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條銹病是我國小麥最重要的病害和主要防治對象。本書係統介紹瞭小麥條銹病的基本知識和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包括:病原菌、癥狀、生理病變、周年發病過程、大區流行規律、病原菌生理小種、品種抗病性,抗病性鑒定,抗病育種,持久抗病性,病情調查,預測預報以及防治技術等方麵內容,還重點分析瞭條銹病間歇式大流行的成因和相關對策。本書內容豐富,敘事明白,闡釋清晰,有助於讀者全麵、準確、深入地瞭解小麥條銹病。適用於專業技術人員、農技推廣人員、農藥種子營銷人員、農業院校及科研院所相關人員閱讀使用。
目錄
第一章 小麥條銹病的癥狀與危害
一、癥狀
二、生理病變
(一)光閤作用
(二)呼吸作用
(三)核酸和蛋白質代謝
(四)水分關係
三、産量損失
第二章 病原菌及其侵染過程
一、病原菌
(一)分類地位
(二)形態特徵
(三)生物學特性
二、侵染過程
(一)接觸期
(二)侵入期
(三)潛育期
(四)發病期
第三章 病原菌生理小種和寄生適閤度
一、生理小種
(一)生理小種的概念
(二)生理小種的鑒定方法
(三)我國小麥條銹病菌的生理小種
二、寄生適閤度
(一)基本概念
(二)測定方法
(三)測定結果
第四章 小麥條銹病的發生規律
一、周年發生過程
(一)越夏
(二)鞦苗發病
(三)越鼕
(四)春季流行
二、大區流行規律
(一)流行區劃、菌源傳播和流行因素
(二)西北區的流行
(三)華北區的流行
(四)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的流行
(五)雲南省的流行
第五章 小麥品種抗病性及其利用
一、小麥品種的抗病性
(一)低反應型抗銹性
(二)慢銹性
(三)高溫抗銹性
(四)其他抗銹性類型
二、品種抗銹性與病原菌毒性的遺傳
(一)低反應型抗銹性的遺傳
(二)慢銹性的遺傳
(三)條銹病菌毒性的遺傳
(四)“基因對基因”學說
三、抗銹性鑒定和抗銹育種
(一)抗銹性鑒定
(二)抗銹種質資源
(三)抗銹育種途徑
四、抗銹性失效問題及對策
(一)抗銹性失效的原因
(二)持久抗病性和抗病性的持久度
(三)延長抗銹性持久度的途徑
第六章 病情調查與預測預報
一、病情調查
(一)病情調查記載指標
(二)病情普查
(三)病情發展係統調查
二、病情預測預報
(一)綜閤分析預測法
(二)指標預測法
(三)數理統計預測法
第七章 栽培防治與藥劑防治
一、栽培防治
二、藥劑防治
(一)藥劑防治技術
(二)三唑酮的持效期
(三)三唑酮的治療作用
(四)三唑酮作用的病理學機製
(五)烯唑醇的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小麥條銹病的癥狀與危害
一、癥狀
癥狀是患病植物外在的不正常錶現,通常由“病狀”和“病徵”兩類特點構成。病狀為植物本身的不正常錶現,而病徵則為發病部位所齣現的病原菌營養體和繁殖體。癥狀不僅是識彆病害的主要依據,而且也是鑒定抗病植物或抗病品種的主要依據,隻有熟悉癥狀類彆及其特點,纔能準確判斷抗病類型和抗病程度。
條銹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也可危害葉鞘、莖、穗部、穎殼和芒(彩圖1至彩圖7)。發病部位最初生成小型的褪綠病斑(俗稱花斑),隨後迅速齣現黃色或鮮黃色的夏孢子堆。葉片上夏孢子堆呈卵圓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凸起,被葉錶皮覆蓋,成熟後錶皮破裂而外露,並散放齣黃色粉末,此為病原菌的夏孢子(彩圖4)。覆蓋夏孢子堆的錶皮開裂較輕柔,肉眼觀察不甚明顯。夏孢子堆周圍可能齣現褪綠、枯黃等異常。在小麥成株葉片上,夏孢子堆兩端附近還可陸續産生新的孢子堆,以緻多個夏孢子堆沿葉脈呈“虛綫”狀排列(彩圖3)。發病嚴重時,葉麵布滿夏孢子堆,葉片黃化、枯死。
在幼苗葉片上,有時以最初齣現的夏孢子堆(侵入點)為中心,在周圍形成一圈夏孢子堆,翌日在其外圍又生成一圈夏孢子堆,如此不斷嚮周圍擴展,成為同心環狀(彩圖2)。當中心的孢子堆破裂散粉、變為枯黃色後,四周各圈的孢子堆依次處於正在散粉、剛剛破裂、尚未破裂和正在産生等不同狀態,最外一圈為褪綠暈環。
前言/序言
小麥條銹病及其防治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小麥條銹病及其防治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