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 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 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春秋
周代是中国历史上历年 长久的一个朝代。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从这一年起,周历有准确纪年可稽。东周开始于周平王元年,即公元前770年。整个东周时代大体分为春秋和战国两大时期。所谓春秋时期,本得名于传经孔子改削的鲁史《春秋》一书。
春秋时期是一片历史的高原,中国文明之河,由此开始奔涌澎湃,泻流浩瀚,绵延数千年。这是一个人文观念渐次觉醒的时代,先哲为谋国祉民福,提出了极为深刻的社会学说与改革方案,结果却令人扼腕叹息。
(总顾问)李学勤: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前端学者
(总策划)何承伟: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编审
(分册作者)陈祖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先秦史、秦汉史、中国近现代史等领域的研究,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中宣部“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首推项目
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向青少年推荐百种图书之一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
专家导言
春秋史专家谈其对春秋历史的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03年
巨人辈出的时代——春秋
○五四 郑五族作乱
君权式微,五族纷争,郑国矛盾不断
○五五 高山流水觅知音
俞伯牙以琴访友,钟子期已是天人两隔
○五六 神医扁鹊
秦越人悬壶济世,虢太子起死回生
○五七 师旷鼓琴
平公强听《清徵》曲,晋地由此大旱三年
○五八 栾盈灭族之灾
母亲与政敌布下圈套,晋大夫冲动族灭家亡
○五九 贪色殒命
风骚女子红杏出墙,齐庄公贪色祸起萧墙
○六○ 范宣子争地
争夺土地起争执,晋国执政卿想以势压人
○六一 满门抄斩
外充好人,内施暗算,齐庆封将崔氏满门抄斩
○六二 鲁三分公室
三桓当道,太阿倒持,鲁君成了泥偶
○六三 上下其手
王子围恃宠争功,伯州犁当众欺世
○六四 陈灵公荒淫失改
国势衰颓,不思振作,迷恋寡妇,国灭身亡
○六五 晏子使楚
楚灵王欺他矮小,晏平仲智慧服人
○六六 二桃杀三士
三勇士紊乱朝纲,二只桃子使他们一一自杀
○六七 金壶箴言
晏子劝谏齐景公,留心处,事事皆学问
○六八 结交越石父
穷书生落魄为奴,齐相国左骖赎身
○六九 辞官救民
灾民凄苦,齐君不顾,晏子不愿与贪官为伍
○七○ 景公三问
景公询问治国方略,可惜晏子所遇非人
○七一 陈氏争取民心
大斗出,小斗进,吃亏意在“田氏代姜”
○七二 田穰苴拜将
国难临头无人应,晏子举荐田穰苴
○七三 奸佞费无忌
奸臣费无忌坏事做尽,搞得楚国鸡犬不宁
○七四 伍子胥逃难
家破人亡,血海深仇,伍子胥被迫孤身逃难
○** 延陵季子
吴季札品行高洁,孔夫子亲书碑铭
○七六 郑铸刑书
子产执政大公无私,以法治国留名青史
○七七 将军世家的风采
“兵圣”孙武,家学渊源
○七八 鲁季氏发迹
包装与实质并举,家世与自身共荣
○七九 鱼腹藏剑
身被三甲,卫士环顾,吴王僚还是没防住
○八○ 干将铸剑
铸剑处已成古迹,莫干山就此留名
○八一 要离行刺
害亲人,害朋友,也害了自己,吴要离自杀明理
○八二 孙武拜将
吴王慕名招贤,宫女听命操练
○八三 掘墓鞭尸
吴军突袭攻占郢都,伍子胥发冢报仇雪恨
○八四 哭庭借兵
申包胥哭庭七昼夜,秦哀公感动发救兵
○八五 阳虎之乱
三桓架空国君,想不到家臣也如法炮制
○八六 夫差伐越
吴王兵围会稽山,越王勾践被迫投降
○八七 勾践服役
越王弃国为奴,砥砺心志,图谋来日
○八八 卧薪尝胆
勾践卧薪尝胆,夫差夜夜笙歌,形势悄悄逆转
○八九 伍子胥遇难
夫差以忠为逆,吴国自损栋梁
○九○ 黄池争霸
吴国精锐北上争霸,不料东南后院火起
○九一 范、中行氏出奔
晋六卿不和,彼此相争
○九二 田氏血腥夺权
十几代努力,三百年盘算,姜氏江山换姓田
○九三 楚白公之乱
费无忌行奸结怨,白公胜复仇招乱
○九四 勾践灭吴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吴国反被越王灭
○九五 狡兔死,走狗烹
可与同患难,不可共享福,范蠡急流勇退
○九六 扮演喜剧
嫌贫爱富,是历史上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
○九七 第四个死罪
浑良夫“三死无与”,卫太子还是把他杀了
○九八 老子出关
老子飘然出函谷,留下千古《道德经》
○九九 孔子诞生
“圣人出,黄河清”,从此香火不绝
一○○ 孔子堕三都
强王室,弱豪门,孔子从政十年
一○一 好德和好色
好色者众,好德者寡,孔子嗟叹德不敌色
一○二 学道不倦
人多了要使他们富起来,富起来不要忘了教育
一○三 各抒其志
圣士执政,勇士无功,辩士无用
一○四 苛政猛于虎
人云老虎吃人不吐骨,哪知贪官酷吏更胜过虎
一○五 子路系缨
动乱不避难,临终整衣冠
一○六 惜金丧弟
千金之财惜不得,生命一去要不回
一○七 知伯的灭亡
仗势欺人遭反击,晋执政卿死无葬身之地
春秋时期主要诸侯世系表
春秋十四诸侯国姓氏及都城表
聚焦: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03年的中国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03年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百科
人物索引
典故索引
关键词索引
这本书简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政治思想颇有研究的读者,我惊喜地发现《话说中国03:春秋巨人》不仅仅是简单地讲述历史事件,更是深入挖掘了春秋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的萌芽和发展。作者对诸子百家的思想渊源、核心观点以及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让我对孔子、老子、墨子等先哲的智慧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是一些被我过去忽视的细节,比如不同学派之间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以及他们是如何与当时的政治权力相结合的,都得到了细致的描绘。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自己对这些思想的理解,发现很多新的视角和感悟。作者的论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即使是比较复杂的哲学概念,也能被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我特别欣赏他将抽象的思想与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联系起来,使得那些古老的思想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鲜活的、能够指导实践的力量。这本书让我对春秋时期那个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也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春秋时期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而《话说中国03:春秋巨人》则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串联成了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系统性的认知。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能够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清楚,同时又不失历史的厚重感。我尤其欣赏他对历史因果关系的梳理,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前一个事件如何影响后一个事件,以及不同人物的决策如何推动历史的进程。书中对各国崛起与衰落的分析,对联盟与背叛的描写,都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忍不住思考,如果换做是我,在那个情境下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种代入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对历史人物的判断和选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这套书就像一位博学的朋友,耐心地为我讲述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作为一个对古代社会生活充满好奇的读者,我发现《话说中国03:春秋巨人》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作者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政治和军事层面,而是将笔触延伸到了春秋时期普通人的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我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婚丧嫁娶,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书中对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生活状态的细致描写,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风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作者对当时社会矛盾和伦理道德的探讨,那些关于“礼崩乐坏”的论述,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在转型期所经历的阵痛。书中所描绘的各种生活细节,比如士大夫的宴饮游猎,农人的耕作劳作,以及市井的喧嚣热闹,都让我感觉非常真实,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这套书让我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春秋社会,而不仅仅是历史书本上的冰冷文字。
评分作为一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话说中国03:春秋巨人》这本书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和理解春秋时期对中国文化形成的重要意义。作者在书中对那个时期的礼乐制度、宗法体系以及哲学思想的发展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我从中看到了许多影响至今的文化基因。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礼”的探讨,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社会秩序的体现,而春秋时期正是“礼崩乐坏”与新的文化构建相互交织的时代。书中对诸子百家思想的梳理,也让我看到了中华文明思想多元化的早期形态。我认识到,正是那个时代各种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才奠定了后世中国文化的基础。这本书让我对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有了更多的思考。
评分我是一个喜欢从历史中汲取力量的读者,《话说中国03:春秋巨人》这本书无疑给了我这样的体验。作者在讲述春秋时期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时,不仅仅是记录他们的事迹,更是深入挖掘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特质。我看到了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他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的执着,他们对于家国天下的责任感。书中所描绘的那些为了国家存亡而呕心沥血的大臣,为了民族尊严而慷慨赴死的战士,都让我深受感动。我尤其喜欢作者对那些“巨人”们内心世界的描绘,他们也有迷茫、有痛苦、有挣扎,但正是这种真实,让他们显得更加伟大。阅读这本书,我仿佛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和精神力量。这套书不仅仅是一次历史的阅读,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对“伟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是一位对中国古代军事策略非常感兴趣的读者,因此《话说中国03:春秋巨人》对我来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作者在书中对春秋时期的战争以及相关的军事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我从中获益匪浅。书中不仅讲述了诸侯国之间的吞并战争,还详细介绍了当时常见的战术,如车战、步兵配合等,以及一些经典的战役,如城濮之战、邲之战等。作者在描述战争场面时,运用了大量的历史细节,使得整个过程清晰明了,仿佛身临其境。更重要的是,我对书中关于军事思想的探讨感到尤为兴奋。作者对孙子兵法的早期雏形、以及其他军事理论在春秋时期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让我看到了这些智慧是如何在实战中孕育和成熟的。书中对将领们战略眼光、战术运用以及如何处理战场上的各种复杂情况的描写,都让我大开眼界。这套书不仅仅是历史故事的堆砌,更是对古代军事智慧的一次深刻挖掘,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军事智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人物故事非常着迷,而《话说中国03:春秋巨人》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渴望。作者用极具感染力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中那些如雷贯耳的春秋巨匠们,他们的故事被讲述得有血有肉,充满力量。我感受到了他们面对国家危难时的担当,体会到他们为了理念而奋斗的执着,也看到了他们在权谋斗争中的智慧与挣扎。书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功绩,更是他们作为“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让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活,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我尤其喜欢作者对那些经典历史事件的解读,他能够透过表象,挖掘出人物内心深处的动机和情感,让那些已经尘封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读这本书,我仿佛能够听到战鼓的轰鸣,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也深刻地理解了那些伟大人物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逆流而上,最终成为影响后世的巨人。这套书让我对“民族精神”有了更具体、更生动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先秦时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套《话说中国03:春秋巨人》恰好满足了我对那个时代的求知欲。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叙述深深吸引。他没有像一些历史著作那样堆砌枯燥的史实,而是将历史人物置于真实的社会背景下,展现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春秋时期各国政治格局的剖析,那种风云变幻、合纵连横的策略博弈,读起来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书中对诸侯、卿大夫、士等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也栩栩如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感受着他们的雄心壮志、权谋斗争,甚至是家国情怀。作者对历史细节的考究也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还是对当时社会风俗的展现,都显得真实可信,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我还会时不时地停下来,思考那个时代的人物是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他们的选择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对中华文明的根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认为历史读物很容易陷入枯燥的说教,但《话说中国03:春秋巨人》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作者采用了非常生动的叙事手法,仿佛在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将那些原本可能被认为古老乏味的事件,演绎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他善于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绘,让那些抽象的历史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我尤其喜欢他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的刻画,使得那些历史人物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而是鲜活的、有情感的个体。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跟着故事的情节发展而情绪起伏,时而为他们的成功而欢欣,时而为他们的遭遇而叹息。这种强烈的代入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这套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那就是它同样可以充满趣味性和感染力。
评分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时代,就必须理解那个时代的人物。《话说中国03:春秋巨人》恰恰满足了我对这句话的追求。作者在书中倾注了大量的笔墨去刻画春秋时期的各色人物,从雄才大略的君主,到足智多谋的谋士,再到风度翩翩的士大夫,每一个人物都被描绘得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我尤其喜欢作者对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巨人”们的深入剖析,他不仅仅记录了他们的丰功伟绩,更深入挖掘了他们性格中的闪光点和局限性,使得他们的形象更加真实立体。读这本书,我仿佛能够与这些历史人物面对面交流,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他们的选择和挣扎。这套书让我看到了历史人物是如何在时代洪流中发挥作用的,也让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无论其身份如何,都可能对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