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彩色放大本中国*名碑帖

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彩色放大本中国*名碑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宝文 编
图书标签:
  • 书法
  • 碑帖
  • 中国书法
  • 九成宫醴泉铭
  • 李祺本
  • 名碑帖
  • 唐代书法
  • 楷书
  • 艺术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木垛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上海辞书
ISBN:9787532640867
商品编码:10174358506
开本:8
出版时间:2014-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彩色放大本中国**碑帖
  • 作者:孙宝文
  • 定价:38
  • 出版社:上海辞书
  • ISBN号:9787532640867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4-03-01
  • 印刷时间:2014-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8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30

《九成宫醴泉铭》:历史的沉淀,艺术的璀璨 《九成宫醴泉铭》是中国书法史上赫赫有名的碑刻,由唐代名臣魏徵撰文,欧阳询楷书,镌刻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位于陕西麟游县九成宫。此碑因其精湛的书法艺术、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与唐代政治、军事、文化紧密相连的背景,历来为书法家、史学家以及艺术爱好者所推崇,被誉为“楷书之极则”。 历史背景:一个王朝的缩影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九成宫作为皇家避暑行宫,承载了唐代帝王休憩、议政、祭祀等多重功能。某年夏,唐太宗巡游至九成宫,当地官员发现了甘甜的泉水,太宗龙颜大悦,遂命文臣魏徵撰写碑文,以记此盛事,并赞颂泉水的甘美与祥瑞。魏徵以其卓越的文才,将此次事件上升到歌颂盛世、彰显皇恩浩荡的高度,碑文内容宏伟而不失细节,文笔流畅,意蕴深远。 艺术价值:欧阳询的巅峰之作 而《九成宫醴泉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欧阳询的楷书。欧阳询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以其严谨、险峻、骨力遒劲的“欧体”独树一帜。《九成宫醴泉铭》被认为是欧阳询晚年的代表作,集其一生书法艺术之大成。其书体端庄严谨,一丝不苟,法度森严,每一笔都经过精心设计,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干净利落,转折之处干净利落,提按顿挫分明。字形大小适中,排列整齐,笔画间的呼应顾盼,字里行间的疏密有致,都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 欧体字的特点在此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结构严谨,险峻内敛: 字形方正,但内含险峻之势,仿佛经过反复锤炼,棱角分明,又不失含蓄之美。 笔画精绝,力道十足: 每一笔都如刀刻斧凿,遒劲有力,虽细瘦却不显单薄,呈现出一种“瘦硬”的美感。 法度森严,变化无穷: 整体风格统一,但细节之处又变化多端,避免了呆板,展现了欧阳询对楷书法度的深刻理解和炉火纯青的驾驭能力。 气势宏大,韵味悠长: 碑文内容与书法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宏伟壮丽的气势,读之令人心生敬畏,品之则回味无穷。 《九成宫醴泉铭》不仅仅是一篇碑文,更是一部活生生的书法教科书。千百年来,无数书法学习者以此为圭臬,临摹学习,从中汲取营养,形成了对楷书审美的基本认知。它对后世楷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文化意义:历史的见证,民族的瑰宝 《九成宫醴泉铭》的意义远不止于书法艺术本身。它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记录了那个时代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一角。碑文内容中对九成宫地理环境的描绘,对泉水甘甜的赞誉,以及对皇帝恩德的颂扬,都折射出唐代宫廷文化的特点。 同时,此碑也承载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它被历代王朝所珍视,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研究《九成宫醴泉铭》,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唐代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还能从中窥见唐代历史的恢弘气象,以及古代文人墨客的才情与智慧。 流传与摹本:千古不绝的艺术生命 《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现存陕西麟游县博物馆,是不可多得的国宝。由于原碑历经风雨侵蚀,部分碑文已模糊不清。为了更好地保存和传播其艺术价值,历代留下了大量的摹本和拓本,其中不乏珍贵的传世佳作。这些摹本和拓本,如同接力赛中的火炬,将欧阳询的书法艺术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书法爱好者。 “九成宫”三个字,早已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代表着严谨、端庄、遒劲的楷书风格,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品读《九成宫醴泉铭》,就如同与历史对话,与艺术共鸣,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尤其欣赏的是它的“放大”处理。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书法,仅仅看到单个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观察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行与行之间的疏密,以及整体章法的布局。这本彩色放大本,不仅放大了单个字,更重要的是,它在保持了整体排版比例的前提下,对每一个字的细节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还原。我能清晰地看到欧阳询运笔的轨迹,点画的起承转合,以及用墨的干湿浓淡。这种细致入微的展现,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窥探到大师的运笔秘诀。

评分

我尤其喜欢它对“李祺本”的特别关注。众所周知,李祺本作为《九成宫醴泉铭》的重要传本之一,在书法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这本字帖在呈现“李祺本”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大幅度的放大,使得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的结构都展现得无比清晰。我可以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每一个细节,揣摩欧阳询先生运笔的力度、速度和节奏,这种精细化的学习方式,对于提高我的临摹准确性有着莫大的帮助。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有着深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真正让我“看懂”碑帖的字帖。《九成宫醴泉铭》作为欧阳询楷书的代表作,其精妙之处无数,但很多时候,由于拓片质量的限制,我只能望洋兴叹。这本《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彩色放大本中国名碑帖》的出现,可以说彻底解决了我的困扰。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那令人惊叹的色彩还原能力所折服。这本字帖不仅仅是将碑文放大,更是通过精心的色彩处理,将碑石本身的质感、墨色在纸上的晕染效果,甚至是一些细微的破损都清晰地呈现出来。这种逼真的效果,让我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唐代书法艺术的魅力。

评分

过去,我曾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高质量的碑帖,很多时候,即使是所谓的“精品”,也无法完全满足我的需求。要么是分辨率太低,看不清细节;要么是色彩失真,无法还原碑帖的原貌。但当我拿到这本《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彩色放大本中国名碑帖》时,我才意识到,原来如此高品质的碑帖是真实存在的。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对广大书法爱好者的一大福音。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尝试过不少字帖,很多都是影印本,色彩暗淡,字迹模糊,尤其是那些放大版的,虽然能看得清笔画,但总感觉少了点“气”。这本《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彩色放大本中国名碑帖》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采用的彩色印刷,将碑石本身的质感、墨色的浓淡变化、甚至是一些微小的风化痕迹都清晰地呈现出来,仿佛我正站在九成宫的石碑前,亲手触摸那历经千年风霜的痕迹。这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是任何模糊的黑白拓片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作为一名对书法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致力于临摹碑帖,但总觉得进步缓慢,瓶颈期总是难以突破。我尝试过许多不同版本的《九成宫醴泉铭》,但很多版本在细节上都处理得不够到位,要么就是过于模糊,要么就是印刷效果不佳,无法让我准确地捕捉到欧阳询先生的笔法精髓。直到我入手了这本《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彩色放大本中国名碑帖》,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评分

我之所以对这本《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彩色放大本中国名碑帖》如此推崇,是因为它在细节上做得实在太出色了。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书法,最需要的就是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以及字与字之间的配合。而这本书,通过大幅度的放大,将这些细节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面前,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欧阳询先生的用笔之道,从而有效地提升我的临摹水平。

评分

这部《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彩色放大本中国名碑帖》简直是我的书法启蒙圣经!我一直对唐代书法情有独钟,尤其是欧阳询的楷书,总觉得他那种严谨、规整又带着一丝飘逸的风格,是中国汉字美的极致体现。《九成宫醴泉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我曾无数次在网上搜集过各种拓片和字帖,但总是觉得隔靴搔痒,无法真正体会到原碑的神韵。这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彩色放大本,我简直欣喜若狂。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精美的装帧吸引了。打开一看,更是让我惊叹不已。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我看来,就是它对原碑色彩的真实还原。要知道,很多名碑经过岁月的洗礼,其原有的墨色和石质都会留下独特的痕迹,这些痕迹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是学习者理解碑帖风格的重要线索。然而,市面上很多字帖都以黑白印刷为主,无法展现这些细节。而这本彩色放大本,通过精湛的印刷技术,将碑石的色彩、质感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仿佛我正置身于博物馆,面对着真迹一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