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王奇生 著 著作 定 价:49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01日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9712375 ●前言
●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同一个《新青年》,新文化人的当下诠释与后来史家的言说有相当的出入。没有一场运动或事件,像五四一样得到不同党派、政治力量以及官方与民间的共同纪念,且持久而不衰。五四运动的意义,越纪念越深巨;而五四运动的本相,则越纪念越模糊。
●一 “普通刊物”
●二 “复活”与“渐兴旺”
●三 与《东方杂志》竞争
●四 新文化形成“运动”
●五 各方视野中的《新青年》
●●第二章 个人·社会·群众·党:五四前后的关联与演进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均因被视为基于“自由竞争”、“弱肉强食”的价值理念而遭否定,社会主义则因被建构为“平等”、“互助”而大受欢迎。
●一 个人、国家、社会
●二 社会与社会主义
●三 社会运动:群众与党
●●第三章 “革命”与“反革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
●1920年代,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共产党的“阶级革命”与青年党的“全民革命”几乎并起。政治道路的不同选择不再被定义为“革命”与“改良”之争,而是被建构为“革命”与“反革命”的圣魔两立,水火不容。
●一 从一党独“革”到三党竞“革”
●二 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
●三 “革命”与“反革命”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内容简介:1949年以后的数十年间,靠前史学界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书写,基本上等同于中国革命史的书写。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革命确实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调,是整个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符码。在业已告别革命的今天,作为历史研究者,不能仅仅简单地放弃、淡忘或者否定那些我们曾经长期沉迷的观念,而有必要追问,那些早已溶铸成为我们思想价值观念的革命话语和革命政治文化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又是如何演变的?《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的思考即是就此而展开。
王奇生 著 著作 王奇生,1963年生,湖南湘乡人,武汉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1997~1999年在*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先后任职于*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和*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等。
靠前章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新青年》(首卷名《青年杂志》)创刊为开端,以“民主”、“科学”为旗帜。这一说法,早已成为学界认同的经典表述。然而,在“新文化运动”这一概念很初流传之际,时人心目中的“新文化运动”多以五四为端绪,而且身历者所认知的“新文化”、“新思潮”,其精神内涵既不一致,与后来史家的惯常说法亦有相当的出入。后来史家所推崇、所眷顾的一些思想主张,在当时未必形成多大反响,而当时人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却早已淡出了史家的视野。
数十年来,学界对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之历史叙事,日益趋同。陈平原即注意到,中外学界对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历史的叙述,差异很小的是关于《新青年》部分。等 **章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新青年》(首卷名《青年杂志》)创刊为开端,以“民主”、“科学”为旗帜。这一说法,早已成为学界认同的经典表述。然而,在“新文化运动”这一概念*初流传之际,时人心目中的“新文化运动”多以五四为端绪,而且身历者所认知的“新文化”、“新思潮”,其精神内涵既不一致,与后来史家的惯常说法亦有相当的出入。后来史家所推崇、所眷顾的一些思想主张,在当时未必形成多大反响,而当时人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却早已淡出了史家的视野。
数十年来,学界对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之历史叙事,日益趋同。陈平原即注意到,中外学界对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历史的叙述,差异*小的是等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