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委托作者开展“发达工业化国家城镇化过程中的乡村建设研究”之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的部分内容。《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通过从发达国家都市区郊区村、镇、县获得的翔实数据、卫星遥感图和规划图、表格以及现场拍摄的照片,采用从个案出发,观察细节,再得出结论的逻辑结构,解剖发达工业化国家都市郊区,向读者系统地介绍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1个发达工业化国家14个大都市郊区和40个都市郊区村镇的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发展特征、多样性的发展模式和产生这些模式的原因,帮助读者对发达工业化国家城镇化和郊区发展形成综合性和历史性的认识,特别是了解他们目前的困难、发展思路和战略规划。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可供广大主管郊区发展和规划建设的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借鉴和参考。
作者简介
叶齐茂,男,195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现为奥大利亚执业城市规划师,同时兼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建设部村镇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城市规划》杂志专栏主持。近几年,相继应有关政府部门的邀请,对中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村庄进行了现场调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编制村庄规划,并开设“村镇规划”课程。主要译著有《区域城市》、《无边的城市》、《乡村设计》、《社区规划》等。
目录
序
引言
关键术语
第1章 导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乡村和郊区的划分
1.1 究竟什么是城镇?
1.2 究竟什么是乡村?
1.3 究竟什么是郊区?
1.3.1 社会学所描述的“独一核心的郊区”
1.3.2 城市经济学所描述的“有中心的郊区”
1.3.3 区域论者所描述的“无郊区的城市区域”
1.3.4 理想主义者所创造的郊区
1.3.5 二战后发达国家郊区发展的历史背景
案例分析篇
第2章 英国伦敦都市区和英格兰的郊区
2.1 大伦敦都市区的郊区:以恩菲尔德自治市为例
2.1.1 郊区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
2.1.2 郊区财政状况和外部经济条件
2.1.3 郊区问题和恩菲尔德的未来
2.2 英格兰的郊区:以多塞特镇庞德伯里的城市村庄为例
2.2.1 多塞特郡多塞特镇庞德伯里村
2.2.2 英格兰城乡区域联合管理
2.2.3 英格兰郊区发展的特征、动力和问题
2.3 英国的郊区:控制郊区发展的关键政策和法规
2.3.1 英国郊区的一般特征
2.3.2 控制郊区发展的关键政策和法规
第3章 法国大巴黎都市区的郊区
3.1 巴黎的郊区
3.1.1巴黎郊区的特征
3.1.2 巴黎的郊区案例
3.2 法国战后的城镇化和《国家城乡规划》
3.2.1 法国战后的城镇化
3.2.2 《国家城乡规划》
3.3 法国城镇化的两种形式:乡村的城镇化和郊区的再中心城镇化
3.3.1 乡村的城镇化
3.3.2 郊区的再中心城镇化
3.4 法国城镇化的两个阶段:从国家集中管理到公社分散管理
3.4.1 城乡建设的国家集中管理
3.4.2 城乡建设的公社分散管理
第4章 德国柏林都市区的郊区
4.1 柏林——勃兰登堡都市郊区
4.1.1 柏林市区的边缘:区域公园式的郊区
4.1.2 波茨坦和基尔希施泰格费尔德郊区居住区:一个城市村庄的规划案例
4.2 德国统一后的郊区化倾向、模式和战略
4.3 前联邦德国的郊区化:土地整理、村庄更新和就地城镇化
4.3.1 《土地整理法》
4.3.2 《联邦建筑法》
4.3.3 对村庄更新的财政补贴和效益
第5章 荷兰兰斯塔德城市群的郊区
5.1 兰斯塔德都市区和它的绿色核心
5.1.1 兰斯塔德都市区:城市在外,郊区在里
5.1.2 兰斯塔德都市区的共同郊区:绿色核心区
5.1.3 绿色核心区的案例
5.2 荷兰郊区的发展控制:土地整理
5.2.1 荷兰的郊区
5.2.2 荷兰现代郊区发展的历史原因
5.2.3 《荷兰土地整理法》
5.3 荷兰与德国的土地整理和村庄更新比较
5.3.1 发展农业生产为导向的“乡村更新”和“土地整理
5.3.2 土地整理和村庄更新的传统方式及现代管理趋势
5.3.3 荷兰的教训
第6章 比利时中部城市群的郊区
6.1 比利时都市区的三类郊区
6.1.1 案例l:比利时都市区首位城市远郊区:土地使用和就业一瞥
6.1.2 案例2:比利时都市区的边缘郊区
6.1.3 案例3:比利时都市区首位城市近郊区:郊区财政一瞥
6.2 郊区农业政策和乡村发展政策:以佛兰德地区为例
6.3 比利时都市区郊区的一般特征和建设管理
6.3.1 比利时都市区郊区的一般特征
6.3.2 比利时都市区郊区发展政策的调整
6.3.3 郊区建设管理体制
第7章 爱尔兰都柏林都市区的郊区
7.1 都柏林都市区的郊区
7.1.1 案例1:蒙娜斯特芬村建设规划
7.1.2 案例2:威克洛县发展规划(2004~2010)
7.1.3 案例3:都柏林的城镇体系和郊区居民点
7.2 战后爱尔兰的城镇化和郊区
7.3 爱尔兰乡村更新模式:以爱尔兰东南部区域为例
7.3.1 第一阶段:使用税收优惠方式鼓励乡村住宅改造
7.3.2 第二阶段:爱尔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住宅综合更新
7.3.3 第三阶段:在欧盟合作资金引导下的乡村基础设施更新
第8章 意大利的郊区:以米兰和托斯卡纳为例
8.1 米兰的郊区
8.1.1 米兰郊区城镇案例
8.1.2 米兰郊区的一般特征
8.2 托斯卡纳的城镇郊区
8.2.1 托斯卡纳的发展
8.2.2 托斯卡纳的经验
8.3 意大利的区域城镇化
8.3.1 意大利的城镇化和城乡建设
8.3.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教训
8.3.3 城乡规划的三个区域化浪潮
第9章 市区支配的西班牙都市郊区:马德里和毕尔巴鄂的郊区
9.1 马德里的郊区
9.1.1 人门、土地和城镇体系
9.1.2 郊区经济发展
9.1.3 郊区社会发展
9.2 毕尔巴鄂的郊区
9.2.1 毕尔巴鄂都市区
9.2.2 地方政府的职责
9.2.3 影响都市郊区乡村建设的三个历史性文件
9.2.4 郊区建设管理机构
9.2.5 郊区乡村建设项目和资金分配-
9.3 西班牙城市郊区发展的背景
第10章 澳大利亚的郊区:以墨尔本都市区为例
10.1 墨尔本都市郊区
10.1.1 墨尔本都市区
10.1.2 墨尔本的边缘郊区:以温德姆市为例
10.2 墨尔本都市的新郊区规划:《墨尔本2030——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10.2.1 战略
10.2.2 政策和目标
10.2.3 详细规划
10.3 墨尔本郊区的“绿边分区规划”
10.3.1 “绿边分区规划”和职责分工
10.3.2 温德姆市“韦里比南高强度农业区”的“绿色边缘分区规划
10.4 墨尔本郊区的“住宅开发规划
第11章 加拿大的都市郊区:以多伦多都市区为例
11.1多伦多市的郊区
11.1.1 大多伦多地区的人口和土地
11.1.2 多伦多都市郊区案例
11.1.3 都市农业
11.2 加拿大郊区:战后郊区规划模式的变化
11.2.1 战后初期的郊区发展模式
……
政策分析篇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雷蒙德·昂温和巴里·帕克对20世纪的设计传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昂温和帕克所倡导的是在工艺美术运动中形成的“安娜女王”复兴时期的风格,所以,他们通常把郊区设计得如同传统的英国村庄。莱奇沃思的设计还受到了城市美化思潮和田园城市观念的影响。由于霍华德在他的理论中没有描述道路的布局,于是,昂温和帕克就能够从其他的范式中选择有吸引力的模式。这个城镇中心几何状的精致布局以及通向城镇核心的林荫大道,显而易见地打上了城市美化思潮的烙印。这个城镇的核心地区依然采用的是变形的方格式布局,周边由“环路”围合起来。部分道路布局好像一个从头上伸出触角的虫子,道路从核心区放射出去。这种典雅的布局会给许多模仿者以某种启迪。
到了1905年,当昂温和帕克承接“国民信托”的大型设计项目“汉普斯特德田园郊区”时,他们实际上已经调整了田园城市的模式,去适应市场的现实,而放弃了田园城市最初的特征。“汉普斯特德田园郊区”并非一个完整的社区,而是一个中产阶级的郊区,有火车通往伦敦。在“汉普斯特德田园郊区”的设计过程中,昂温和帕克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设计原则,但是,缺少了田园城市思潮中的那些社会承诺。汉普斯特德田园郊区的设计实际上中断了19世纪的建筑模式。昂温和帕克曾经向议会提交了一份私人的提案,允许他们可以不采用笔直和无尽头的“合法的街道”,原因是他们感到这种规定妨碍了他们的设计。于是,大弯曲度的道路弯道和死胡同成为了他们的设计里程碑。这种设计保护了大片的石楠树丛地区。适应地形而产生的弯曲的胡同与放射性的道路相连,形成了一个街道层次。每一所住宅都有街道和田园两个视角。
我们可以看到,启迪新城市主义规划思潮的田园城市理论诞生没有几年,其关键原则已经在实践中所剩无几了,田园郊区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它。市场可以接受的设计和规划原则使田园城市的社会愿景化为虚有。汉普斯特德田园郊区的成功在田园城市思潮中引起了争论。一些倡导卫星式田园城市的人感到,新的郊区建设原则背离了田园城市运动的目的;而另外一些人则为昂温和帕克的优美郊区喝彩,他们认为,昂温和帕克提供了具有广泛吸引力的规划原则。昂温和帕克所提出的这种累进方式使设计师和规划师可以把这些新的原则用到比较小的开发项目上去(比起大型的卫星城建设来讲,小项目比较容易筹措到资金)。田园郊区在20世纪的支配地位说明了昂温和帕克的影响,同时也说明,建设田园城市的一个部分比起完整的田园城市要容易许多。
前言/序言
当前,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村镇建设工作实践迫使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从中国乡村建设的主体地位和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国际城市化发展经验,实现对中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乡村建设政策的科学指引。2006年,我们委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叶齐茂教授进行“发达国家乡村建设考察与政策研究”,成果出版发行后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不同维度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继续委托叶齐茂教授开展“国外城市郊区化发展研究”,从面上的政策制度研究深入到点上的城乡发展对策研究。这两项课题构成了从乡村建设主体角度对城镇化发展过程相关领域政策的姊妹研究。无疑,这不同于以往多年来城镇化和乡村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一、迄今为止人类的城镇化发展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迄今为止,人类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必然的历史选择,中国一定要走这条路子。
迄今为止,各国城镇化的发展历史已经和正在证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中国也一定走这条路子。
迄今为止,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发达的经济大国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并且继续证明,脱离现代农业和繁荣稳定农村的支持,单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道路充满极大的危险性、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持续性。而只有稳妥地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关系,才能够实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类和谐。目前,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这一道路的严峻考验。
前述关联的三条,是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对城镇化发展基本规律认识的升华与深化,包含着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进一步思索: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并没有走完(全球70亿人口真正完整地生活在城市中的仅有10亿多人),全球与我们中国都还在走这条路,因此,人们迄今为止对城市化的认识都是对城市化发展过程的认识,而不是历史过程终结后的升华。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