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徐志摩名作欣赏 |
作者: | |
定价: | 29.80元 |
出版社: | 中国和平出版社 |
ISBN号: | 9787513700047 |
货号: | 751370004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字数: |
出版时间:2010-10-01 | 版次:1 | 页数: |
发货时间:当天订单次日发出。 | 库房:北京市新华书店 | 商品类别:图书 |
温馨提示: | |
商品正常发货后买家拒收或买家其他原因而导致退货的订单,需要买家承担该订单的发货费用和退货费用。 |
内容简介 | |
《徐志摩名作欣赏》内容包括:诗歌、志摩的诗、雪花的快乐(赏析人:荒林)、沙扬娜拉一首(赏析人:王川)、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赏析人:王德红)、去吧(赏析人:王德红)、为要寻一个明星(赏析人:王光明)、我有一个恋爱(赏析人:涂秀虹)、月下雷峰影片(赏析人:荒林)、沪杭车中(赏析人:荒林)、石虎胡同七号(赏析人:王德红)、翡冷翠的一夜、残诗(赏析人:王德红)、翡冷翠的一夜(赏析人:王德红涂秀虹)…… |
作者简介 | |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汉族。1945-1949年在福州三一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并兼任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及《新诗评论》主编。从2005年起担任北京大学诗歌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 著有《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10余种。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主编过许多大型丛书,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2卷)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
目录 | |
云游(序言一) 短暂的久远(序言二) 诗歌 志摩的诗 雪花的快乐(赏析人:荒林) 沙扬娜拉一首(赏析人:王川)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赏析人:王德红) 去吧(赏析人:王德红) 为要寻一个明星(赏析人:王光明) 我有一个恋爱(赏析人:涂秀虹) 月下雷峰影片(赏析人:荒林) 沪杭车中(赏析人:荒林) 石虎胡同七号(赏析人:王德红) 翡冷翠的一夜 残诗(赏析人:王德红) 翡冷翠的一夜(赏析人:王德红涂秀虹) 呻吟语(赏析人:荒林) 偶然(赏析人:陈旭光)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赏析人:王德红) 半夜深巷琵琶(赏析人:李玲) “起造一座墙”(赏析人:吴怀东) 再不见雷峰(赏析人:陈旭光) “这年头活着不易”(赏析人:陈旭光) 在哀克刹脱(Excter)教堂前(赏析人:陈旭光) 海韵(赏析人:荒林) 苏苏(赏析人:陈旭光) 猛虎集 阔的海(赏析人:陈旭光) 再别康桥(赏析人:王川) 黄鹂(赏析人:王川) 生活(赏析人:吴怀东) 残破(赏析人:吴怀东)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赏析人:王川) 云游 云游(赏析人:郜积意) 火车擒住轨(赏析人:郜积意) 最后的那一天(赏析人:陈旭光) 康桥再会吧(赏析人:王德红) 散文诗 夜(赏析人:王光明) 印度洋上的秋思(赏析人:张丹) 泰山日出(赏析人:王光明)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赏析人:王光明) 毒药(赏析人:王光明) 婴儿(赏析人:王光明) 想飞(赏析人:陈旭光) 散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赏析人:楚楚) 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人:陈旭光)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赏析人:张国义) 天目山中笔记(赏析人:龙清涛) 曼殊斐儿(赏析人:王利芬) 泰戈尔(赏析人:龙清涛) 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赏析人:何言宏) 自剖(赏析人:张国义) 我的祖母之死(赏析人:翁志鸿) 吸烟与文化(赏析人:王志平) “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赏析人:应坚) 附录 徐志摩作品要目 编后记 |
文摘 | |
插图: 徐志摩虽然生命短暂,他的一生却曾执拗痴迷地追求“爱、自由、美”——现实中的和梦幻里的。徐志摩出身于一个封建、买办的富裕商人家庭,但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和“五四”精神的濡染,使他成为一名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一种“爱、自由、美”的理想。他的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现实社会里不仅不易开花结果,还常常遭到扼制与摧残。“理想主义”的碰壁,使徐志摩对黑暗的现实环境产生不满与反抗,同时他也把理想寄托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他曾在《自剖》一文中写道:“个人最大的悲剧是设想一个虚无的境界来谬骗自己:骗不到底的时候,你就得忍受'幻灭'的莫大痛苦。”虽然也常感幻灭的痛苦,但在美好的幻境里,诗人无疑可以找到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抗的精神世界,使得他那颗受损的灵魂得到抚慰和憩息,再者,对于一个富有浪漫主义气质和激情的诗人来说,他往往能在幻想的理想世界里找到灵感的泉源,使心灵想象的翅膀得以自由翱翔。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正是诗人否定和拒绝黑暗的现实世界、肯定和向往理想世界的作品。这首诗写于1925年,时值徐志摩与有夫之妇的陆小曼相爱,他们恋爱遭到许多人反对,徐志摩痛感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人的束缚,深深感受到重荷压制下的精神痛苦,他写作这首诗与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他咒诅“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决心“逃出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我们理解这首诗时,自然不必拘囿于诗人的恋爱生活,一首诗一旦完成,就形成自己独立的品格和价值。如果说《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是反映现实黑暗的作品,不如说这是诗人性灵和浪漫激情的抒发。诗人有感于现实生活中恋爱不自由而写下这首诗,他在诗的开头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个世界是“懦怯”的,是“容不得恋爱”的,但诗人接下去并未对现实世界作任何客观的描绘,实际上,现实只是触动他性灵和浪漫激情的“元素”,他想表现的不是现实世界如何“懦怯”、如何黑暗,而是要抒发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愤懑之情,表达自己同黑暗现实誓不两立的决绝态度与抗争精神,以及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和热烈追求。诗人的浪漫主义使他在否定一个旧世界的同时,以更大的热情去肯定一个理想中的世界。让我们看看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美丽非常的幻境:有象征无边自由的“白茫茫的大海”,大海上有座美丽的岛屿,岛上有青草,有鲜花,有美丽的走兽与飞鸟,更令人向往的是,这是一个“恋爱、欢欣、自由”的“理想的天庭”。为寻求这一理想世界,诗人曾抱着怎样义无反顾的坚定决心:“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这首诗以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激情,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决绝态度,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与热烈追求,体现了“五四”精神——要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反封建的强烈精神,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等一类诗作,婉转柔靡、情致曲折;《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则格调明朗激越,诗的前二节表现诗人逃出现实牢笼的坚定决心,后两节则描绘一种理想的幻景,全诗从“跟着我来,我的恋爱”直至看到“理想的天庭”,一气呵成,抒发出诗人溢满胸腔的浪漫激情。诗的最后一段,像一幅美丽的画,如一首欢快的歌,流溢其中的是诗人掩饰不住的喜悦与激动,最后一句“辞别了人间,永远!”,宛如一曲轻盈欢快的调子戛然而止,又像是“逃出牢笼”、看到“理想天庭”的诗人发自内心的舒坦的舒气。我们欣赏《再别康桥》这类诗作,从其低徊曲折、一咏三叹中细细地品出诗独特的韵味,而这首诗,我们感受更多的是诗人美好的理想、澎湃的激情以及敢于否定黑暗现实的精神。《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也是颇具徐志摩艺术个性的诗篇,体现出徐志摩诗歌结构严谨整饬、形式灵活多变、鲜明的节奏感和旋律感以及情感想象的节制与简洁等艺术特色。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