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该书是一部破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题的探索之著。它针对马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基础性、导向性和战略性重要问题展开研究,回答了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系列问题,由三编、十六个论题的内容组成,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的理论观点。三编的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基本理论构建,“观、听、访、演、帮、思”的实践教学链研究。 戴钢书 等 著 著作 戴钢书,男,1954年7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73年4月参加工作,197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法学博士。曾任电子科技大学马思主义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2015年任国家、教育部、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成果鉴定及评奖专家。先后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一般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主持教育部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研究(1997―2014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统计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108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科研成果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三等奖1项,教育部教育科学很好成果三等奖1项: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2项等这本书的文笔风格极其富有感染力,读起来完全没有一般学术著作那种刻板、教条的生硬感。作者的语言非常精准,用词考究,但在表达复杂思想时却能保持一种近乎诗意的流畅感。有些段落读起来,简直就像在欣赏一篇优美的散文,情感的张力与理性的分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尤其是在阐述一些需要情怀和感悟的部分时,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温度和力量,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正在与你进行一次深入而真诚的对话。这种行云流水的叙述,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非负担,它能够有效克服读者在面对厚重理论时的心理倦怠感,让我愿意一页接着一页地沉浸其中,去感受作者思想的律动。
评分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似乎被潜移默化地拓宽了。这本书的视野非常开阔,它不仅仅停留在对既有理论的梳理和阐释上,更重要的是,它鼓励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实践。书中对于一些经典观点的探讨,总能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它敢于直面一些长期以来被视作“定论”的问题,并提供了深入剖析的工具。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跨学科视野的强调,作者似乎总能在看似不相关的领域之间架设桥梁,提示我们理论的应用是流动的、没有边界的。这种引导激发了我主动去联结不同知识模块的欲望,不再满足于单一学科的解释,而是尝试从更广阔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去审视问题,收获远超出了预期的理论启发。
评分从实操层面来看,这本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探讨,更令人欣喜的是其中蕴含的大量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案例分析。作者似乎非常贴近现实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并提供了详尽的步骤指南和工具建议。我注意到,书中的每一个理论阐述后面,往往都紧跟着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模拟,这使得理论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以直接落地生根的养料。这些实践性的引导,对于任何希望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效能的人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它提供了一种“如何做”的清晰路线图,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应该做什么”的宏观呼吁上,这种务实的态度,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大提升。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脉络清晰得让人佩服,作者似乎对整个论述体系有着极其精准的把握。它不是那种东拉西扯、观点零散的论著,而是像一座精心搭建的建筑,从宏观的理论框架到具体的实践路径,每一步都承接得严丝合缝。我特别欣赏它引入概念时的那种递进关系,仿佛是在引导读者一步步登上高峰,每到达一个新的层次,都会有一个清晰的总结和升华,让人对所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闭路。在论证某个观点时,作者会巧妙地运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法,使得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这种结构化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也让我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作者的思考逻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信息吸收上。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封面采用了素雅的米白色调,搭配着沉稳的深蓝色字体,给人一种既庄重又富有学术气息的感觉。那种纸张的质感,摸上去光滑而细腻,让人忍不住想多翻阅几遍。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里行间留白得当,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设计得非常清晰直观,复杂的数据和概念通过可视化图表呈现出来,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我发现,作者在细节处理上花费了不少心思,比如章节标题的字体选择、页眉页脚的设计,都透露出一种对读者体验的尊重。总的来说,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都提供了极佳的阅读体验,光是捧在手里,就觉得充满了知识的重量感和艺术感,绝对是书架上值得珍藏的一本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