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的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它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形成圆形、方形、椭圆形、弧形等多种形状,既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极富美感。《解读土楼·福建土楼的历史和建筑》用240多张图片及大量的手绘示意图,形象具体地解读了福建土楼的历史和建筑,让读者愉悦而平易地走近福建土楼和土楼内的客家人生。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体现了中原儒家根深蒂固的聚族而居的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了不起的客家
一 客从何处来
何谓客家人
向南再向南
为何要迁徙
二 在异乡为异客
客家方言
客家传统服饰
日常用具
客家美食
客家民宅
三 家谱述先祖
何谓家谱
客家人的家谱
廖氏家谱
第二章 士楼是怎样建成的?
一 走进土楼
二 揭秘土楼“风水”
先看风水后建楼
承启楼的风水说
三 图解建造用具
材料
工具
四 细说建造流程
开工之前的准备
开地基
打石脚
夯筑土墙
立柱竖木(献架)
铺瓦封顶
装饰装修
五 造楼要素与功能
安全防卫
防火
排水
抗震、防风
通风采光
六 土楼的装饰之美
质朴天然
雅致之美
第三章 “活着”的土楼
一 多变的形制
二 五凤楼:被放大的四合院
大夫第(裕隆楼)
三 方形土楼:体量最大的民居
遗经楼
和贵楼
四 圆形土楼:土楼的代表之作
初溪土楼群
五 异形楼:因地制宜的特例
八卦形土楼
半月形土楼
椭圆形土楼
五角形士楼
第四章 土楼就是“家”
一 人楼不分家
二 土楼的精神
尊崇祖先
宗教信仰
三 客家人的一天
客家人的饮食和生活
红白喜事
又到赶集日
四 土楼人生
楼长的使命
尊师重教
土楼的经济支柱
客家人的节庆日
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了不起的客家
一 客从何处来
如费孝通所言,“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可是,以农耕为本的客家人,却为何不断迁徙,不断外扩呢?
何谓客家人
在中国西南部闽粤赣交界处的群山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合族聚居,且多住在巨大的夯土建筑内,常常是几十户人家上百口人在一起,多以农耕为生。但他们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为了与当地人相区别,他们称自己为客家人。
说到客家和客家人,人们常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认为客家人是一个少数民族。其实,客家人是辗转南迁的汉族人,保留着更多汉人的传统习俗。
在汉民族复杂的发展历程中,因为时代、政治、地域、环境等诸多因素,形成了许多彼此区别的亚文化群体,这些亚文化群体被称为亚民族,或是民系。在南方,汉族民系就有很多,如说粤语的广府民系、讲潮州话的潮州民系、操闽语的闽南民系。
一个民系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民系和民族的形成,需要具备四个前提条件:一、有共同使用的语言;二、有共同的居住地域;三、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四、有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
现在不妨从民系形成的角度,看看客家是否称得上是一支汉族民系:首先,客家人生活的区域,集中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地方。在这些地区,虽混居着其他的汉族民系,但客家却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有别于相邻民系的语言(客家话区别于潮州话、闽南话等)。其次,客家的经济生活,是带有山区特点的传统农耕生活,直至今日才被多元化的经济形式所代替。再次,客家人自古便有崇敬祖先、沿袭传统、重视教育、团结奋进、吃苦耐劳的特质,这些特质使客家人拥有了强烈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并使他们长年客居他乡也依然能保持浓重的自我认同,进而形成这一群体固有的心理素质。综上所述,可以说客家是一支非常典型的汉民系,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体系,有自己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甚至还有不同于汉族及其他汉民系的民居建筑。
1980年出版的《辞海》这样解释“客家”,“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问(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年(13世纪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为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客家”这个称谓也与“土著”这个词相互对应,以区分迁居当地的居民和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原住民。
借由这段记述,从历史的角度,也能得出与民系形成说相近的结论:
一、客家人本是北方的汉族人,为躲避战乱等原因,在不同时期内,从北方各地移居到长江以南的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地区。
二、客家称谓的出现,有着漫长的历史。它并不是忽然出现,而是逐渐形成的。
三、客家人在不同时期因为社会动荡而被迫离乡背井。在经历了漫长的迁徙过程之后(公元4-13世纪),一部分南迁的汉人吸收并融合了当地原住民(畲族、百越族、苗族、瑶族等民族)的不同居住模式、服饰、饮食习惯和语言特点,经过长时间的渗透与磨合,慢慢形成这个族群独有的一些性格特质。之后,南迁的汉族人变成一支独特的汉族民系——客家。
向南再向南
客家人作为汉族的支脉,大都从黄河流域南迁形成。客家民系的形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即“五次迁徙说”和“断代形成说”。
近代不少著名学者如陈寅恪、潘光旦、顾颉刚等都致力于客家研究,其中有突出成就的则是客家人罗香林。1933年,罗香林根据大量的实物家谱资料,编撰完成《客家研究导论》。这部书被视为客家学的奠基之作,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罗香林也由此成为客家学研究的开山祖师。在这部著作中,罗香林提出“五次迁徙说”。这五次迁徙分别指:
客家人的第一次迁徙,大致在两晋之际
西晋末年,五个少数民族(鲜卑、匈奴、羌、氐、羯)乘西晋王室内乱、国力衰退之机,起兵攻占了中原腹地,这就是历史有名的“五胡乱华”,又称“永嘉之乱”。这次战乱逼迫晋元帝放弃都城洛阳,南渡迁都至建康(即今天江苏南京城附近),建立东晋王朝,与盘踞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长年对峙。
“永嘉之乱”期间,中原百姓追随晋元帝南迁,来到江南地区。在这百万南迁的汉人中,其中一部分迁到江苏、浙江和福建地区。如今尚可查阅的唐代文献中提到,“永嘉之乱”时,中原有林、黄、陈、郭四个姓氏进入福建。晋永嘉二年(308),有八个姓氏从中原迁入福建,分别是: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另一部分迁往江西的北部和南部,还有一部分迁至江西和福建的交界地带。
第二次迁徒是唐至五代之际
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撼动了李唐王朝的根基。那时,群雄割据,天下战火纷飞。起义军的征战波及山东、河南、陕西等中原腹地,同时也对长江中下游的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地造成影响。
这次战乱,使不少中原汉人从长江流域迁至现在福建西部的汀州府(汀州府自唐开元二十四年即公元736年设立,共辖宁化、清流、归化、长汀、连城、武平、上杭、永定八县)。这次迁徙,除一部分人定居在福建外,还有一些迁入江西的东南部和广东的东北部。从唐初到唐末,共有45个姓氏迁入福建,分别是:陈、张、李、王、吴、蔡、杨、许、郑、郭、周、廖、徐、庄、苏、江、何、萧、罗、高、沈、施、柯、卢、佘、潘、魏、颜、赵、方、孙、钟、戴、宋、曹、蒋、姚、唐、石、汤、欧、邹、丁、钱、柳。
唐末五代,王审知主理福建的大小事务,他先任福建观察使,后被封为福州大都督府长史,并被尊为闽王。王审知礼贤下士,重文兴学,在当地设立院馆,招贤纳士,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招募有才之士。一旦他得知有士大夫或文人迁居到此地,便会送上厚礼,请到招贤馆内,并委以重任。在王审知的治理下,福建境内百姓生活相对安定。这一时期,先后有27个姓氏进入福建。这27个姓氏分别是: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苏、何、高、詹、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
第三次迁徙,夫致在南宋末年
北方铁骑踏遍中原,南宋皇帝高宗南渡,不少皇室成员仓皇出逃到福建和广东。中原百姓也随之大规模迁徙,他们迁到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与此同时,一部分本已定居江西、福建的客家先民,又因这次战乱波及,再度向更南的地方迁徙。有的家族迁到广东东部的梅州地区,有的从江西北部进入赣南,再迁至广东北部和惠州地区。
第四次迁徙,大致在明末清初
明代,三省交界的客家地区经济好转,人口开始增加。这些客家先民所居之地,以丘陵山区为主,因为山多田少,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难以满足人口增长的生存需要,于是,过剩的人口只能再向外迁徙,并呈发散性的扩张。
明末清初,有些客家人参与了反清斗争,失败后隐姓埋名逃亡各地,也有的追随郑成功,迁到了台湾。清朝初叶,清政府推行移民政策。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的客家人,又不得不再次大规模迁移。一部分客家人在清政府推行“迁海复界”政策(清政府为巩固东南地区的统治,同时也为了拓垦荒地,执行的移民政策)时,迁到如今的宝安、深圳、中山、香港、台山等地;另一部分客家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入四川、广西、云南等地。康熙年间,也有一些定居在嘉应、韶州的客家人,迁到广州附近的增城、花县、新安、东莞等地。
第五次迁徙,大致在清同治年问
这次迁徙,起源于一场发生在广东西部的“土(土著居民)客(客家人)”冲突。居住在广东台山、开平、四会一带的客家人,人口数量猛增,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认同,与当地原住居民有很大差异,双方在生活中摩擦不断,彼此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导致了1856-1868年间持续近12年之久的大规模冲突。
当时的清政府,一方面派人疏通调解,缓和紧张局势,另一方面采用强硬手段,予以弹压。在内外交困之下,客家人迫于无奈,只好再一次移民。清政府为避免再度发生这类大规模冲突,在选择迁入地时,做了几点考虑:迁入地或人烟稀少,或因战乱人口减少,需要恢复生产或本就是客家人居住地,或是迁入地土著、客家矛盾不突出。由此,客家人被安迁到广东西部的信宜、徐闻的山区地带和雷州半岛,以及今日的广西合浦、钦州和海南岛等地。
前言/序言
倘若你未曾来过这里,仅是通过想象去勾勒土楼的面目,则无异于妄想。那些静默的土楼,悠然伫立于崇山峻岭之中,守护着世世代代生长于斯、生活于斯的客家人,将刀光剑影阻挡于大门之外……土楼,有着父亲般的身躯,却有着母亲般的柔情。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又怎能体会到人与建筑之间相濡以沫的感情?
倘若你曾经来过这里,一定会惊叹土楼呈现出的种种不可思议的美:这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构筑成的最庞大的民居;这是用最朴素的原料,建造出的最实用的建筑;这是以最真挚的心情,护佑子孙万代延绵不息的堡垒。而几百年时间的历练,使这些质朴无华的土楼丝毫无愧于客家先人们的重托。
便是怀着这样一份心情,我们走近它,认识它,了解它,并试图去解读它。我们以平实的文字和图片,向读者描绘出土楼真实的面目。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介绍土楼的方方面面:首先是关于土楼存在与发展的历史渊源,土楼是客家人修建并赖以生活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客家人的坎坷历程,就没有土楼的诞生;再以“土楼之王”承启楼为例,详细描述一座土楼诞生的全过程,以及隐匿于土楼结构中的建造秘籍;其三,将土楼的形制流变,结合实例逐一呈现;最后再次回归客家人自身,以如今的客家人日常生活和土楼建筑文化相呼应,从土楼诞生的悠远历史中,走入客家人的现实生活。
我们希望摆脱文献的冰冷与疏离,跳出学术的刻板与教条,仅用平和委婉的叙述,讲述土楼的今日与往昔;我们想通过细致独特的视角和文本,描述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土楼,是如何被客家人建造出来的。
土楼,并非是一张褪尽了颜色的老照片,仅供记忆和凭吊,保存至今的土楼,依然具有卓越超然的秉性。也许,学者眼中的土楼是砖木瓦项,诗人眼中的土楼是乡愁音韵,住户眼中的土楼是家族老小,而本书中的土楼,则是可居、可观、可赏、可用的奇观。
感谢此行帮助过和关心过我们的人们!
解读土楼:福建土楼的历史和建筑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解读土楼:福建土楼的历史和建筑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