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漫画论语(全2册)

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漫画论语(全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志忠 编绘 著
图书标签:
  • 蔡志忠
  • 漫画
  • 论语
  • 古籍
  • 典藏
  • 国学
  • 经典
  • 文化
  • 教育
  • 漫画改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社科教育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4379
商品编码:10116952905
开本:3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国学的启蒙书 ,“俗说经典”的常销书——自20世纪90年代出版以来,领衔在内地掀起“俗说经典”热潮;
★读者对象老少皆宜——通俗妙解文化古籍 ,生动展现经典魅力,将复杂深奥的经典浅显化地表达;
★品质高,选材广——跨越经典经史子集的分类,囊括数千年中国传统精华;
★整体性强——收录5辑37种40册,首次整体展现了蔡志忠漫画古籍全貌作品;
★独具辨识度和收藏价值的典藏设计——设计创新、印刷工艺考究,全面彰显了蔡志忠作品艺术感和想象力。
内容推荐 1999年蔡志忠获得“荷兰克劳斯亲王奖”,表彰他“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做出了的再创造”。他的漫画古籍作品《庄子说》《老子说》《漫画禅说》等100多部作品在45个国家和地区出版,销量过4000万册,在世界各地拥有大批读者群。在内地,20世纪90年代蔡志忠古籍漫画领衔掀起了“俗说经典”的热潮,成为了经典常销书。至今有不少读者从那时开始熟悉并喜欢他的漫画古籍作品,视为“儿时记忆的国学启蒙书”。
中信出版社此次出版的 “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共收录蔡氏漫画古籍作品5辑37种40册,首次整体展现了蔡志忠漫画古籍经典作品的全貌;力求设计出蔡氏作品新高度——适合大众阅读、有辨识度、有质感、可以收藏的蔡志忠漫画古籍经典作品。加入古籍原文,辅助阅读;同时将蔡志忠作品的艺术感、想象力通过包装设计的创新、印刷工艺的考究全面展现出来。
《漫画论语》(上下两册)中,蔡志忠对中国经典《论语》全本进行了漫画创作,运用漫画的亲和力,帮助读者进入儒家*重要的经典大门,与孔子及其弟子坐而论道。
作者简介 蔡志忠
著名漫画家、漫画界的“达芬奇”。1948年生,台北彰化人。开创了中国古籍经典漫画的先河。
4岁开始画漫画,15岁入行。1983年开始画四格漫画《大醉侠》《光头神探》和中国古籍漫画《庄子说》《老子说》等100多部作品,在45个国家和地区出版,销量过4000万册。
1999年获得“荷兰克劳斯亲王奖”,表彰他“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做出了再创造”。
29岁成立动漫公司,拍摄了《老夫子》《乌龙院》等14部动画电影,《老夫子》曾获1981年“金马奖**卡通片奖”。爱好数学、物理、桥牌、动画、古铜佛像收集……曾获得150多个桥牌冠亚军,从1991年开始,已收集数千尊古铜佛像。
目前,仍积极活跃在动漫创作领域。
目录 漫画论语(上册)

大家说?蔡志忠与漫画
自序 龙的传人应了解自己的文化

学而**
学而时习之 006
其为人也孝弟 007
巧言令色 008
吾日三省吾身 009
千乘之国 010
弟子入则孝 011
贤贤易色 012
君子不重则不威 013
慎终追远 014
温良恭俭让 015
父在,观其志 016
和为贵 017
信近于义 018
君子食无求饱 019
富而不骄 020
不患人之不己知 021

为政第二
为政以德 026
《诗》三百 027
道之以政 028
三十而立 029
生,事之以礼 030
孟武伯问孝 031
子游问孝 032
子夏问孝 033
退而省其私 034
人焉廋哉 035
温故知新 036
君子不器 037
君子先行其言 038
君子周而不比 039
学而不思则罔 040
攻乎异端 041
知之为知之 042
多闻阙疑 043
举直错诸枉 044
临之以庄则敬 045
子奚不为政 046
人而无信 047
十世可知 048
见义不为,无勇也 049


八佾第三
是可忍,孰不可忍 056
三家之堂 057
人而不仁 058
林放问礼 059
夷狄之有君 060
不如林放 061
君子无所争 062
巧笑倩兮 063
夏礼,吾能言之 064
自既灌而往 065
其如示诸斯 066
祭如在 067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068
周监于二代 069
子入大庙 070
射不主皮 071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072
事君尽礼 073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074
乐而不淫 075
既往不咎 076
管仲之器小哉 077
乐其可知 078
何患于丧乎 079
尽善尽美 080
居上不宽 081

里仁第四
里仁为美 086
仁者安仁 087
仁者能好人 088
苟志于仁 089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 090
我未见好仁者 091
人 之 过 092
朝闻道,夕死可矣 093
士志于道 094
君子之于天下 095
君子怀德 096
放于利而行 097
能以礼让为国乎 098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099
吾道一以贯之 100
君子喻于义 101
见贤思齐 102
事父母几谏 103
父母在,不远游 104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105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106
古者言之不出 107
以约失之者 108
讷于言敏于行 109
德不孤,必有邻 110
事君数,斯辱矣 111

公冶长第五
公冶长可妻也 118
邦 有 道 119
君子哉若人 120
赐女器也 121
仁而不佞 122
吾斯之未能信 123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124
子路仁乎 125
闻一以知十 127
朽木不可雕也 128
吾未见刚者 129
非尔所及 130
夫子之文章 131
子路有闻 132
不耻下问 133
君子之道四焉 134
善与人交 135
何如其知 136
子文三仕为令尹 137
三思而后行 139
邦有道,则知 140
吾党之小子狂简 141
不念旧恶 142
微生高直 143
巧言令色 144
盍各言尔志 145
见其过而内自讼 146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147

雍也第六
雍也可使南面 154
居敬而行简 155
不迁怒,不贰过 156
君子周急不继富 157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158
山川其舍诸 159
三月不违仁 160
可使从政也与 161
善为我辞焉 162
亡之,命矣夫 163
一箪食,一瓢饮 164
中道而废 165
君 子 儒 166
行不由径 167
孟之反不伐 168
不有祝
之佞 169
谁能出不由户 170
文质彬彬 171
人之生也直 172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73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 174
敬鬼神而远之 175
仁者乐山 176
齐一变,至于鲁 177
觚 不 觚 178
井有仁焉 179
君子博学于文 180
子见南子 181
中庸之为德 182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183

述而第七
述而不作 19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91
德之不修 192
子之燕居 193
梦见周公 194
志 于 道 195
自行束脩 196
不愤不启 197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198
是日哭,则不歌 199
暴虎冯河 200
富而可求 201
子之所慎 202
三月不知肉味 203
求仁得仁 204
于我如浮云 205
五十以学易 206
子所雅言 207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08
生而知之 209
怪力乱神 210
三人行,必有我师 211
天生德于予 212
以我为隐乎 213
文行忠信 214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 215
子钓而不纲 216
多闻,择其善 217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 218
仁远乎哉 219
君子不党 220
子与人歌 221
躬行君子 222
诲人不倦 223
丘之祷久 224
奢则不孙 225
君子坦荡荡 226
子温而厉 227

泰伯第八
泰伯,可谓至德 232
恭而无礼则劳 233
如临深渊 234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235
以能问于不能 236
可以托六尺之孤 237
任重道远 238
兴于诗,立于礼 239
民可使由之 240
好勇疾贫 241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242
三年学,不至于谷 243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24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45
师挚之始,《关雎》之乱 246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 247
学如不及 248
舜禹之有天下 249
大哉!尧之为君也 250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 251
吾无间然 252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 260
大哉孔子 261
麻冕,礼也 262
四种弊病 263
子畏于匡 264
夫子圣者与 265
吾不试,故艺 266
空空如也 267
凤鸟不至 268
子见齐衰者 269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270
子疾病 271
求善贾而沽 272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73
各得其所 274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275
逝者如斯 276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77
譬如为山 278
语之而不惰 279
吾见其进,未见其止 280
苗而不秀 281
后生可畏 282
法语之言 283
过则勿惮改 284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285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286
岁寒,知松柏之后凋 287
勇者不惧 288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289
唐棣之华 290

乡党第十
孔子于乡党 296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97
食不语,寝不言 300
席不正不坐 301
乡人饮酒 302
丘未达,不敢尝 303
厩焚 304
入太庙,每事问 305
朋友死,无所归 306


漫画论语(下册)

大家说
蔡志忠与漫画
自序 龙的传人应了解自己的文化

先进第十一
先进于礼乐 008
从我于陈蔡者 009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010
回也非助我者也 011
孝哉闵子骞 012
南容三复白圭 013
弟子孰为好学 014
颜渊死 015
天 丧 予 016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017
回也,视予犹父也 018
未知生,焉知死 019
不得其死 020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021
升堂入室 022
过犹不及 023
季氏富于周公 024
柴也愚,参也鲁 025
亿则屡中 026
不践迹,不入于室 027
论笃是与 028
闻斯行诸 029
子在,回何敢死 030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031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032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034

颜渊第十二
克己复礼 04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045
仁者,其言也 046
君子不忧不惧 047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048
子张问明 049
民无信不立 050
君子驷不及舌 051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052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053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054
片言可以折狱 055
使无讼乎 056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057
君子博学于文 05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059
政者,正也 060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061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062
色取仁而行违 063
一朝之忿,忘其身 065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066
忠告而善道之 068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069

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政 076
仲弓问政 077
必也正名乎 078
吾不如老农 080
诵《诗》三百 081
其身正,不令而行 082
鲁卫之政,兄弟也 083
苟美矣 084
富之教之 085
三年有成 086
善人为邦百年 087
王者,必世而后仁 088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089
吾其与闻之 090
一言而兴邦 091
近者说远者来 092
欲速则不达 093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094
樊迟问仁 095
行己有耻 096
必也狂狷乎 098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099
君子和而不同 100
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 101
君子易事而难说 102
泰而不骄 103
刚、毅、木、讷,近仁 104
兄弟怡怡,朋友切切 105
善人教民七年 106
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07


宪问第十四
邦有道,谷 114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 115
邦有道,危言危行 116
有德者必有言 117
君子哉若人 118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119
爱之,能勿劳乎 120
为命 121
没齿无怨言 122
贫而无怨难 123
为赵,魏老则优 124
子路问成人 125
岂其然乎 126
防求为后于鲁 127
谲而不正 128
如 其 仁 129
匹夫匹妇之为谅 130
可以为文 131
夫如是,奚其丧 132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133
不敢不告 134
勿欺也,而犯之 135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36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37
寡其过 138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9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40
夫子自道 141
子贡方人 142
不患人之不己知 143
不亿不信 144
非敢为佞 145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 146
以德报怨 147
不怨天,不尤人 148
道之将行也与 149
贤者辟世 150
知其不可而为之 151
子击磬于卫 152
古之人皆然 153
上好礼,则民易使 154
修己以敬 155
老而不死,是为贼 156
阙党童子将命 157

卫灵公第十五
卫灵公问陈 164
君子固穷 165
一以贯之 166
知德者鲜 167
无为而治 168
言忠信,行笃敬 169
邦有道则仕 170
知者不失人 171
杀身成仁 17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73
颜渊问为邦 17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5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176
柳下惠之贤 177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78
如之何、如之何 179
言不及义 180
君子义以为质 181
君子病无能焉 182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83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84
矜而不争 185
不以人废言 186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187
谁毁谁誉 188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 189
小不忍则乱大谋 190
众恶之,必察焉 191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92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93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94
君子忧道不忧贫 195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 196
君子不可小知 197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 198
当仁不让 199
君子贞而不谅 200
敬其事而后其食 201
有教无类 202
道不同,不相为谋 203
辞达而已矣 204
相师之道 205

季氏第十六
季氏将伐颛臾 210
天下有道 213
禄之去公室 214
益者三友 215
益者三乐 216
君子有三愆 217
君子有三戒 218
君子有三畏 219
生而知之 220
君子有九思 221
见善如不及 222
齐景公有马千驷 223
不学《诗》无以言 224
邦君之妻 227


阳货第十七
阳货欲见孔子 234
性相近也,习相远 235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236
杀鸡焉用牛刀 237
召我者而岂徒哉 238
子张问仁 239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 240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241
小子,何莫学夫《诗》 242
子谓伯鱼 243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244
色厉而内荏 245
乡愿,德之贼 246
道听途说 247
无所不至 248
古者民有三疾 249
巧言令色,鲜矣仁 250
恶紫之夺朱 251
天何言哉 252
孺悲欲见孔子 253
三年之丧 254
饱食终日 256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257
君子恶称人之恶者 258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260
年四十而见恶焉 261

微子第十八
殷有三仁 266
直道而事人 267
齐景公待孔子 268
三日不朝 269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270
子路问津 271
五谷不分 274
不降其志 276
大师挚适齐 277
君子不施其亲 278
周有八士 279


子张第十九
见得思义 286
执德不弘 287
可者与之 288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289
日知其所亡 290
博学而笃志 291
学以致道 292
小人之过也必文 293
君子有三变 294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295
大德不闲 296
言游过矣 297
学而优则仕 298
丧致乎哀而止 299
然而未仁 300
难与并为仁 301
人未有自致者 302
孟庄子之孝 303
哀矜而勿喜 304
君子恶居下流 305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 306
仲尼焉学 307
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308
仲尼不可毁 309
言不可不慎 310

尧曰第二十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316
惠而不费 319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322

《漫画论语》 导读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而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对话、语录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思想、智慧与人生哲理,涵盖了伦理道德、政治治理、教育方法、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是人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读物。 内容概述 《漫画论语》以生动活泼的漫画形式,将《论语》中晦涩难懂的古文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画故事,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领略孔子及其弟子的智慧精髓。本书分为两册,共收录了《论语》中最为精华和经典的篇章,通过精美的插画和简明的文字,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论语》的核心思想,包括: 第一册:仁者无忧,君子之道 本册聚焦于《论语》中关于“仁”的阐释,以及君子应有的品德与修养。 仁的境界: 重点讲解“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如何被孔子定义和实践的。“仁者,爱人。”这句话贯穿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仁”在人际交往、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例如,颜渊篇中孔子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被漫画化为孔子教导弟子如何推己及人,在帮助自己成就的同时,也帮助他人实现目标。还通过孔子对不同弟子的不同教诲,展现了“仁”的多层次含义,既有对亲人的孝悌,也有对社会的责任,更有对万物的博爱。 君子之风: 详细阐述了君子应具备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书中描绘了君子如何做到“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如何“坦荡君子,小人坦荡荡”,如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例如,学而篇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被漫画化为君子专注于道德修养和事业追求,不贪图物质享受,言语谨慎,时刻以道义为准则。 为政之道: 探讨了孔子关于政治治理的理念,强调“德治”的重要性,主张以身作则,爱民如子。书中通过孔子与各位诸侯的对话,展现了他对政治清明的渴望,以及如何通过道德感召来治理国家。例如,为政篇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被漫画化为圣贤的君主如同北极星,自身正义,自然能引导万民归附。 学习与思考: 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以致用的方法。书中引用了许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鼓励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例如,学而篇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被漫画化为孔子教导弟子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理解,从而能够成为他人的老师。 人生态度: 传递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教导人们如何面对困难,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书中描绘了孔子及其弟子在困境中依然坚持道义,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例如,子路篇中“不忧患,不忧愁”,展现了君子在面对逆境时的从容和智慧。 第二册:道不远人,行稳致远 本册深入探讨了《论语》中关于人生实践、人际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的智慧,强调“道”的实践性和普适性。 人生的价值: 阐述了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提升,而非物质的占有。书中通过孔子对不同人生追求的评价,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例如,颜渊篇中“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被漫画化为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展现了精神满足远胜于物质富足。 人际的智慧: 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宝贵经验,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以及如何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书中描绘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真诚的友谊,以及如何通过真诚和尊重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例如,雍也篇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漫画化为孔子教导弟子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育的真谛: 揭示了孔子教育的独特方法,强调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书中通过孔子与不同弟子的互动,展现了他对每个学生的了解和因材施教的理念。例如,述而篇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被漫画化为孔子只有在学生自己努力想明白却不得其法时,才加以启发,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礼仪的规范: 讲解了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礼仪来规范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书中描绘了古代的社会场景,展现了礼仪如何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乡党篇中记录了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君子应有的行为举止。 文化传承: 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学习经典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中借孔子的口,传递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后世的期许。例如,述而篇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被漫画化为孔子强调自己是在传承古代的文化,而非创造新的学说。 艺术特色与价值 《漫画论语》最大的特色在于其“漫画”形式。它打破了古籍阅读的沉闷感,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将深刻的道理形象化。 画面生动: 画风简洁明快,人物形象鲜活,表情动作丰富,能够准确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对话的意境。无论是孔子的睿智沉静,还是弟子的活泼好动,都跃然纸上。 文字精炼: 在保留《论语》原意的基础上,对古文进行适当的白话解释,并融入现代语境,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每一格漫画都配有精炼的文字,点睛之笔,直击要害。 故事性强: 每一章节都以一个小故事或一段对话为载体,情节起伏,引人入胜,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趣味性高: 漫画特有的幽默感,让学习《论语》的过程充满了乐趣,消除了人们对经典著作的距离感和畏难情绪。 《漫画论语》不仅是一本轻松有趣的读物,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经典。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智慧财富,传递给新一代的读者。无论是青少年学生,还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成年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提升个人修养,理解古人的智慧,感悟人生的真谛。通过阅读《漫画论语》,读者将能够: 深刻理解孔子的核心思想: 掌握“仁”、“义”、“礼”、“智”、“信”等儒家基本概念。 学习为人处世的智慧: 了解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处理矛盾,如何在社会中立足。 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学习如何做一个有品德、有修养的人。 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看待得失,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漫画论语》是一座连接古今智慧的桥梁,它让古老的智慧焕发新的生命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和发扬。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一次与圣贤的亲切交流,一次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购买这套《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漫画论语》纯属偶然,当时只是被它独特的漫画风格吸引,觉得封面上的孔子形象很有趣,就随手翻了翻。没想到,这一翻,就让我彻底被它征服了。我之前尝试过阅读《论语》的原著,但常常因为文言文的隔阂而难以深入,感觉像是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然而,蔡志忠先生的漫画,就像一盏明灯,瞬间照亮了《论语》的晦涩之处。他巧妙地将每一个章节、每一句话都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那些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例如,他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诠释,不仅仅是文字的解释,他画了三个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在交流,其中一个人在向另外两个人学习,每个人都在从对方身上汲取养分,这种视觉化的呈现,让我深刻理解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真谛。还有他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描绘,他画了一个学生在老师面前诚实地承认自己不懂,眼神清澈,而另一个学生则支支吾吾,假装懂得,那种坦诚与虚伪的对比,直观地展现了求知的态度。这套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并没有“简化”《论语》,而是用一种全新的视角,让古老的智慧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它教会我如何从更宽广、更包容的角度去理解人性和社会,也让我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论语”这两个字就带着一种古板的距离感,好像是属于书斋里的学究们才会去啃的东西。但最近因为一些机缘巧合,我接触到了《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尤其是它关于《论语》的部分,彻底颠覆了我对这部经典的认知。蔡志忠先生的漫画,就像是为《论语》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他用一种极其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度的笔触,将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道理,变成了一个个触手可及的场景。我特别喜欢他画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段,他画了一个学生在反复翻看一本旧书,旁边还有一些新的图画和笔记,那种“温习旧知识,领悟新道理”的过程,被他画得格外形象。还有“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小人也”,他画了一个固执己见,只认死理的人,旁边还有人劝说,但他就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样,那种“一根筋”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深刻理解了“圆通”和“变通”的重要性。这套书的漫画,并不是简单的插图,而是对原文思想的二次创造,它用最直观的方式,把那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情境,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并且在理解之后,还能回味无穷。它让我看到了《论语》中蕴含的,对于人际交往、个人修养、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并且这些见解,在今天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评分

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古籍的阅读门槛太高,尤其是《论语》这类经典,文字古朴,思想深邃,每次尝试阅读都半途而废。直到我遇见了这套《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特别是其中的《漫画论语》,才真正让我感受到了“读懂”古籍的乐趣。蔡志忠先生的漫画,简直是穿越时空的“灵魂伴侣”。他用极其简洁流畅的线条,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举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纸上。我尤其喜欢他对于“礼”的描绘,他画了很多关于宴饮、朝见的场景,通过人物的姿态、表情和周围的器物,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的礼仪规范,让我明白“礼”并非束缚,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智慧。再比如,“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他画了一个人虽然没有显赫的官位,但却在专注于自己的学问和品德修养,眼神坚定,而另一边则是一个渴望被关注的人,却因为没有真才实学而显得焦虑,这种对比,一下子就把“立德”的重要性展现出来。整套书的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既有轻松幽默的漫画,又有发人深省的思想,让我能一口气读完,并且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共鸣和思考。这不仅仅是一套漫画书,更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启蒙读物。

评分

最近沉迷于中国古籍的阅读,总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总想找些易于理解的入门读物。偶然间翻到了这套《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尤其是它关于《论语》的部分,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以前读《论语》,总是在字句上打转,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感觉像在啃一块难啃的石头。但蔡志忠老师的漫画,一下子就把那些高深的道理给具象化了。他画的孔子,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一位慈祥、睿智,有时又带点顽皮的老先生。那些弟子们,也各具特色,有的憨厚,有的机灵,他们的对话和场景,都栩栩如生。我最喜欢的是他对“仁”的阐释,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关爱老人、孝顺父母,甚至是对待动物的态度,都和“仁”联系起来。再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画了一个学生在不停地记笔记,但眼神茫然,旁边另一个学生则捧着书本,陷入沉思,旁边还有“问号”在飘荡,一下子就把“思”和“学”的辩证关系给点出来了。这种方式,比枯燥的文字解读要生动太多,也更容易让人记住。而且,漫画还能帮助我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比如书中对古代服饰、建筑、礼仪的描绘,都非常细致,让我仿佛穿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这套书不仅仅是《论语》的解读,更是一次穿越历史的文化体验。

评分

说实话,我对中国古代哲学一直抱着一种敬畏又畏惧的态度,觉得离自己太遥远,充满了“之乎者也”的生涩感,总是提不起兴趣。直到我无意中瞥见了这套《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的《论语》,才真正意识到,原来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智慧,也可以如此轻松有趣地呈现在眼前。蔡志忠先生的画风简洁而富有张力,他笔下的孔子,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偶像,而是一位接地气、充满人情味的长者。那些关于“君子”、“小人”的辨析,他用生动的漫画场景来表现,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他画了一个笑容满面、内心平静的君子,旁边则是一个愁眉苦脸、坐立不安的小人,那种对比效果十分鲜明。还有他对“有教无类”的解读,画了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学生围坐在孔子身边,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求知的渴望,让人感受到教育的平等和力量。我特别欣赏他对于一些经典段落的创新解读,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画了一个人在自己不想吃的东西前皱着眉头,然后又转头去看旁边的人,那种“将心比心”的动作,真是太形象了。这套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通往古籍智慧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儒家思想中蕴含的普世价值和人文关怀,原来那些几千年前的教诲,在今天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并且是可以被普通人理解和应用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