者

捲五
34 大臣罹法
35 大年
附錄

精彩書摘

壽鑫齊記叢序
記問之學,古所不廣。士君子潛心研究,本聖門〔日知所亡,月無忘所能〕之旨,徵文獻,明道藝類別部居,晨鈔勻繤,分寸之積,往往囊括四部,浸成鴻博。王深甯,顧亭林兩書之淹貫古今,實亦由斯而緻力也。小汀學士最錄經史異文軼事典雅所歸者為《壽鑫齊叢記》,凡四十捲,全書體類雖似龏前人說部之為,而前數捲為一朝掌故所門。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然後不愧是中華書局齣版,裝幀和紙張,還有裏麵的印刷工藝都很不錯,承襲瞭一貫的嚴謹美觀作風,對於我這樣中華書局的粉絲來說,購書也就相當於一次玩賞之旅瞭吧。然後覺得很棒的就是封麵瞭,一整套擺在一起的時候,放在書架上會覺得很古樸,也為書房增色不少,雖然書是平裝簡易版,卻還是很美。

評分

清代筆記資料中的一種,本子不厚,印刷很不錯。

評分

網購己成習慣!正版,便宜,快捷,非常滿意 閑暇之餘,有人樂於下棋、玩麻將;有人喜歡打牌、酗酒、遊山逛水;餘獨愛書。為消遣而讀書,常見於獨處退居之時,為裝飾而讀書,多用於高談闊論之中;為增長纔乾而讀書,主要在於對事物的判斷和處理。 讀書費時太多是怠惰,過分的藻飾裝璜是矯情,全按書本條文而斷事是十足的學究氣。

評分

清廷頒賜硃彭壽春聯中語,因即以此名其室,並稱其書。《隨筆》就其內容而言,比《舊典備徵》所記題材更為廣泛,除典章、人事以外,還兼及詩詞、文字音韻、版本目錄、古錢、畫捲等方麵的記載、考訂,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起光緒二十八年訖宣統三年鼕親郡王得謚情況,在捲四中便有較詳細的記載,可以補《皇朝謚法錶》和清代職官年錶之類工具書的不足,捲五中則就一些王公大臣的謚號和《皇朝通誌》、《清文獻通考》、《八旗通誌》中有所歧異之處,提齣質疑或糾繆。捲二中對清代考試製度中的某些情況,也有可資參考的敘述,如介紹補應殿試者的考捲,考試官按例在捲麵加蓋“補”字紅戳,此種試捲不入進呈的前十名考捲內;

評分

包裝有待提高

評分

《舊點備徵 安樂康平室隨筆》被時人稱譽為“於先朝國故人物,詳稽博考,原原本本,殫見洽聞,凡諸紀載,既備且確,其體例與《弇州彆集》相近,而精核過之”(見劉承乾跋),是有一定道理的。

評分

《舊典備徵 安樂康平室隨筆》是中華書局編輯齣版的“清代史料筆記叢刊”中的一種,清代民國之際學者硃彭壽撰,何雙生點校。硃彭壽(1869—?)清末民初的著名曆史學傢,著名的《光緒朝東華錄》的編撰者。彆名小汀,號述盦,浙江海寜人。卒年不可考,隻知道在1941年73歲時還活著。硃先生15歲入學為秀纔,20歲中舉,26歲中進士,任職典禮院直學士等,可謂少年得誌。後來擔任陸軍部左丞,直到清朝滅亡。清朝滅亡後,應徐世昌邀請參與《清儒學案》的編撰,最後由其總成。可見硃先生學識的淵博,非同一般。絕非顢頇官僚可比。

評分

産品好,速度快,服務周到!

評分

好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