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残拾(繁体竖排版)

敦煌残拾(繁体竖排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书店出版社 编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ISBN:9787806636695
版次:1
商品编码:1010649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书店藏敦煌写经丛贴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09-06-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6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书店藏敦煌写经丛帖》之一,选取敦煌写经中保存较完整,书法风格独特的经卷,使书法爱好者在品读写经小楷书法的同时,体悟敦煌写经书法艺术造诣的无限魅力。本套丛帖共十二册:《唐人书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唐人书妙法莲华经卷四》《唐人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二十七》《敦煌残拾》《唐人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百九十》《唐人书妙法莲华经卷五》《唐人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种》《唐人书金光明最胜王经三种》《隋人书大般涅槃经》《唐人书妙法莲华经》《唐人书大般涅槃经》。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书法长河中,产生了丰富而多彩的书体以及数不胜数的不朽作品,至今为人所乐道。然而,有一种书体形式,在其创制、发展乃至成熟时不被书法主流所重视,不能步人书法艺术庙堂,其后由于历史原因尘封近千年,几乎被人遗忘,仅仅由于一个偶然的考古发现,纔公诸于世,为人们所关注、熟悉、重视。这就是现在书家们常常提到的敦煌写经书法,并称之为经书体。敦煌写经书法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高超的书法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确立了自己应有的艺术地位。
  提到敦煌写经书法,还要从神秘的敦煌说起。敦煌位于著名的丝绸之路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汇合点,一批批宗教信徒,随着商路的开通,纷纷云集在敦煌。古代敦煌是各种文化和宗教的汇聚之地,文化积淀极为丰厚。
  敦煌在我国古代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当中原地区战乱频仍的时候,这裹却是上下相亲,晏然富殖的圣上,文化与宗教得以发展和延续。而当这裹发生战争时,统治者又把宗教,特别是佛教当作统治的工具,大兴佛事,百姓也将佛教作为其精神寄托,纷纷出资开凿洞窟、抄写经文。然而,北宋仁宗时,西夏进攻敦煌,僧众为避兵火,将大批文书封藏于洞窟之复室中。这一封就是九百多年,无人知晓。由于敦煌地区特殊的风上气候,使得这些文物被完好如初地保存了下来。直至一九00年,一个叫王圆录的道士的偶然发现,纔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其后若干年中,闻风而至的英、法、日、俄各国探险家,釆用各种手段,将洞藏大部分珍贵遗书、文物捆载以去。
  敦煌遗书中写经最多,据统计,敦煌汉文遗书中的写经大约占九成以上,其它文献所占不到一成。从敦煌遗书写经题记来看,写经人既有僧官、僧尼,也有当地达官显贵、文武官僚、工匠、社人、行客、侍从、奴婢和一般善男信女。除此之外,敦煌遗书中保存了一些由都城和其它地区送到敦煌流通供养的宗室成员写经。由此可见敦煌写经之风盛极一时。写经的盛行,也催生了一个专事抄写佛经的职业——经生。这些经生所写经卷是最多的,他们的书写代表丁写经体书法的基本面貌。经生们成年累月为人抄写经卷,代代相沿。由于长期从事重复性的抄写,书写动作极为熟练,用笔习惯相当定型。所以,一个群体所抄的写卷,笔画的写法比较统一,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一丝不苟,气息连绵贯通,通篇不失一笔。敦煌写经书法主要为两种字体,前期为隶书,后期为楷书。纵观敦煌写卷,还能够较清晰而自然地感受到书法隶变的痕迹。敦煌写经书法属于实用体书法,是以所抄写的内容为主,而以书法艺术为辅的书写形式,不可能任由书写者表达艺术个性,自由发挥。敦煌写经因其为供养人崇佛之心,自然要在写经时体现出来对佛的敬慕,字体端庄而规整,但同时又因抄经字数甚多而提高抄写速度,二者要结合起来,所以书写便利、书法流畅、结字合理是其首先要做到的。即便如此,在长期的书写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书法风格,或刚健苍劲、或隽秀妩媚、或纯和自然、或灵动天真、或雄浑古朴、或奇逸潇洒。

用户评价

评分

资料用可以的

评分

彩页的,质量挺好的,就是一般的菜都放高汤。里面也没写高汤怎么做,很多菜都做不了、、

评分

老书了,当年算是用心之作。

评分

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店藏敦煌写经丛贴,彩色版的,应刷精美,除了发票不是北京的,别的都很满意

评分

我很新欢这本书谢谢!

评分

正版好书 印刷精良 书是好书 只是资料基本都有过了 没给我惊喜 希望京东能把书中的图片多发一些 这样便于了解选择

评分

喜欢买了一套,很实用

评分

评分

  杨国忠之子暄,举明经,礼部侍郎达奚殉考之,不及格,将黜落,惧国忠而未敢定。时驾在华清官,殉子抚为会昌尉,殉遽召使,以书报抚,令候国忠具言其状。抚既至国忠私第,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国忠方乘马,抚因趋入谒于烛下,国忠谓其子必在选中,抚盖微笑,意色甚欢。抚乃白曰:“奉大人命,相君之子试不中,然不敢黜退。”国忠却立,大呼曰:“我儿何虑不富贵,岂藉一名,为鼠辈所卖耶!”不顾,乘马而去。抚惶骇,遽奔告于殉曰:“国忠持势倨贵,使人之惨舒,出于咄嗟,奈何以校其曲直?”因致暄于上第。既而为户部侍郎,殉才自礼部侍郎转吏部侍郎,与同列。暄话于所亲,尚叹己之淹徊,而谓殉迁改疾速。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曼无与比。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会有风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之散冗,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人上马呵殿而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名丘。”初,萧颖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惊愕,则日具长笺造门谢。丘命引至庑下,坐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顷曰:“子负文学之名,踞忽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扬州功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